APP下载

民族声乐作品中钢琴伴奏的技法特色

2022-03-23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21期
关键词:钢琴伴奏演唱者音色

贺 洲

(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引言

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是一种综合性能较强的和声乐器,拥有宽广的音域、浑厚的音色。当前已经有很多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使用钢琴作为伴奏,而钢琴伴奏一直充当着“绿叶”的角色,从旋律依附、情感表现等方面为民族声乐作品这朵“红花”起着重要的衬托作用。比如原本是单线条音乐旋律的民族声乐作品,在钢琴伴奏的协助下,直接转化成和声音效,音响效果变得更加丰富立体,营造出了情景交融的音乐意境。但是这样的效果需要钢琴演奏者充分掌握其中的技巧与方法,平衡协调钢琴和其他乐器的关系,达到与民族声乐作品的完美融合。

一、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一)钢琴伴奏可增强民族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虽然民族声乐作品的主体是歌曲和演唱者,钢琴伴奏起到的是辅助作用,但是钢琴具备表现多声音乐与复杂织体强大能力的性能,能显著提升民族声乐作品的艺术张力与感染力。比如,含蓄内敛的民族声乐作品使用钢琴伴奏,感情会变得更加丰富,让人感慨万千;恢弘大气的民族声乐作品使用钢琴伴奏,情感迸发会更加强烈厚重。以《枫桥夜泊》为例,该作品是我国作曲家黎英海以唐代诗人张继所作的七绝诗为蓝本改编的民族声乐作品,整首曲子意境深远。前奏中的钢琴伴奏充分发挥了钢琴音域宽广、音色多变的优势,在低音区奏出了三个纯五度双音,宛如夜半寒山寺的钟声,直击人的内心[1]。后续钢琴伴奏又对古筝的演奏特点进行了模仿,对江南深秋清幽寂寥的夜景和诗人漂泊不定的顾虑忧愁情绪进行了完美诠释。钢琴演奏者在为民族声乐作品伴奏时,不仅要充分考虑作品蕴含的民族特色,还需合理运用弹奏技法发挥钢琴的优势,去迎合演唱者的需求,增加民族声乐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二)钢琴伴奏可促进民族声乐作品向世界发展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很多中国民族声乐作品在具备自身民族风格美的同时,还具备世界性。主要表现在其他国家听众对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的喜爱,诸多国际大型音乐会上,我国民族声乐作品展现在西方舞台,备受赞誉。同时,西方诸多民族作品也在我国音乐舞台上展现,美美与共,音乐共赏。足以见得,不论哪个国家,其民族声乐作品都具备世界性的特点。在该背景下,我国民族声乐作品对西洋乐器钢琴进行了运用,该乐器的美感与民族声乐作品的美感相互碰撞、融合,最后产生了让人惊艳的效果。比如我国经典的民族声乐作品《茉莉花》,该乐曲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将钢琴伴奏融入其中,在西方国家的舞台上表演,收获了国外观众的一致好评。在《茉莉花》中,不仅能够感受到浓郁的中国味道,又能够看到西方的经典演奏技法,在这个表演过程中,二者不存在相互排斥的情况,可见不同民族的艺术是共通的。可以说,钢琴伴奏促进了民族声乐与世界融合,推动着我国民族声乐作品向全球化发展。

(三)钢琴伴奏能够突出音乐中的民族元素

首先,钢琴伴奏的融入能够进一步烘托民族声乐作品的旋律与和声背景。比如,以爱情为主题的《我住长江头》,钢琴伴奏用快速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构成的六连音作为整首曲子的背景,对中国的母亲河长江的气势、特点进行了生动描绘,将乐曲中的思念之情展现的淋漓尽致。其次是乐句的表达。乐句是民族声乐作品中最基本的结构单位,钢琴演奏者应对乐句进行准确划分,并处理好乐句之间的衔接,使每个乐句都能够得到完整呈现。针对作品中断句难度较高的档口,钢琴伴奏应引导演唱者找到适合停顿的气口,科学换气、快速抢气,避免对演唱者产生影响。最后,调式旋律。在民族声乐作品中,旋律包含很多不同的元素,而能够将整首乐曲的风格特点予以展示的只有调式。尤其是汉族声乐作品,在运用调式音阶上有着强烈的民族色彩,绝大部分作品用的都是经典的五声音阶,少部分作品在五声音阶上添加偏音形成六声音阶和七声音阶。而钢琴伴奏也沿用了这些调式,比如《长城谣》、《谁不说俺家乡好》中的钢琴伴奏运用的就是五声调式旋律;声乐随想曲《春江花月夜》中出现了E角七声清乐和六声E羽加变宫等调式。通过钢琴伴奏,这些民族声乐作品中的民族元素和色彩变得更加丰富强烈。

二、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中钢琴伴奏的技法特色

(一)节奏特色

节奏是民族声乐作品中的灵魂。我国民族众多,分布广阔,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与众不同的节奏特点。对此,钢琴伴奏不得用西方传统的基本速度与节奏类型进行弹奏,比如“慢速”、“中速”、“快速”等,这无法将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的风格特点展现出来。可通过抑扬顿挫的技法,即在曲子结尾部分,对某些音符或某个长音进行顿挫、延长处理,从而发挥节奏的自由度,将多变有趣的旋律予以充分展现。这种自由化的节奏组织形式,会为演唱者、演奏者提供较大的发挥空间,让乐思通过节奏予以生动形象的呈现。

1.切分节奏

切分节奏是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节奏类型,特别是在欢快活泼的乐曲中。比如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新疆维吾尔族,性格爽朗直率,热情奔放,多才多艺,该民族声乐作品旋律节奏多变,音乐热情欢快,对切分节奏进行了大规模应用。比如新疆民歌《一杯美酒》,2/4拍,弱起节奏出现,多为附点与切分节奏型,是典型的维吾尔族音乐节奏风格[2]。钢琴伴奏者可通过“内心听觉”的方式,事先在心中培养固定节拍,如此在实际伴奏时可有效避免节奏不稳的问题。

2.附点节奏

附点节奏较多出现在我国朝鲜族声乐作品中,而且该节奏型往往和三拍子相对应,二者的结合来源于朝鲜族当地特有的长鼓舞,通过节奏与舞步的密切配合,可极大加强附点节奏的感染力与艺术张力。比如朝鲜民歌《长鼓舞起来》,其通过小附点节奏向听众展示了短促有力的鼓点和热情欢快的舞蹈。钢琴伴奏部分主要是对朝鲜族传统乐器长鼓的节奏型进行模仿,同时在声乐合作部分积极配合演唱者的音区。为了突出朝鲜族音乐的风格特点,钢琴伴奏的右手部分往往会弹奏较多的附点八分音符和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再结合八度音程和Ⅰ、Ⅳ、Ⅴ级和弦,着重表现作品中欢乐、积极的情感。

3.慢三拍节奏

慢三拍节奏在傣族声乐作品中非常常见,该节奏型舒缓平和,适用于抒情类、温婉类的音乐作品中。比如云南民歌《月光下的凤尾竹》,其就是利用慢三拍节奏型为观众描绘了一群傣族青年借着皎洁的月光,在凤尾竹林中互诉衷肠的唯美场景。

4.自由节奏

该节奏型在蒙古族音乐作品中被广泛应用,能进一步表现出粗犷奔放、音域宽广的蒙古音乐风格。比如内蒙呼伦贝尔的民歌《辽阔的草原》,对变化音进行了多次反复运用,节奏处理也比较自由,为听众呈现了丰富生动的自然美、草原美。在钢琴伴奏时,弹奏者应消除钢琴及其技法与极具民族特色的长调民歌之间的违和感与不适感,对长调民歌的“诺古拉”、“甩腔”等特殊演唱技巧予以参考借鉴。在《辽阔的草原》前奏中,作曲家通过震音、装饰音等演奏技法模仿了长调民歌。

(二)音响特色

1.对民族乐器的音色进行模仿

我国民族乐器多种多样,比如哈萨克族的“冬不拉”、彝族的“月琴”、傣族的“葫芦丝”等,因此民族音乐的音色也十分丰富。钢琴有着“乐器之王”美称,然而在音色变化、润腔等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无法将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丰富的音色予以生动呈现。对此,在为民族声乐作品伴奏时,钢琴通常会通过各种技法对民族乐器的音色进行模仿,从而充分体现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我国著名钢琴演奏家赵晓生曾说:“自我国引入钢琴后,我国传统民族乐器的音响也成为了钢琴音乐模拟的对象。”比如,在民族是声乐作品《昭君出塞》中,钢琴伴奏通过逐步加快的震音织体对民族乐器琵琶扫弦的音色进行了模仿,对荒凉沙漠上,昭君手持琵琶纵马远离家乡的场面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以曹雪芹所作古诗词为素材改编的声乐作品《红豆词》中,钢琴伴奏用和弦倒琶音式的技法对琵琶的音色进行了模拟。“展不开眉头,捱不明更漏”一句,钢琴伴奏在第二拍和第三拍上进行了停顿,紧接着在第四拍用梆子敲击,二者默契的配合将乐曲中的悲愤情绪展现的淋漓尽致。再比如,《阳关三叠》中,钢琴伴奏对古琴的音色进行了模拟,弹奏过程中好像是在古琴上揉弦、压弦,同时通过复倚音、支声复调突出钢琴的描摹功能,加强民族音调与钢琴语言的契合性与一致性。以及山西民歌《桃花红杏花白》作品中,钢琴伴奏通过琶音、快速分解和弦、颤音等织体对笛子的独特音色进行了模拟,描绘了壮美秀丽的太行山景色。

2.对民族戏曲中的音色效果进行模仿

(1)运用装饰音模仿戏曲中的“润腔”

润腔是指通过“吟唱”的方式,将朴素单一的曲调进行包装升华,塑造华丽动听的音乐效果。在我国民族声乐作品中,往往会应用上下倚音、复倚音、颤音、滑音、顿音等装饰音模仿“润腔”,借此提升旋律的表现力和立体感。比如民族声乐作品《孟姜女》中第一段与第二段的间奏,在八度弹奏旋律时,就运用多个装饰音模仿了润腔的效果。

(2)紧打慢唱模仿戏曲中的摇板

作为我国传统戏曲艺术中重要的唱腔板式之一,摇板强调紧打慢唱,其以散板唱腔为基础,加入快节奏的流水板的鼓,一快一慢形成了独特的美学向度。受此影响,我国声乐作品的钢琴伴奏也对摇板这一唱腔进行了参考模仿,通常会利用震音、十六分音符交替等方式模拟摇板,使作品的思想情感表达更加细腻、有层次。陕北民歌《兰花花》中,其钢琴伴奏就通过十六分音符与八分音符交替的技法模仿了摇板的音色,强烈烘托了紧张的气氛,同时将兰花花心中对封建社会的痛恨与敢爱敢恨的性格进行了生动呈现。

(3)字密腔短模仿戏曲中的跺板

跺板主要是指在基本句上融入堆积若干并列的三字或四字短语,节奏通常是二拍子或一拍子。字密腔短是跺板最大的特点,其能够营造紧张的气氛,对乐曲起到推动作用。比如根据民间乐曲《木兰诗》改编的民族声乐作品《木兰从军》,其钢琴伴奏就通过柱式和弦与休止符交替的技法,对跺板的艺术效果进行了模仿,摒弃了传统四二拍的强弱技法,而是将每一拍都当做强拍,以此为听众展示木兰在战场上挥舞刀剑斩杀外敌的激烈场面。

三、做好民族声乐作品中钢琴伴奏的思路

钢琴演奏者一定要熟练掌握相关技巧和要诀,才能发挥钢琴伴奏对声乐作品的表现价值。我国民族声乐作品中蕴含着浓厚的中华民族音乐特点与风格,充斥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情感。钢琴伴奏应当对这种民族性、人民性进行重点呈现,从而提升民族声乐作品的共鸣性与艺术魅力。所以,钢琴弹奏者在为民族声乐作品伴奏时,应提前了解分析该作品的创作背景、风格特征、内在情感、唱腔旋律等信息,对整个作品有清晰准确的认知,然后运用科学合理的和声编排予以配合,才能实现预期的演奏效果。

钢琴共有88个琴键,只有长时间连续练习才能充分掌握钢琴的技法。而民族声乐作品中的钢琴伴奏,要求更是严格,听众希望听到西方乐器与中国民族在音乐上的完美结合。这需要弹奏者将钢琴的踏板、节奏以及琴键紧密配合,同时要与其他乐器协调联合演奏,为民族声乐作品提供更好的伴奏服务。比如,在演唱者换气时,将其呼吸声进行“隐藏”,为观众带来更好的听觉效果。再比如,运用踏板的弱音与止音功能,与旋律、节奏密切配合,营造扣人心弦的音乐意境。这样的操作与美术中的“留白”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适当的弱音和止音,为听众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总的来说,要想达到以上效果,需要钢琴伴奏与演唱者做到精神层面的契合,为演唱者的表演起到烘托辅助的作用,让民族声乐作品更加完整、更有层次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声乐作品中的钢琴伴奏有着非常丰富的技法特色。唯有突出作品中的民族特点,对节奏、音色等结构部分实施精细化、立体化的处理,同时配合演唱者的呼吸与情绪,才能增强民族声乐的音乐表现力,引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发挥钢琴伴奏的作用价值,提升民族声乐作品的表演效果。

猜你喜欢

钢琴伴奏演唱者音色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形、韵、意——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钢琴伴奏分析
声乐演唱中乐感的有效培养研究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浅谈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乐感的培养与钢琴伴奏的实践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