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制下民族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2022-03-23刘正国
刘正国
(晋中信息学院,山西 晋中 030800;重庆移通学院,重庆 401520)
引言
高校是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前沿阵地,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将民族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高校育人起着基础性作用,关系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肩负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当前大学生已是“00后”,他们主体意识比较强,思想观念多元化,喜欢尝试新事物,但抗挫折能力和辨识能力不足,容易在理想信念、身心健康方面表现出很多问题,对他们开展民族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新思路、新举措。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探索和尝试书院制改革,建立以书院为单元的学习生活社区,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民族精神教育相契合。书院制育人模式响应了国家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践行新时代民族精神价值,以书院为载体创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为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
一、书院制下民族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伴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历史进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具有中华文明的理念和智慧,拥有中华民族气度和意志的精神价值。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征程,新时代赋予了大学生新的使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引领大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是需要重视其灵魂的塑造,这也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宣传民族精神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同时,基于书院制模式下提供的社区空间平台,通过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将民族精神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使他们更加坚定社会主义信仰。通过书院文化,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新时代民族精神的四个“伟大精神”内涵,要不断探索革新、热爱劳动勇于发明创造;要始终团结一心,心怀梦想不懈追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尤其是高校,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前沿阵地”,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的重要基地。高校通过先进的思想教育来引领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民族精神的教育来影响青年学生的爱国意识。大力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中华文明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人类文明形态,因此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我们的民族精神。现代书院制是以学生公寓为载体的学生社区式管理模式,每个书院都是一个集学习、生活、社交、文化为一体的综合社区空间,可以更有利于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在学生的健康成长过程中,未来的事业征程中,这种新时代的开拓创新、同舟共济精神更是不竭的动力,可以激励我们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把个人理想融入到社会理想之中,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之中。以社会发展为价值取向,以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为基础,自觉关心公共事业、维护社会主义和谐。
二、书院制下民族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书院通过传统与现代教育的融合、时间与空间资源的延伸、教师与朋辈力量的叠加,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搭建了离学生最近的育人平台。但书院制在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民族精神的弘扬中尚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无论是在教育的资源、教育的形式,还是教育的内容如何更好地融合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书院制下民族精神融入思政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
书院是提供学生除学习专业之外一切的生活社区,是校园特色文化传播与公共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书院的指导教师是专职教师,对于新入职教师的培训至关重要。但在实际情况下,学校组织的新入职教师培训工作涉及书院工作开展的专项培训内容较少,如何利用书院平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如何寻找更有效的方式将现代民族精神内涵通过书院制下社区活动落实等相关问题,需要书院指导教师自己在工作中不断摸索。书院指导教师应高度认识书院活动的定位,书院平台发挥课堂扩展的功能,通过第二课堂的丰富资源达到学生能力培养和人格塑造的目标。在实践中,保障思政工作的开展已建立了完善合理的工作制度,但在将民族精神内涵真正强化和发展的工作中,未能充分利用书院平台可使用资源,把民族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第二课堂的活动中。另外,在产学研联合、校企合作等新的实践机制中,也可以通过书院平台充分融通校内外各种资源,促进创新创业的民族精神的思政教育。
(二)书院制下民族精神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内容薄弱
书院模式在学生互动交流、自由成长的校园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大学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不同层次的理想信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引导和帮助他们确立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理想信念等是书院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重点。民族精神蕴含着巨大的思想价值和时代精神,是学生自强不息、开创新未来的精神动力。从书院开展的思政教育实践看,将民族精神真正内化于心、外见于行的大学生并不多。如,多数书院思政教育工作在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上,即使通过经典的故事案例和红色电影的多种形式来使学生们感受这一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核,但观后感和心得体会往往是激情文字上的表现。爱国主义更应该是内化的挚爱并是坚定的行动者,应该将好好学习、努力奋斗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起来。从书院的社区生活中,也能发现一些学生缺乏担当意识。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不乏有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本着实用主义态度,多从个人的利益出发,缺乏集体意识和大局观念,缺少奉献精神和担当意识。因此,在书院的思政教育中要将民族精神融入,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三)书院制下民族精神融入思政教育活动形式较单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新时代下的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接受知识信息的途径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如何通过思政教育活动更好地开辟形式多样的内容带来新的思考。书院制下,书院团队指导教师在第二课堂中,将民族精神融入思政教育活动往往依靠一些讲座、座谈或者沙龙形式。而这些活动中往往教师又是主要分享者,话题有时候并不是书院学生喜闻乐见的。有的活动仍采用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中,开展民族精神宣讲工作中往往以“管”为主,导致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和正确的引导,让民族精神深刻的内涵不能结合实践生动地呈现,不利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另外,活动通常采用自愿报名的形式,活动的随意性较大。种种不确定性的此类活动,若在书院活动开展中评分效果不佳,其次数就会受限,最终会使得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其民族精神教育融入思政教育活动的效果自然很受影响。
三、书院制下民族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路径
现代书院制是以学生公寓为载体的学生社区式管理模式,每个书院都是一个集学习、生活、社交、文化为一体的综合社区空间,基于一定的书院文化定位和核心理念,通过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让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由于书院模式的独特性,依托书院育人平台,可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能够将民族精神更好地融入思政教育。
(一)书院制下明确民族精神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发展理念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书院应该加强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通过民族精神的价值追求和思政教育工作的广泛开展,开展高品位、层次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以振奋民族精神的相关事件作为主题的活动。书院制管理模式强调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让教育回归生活、回归人,充分发挥书院社区共享、互动、交融的特点,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产生更多的连接和互动。可以按照学生喜欢的形式开展各类民族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活动,让民族精神以更丰富的思想元素贯穿学生成长发展的全过程。另外,书院要积极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民族精神的现代内涵,了解民族的历史,有利于其正确地把握我们民族未来的发展。尤其要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在新时代复杂的世界关系中爱好和平,要坚定民族的独立自主,不断推进民族复兴伟业。
(二)书院全员式协同育人推动民族精神融入思政教育
传统教育模式下,高校思政工作主体一般是思政课教师、院系辅导员、班主任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手段多采用课堂灌输和说教式。而书院制模式下,倡导全员化育人。通过实施全程导师制,为学生配备书院辅导员、学业导师、成长导师、生活导师等优质师资,形成“跨界服务、同频共振”的协同育人机制。多样化的思政队伍组成和多元化导师任务配置有效解决了师资队伍不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难的问题,为学生成长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壤和强大的力量,便于构建一体化育人、一站式服务平台。通过全方位的协同育人模式,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与社会主义事业相关的诚信、法治、权利、民主、公德、奉献、团结、创新等意识,使得善于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中去,在实践中求得真知,更深刻的理解和贯穿伟大的民族精神。
(三)书院提供多维度空间支持民族教育融入思政教育实践
书院是一个集活动、学习、生活于一体的成长综合空间,书院功能区和学生宿舍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书院围绕建筑硬件结构升级、管理服务体系优化、书院空间价值升华,为学生打造有温度、有活力、有内涵的“家园空间”,避免了思想狭隘和区域封闭的局面,多元互动与师生共情中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此外,书院延伸第一课堂,聚焦第二课堂,通过时间与空间的交错、学习与生活的渗透,拓展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平台。第二课堂更多地让学生为主角,通过各种传统文化的系列活动真正动手参与,通过多种形式的演讲活动和歌唱活动,让学生真正登上讲台,从每个人自己的视角讲授所理解的民族精神价值和感受思政教育。并且书院开放学生申请的工作坊,与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同学们创新开发一些艺术成果和课堂实践内容作品等,充分发扬不断创新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创建多元化活动实践平台促进民族精神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
书院使传统思政教育阵地赋予现代思政教育内涵,依托社区共享,促进朋辈互动,搭建了学生素质教育的创新平台。形式多元、内容丰富的书院活动激发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搭建以专业学习、社团活动、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求职就业、艺术实践、劳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学生成长配套提升平台,学生参与活动过程中扮演组织者、参与者、观摩者等不同的角色,培养和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充分激发个性和潜能,促进人格发展和价值塑造。书院开展的各种思政教育实践要侧重以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为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元化的思政活动,开展民族精神主题活动,如参观红色革命基地、纪念馆等,不断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认同感。通过一些有创意的科技活动或传统艺术活动等充分挖掘民族精神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五)书院文化熏陶民族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的开展
书院以家文化为核心,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通过所打造的书院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积极向上的思想,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伟大精神”也在书院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得以贯彻。在开展思政教育活动中,要将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的新时代民族精神的内涵融入到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书院活动氛围中。在书院家文化的理念下,能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深刻把握四个“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力量,使我们的大学生在新时代下,更好地践行“创造、奋斗、团结、梦想”的民族价值。通过书院文化氛围的熏陶,让学生关心国家大事件,关注国际局势新动态等,培养强烈的民族参与感和社会责任感。
四、结语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是中华民族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通过现代书院模式,积极创新方式方法,深刻认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的同时,通过思政教育铸魂育人的渠道,结合书院的多元的活动形式和多方位的资源、多维度的空间等手段,将民族精神科学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在民族教育的过程中,使学生自强不息、努力拼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通过民族精神的引导,树立正确的三观,自觉地把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联系起来。通过学校思政文化氛围的熏陶,唤起学生民族认同感,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