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脱水药剂中试试验研究
2022-03-23吴元黄兴刚刘翠朱丽可郑云锋张力吴涛
吴元,黄兴刚,刘翠,朱丽可,郑云锋,张力,吴涛
(维尔利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常州 213125)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与日俱增。在渗滤液处理过程中,其副产物污泥的产量也与日俱增。剩余污泥处理处置费用较高,占整个污水处理厂总运行费用的30%—50%,这是因为剩余污泥中含有大量水分,脱水是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最关键的一步,有效的脱水可以显著减少污泥的体积并降低进一步处理处置的成本[1]。因此,解决污泥的脱水问题意义重大。目前提高污泥脱水效果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化学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进行调理,配合采用先进脱水设备脱水。相比于物理法、生物法,化学法调理更简单易行。污泥化学调理已有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如鹿雯等[2]、黄志斌等[3]通过投加化学药剂改善污泥脱水性能,表明无机絮凝剂存在絮凝效果差、投加量大等缺点;有机絮凝剂存在具有一定生物毒性、难以生物降解等缺点;杨斌等[4]利用粉煤灰和生石灰在污泥中能形成坚硬的网络骨架的性质,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但这些材料如果单独使用容易出现投加量大、泥饼增容等问题。因此,研究优化絮凝剂与生石灰助凝剂的联合应用,寻找高效的污泥脱水药剂组合,对提高污泥脱水效果,改进污泥脱水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通过调节污泥流量与PAM 的流量比和PAM-CaO 联用的方法改善剩余污泥脱水性能,并通过对污泥含水率、TS、VS、滤液pH 值等指标进行系统分析,解析脱水机理,旨在为污泥减量化处理提供依据。
1 试验部分
1.1 试验设备与试剂
试验设备包括进料泵、搅拌机和W 系列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见图1—图3),其中离心机最高转速为3500r/min,最高分离因数为3000g,电机功率为30—37kW,外形尺寸为3800mm×1200mm×1500mm。
图1 进料泵
图2 搅拌机
图3 离心机
试验药剂:药剂一为生石灰;药剂二为PAM(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浓度为0.3%)。
1.2 试验过程
试验污泥取自江苏某填埋场垃圾渗滤液的剩余污泥,其污泥特性如表1 所示。从表1 可以看出,原污泥偏碱性,含水率高,有机质含量高。首先通过试验分析不同PAM(3‰)使用量(通过改变原始污泥与PAM 的进样流量比来实现)对该种原始污泥的调理效果,然后采用PAM-CaO 对原始污泥进行调理分析,分析离心后的污泥及滤液的性状,综合评价污泥脱水效果。
表1 污泥特性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单一PAM 作为污泥调理剂时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
按照表2污泥与PAM的流量比进行污泥脱水中试试验,并对离心后的污泥的含水率及污泥中的VS 含量进行分析,考察污泥性状(见图4)。由表2 可知,污泥的含水率为89.02%—90.10%,相差不大;VS 含量也相差不大,均在68%左右。可见,在调节PAM 流量时,过量投加PAM(污泥与PAM 的流量比5 ∶ 1 为正常量,表中4.5 ∶ 1、4 ∶ 1、3.5 ∶ 1 都属于PAM 过量)对污泥的含水率及VS 含量影响并不大。有研究表明,单一使用高分子有机絮凝剂时,若添加量较小,其吸附架桥能力较弱,污泥脱水能力较差;若投加量过大,污泥黏度增大,影响其脱水性能[5]。
表2 单一絮凝剂PAM 加药量及试验效果(污泥)
图4 污泥状态1
根据以上试验进行离心脱水,离心机主机转速2412.8r/min、辅机转速1856.0r/min、扭矩10.7N/m。离心后对滤液进行分析,主要检测pH 值、TS 含量、VS含量、SS 浓度。具体试验结果如表3 所示。
表3 单一絮凝剂PAM 加药量及试验效果(滤液)
由表3 可知:
(1)pH 值:调节污泥与PAM 比例后,pH 值无明显变化,在8.05—8.15 内波动。
(2)TS 含量:调节污泥与PAM 比例后,TS 含量变化不大,在2.61%—4.05%内波动,而且随着污泥流量的增大,TS 含量呈增加的趋势。
(3)VS 含量:调节污泥与PAM 比例后,VS 含量变化不大,在25.66%—39.70%内波动,而且随着污泥流量的增大,VS 含量呈增加的趋势。
(4)SS 浓度:随着污泥流量增大,SS 浓度由5775mg/L 增加至15 510mg/L。在试验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肉眼看出滤液逐渐浑浊。这是因为随着污泥流量的增大,絮凝效果变差,离心机扭矩减小,导致离心过程中滤液逐渐浑浊。
2.2 PAM-CaO 复合絮凝剂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
按照表4 的PAM-CaO 的投加方式进行污泥脱水中试试验,并对离心后的污泥的含水率及污泥中的VS含量进行分析,考察污泥性状(见图5)。由表4 可知,污泥的含水率为75.16%—87.35%,与实际现场运行情况相比,含水率降低了2%—10%;VS 含量无明显的变化规律,大致表现为随着污泥流量的增大,VS 含量呈现增大的趋势。可见,PAM-CaO 复合絮凝剂可增强对污泥的脱水效果。
表4 PAM-CaO 加药量及试验效果(污泥)
图5 污泥状态2
综上可见,PAM-CaO 联合添加可明显改善污泥脱水性能,降低污泥含水率,这是因为生石灰作为助凝剂,通过Ca2+压缩双电层和电中和后,絮体颗粒间排斥力减弱,有助于吸附架桥作用,增强絮体强度,进而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6]。
根据以上试验进行离心脱水,离心机主机转速2412.8r/min、辅机转速1856.0r/min、扭矩10.7N/m。离心后对滤液进行分析,主要检测pH 值、TS 含量、VS含量、SS 浓度。具体试验结果如表5 所示。
表5 PAM-CaO 加药量及试验效果(滤液)
由表5 可知:
(1)pH 值:投加CaO 后,pH 值由原始的7.71 增至12.76—13.25,pH 值较大。这是由于投加碱性物质——生石灰引起的。生石灰的投加对于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起到很大作用。主要原因为:碱性物质的作用使污泥pH 值升高,破坏生物结构;反应放热导致污泥温度升高;反应生成物中结合了游离水,同时放热反应使一部分游离水被蒸发。生石灰可以有效改变污泥的性质,将致密、黏稠的污泥变成疏松、流动性好、便于储存和运输的物料,因此生石灰被广泛应用在污泥脱水中。
(2)TS 含量:投加CaO 后,TS 含量由3.57%降至1.77%—2.07%。这是由于调理剂的絮凝作用将水中的悬浮固体等絮凝后,利用离心机将其甩出,使滤液中的TS 含量大大降低。在试验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肉眼看到滤液呈清色,这将大大降低滤液的处理难度。
(3)VS 含量:调节污泥与PAM 比例后,VS 含量变化不大,在7.75%—13.94%内波动,无明显的变化规律。
(4)SS 浓度:投加药剂后,SS 浓度降至140—388mg/L。
3 结语
污泥脱水的中试结果表明,与单一絮凝剂PAM 作污泥调理剂相比,污泥通过PAM-CaO 药剂的联合调理,脱水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并且絮凝剂的添加量得到降低,污泥含水率可降至75.16%,离心滤液SS 浓度降至140—388mg/L。但生石灰的添加会导致成本增大,因而可进一步优化最佳配方和投加量,以降低污泥深度脱水的经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