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私营企业降成本效果评估与趋势分析

2022-03-23毛德凤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制度性私营企业交易成本

毛德凤,徐 圆,彭 飞

(1.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9;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 102488;3.合肥工业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9)

一、企业成本负担的界定与降成本政策现状

(一)企业成本负担的界定

自新发展理念提出以来,一系列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2020年全国企业负担调查评价报告》显示,在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5478家企业开展问卷调查中,认为总体负担较重的企业占比(43%)较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认为负担较上年减轻的企业占比(26%)与上年持平。2020年底在全国开展的第十四次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摸排了我国私营企业成本负担的主要现状和降成本的实施效果。主要对象包括人力成本、物流成本、能源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成本、融资成本和综合成本。

(二)我国降成本政策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举世瞩目,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间经济曾经历了亚洲和国际两次金融危机冲击,但都通过增加投资解决了当时面临的主要矛盾,即有效需求不足。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已经转变成有效供给的严重不足。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召开,习近平同志表示“扩大社会总需求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同时进行,重点提高供给侧供给有效性,实现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推动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整体水平实现大幅提升”。

降成本政策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对于企业来说,降成本政策的实施会给去产能、去库存以及去杠杆政策作支撑,以应对这些政策带来的冲击,实施降成本政策后,企业的生存空间将有效扩大。同时,降成本政策的实施,也会给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去转换新动能,为企业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创新能力得以提升,从而起到“补短板”的作用。自2016年起,国务院印发了《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国发〔2016〕48号),随后每年都相继出台了相关降成本政策,主要集中在减税降费、社保等人工成本降低方面。

表1梳理了“降成本”政策演进过程。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降成本任务,中央和地方政府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中,关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税费成本的政策发文数量相对较多,降低物流成本、人力成本、融资成本以及能源成本方面的各年发文数相对比较稳定。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税费成本是企业成本负担的关键所在,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和简化行政审批政策,但对于企业来说,税费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仍需深入推进。自2015年中央经济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降成本”的改革任务截至当前已有六个年头,其实践效果如何,又存在哪些潜在问题,亟待清晰客观的经验事实评价。

二、私营企业成本负担调查结果分析

(一)企业成本负担一般特征

1.人力成本

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成本变动趋势来看,认为人力成本上涨的企业占53%,认为人力成本保持不变的企业占31.61%,而认为人力成本降低的企业仅占14.97%(见图1)。对比2018年人力成本变化,2020年私营企业人力成本普遍上涨趋势得到缓解,上涨比例由75.94%下降至53.42%,下降比例由6.27%上升至14.97%。人力成本上涨主要是因为,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劳动者报酬分享比例必然提高,为劳动者提供更好的再生产过程。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福利水平的提升,对劳动者保护投入的社会保障水平随之提高,社保费征管力度显著加大。此外,劳动力供给结构性短缺,以及劳动者议价能力的提升,也是推动企业人力成本上升的重要原因。

图1 2020年人力成本变化情况

图2 2018年人力成本变化情况

2.物流成本

2018年调查显示,67%的企业认为物流成本有所上涨,28.0%的企业认为没有变化,5%的企业认为有所下降。相较于2018年,2020年物流成本上涨态势取得积极好转,但仍有48%的企业认为物流成本有所上涨,41%的企业认为没有变化,降低物流成本尚有巨大空间。

3.能源成本

对2018年和2020年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发现,认为能源成本上涨的企业占比由62%减少至37%,认为能源成本没有变化的比例由32%增加至47%,认为能源成本下降的比例由6%增加至16%。说明能源成本基本实现了不上涨,降低能源成本措施和政策是有效的,但2020年仍有接近八成的企业认为能源成本没有下降,降成本政策有待深入。

近年来清洁能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尤其以电力能源为代表的新型能源使用成本的降低,部分以电力能源为主要能源消耗的企业,在能源成本方面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也存在部分传统企业,以煤炭、石油等作为主要能源消耗,随着环保等成本的增加,这部分企业的能源成本相应上涨。

4.制度性交易成本

如图3和图4所示,2018年和2020年制度性交易成本总体都呈下降趋势,2020年将近一半(46.63%)的私营企业认为制度性交易成本显著下降,42.24%的企业认为制度性交易成本保持不变,仅有11.13%的企业认为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了。这说明,近几年,私营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效果良好。

图3 2018年制度性交易成本、物流成本和能源成本变化情况

图4 2020年制度性交易成本、物流成本和能源成本变化情况

随着政府简政放权政策的不断深入,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各种有力的政策规定,压缩办事流程、简化办事步骤、放宽基层权限,大大提高了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有效降低了私营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2019年以来,“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入,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外商投资法》两部重磅法律法规已于2020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世界银行的最新排名中,我国营商环境排名跃居全球第31位,比去年提升15位。

5.税费成本

从图5、图6可以看出,我国2020年私营企业税费成本基本得到控制并有所下降,仅有13.66%的企业认为税费成本增加了,48.61%的私营企业认为企业税费成本显著降低,37.74%的企业认为税费成本与往年基本持平。相较于2018年,有更多的企业认为税费成本降低了,更少的企业认为税费成本增加。

图5 2018年税费成本变化情况

图6 2020年税费成本变化情况

6.融资成本

从2020年私营企业融资成本变动趋势来看,超过一半(56%)的企业认为全年融资成本保持不变,26%的企业认为融资成本显著降低,仅有18%的企业认为融资成本上涨。对比2018年数据,有更多的企业认为融资成本下降,更少的企业认为融资成本上升,这说明在融资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全年私营企业融资成本呈稳中趋降(见图7、图8)。

图7 2018年企业融资成本变化情况

图8 2020年企业融资成本变化情况

从2020国有银行和民间融资难易程度来看,有53.28%的企业认为国有银行融资环境有所改善,而41.14%的企业认为民间筹资融资环境有所改善,同比上涨了11.38%和7.14%,说明2020年融资环境整体向好。就国有银行和民间筹资比较来看,国有银行的融资环境优于民间筹资,且两者的差距并未缩小,反而呈扩大趋势(见图9、图10)。

图9 2018年企业融资难易程度评价

图10 2020年企业融资难易程度评价

7.综合成本

企业综合成本包括多个方面,例如生产运营成本、三项费用等。从图11来看,2020年私营企业中认为综合成本保持不变的占比最高(53%),34%的企业认为综合成本上涨,仅有13%的企业认为综合成本下降。

图11 综合成本变化情况

(二)不同行业的成本负担比较

1.不同产业

从不同产业人力成本来看,整体变动趋势基本一致(见图12)。有将近一半的企业认为人力成本上涨,其中,第二产业人力成本上涨最为明显,达到59.05%。有将近1/3的私营企业认为人力成本保持不变,仅有小部分企业认为人力成本下降。总结来说,2020年三大产业人力成本整体平稳上涨。

图12 不同产业人力成本变化情况

如图13所示,认为2020年三大产业物流成本呈上涨趋势的私营企业占比最高,分别为46.16%、51.76%和44.38%,其次为物流成本不变和物流成本下降。其中,第二产业物流成本上涨幅度最大,而下降幅度最小。

图13 不同产业物流成本变化情况

物流业贯穿第一、二、三产业,衔接生产与消费。在我国工业结构中,重工业占比大,能源结构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使得单位GDP产生的物流实物量规模更大。从产业物流需求看,第二产业中的采掘业、制造业对运输仓储的需求大,物流成本支出较高。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对物流的依赖程度少,物流投入低,物流成本支出减少。

如图14所示,在三大产业的能源成本中分别有36.16%、38.72%、35.53%的私营企业认为呈现出上涨的趋势,有40.83%、44.52%、50.13%的私营企业认为较为稳定,23.01%、16.76%、14.34%的私营企业认为呈现降低的现象。总体上能源成本在三大产业呈现出稳中有升的趋势。

图14 不同产业能源成本变化情况

随着传统能源开采的进一步复杂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传统能源成本总体呈现上涨的趋势比较明显,但随着电、磁、核等新型能源的逐步推广,其成本有所下降。在我国总体呈现以传统能源占主导,新型能源占比稳步提升的大格局,致使80%以上的私营企业能源成本没有得到降低。

在图15中,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三大产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第一、二、三产业中仅有7.89%、7.35%和15.27%的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发生上涨,其中第二产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下降比例更是达到了51.8%,为三大产业中最高。

图15 不同产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变化情况

随着国家简政放权制度的不断深入,各地政府为民服务的理念更加深入,办事效率不断提升,极大地简化了企业的办事流程,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尤其是在第一、二产业中各项制度更加成熟,体系更加完善,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更加显著。在第三产业中,新兴企业较多,各项制度不够规范,需要企业和政府更多的协商、沟通,故该项成本降低比例最小、上升比例最大。

如图16所示,三大产业税费总体呈下降趋势,第一、二、三产业分别有47.68%、50.59%、47.05%的企业税费成本产生下降,有12.29%、10.94%、16.49%的企业税费成本上涨,其中第二产业的下降比例最大同时上涨比例最小。

图16 不同产业税费成本变化情况

随着世界金融的不稳定性逐步显现,各国对实体制造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我国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对第二产业进行扶持,减税降费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措施,故在税费成本上第二产业降低比例最大。同时,我国在新兴的服务业上相继出台有关管理法规,管理进一步趋于正规化,在企业税费成本上,第三产业上涨比例最大。

如图17所示,三大产业的融资成本总体较为平稳,分别有49.09%、55.94%、58.17%的企业融资成本保持不变。其中第三产业成本下降比例最小,上涨比例最大;第一产业下降比例最大;第二产业上涨比例最小。

图17 不同产业融资成本变化情况

21世纪以来,服务业已成为我国第一大产业。但近年来,第三产业总体进入市场饱和期,发展势头有所减弱,各项成本较之前有所提升,使第三产业的融资成本下降比例小、上升比例大。

在综合成本上,我们可以在图18中清晰地看到总体呈稳定的趋势,但三大产业中仍有37.11%、36.92%、30.26%的企业综合成本出现上涨。

图18 不同产业综合成本变化情况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的今天,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给企业的生产运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三大产业总体综合成本变化不大。但可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运营管理的难度增加,致使三大产业均有部分企业的综合成本上涨。

2.不同行业

在当前人力成本不断上涨的大背景下,各行业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人力成本上涨。其中,农、林、牧、渔,制造业,建筑业,居民服务、修理业的成本上涨企业达到了50%,制造业更是达到了62%,可能是以上行业的人工岗位需求率较高,使人工成本上涨的占比较大。但在金融业,尽管从业人数不断上涨,但仅有31%的企业成本上涨,同时,有25%的企业成本降低,就业竞争越发激烈,行业总体保持稳定(见图19)。

图19 不同行业人力成本变化情况

从不同行业的物流成本变动趋势来看(见图20),大部分私营企业认为2020年物流成本保持不变,但有54%的制造业企业和47%的批发零售企业认为物流成本明显上升。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制造业等提供实物形态产品的部门,对运输仓储的需求大,物流成本支出较高;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情况,人们更倾向于用网络采购替代传统的市场采购,从而大大增加了批发零售业的物流成本。

图20 不同行业物流成本变化情况

如图21所示,电力、煤气水,建筑业,信息服务,批发和零售,金融,房地产,租赁、商业服务,居民服务、修理业,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行业有超过一半(50%)的企业认为能源成本保持不变,这些行业均为第三产业,对能源开发的依赖较小,故对能源价格的变动不敏感。而农、林、牧、渔、采矿业、制造业行业的能源成本不变和下降的比例最低、上涨比例最高,可能是因为其生产发展与能源密切相关,对能源的需要量大,能源价格的上涨必然会导致私营企业成本提高。

图21 不同行业能源成本变化情况

如图22所示,不同行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变动趋势基本一致,有90%左右的私营企业认为制度性交易成本下降或者不变,仅有10%左右的企业认为制度性交易成本上涨。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通过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我国营商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比如推行办事窗口实行服务满意度评价机制、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证照分离”改革和在全国推广负面清单制度。大大提高了私营企业的办事效率,有效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

图22 不同行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变化情况

从不同行业税费成本变化来看(见图23),可以发现2020年各行业税费成本整体稳中有降。其中,餐饮业私营企业税费成本下降限度最大,上升限度最小,减税降费效果最为明显,可能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情况,为了进一步做好防控工作,财政部发布《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规定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四大类行业2020年度发生的亏损,税收最长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8年。

图23 不同行业税费成本变化情况

如图24所示,不同行业的大多数私营企业均认为全年融资成本保持不变,仅有小部分企业认为全年融资成本上涨。2019年以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尤其是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成本,一直是相关部门的重要政策着力点,相关重磅政策不断落地。比如,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20年6月1日开始实施《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贷融资收费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信贷融资各环节收费与管理,有效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

图24 不同行业融资成本变化情况

2020年各行业综合成本变动趋势如图25所示,整体保持平稳,上涨趋势大于下降趋势,各行业变动趋势基本一致。其中,农、林、牧、渔及制造业和住宿、餐饮上涨趋势更为明显,分别为37%、39%和36%。企业综合成本包括运营成本、三项费用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农业和服务业经营受到冲击,运营成本增加。

图25 不同行业综合成本变化情况

(三)不同企业特征的成本负担比较

1.不同企业规模

按照企业目前拥有的员工数量,可将我国企业分为小型企业、中型企业以及大型企业(见图26)。在某些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人力成本甚至会决定企业的生存,进行人力成本分析有很大必要性。由图26可知,三种规模企业的人力成本变化情况大致相同。不管处于何种规模,人力成本上涨的企业数量占比最大,分别为42.40%、54.52%和59.72%;而成本下降的企业数量占比最小,分别为18.15%、13.27%和14.24%。其中,大型企业人力成本上涨幅度较大、下降幅度较小,可能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导致大量企业停工停产,而大型企业面临更多的员工薪酬支出以及劳动力流失。

图26 不同规模企业人力成本变化情况

随着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物流业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企业物流成本的偏高将极大制约我国企业经济效率的提升。从图27可知,在小型企业中,物流成本不变的企业数量占比最大,为49.01%;而在中型和大型企业中,物流成本上涨的企业数量占比最大,分别为47.86%和53.59%。从反馈的结果来看,大中型企业的物流成本上涨幅度大于小型企业,可能是因为大中型企业虽然有自己独立的物流链,但各部门之间物流管理理念滞后,相互制约因素较多,未能形成有效融合,造成大量设备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处于哪种规模,物流成本下降的企业数量占比最小,说明我国企业物流成本一直高居不下。

图27 不同规模企业物流成本变化情况

作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能源是企业发展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图28报告了不同规模企业能源成本变化情况。在大、中、小型企业中,能源成本不变的企业数量占比最大,分别为40.84%、47.78%和54.46%,说明大、中、小型企业实现了能源成本基本不上涨;但仍有1/3的大、中、小型企业认为能源成本呈上升趋势,降低能源成本的政策有待加强。其中,大型企业认为能源成本下降的比例高于中小企业,说明中小企业面临的能源成本压力更大。

作为企业成本负担的痛点,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降低可以有效地激发企业活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由图29可知,在三种不同规模企业中,制度性交易成本上涨的企业数量占比最小,分别为10.80%、11.49%和11.22%,而制度性交易成本下降的企业数量占比接近一半,说明近几年针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实施效果开始逐步显现。制度性交易成本是企业自身努力无法降低的成本,只有依靠政府深化改革,调整制度、政策,才有可能为企业减负。今后,政府应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精简机构、功能整合、高效运作的统一,努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打造好发展软环境。

图29 不同规模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变化情况

减轻税费负担,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由图30可知,无论处于何种规模企业,税费成本下降的企业数量占比最大,分别为47.98%、47.50%和49.88%,接近其规模企业总数的一半,而税费成本上涨的企业数量分别仅占10.93%、13.64%和15.44%。说明近年来,减税降费政策有效减轻了企业的税费负担,尤其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背景下,减税降费对于激发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图30 不同规模企业税费成本变化情况

融资难和融资贵一直是小微企业面临的重要难题。为了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中央和地方出台了相关政策,如2018年7月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扩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范围的通知》。图31报告了不同规模企业融资成本变化情况。50%以上的企业认为融资成本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在小、中型企业中,融资成本下降的企业数量占比很低,分别为23.24%和24.78%,大部分企业融资成本依旧呈不变状态,甚至有少部分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上涨。说明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可能与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如资金管理差、贷款信用低以及业绩差等)、金融机构对中小民营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系统不完善等有关。

图31 不同规模企业融资成本变化情况

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要进一步切实降低企业成本。由图32可知,在小、中、大型企业中,综合成本下降的企业数量占比分别为15.09%、11.93%和13.33%,而综合成本没有下降的企业数量占比分别为84.91%、88.07%和86.67%,说明从综合的角度来看,企业成本下降的情况较少,可能是因为企业成本比较复杂,某些成本下降,如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成本,而某些成本又呈上涨状态,如人力成本、物流成本。

图32 不同规模企业综合成本变化情况

2.不同企业生命周期阶段

根据企业登记注册的时间,可将我国企业分为初创型和成熟型。虽然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可能对人力资源要求多样化,如初创型企业倾向于选择普通型人力资源构型,成熟型企业较多选择专业型人力资源构型和高参与型人力资源构型,但都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持续增加。由图33可知,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的人力成本变化情况大致相同。不管企业属于初创型还是成熟型,人力成本上涨的企业数量占比最大,超过其企业总数的一半,分别为52.09%和54.66%,而成本下降的企业数量占比最小,分别为15.16%和14.79%。

图33 不同生命周期企业人力成本变化情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业在服务业强力拉动下也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初创型企业相比,成熟型企业可能已经具备成熟的物流链,出台相关降低物流成本的政策后,物流成本下降的成熟型企业数量是否增多?从图34可知,在初创型和成熟型企业中,物流成本上涨的企业数量占比最大,分别为45.79%和49.34%。而物流成本下降的企业数量占比最小,分别为10.68%和11.24%。其中,与初创型相比,成熟型企业物流成本上涨的数量反而占比更高,说明国家的物流管理体系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图34 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物流成本变化情况

图35报告了不同生命周期企业能源成本变化情况。48.52%的初创型企业认为能源成本没有发生变化,36.59%的初创型企业认为能源成本呈上涨趋势,而仅有14.89%的初创型企业认为能源成本有所下降。成熟型企业能源成本的变化趋势与初创型企业大致相同。

图35 不同生命周期企业能源成本变化情况

由图36可知,两种生命周期企业中,制度性交易成本呈上涨趋势的私营企业数量占比最小,分别为10.22%和12.10%,其次是制度性交易成本不变和下降。其中,制度性交易成本下降的企业数量占比接近一半,分别为48.19%和44.97%。说明私营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得到有效降低。与初创型企业相比,成熟型企业中制度性交易成本下降的私营企业数量占比更大,而制度性交易成本上涨的私营企业数量占比更小,说明成熟型企业中制度性交易降成本效果更显著,可能是因为成熟型企业对政府制定的与自己企业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更为熟悉,在办理相关业务过程中更能节约制度性成本。

图36 不同生命周期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变化情况

由图37可知,在初创型和成熟型企业中,税费成本下降的私营企业数量占比最大,分别为47.13%和49.99%,其次是税费成本不变和上涨,说明近年来,大力度的减税降费政策都有效减轻了初创型和成熟型私营企业的税费负担。

图37 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税费成本变化情况

从不同生命周期企业融资成本来看(见图38),整体变动趋势基本一致。有将近一半的企业认为融资成本没有变化,其中,初创型企业融资成本不变最为明显,达到57.59%,其次是融资成本下降和上涨。与初创型企业相比,成熟型企业融资成本下降的幅度稍大,且融资成本上涨的幅度稍小,说明在成熟型私营企业中融资成本控制效果更好,这可能与成熟型私营企业的资金管理较成熟、贷款信用较好等有关。

图38 不同生命周期企业融资成本变化情况

由图39可知,在初创型生命周期阶段中,综合成本下降、不变以及上涨的私营企业数量占比分别为12.89%、54.38%和32.74%;在成熟型生命周期阶段中,综合成本下降、不变以及上涨的私营企业数量占比分别为13.79%、51.38%和34.83%。初创型和成熟型私营企业的综合成本变化趋势大体一致。

图39 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综合成本变化情况

3.高新技术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活动不仅为企业自身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还为其他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基础经验,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巨大作用。

由图40可知,在高新技术和非高新技术两类企业中,人力成本上涨的私营企业数量占比最高,分别为62.76%和50.73%,其次是人力成本不变和下降。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人力成本上涨幅度最大,是其人力成本下降的私营企业数量的4倍左右。主要是因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要资产就是拥有高智商、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只有充足的技术创新人才才能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效益—再创新”良性循环,而技术创新人才的留用必须要支付较高的薪金。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用于研发创新的人员较多,所以这部分支出比例就相当大。又由于在近几年,我国核心技术方面一直被外国牢牢“卡住”,如华为和中兴集团,企业更是加大了对高新技术人员的投入,使得高新技术企业人力成本大幅度上涨。

图40 高新技术和非高新技术企业人力成本变化情况

如图41所示,58.50%的高新技术类企业认为物流成本呈上涨趋势,而仅有12.02%的高新技术类企业认为物流成本下降;在非高新技术企业中,物流成本不变的私营企业数量占比最大为44.84%,而物流成本上涨的私营企业数量占比与成本不变的私营企业数量占比相差不大。不管是高新技术类企业还是非高新技术类企业,物流成本下降的私营企业数量占比依旧最小,说明我国物流成本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难题。

图41 高新技术和非高新技术企业物流成本变化情况

图42报告了高新技术和非高新技术企业能源成本变化情况。非高新技术企业能源成本不变的企业数量占比最大,为49.56%;能源成本下降的企业数量占比最小,为15.04%。而高新技术企业能源成本上涨的企业数量占比最大,为42.21%;能源成本下降的企业数量占比最小,为21.04%。

图42 高新技术和非高新技术企业能源成本变化情况

由图43可知,51.86%的高新技术类企业认为制度性交易成本下降,11.03%的高新技术类企业认为制度性交易成本增加;在非高新技术企业中,45.13%的企业认为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11.16%的企业认为制度性交易成本增加。在非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两类企业中,认为制度性交易成本下降的企业数量占比接近一半,且认为制度性交易成本增加的企业数量占比较小,说明私营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得到有效降低。

图43 高新技术和非高新技术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变化情况

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企业,可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由图44可知,高新技术和非高新技术两类企业中,税费成本下降的私营企业数量占比最高,分别为51.55%和47.76%,其次是税费成本不变和上涨。其中,高新技术类企业税费成本下降幅度较大,可能是因为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

图44 高新技术和非高新技术企业税费成本变化情况

从图45可知,在非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两类企业中,融资成本不变的私营企业数量占比很高,分别达到57.95%和49.91%,其次是融资成本下降和上涨。其中,在高新技术类企业中,融资成本下降的私营企业数量占比为30.90%,比非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成本下降的私营企业数量占比稍大,而两者融资成本上涨的幅度大致相同,说明在高新技术类企业中融资成本下降幅度稍大,这可能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激励扶持政策有关。

图45 高新技术和非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成本变化情况

由图46可知,非高新技术企业综合成本不变的企业数量占比最大,为55.97%,综合成本呈上涨趋势的企业数量占比仅为30.47%;而高新技术企业综合成本上涨的企业数量占比最大,为45.46%,综合成本呈不变趋势的企业数量占比为41.89%,说明高新技术企业综合成本有较大的上涨趋势。近年来,从政府到企业,对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尤其高新技术企业加大了对技术人员的投入力度,从而高新技术企业人力成本大幅度上涨。由于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在总成本费用所中占的比例较大,造成高新技术企业综合成本呈上涨趋势。

图46 高新技术和非高新技术企业综合成本变化情况

4.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基础上,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对推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根据企业是否主要从事节能环保、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将企业分为战略性和非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战略性和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力成本来看,整体变动趋势基本一致。有一半以上的企业认为人力成本有所上涨,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成本上涨最为明显,达到60.98%;人力成本下降的企业数量占比最小,分别为16.89%和14.57%(见图47)。人力资本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作为一个密集使用知识和技术的产业,只有当高技术人才达到一定规模时,该产业才能发挥经济效应。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中国很多地区方兴未艾,传统产业依旧占用很大比例的劳动力资源,为了培养和吸收相关人才,优化升级人才结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加大了人力资源投资,造成人力成本快速上涨。

图47 战略性和非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成本变化情况

图48报告了战略性和非战略性新兴产业物流成本变化情况。图中显示,战略性新兴产业物流成本上涨的企业数量占比最大,为56.89%;物流成本下降的企业数量占比最小,为13.21%。非战略性新兴产业物流成本上涨的企业数量占比最大,为45.67%;物流成本下降的企业数量占比最小,为10.50%。

图48 战略性和非战略性新兴产业物流成本变化情况

由图49可知,非战略性新兴产业能源成本不变的企业数量占比最大,为48.94%,能源成本下降的企业数量占比最小,为15.23%,基本实现了不上涨;而战略性新兴产业能源成本上涨的企业数量占比最大,为42.05%,能源成本下降的企业数量占比最小,为21.82%。发展低碳经济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思路。与非战略性新兴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能源成本上涨幅度反而更大,并没有带来能源成本的下降,可能是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于发展初期,核心技术研发中需投入较多的能源成本。

图49 战略性和非战略性新兴产业能源成本变化情况

由图50可知,在战略性和非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制度性交易成本下降的私营企业数量占比最高,分别为52.02%和45.49%,其次是制度性交易成本不变和上涨。制度性交易成本下降的企业数量占比接近一半,而制度性交易成本上涨幅度较小,分别为12.05%和10.94%,说明私营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在战略性和非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都得到有效降低。

图50 战略性和非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变化情况

由图51可知,51.94%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认为税费成本有所下降,而仅有16.38%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认为税费成本有所上涨;同样,在非战略性新兴产业中,47.90%的企业认为税费成本有所下降,仅有13.08%的企业认为税费成本有所上涨。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企业税费成本下降较为明显,主要是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政府对该类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

图51 战略性和非战略性新兴产业税费成本变化情况

由图52可知,虽然在战略性和非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融资成本不变的私营企业数量占比最高,分别为49.03%和57.66%,但融资成本下降的私营企业数量占比位列第二,分别达到30.92%和25.00%。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成本下降幅度较大。在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支撑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迎来了新变局、新趋势、新机遇,引起投资者们的大量关注,加大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从而可能使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成本下降。

图52 战略性和非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成本变化情况

由图53可知,非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成本不变的企业数量占比为55.02%,在三种成本变化趋势中占比最大,综合成本呈上涨趋势的企业数量占比为31.41%;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成本上涨的企业数量占比最大,为45.20%,综合成本呈不变趋势的企业数量占比为42.47%,说明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成本有较大的上涨趋势。

图53 战略性和非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成本变化情况

5.创新型企业

创新型企业主要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依靠技术创新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企业。根据企业研发费用投入信息,将企业划分为创新企业和非创新企业。

由图54可知,创新和非创新企业的人力成本呈上涨趋势的私营企业数量占比最大,分别为61.77%和45.66%,其次是人力成本不变和下降。其中,创新企业人力成本上涨幅度最大,大约是其人力成本下降的私营企业数量的5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型员工已经成为创新企业的源头和核心竞争力来源。为了培养和吸收相关人才,创新企业可能更会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

图54 创新和非创新企业人力成本变化情况

图55报告了创新和非创新企业物流成本变化情况。图中显示,创新企业物流成本上涨的企业数量占比最大,为56.29%;物流成本下降的企业数量占比最小,为10.98%。而非创新企业能源成本不变的企业数量占比最大,为49.51%;物流成本下降的企业数量占比最小,为10.96%。

图55 创新和非创新企业物流成本变化情况

由图56可知,2020年有54.03%的非创新企业认为能源成本保持不变,31.51%的私营企业认为能源成本呈上涨趋势;而在创新企业中,42.71%的企业认为能源成本呈上涨趋势,占比最大,38.86%的企业认为能源成本没有变化,整体来看是稳中有涨。

图56 创新和非创新企业能源成本变化情况

从创新和非创新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变化来看(见图57),可以发现2020年制度性交易成本整体稳中有降。其中,非创新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下降幅度最大,上升幅度也较小。而创新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下降的企业数量占比最大,为50.86%,制度性交易成本上涨的企业数量占比最小,为11.45%。

图57 创新和非创新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变化情况

如图58所示,创新和非创新企业的税费成本总体较为平稳,分别有52.02%和45.42%的税费成本下降了。其中创新企业税费成本下降比例最大,上涨比例较小,体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正在逐步落实。

图58 创新和非创新企业税费成本变化情况

由图59可知,认为融资成本有所降低的创新企业仅有29.69%,超过50%的创新企业认为融资成本依旧没有变化,甚至还有19.52%的创新企业认为融资成本有所上涨,虽然与非创新企业相比,创新企业下降比例更大,但上涨幅度也较大。说明创新企业的融资成本与非创新型企业相比并没有多大改变,创新企业融资依旧困难。

图59 创新和非创新企业融资成本变化情况

由图60可知,46.85%的创新企业认为综合成本没有变化,41.22%的创新企业认为综合成本呈上涨趋势,仅有11.94%的创新企业认为综合成本开始下降;在非创新型企业中,58.41%的企业认为综合成本没有变化,其次是综合成本上涨和下降。

图60 创新和非创新企业综合成本变化情况

(四)不同企业主特征的成本负担比较

从人力成本和物流成本来看,人力成本和物流成本普遍呈上涨趋势,具有政治身份和非政治身份的出资人对私营企业人力成本和物流成本的影响较小。从能源成本来看,具有政治身份和不具有政治身份的出资人企业能源成本变动趋势基本一致,有将近一半的企业认为能源成本保持不变,分别为47.51%和43.81%,余下依次为能源成本上涨和能源成本下降。从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成本和融资成本来看,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成本明显呈下降趋势,融资成本保持平稳。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具有政治身份的出资人企业上涨比例更低,下降比例更大,与非政治身份出资人企业相比,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成本和融资成本的政策实施效果更好。这可能是因为出资人利用其政治关系为企业带来了很多的政策便利,有利于企业获得政府援助。从综合成本来看,具有非政治身份和政治身份的出资人企业综合成本变动趋势基本一致,这说明是否具有政治身份对企业的综合成本变化影响较小。

三、降成本政策与供给侧改革实施成效

(一)降成本政策实施成效

为顺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快速变化,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规律,2015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央领导层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随着降成本政策在各行各业的全面铺开,其实施效果如何?本文根据私营企业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是否享受相关降成本政策以及政策获得感,对实施成效进行简单分析。

1.疫情期间是否享受相关降成本政策

调查发现,50%以上的调查企业都没有享受疫情期间相关的降成本政策。其中,实施效果最好的是对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税费减免和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企业年度亏损延长转结、延期缴纳税款等政策,享受政策的企业数量占比为40%以上,成效较好;而80%以上的企业都没有享受给予专项纾困资金支持、小微企业工会经费支持和企业组织会费支持等政策。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对受疫情影响较大企业实行的相关政策成效较好,而其他政策实施效果一般,说明降成本政策落实情况有待加强(见图61)。

图61 疫情期间是否享受相关降成本政策的企业数量占比情况

2.政策获得感

从图62可知,获得感最高的政策为对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税费减免政策,企业数量占比达到了37.20%,其次是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企业年度亏损延长转结、延期缴纳税款政策。抗击疫情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是稳定国家大局的首要任务。其他相关降成本政策的企业获得感都在10%以下,其中企业组织会费支持和低成本信贷额度等融资优惠政策的企业获得感都不满1%,说明降成本政策实施情况需进一步落实。

图62 降成本政策获得感的企业数量占比情况

(二)供给侧改革实施成效

自2015年末推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去杠杆、去库存、去产能和降成本、补短板成为改革的具体目标,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本部分利用2020年私营企业调查数据来具体分析供给侧改革实施成效。

去杠杆是当前我国供给侧改革的首要环节,通俗来讲,就是减少负债。2020年私营企业负债率如图63所示,有将近一半的企业负债率低于20%,有32.09%的私营企业负债率为20%—50%,有15.49%的企业负债率为50%—80%,仅有4.81%的企业负债率超过80%。根据上文所描述的私营企业负债情况可以看出,2020年去杠杆政策实施成效较好,近一半的企业负债率较低,仅有少数企业存在负债率高的情况,这可能得益于多路政策措施的密集推进,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0年的经济目标为实现量的合理增长,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图63 当前企业负债率

调查发现,2020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降成本、去库存以及去产能实施成效整体并不明显。降成本效果不显著,有52.88%的私营企业认为三季度综合成本保持不变,27.43%的企业认为三季度综合成本有小幅上涨(见图64)。去库存效果不显著,有将近70%的企业认为主要产品库存率保持不变,并有约18%的企业认为产品库存率增加。根据企业订单量的变化,有大约70%的私营企业认为订单量保持不变或者增加了,仅有30%的企业认为订单量减少,说明去产能效果并不显著。

图64 供给侧改革实施成效

此外,从企业的三季度营业收入和主要产品销售价格同比变化来看,除了近50%的企业认为保持不变以外,约30%的企业认为营业收入和产品价格存在不同幅度的下降。这说明必须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

四、主要问题小结

第一,税费成本持续下降,减税降费取得阶段性成效。

调查显示,私营企业税费成本降低效果明显,有49%的企业认为税费成本明显降低,仅有14%的企业认为税费成本上涨了。相较于2018年只有26%的调查对象认为税费成本有所降低,这一比例有较为明显的增加。由于增值税进项加计抵减和小规模纳税人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试点等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生活服务业税费成本下降比例最大。同时,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创新企业也享受到了较多的税收优惠政策,所以税费成本下降也较为明显。

第二,制度性交易成本稳中有降,营商环境建设加快推进。

《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条例》开局良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取得初步成效。从调查结果来看,将近一半的调查企业认为“到政府办事(工商注册、行政审批等)的时间和费用”有所下降或明显下降,但是仍有超过半数的企业认为没有变化或有所上涨,说明优化营商环境还需要久久为功,进一步加大努力。“重审批、轻监管、弱服务”等政府规制问题依旧是未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难题。

第三,人力成本上升压力有所放缓,但仍是降成本的关键难题之一。

2018年和2020年两次调查结果对比显示,认为人力成本上涨的比例由76%减至53%,认为人力成本下降的比例由6%增加至15%,说明人力成本持续上涨的压力有所放缓。但是,仍有超半数的企业反应较为强烈,“用工贵”仍是制约私营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瓶颈。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创新企业的上涨压力尤为突出,超过六成的企业认为人力成本有所上涨或明显上涨。

第四,物流成本上涨趋势明显收敛,但是仍在高位运行。

2018年调查显示,67%的企业认为物流成本有所上涨,28.0%的企业认为没有变化,5%的企业认为有所下降。2020年调查显示,48%的企业认为物流成本有所上涨,41%的企业认为没有变化,11%的企业认为有所下降。可以看出,物流成本上涨态势取得积极好转,但是仍然有接近九成的企业认为物流成本没有下降。打通区域贸易壁垒,降低物流成本尚有巨大空间。

第五,能源成本基本实现了不上涨,但难以实现降低的政策愿景。

对2018年和2020年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发现,认为能源成本上涨的企业占比由62%减小至37%,认为能源成本没有变化的比例由32%增加至47%,认为能源成本下降的比例由6%增加至16%。

不同规模企业一致认为能源成本基本不变的占比最高,超过一半的小企业和接近一半的中型企业持这一看法。大型企业认为能源成本下降的比例高于中小企业,说明中小企业面临的能源成本压力更大。

第六,“融资难”和“融资贵”虽未根本破解,但已取得积极信号。

最近两次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融资成本有所下降的比例由13%扩大至26%,认为融资成本有所上涨的比例由35%减小至18%,不过仍有超过一半的企业认为融资成本基本不变。

从融资难易程度来看,认为国有银行贷款有所改善的比例由41%扩大至52%,认为民间筹资有所改善的比例由34%扩大至41%。认为国有银行贷款未改善的比例由33%减小至26%,认为民间筹资未改善的比例由37%减小至32%。不过不论是国有银行还是民间筹资,还有20%以上的企业认为融资难问题改善一般。

第七,传统政商关系尚未打破,亟待建立“亲”“清”政商关系。

调查显示,企业主政治身份(是否现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企业税费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具有重要影响。调查显示,当企业拥有政治关联后,成本负担明显减轻,而没有政治关联的企业,成本负担有所增加。从这个角度来看,私营企业有动机向地方政府寻求政治关联,以减轻企业成本负担。而这一政商关系很可能与营商环境优化目标背道而驰,对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亟待构建健康、清廉、公开、透明的新型政商关系。

第八,供给侧改革整体取得良好成效,但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风险增大。

降成本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供给侧改革又是评价降成本政策效果的落脚点。从降成本效果来看,34%的企业认为综合成本上涨了,53%的企业认为综合成本保持不变,13%的企业认为综合成本下降了。说明降成本政策仍有较大改善空间。

从去杠杆效果来看,总体成效较好。近一半的企业负债率低于20%,32%的企业负债率介于20%~50%,15 %的企业负债率介于50%~80%,5%的企业负债率超过80%。从去产能效果来看,70%的企业认为本年度订单量保持不变或者增加了,30%的企业认为订单量减少。从去库存效果来看,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冲击,70%的企业认为产品库存率保持不变,18%的企业认为产品库存率增加。

五、政策建议

第一,防止“降成本”变成“稳成本”政策,需破除区域和部门壁垒。

在当前背景下,基本能保持综合成本不增加,却难以推动实质性下降。调查显示,超过八成七的企业认为综合成本没有下降,五成以上的企业认为物流成本没有上涨,六成以上的企业认为能源成本没有上涨,说明当前降低物流成本和能源成本遇到较大的区域和部门壁垒。因此,提高降成本成效需要提高区域间和部门间的政策协同力度。

第二,科学评估税率降低幅度,巩固并扩大减税降费成效。

征收率和名义税率都是影响企业税费负担的重要因素,虽然近年来一直采用税率降低的办法推动减税,但是地方财政压力和国地税征管机构改革都可能加大税费征管力度,弱化减税降费效果。因此,应科学测算税率降低的最优区间,既要保证财政稳定,又能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第三,科学推进地方政府营商环境实施效果评估。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是全球首部国家层面优化营商环境的专门行政法规,自该条例实施以来,开局良好。应继续以此为抓手,深入推进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建设,开展第三方实施效果评估。不仅有助于提升制度性交易成本下降的获得感,而且有助于培育“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第四,稳步降低实际社保费率,加大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力度,管控人力成本上升风险。

一方面,以实际社保费率为基准,针对小微企业采取低费率的过渡政策。由于私营企业实际社保费率远低于名义税率,社保征管机构和社保缴费基数调整以后,即使名义费率降低3个点,企业社保负担仍然会有所增加。

另一方面,加强税收优惠政策宣传,扩大技能培训规模和培训种类,用好人力成本税收优惠政策。虽然职工教育经费支出的税前抵扣已经提高到8%,并且允许跨年结转扣除,但是很多企业远未达到该比例,既增加了技能劳动力流失风险,也不利于降低企业人力成本。

第五,公开物流和能源收费标准,实施激励和约束并举机制。

落实降成本总体部署,需要提高地方政府和能源部门的积极性,稳定财政收入预期,有助于降低政府部门对物流和能源收入的依赖。在物流和能源成本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应首先明确并公开地方政府和能源部门涉企物流、能源的收费比例、收费范围、收费时限等内容,然后取消一批不合理的物流、能源收费,最后再逐步降低收费标准,优化降成本制度设计。此外,还应采取激励和约束并举机制,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提高能源价格,对绿色环保企业给予能源成本补贴,促进企业节能增效、绿色转型。

第六,充分利用政府手段和新技术,破解融资困境。

利用政府的“有形之手”,通过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例如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等方式,引导城商行、农商行、信用社等国有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增加融资规模,降低融资成本。尝试创新中小企业担保机制,扩大新型“政银担”合作模式试点,组建由国有金融机构隶属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搭建综合服务融资平台,扩大资本供给,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

第七,逐步从政策降成本向企业主动降成本转变,减轻政策依赖。

目前,我国降成本政策主要以行政命令的形式规定企业可享受的物流、能源、社保等成本优惠,虽然在短期内能够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但是长期难以持续。降成本减少了地方财政收入,在事权层层下移的财政体制下,容易引起地方政府策略性反应,加大对其他行业和其他成本的征管力度,造成整体成本难以有效下降。政策降成本还增加了政策不确定性风险,容易扰乱企业预期,破坏企业生产规律。更为关键的是,政策降成本只能帮助企业降低外部不合理成本,关键在于企业自身通过生产技术或组织创新实现成本降低,减少对政策降成本的依赖。

猜你喜欢

制度性私营企业交易成本
村规民约法制审核需要制度性设计
化解私营企业财务管理困境的方法分析
“交易成本” 需要重新定义
具有交易成本的证券投资组合策略的选择
具有交易成本的证券投资组合策略的选择
应急救援社会组织联动协同关系研究
内部控制机制在私营企业运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台商投资大陆的产业网络分析与启示
我国土地储备机构组织管理体系重构研究
法学院哪家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