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艺植物遗传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22-03-23牛旭旭李琼胡建斌

河南教育·高教 2022年2期
关键词:应用教学教学成效教学思路

牛旭旭 李琼 胡建斌

摘 要:园艺植物遗传学作为一门研究园艺植物遗传变异规律的基础性课程,其内容具有抽象性、学术性、不易操作性等特点,从理论到实践的课程教学转化率较低。本研究从形成课程特色、创新教学思路、强化应用教学等方面探索提高教学成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良性循环教学模式。

关键词:教学成效;课程特色;教学思路;应用教学

园艺植物遗传学是一门研究园艺植物遗传变异规律的课程,是园艺和茶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核心课程,也是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园艺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从事园艺植物育种研究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的基础学科,园艺植物遗传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以及与实践能力的衔接不对等的问题,导致学生难以有效解决科研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课题组在园艺植物遗传学的教学过程中,强调应用融合培养的科学思维,从构建教学团队、形成课程特色、创新教学思路、活跃教学方法等方面着手,探索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良性循环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

一、适应专业特点,形成园艺植物遗传学课程特色

园艺植物遗传学是园艺学科中园艺专业、茶学专业和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因此,课程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以育人为目标,在课程教学上寻共性、找差异,在园艺、茶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三个不同专业的教学手段上突出亮点、体现特色,如园艺专业教学的基础性,茶学专业教学的产业性,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的应用性。课程教学充分依据专业特点调整课程特色,以适应专业需求,吸收园艺植物遗传学涉及的各专业人才,汲取不同方向的科研经验,构建了多元化的教学团队,打通专业特点与课程特色的连接渠道,将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相结合,逐步完善课程的教学设计,制定独立的教学大纲,突出园艺、茶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三个不同专业的教学重点和考查重点。另外,以专业发展为背景,园艺植物遗传学教学团队编写了园艺类专业首部遗传学教材《园艺植物遗传学》、相关实验指导书、反映相关产业和领域的课外读物,做好从校级优质课程跨步省级、国家级课程的建设准备,课程建设上力求因材施教,力争“高度匹配”。

二、创新教学思路,提高学生的接受度和理解度

园艺植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融合了教师的科研过程和成果,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活动等方面创新改革,运用科研的思维培养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的接受度和理解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

(一)教学内容推陈出新

园艺植物遗传学课程教学团队以园艺植物遗传学课程的基本知识点为主线,将教学内容与教师的科研相结合,从瓜类种质资源及基因挖掘、果树遗传育种、抗逆性研究等课题中,提炼共性规律的同向趋性,强调专业异化的理解与应用,充分利用科研成果及思维,将园艺植物遗传学知识在科学研究中的运用展示给学生,及时更新充实教学内容,用直观的学科发展成果引领学生愿意学、主动学、拓展学。

(二)引入激励性教学手段

相对于传统的输灌式教学方法,教学团队对教学重难点采用激励式教学手段,利用遗传学团队优势,提炼科研成果的基础性、总结性知识点,形成有趣的问题模式并融入课前自学引导中。比如,“市场上售卖的西瓜有的肉质酥脆,有的肉质绵沙,我们怎样将遗传学知识应用到酥脆和绵沙这样的目标性状的育种中”,利用此类生活中常见的遗传学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查阅资料,拓展知识网络。教师还可运用雨课堂、MOOC、超星学习通等线上教学平台组织辩论、课后知识竞赛、挣积分等活动,形成“課前复查、课中考查、课后自查”的递进式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三)开展“双师型”教学活动

“双师型”教学活动是教学内容成功输出的渠道之一。园艺植物遗传学教学团队成员既是任课教师,承担一般讲课任务,又是科研导师,指导学生完成科研启蒙任务。“双师型”教学活动能够引导教师形成教研融合教学模式的意识,让他们从教学到应用,不断提高自身科研能力,从应用到教学,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个性化授课特色。对学生而言,他们很难通过课堂讲授完成学术性相对较强的遗传学内容知识点消化,因此,通过有效的输出渠道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点的消化和升华,才能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课题组所在学校2018年创新性地开展了“大学生科研助理”计划,在本科二年级中选拔学生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既提高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热情,又推动了学生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三年来,参与“大学生科研助理”计划的学生,考研率达60%。另外,学校鼓励学生申报各类项目,指导学生开展实验创新项目,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比赛,荣获多项奖励。学校以教师科研内容为方向,将教学成效和科学研究有机结合,教学成效显著。

(四)组织“青年科学家面对面”活动

教师的教学思路应紧跟时代步伐,了解学生的关注点,从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中寻找他们认可的偶像。此外,还可以邀请园艺领域青年科学家开展学术讲座和交流,针对课程学习的困惑,为学生答疑解难,从专业的“降维打击”中引导学生崇拜科学偶像,培养巩固学生的专业思维。

三、强化应用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园艺植物遗传学课程承接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具有贯通作用,该课程涵盖的遗传规律渗透于园艺领域各个专业课程中。因此,遗传学知识的应用水平可以反映园艺领域的科学思维形成效果。天津大学的学者认为,不能把教学和科研做成“两张皮”,要让科研反哺教学,教师应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和行业动态融入到教学内容中,通过教研融合模式强化教学成效的应用水平。这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非常有意义。

(一)构建“模块化”教学模式,重视逻辑性和方法论的培养

教学团队梳理园艺植物遗传学课程所有实验,按照实验间的逻辑联系,归类整合形成“遗传规律验证性试验”“田间试验”“细胞学试验”“分子生物学试验”四大模块,使学生能够从宏观到微观感知知识的层次性,分析与综合园艺植物特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二)课程思政贯穿教学全过程,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农科类高校肩负着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责任,课程思政具有隐性教育的特点,将课程思政融入园艺植物遗传学课程的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生物安全性、种质资源珍贵性等责任意识,使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健全人格、向善人性和高尚人品,用智慧和能力服务社会。

园艺植物遗传学是园艺学科中相对重要的一门课程,其教学成效对学生从事园艺植物育种实践和研究遗传规律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对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有较大帮助。教学团队通过创新教学思路和强化应用教学解决了遗传学课程内容的抽象性和学术性问题,提高了学生深入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科研创新的意识,为学生今后独立学习和参与科研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本次教学改革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但还有许多有待尝试和突破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杨有新,肖晨,曲雪艳.园艺专业蔬菜栽培学教学改革与创新初探[J].高等农业教育,2018(6).

[2]胡瑞,李忠云.我国园艺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困境与路径选择:基于对我国42所高校园艺本科专业的调查[J].中国农业教育,2016(4).

[3]付宏岐,宋金东,辛梅,等.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学教学方法初探[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10).

[4]罗小泉,陈来,陈丽玲,等.模块教学法在高等中医药院校实验动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6).

[5]罗小泉,宋渺渺,舒昀,等.案例教学法在中医药院校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29).

[6]董晓星,朴凤植.农科类课程思政的内在特点和实施路径探析:以农业设施工程学课程为例[J].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1(4).

[7]罗小泉,舒坤,徐伟,等.基于教研融合的医学实验动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29).

责编:沐 阳

猜你喜欢

应用教学教学成效教学思路
职校物理教学如何优化整体效果
注重兴趣培养提高体育教学成效研究
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研究
二项式定理的引入与应用教学研究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学设计
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
二项式定理的引入与应用教学研究
生活化教学中提升数学教学成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