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的探索
2022-03-23陆华
陆华
摘 要:为了打破学生思想观念中“考什么,学什么”的功利性,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正确态度,把语文学习当作一种热爱,一种习惯,以散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作为抓手,培养学生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习惯,以正确的价值观鉴赏文学作品,进一步提高文学阅读和写作能力,把握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价值取向,进而达到语文与生活的完美有效的统一。
关键词:素养目标;教学建议;情境;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一、素养目标
1.反复“诵读”,在诵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熟悉内容,为后面的质疑探究打基础。
2.精读局部,鉴赏品味。(从意象、修辞、细节刻画等入手)
3.对物与人之间关联的追索与思考,是文章的灵魂之笔,探究《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中蕴含的对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4.走进自然,读写结合,模仿写作手法,运用一种或多种描写手法,进行小作文创作。
二、教学建议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参考用书上明确指出它“‘属于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这一任务群的主要目标是“研习中国现当代代表性作家作品,包括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旨在大体上了解现当代作家作品概貌,培养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习惯,以正确的价值观鉴赏文学作品,进一步提高文学阅读和写作能力,把握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价值取向”。
素养目标一,着重“诵读”,最好能做到有感情的朗诵。
素养目标二,鉴赏品味可以先由老师进行示范鉴赏,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模仿训练。是本文挖掘的深度。现当代文学是近百年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折射出社会变革发展的曲折历程,在表现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方面有着独特的贡献。在研读课文的同时,可以回顾初中以来学过的相关文章,再拓展阅读一些现当代作品。
素养目标三,走进自然,挖掘自然之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素养目标四,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训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多次训练,把片段式训练和综合式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三、教学安排
篇幅较长,内容比较丰富,有多项研习任务,拟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活动一,由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发言,最后由指定学生整理成文字稿。
第二课时:活动二,由于涉及到校外活动,可以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第三课时:活动三,以课堂作文的形式呈现,限时完成。
四、情境教学设计
创设研习情境,践行“语言实践中学习语文”理念,以“学习活动”来完成“研习任务”,每项“研习任务”可以安排一课时(课前研读准备,课堂交流展示);也可以安排两课时(指导研读一课时,交流展示一课时)。
本校开展校园文化节活动,现安排活动如下:
活动一:读书沙龙。
以书会友,共读经典作品《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分享读书心得。
其实,这第一个活动就可以把传统教学的所有内容涵盖在里面,老师可以带着学生一起,细细品味。例如:
1.重点抓住意象分析文本
(1)让学生反复诵读他们认为需要探究的文章内容。
(2)教师示范鉴赏第5节。
(关键点:描绘眼前小溪——想像曾养育昔日的人们——感悟人类声息相通。)
(3)启发学生思考:以下各节由眼前景生发了怎样的联想?感悟是什么?学生可以各抒己见,教师随机点评,达到师生之间互动的目的。
(明确:由小草、彩菌感悟到生命的宁静之美以及生命的美好;由有加利树、鹿子的嘶声感悟到生命的渺小和死亡的可怕;由野狗的嗥叫感悟到生命对于疾苦的恐惧。)
(注: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慢慢引导学生去发现并感受身边的事物,美好的或者悲伤的,成为一个观察入微的人,一个有温度的人。)
2.修辞等手法
提示:作者引用宋代诗人李之仪的《卜算子》中的诗句“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的有何巧妙之处?一棵小小的鼠曲草、一些彩菌承载了作者哪些丰富的联想?能够跨越历史时空的,除了看得见的自然事物,还有哪些是看不见的?
(目的是让学生充分体验作者在这个山林所体验到的,让他们思考作者所思考到的,比如关于生存的意义的话题:生死、病苦、兴亡,等等。)还有拟人等手法的运用。
3.细节刻画(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具体,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避免夸张渲染的笔墨,以严肃朴素的笔法出之,涵盖了形状、色彩、数量、声响、变化等,合理安排描写的顺序,形成一个“游”与“思”互動互补的整体。
4.进一步引导学生的探究:作者描述或抒怀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这一问题的设计目的是在让学生深入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体会大自然在丰富人的生命体验时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起珍爱自然的情感,真正达到怡情悦性。)
难点:这篇文章常能提炼出一组组相对的概念,如小与大,不变与变化,平凡与伟大,小生命与大宇宙、瞬间与永恒等,看似冲突,实则对立统一,融通于生命的气象中,启发人们思考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5.怎样理解文末一段?
(明确:是文章的点晴之笔,概括了对自然的总体感悟。①自然滋养人类,②生命跨越时空,声息相通。)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只要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就可以了。加强培养学生的课堂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敢说、会说,能说。以读书沙龙的形式呈现,依托于社团,使课堂教学充满灵活性,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就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师生“侍坐”的沟通方式,给大家营造一个宽松、闲适、愉悦的课堂氛围。只要是对学生有帮助的,让学生感兴趣的,有利于教学成果的提升的,我们都可以去尝试一下,正所谓“教无定法”。
活动二:组织一次走进古村落社会实践活动,寻访当地的某一古镇或者古村落,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乡土文化,推进本土文化课程的发展。
提示:
1.走进古村,探秘古村文化,可以进行实地考察。
2.搜集古村的奇闻异事,可以参考地方志等,当地图书馆、网络查阅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3.培养学生从事探究活动的能力,自己动手设计访谈记录表等。
上海有一位老师提到,语文学习路径的双轨制,即教学和生活。纯粹的课堂教学无法带给学生生活的体验,我们要尽可能多的带学生走进大自然,去体验生活。最近看到一个大学同学的感言“请让孩子回到自然中去,在自然的一花一草的浸润中,在行走与探索中,唤起他们热爱、感悟生命的本能,找回他们的本性和自由”。每年三月因为赏樱而看到的车水马龙也是可以理解了,那是对美的向往,对自然生命的热爱。当然,在把学生带出课堂前,老师和学生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从规划路线到确定调查重点,从认真观察,做好记录到调查报告的形成,甚至学生安全措施的保障等,都是我们老师可以带着学生去尝试计划的,这样能进一步地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归纳能力等。在高一部编版教材的上册里面提到了的毛泽东的《调查的技术》、王思斌的《访谈法》等就值得学生去学习和借鉴。
活动三:漫步古村,休闲赏景,品味文化,尝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散文。
提示:
(1)点面结合。
(2)多种描写结合。
(3)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我们在文章中,在自然界中发现的美最终还是要用写作的形式把它呈现出来。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永远是两大重要的模块。我们老师在带着学生学习把握鉴赏要点的时候,总是希望学生能把他们化用为自己的方法,让他们不自觉地用文字欢呼,让写作成为他们的日常习惯。以张孝纯先生为首的提倡的“大语文”观所强调的就是“语文与生活同在”。坐在教室里一味地进行就课文将课文或者刷题,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最终导致学生的思想贫乏,文学鉴赏能力的丧失,更有甚者,学生沉迷于网络而无法自拔。真正的语文教学也是可以渗透德育的目标,让学生成为一个充满主观能动性的、有着积极乐观情趣的新时代新青年。
从寒假接到编写教案的通知,我一直在想创新教案的创新到底体现在哪里,在编写的同时,也看了不少前辈的论文,有一句话“以情境优化任务设计”让我茅塞顿开,“优化”是重点。《中学学科核心素养通典》中阐释了核心素养,即“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品格和关键的能力”。我们老师所有的教学创新都只有一个目的,寻找一条更适合学生发展的道路,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从而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是我们每个老师追求的目标。我们一直在路上。
参考文献:
[1]金太阳教育研究院.中学学科核心素养通典[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8.4
[2]語文教学通讯[J].语文报社,2021.1
[3]教师教学用书(语文)[M].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