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策略分析

2022-03-23张驰

校园英语·上旬 2022年2期
关键词:思维品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言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能够通过阅读文章来实现对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不仅会影响人的逻辑思维体系,还会通过语言背后的文化环境來影响人的价值观念,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语言逻辑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初中英语的科目入手,通过对英语阅读教学工作开展现状的研究,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措施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

作者简介:张驰(1991.01-),女,江苏扬州人,昆山开发区青阳港学校,中小学二级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阅读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思维品质的培养对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在现代教育教学观念的指导下,提高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结合当前我国教育体系的改革和发展要求,要想实现培养高质素的人才目标,从英语科目的教学工作角度来看,需要提高对于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视程度,才能够将英语知识与思维品质进行有效的融合。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现状

(一)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

从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看,在这一时期帮助学生养成对于学科知识的正确认识,能够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英语这一科目来说,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对英语知识形成一个正确的认知,让学生能够积极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转变自身的学习态度。当前我国的教育教学体系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以学生为主,围绕学生开展一切教学工作。

要想转变教师持有的传统教育理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传统教育理念长期的影响下,教师对于英语知识的教学仍以灌输式的、死板的教学方式为主。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也能够达到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的要求,但却很难符合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规定。在应用传统教学理念的过程中,教师能够体现出一定的权威性,学生很难向教师敞开心扉,教师也无法了解到学生内心对于学习的真实想法,导致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之间存在较大的出入,进而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而对于英语中的阅读教学这一内容来说,用于英语阅读教学的材料往往会涉及一些新词或较难的语法问题,在传统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尽管教师能够为学生解答大部分的问题,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难完全兼顾到全班学生,因而很容易忽略一些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的学习状况得不到教师的关注和回应,不仅不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的自信心,难以实现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目标。

(二)缺少与学生相匹配的教学方法

英语科目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英语发音和词汇积累,才能够更好地满足语言交流和阅读教学的相关需求。但从当前我国一些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应用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存在不相匹配的部分,导致大部分学生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自身的阅读量和词汇量也没有得到应有的积累,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后续的英语写作训练中很难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也会导致学生因缺少自信心而逐渐对英语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具体来说,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由于缺少对学生进行英语词汇量和阅读方法的正确引导,使得学生由于缺少相应的词汇积累量而影响实际的英语阅读速度,而这种差异在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群体中表现更为明显。

无论是汉语阅读还是英语阅读,都需要依靠科学的阅读方法,才能够了解文章蕴含的深层次价值和意义,并且能够让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了解文章内容中包含的不同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内容,在开阔学生眼界的同时,也能够通过对文章主题思想的概括和语法的应用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然而从当前学生群体的个性化发展趋势来看,不同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接受程度存在一定差异,也很难拥有一种能够对全体学生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会耗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很难实现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二、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角度加强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措施分析

(一)细化学生思维品质的具体内容

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已经越来越得到现代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视。在现代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发展过程中,重视学科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学科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与学科素养的培养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学科教育工作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依据不同学科的原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英语这一科目的教学情况来看,作为一门以日常交流为主的工具,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需要以实用性为主,这种实用性不仅包括学生需要能够实现日常的英语交流,还需要通过逻辑和思维能力的配合来掌握英语交流的时机和方法。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满足英语教学工作开展的具体目标,教师还需要提高对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视,从预测思维、质疑思维、分析思维、批判思维以及推断思维等内容入手,将思维品质的培养纳入英语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帮助学生积极应对学习英语中的困难,采用合适的方法鼓励学生,让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阅读课堂的学习当中,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英语学科素养和能力的目标。

(二)在阅读导入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从英语阅读教学工作的角度来说,要想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需要从英语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入手,在阅读教学的不同阶段重视学生不同思维品质的培养。在英语阅读教学的阅读导入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角度出发,在预测环节中融入能够锻炼学生发散思维的内容,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同时,也能够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阅读导入主要是指在学生进行英语阅读之前,由教师将文章中的重点词汇、语句以及图片等列举出来,让学生对这些信息进行适当的分析,以带有目的性的方式进行英语文章的阅读。

具体来说,在阅读导入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首先需要明确发散思维的具体含义。发散思维主要是指在面对同一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应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种发散思维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在应对各种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结合不同情况选择最优的解决方案。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在了解与英语有关的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内容的同时,通过开拓学生的视野来启发和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可以充分挖掘英语文章与学生兴趣之间的潜在联系,吸引学生带着问题对英语文章进行阅读和探索,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发散思维的目的。

(三)借助思维导图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

思维导图是能够对某一具体事物的前因后果进行详细分析的重要工具,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当中,能够通过对英语文章結构和逻辑关系的分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文章的主旨大意,从而更好地满足英语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需求,也能够对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起到一定作用。

具体来说,要想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还可以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往英语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大多更注重英语文章中应用的特殊语句和词汇等细节性的内容,并没有对英语文章想要传递的观念和主旨大意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为学生呈现出一副更加清晰、缜密的逻辑思维导图,在凸显英语文章整体性的同时,也能够为学生阅读文章提供更细致的引导。

例如,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通读全文,并从文章中找出能够回答“when/where/who/what”等问句的答案,将其作为阅读文章的主线,让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后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而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全班的学生划分为几个人数相同的小组,在小组内制作完成思维导图之后,由教师对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探索能力,还能够通过思维训练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文章的主旨大意,更好地感知英语文章的整体性。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方法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能力,对实现素质教育和综合教育的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通过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受到不同思维观念和时代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于同一事物能够产生多种认知和观点。从英语阅读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师要想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还需要重视对于批判思维的培养和锻炼。这种批判性的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辩证看待事物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实现对事物的正确评价。从这一方面来说,教师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具体来说,教师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摒弃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设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时,不仅要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文章的意图,还需要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评价。例如,在对一篇主题为“Green Switzerland”的英语文章进行教学时,在学生完成文章阅读任务之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有关环境保护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激烈的讨论,并让学生在讨论完成之后能够及时发表自己的见解,营造轻松自由的课堂环境和氛围,学生在陈述自己的观点之后,可以由其他学生来进行反驳。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对错误的观点及时进行指正,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还能够在锻炼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中,达到英语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目的。

(五)从课后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完成英语文章的阅读之后,教师还可以从读后活动入手,在总结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关内容之后,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所有的思维品质当中,创新思维是一种较为重要,也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品质,教师在完成英语阅读教学工作之后,还需要重视读后活动的作用,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和体验活动的方式,让学生的思想得到释放,帮助学生摆脱固定的、僵化的思维定式的束缚,从而更好地满足对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要求。

具体来说,教师在组织课后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文章和作品的阅读,并通过设置具有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能够通过学生的反馈来掌握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际效果,还能够通过对学生学习状态和情况的了解,为学生制定更符合其自身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满足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相关要求。从这一方面来说,读后活动也是整个英语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需要得到教师的重视,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学科素养和英语能力的作用。而在附后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注重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还能够对延伸初中学生在思维上的广度和深度起到重要作用。

(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下,教学过程中的主次关系正在发生变化。现阶段,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从现阶段教育教学工作对培养学生的需求角度来看,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需要弱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让教师以更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趋势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阅读当中,从而提高英语阅读的实际教学效果,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融入思维品质的培养内容提供更好的条件。

具体来说,教师首先需要将阅读教学的关注重点从教学任务进度转移到学生学习状态上,通过提高对学生的关注程度,了解和掌握学生在英语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进而采取更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其次,教师还需要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特点角度入手,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更好地达到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目标,对促进素质教育和综合教育目标的实现起到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影响,不仅能够满足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还能够对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起到重要的作用。从当前我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工作的实际开展状况来看,要想实现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目标,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中不仅需要重视对于学生发散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思维的培养,还需要从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入手,才能够更好地实现阅读教学和思维品质的培养目的。

参考文献:

[1]曾燕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策略探究[J].英语教师,2021(8):88-91.

[2]葛小花,王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探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0(8):50-55.

[3]马东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J].山东教育,2020(Z2):66-68.

[4]李雅梅.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案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9(11):177.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