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格局下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融合红色文化的实践研究

2022-03-23胡斌

校园英语·上旬 2022年2期
关键词:大思政红色文化有效途径

摘 要:大思政格局下,在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学目标。本文分析了在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的必要性,提出可通过培养教师队伍、创新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体系等有效途径来提升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全面系统学习,从而用英语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

关键词:红色文化;大思政;混合式教学;有效途径

作者简介:胡斌,女,汉族,福建福州人,闽江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

一、前言

红色文化是以五四运动为开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坚持文化自信,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青年大学生是担此重任的中坚力量。红色文化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因此在大学教育中我们应该“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红色成为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

二、红色文化教育研究综述

红色文化教育是教育者借助一定的教育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融入适当的红色文化内容,以使受教育者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推进红色文化教育的全面发展,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近年来对红色文化教育的研究日益增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从大学生的思政育人角度阐述:易鹏等人探究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教育的可行性和时效性;梁罡认为应该在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教育,以增强大学生对祖国、对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2.从区域红色文化角度阐述:邵凡等人从石家庄红色资源切入,探讨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路径。3.从文化自信、文化认同角度阐述:陈培杰从红色文化认同教育的三重发展向度层面分析,认为这是高校学生党员全面发展的需要。4.从高校教学的角度阐述:鄢姿精选福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纲要课”教学,认为对培育时代新人有一定意义。

以“红色文化+大学英语”为主题在知网检索,发现文章不多,这说明红色文化教育没有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得到重视。在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更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与学。

从以上结果可发现有几个问题亟待解决:1.是否有必要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红色文化教育?2.如何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红色文化教育?

三、在大学英语混合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的必要性

大学英语课程所讲解的文章多来自原版英美报刊杂志,涉及很多西方文化与价值观,有可能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当前大思政格局下,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融入红色文化,可以使学生具有基本的跨文化意识并主动承担起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任务,从而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

(一)保持正确的价值引领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校所有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课,其教材中包含许多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和思想价值体系。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不仅要进行知识储备,还会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红色文化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头,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引入,可以让学生们在比较中正确认识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实现价值引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传承中华文化,讲好中国红色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是我国的对外传播策略,也是人才培养和大学英语教学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多元文化语境的大学英语课堂上,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对大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红色文化进行批判性解读,可以帮助学生在英语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增强对母语文化的认同,坚定文化自信,从而进一步面向世界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有效提升我们党和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三)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立德树人一直是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2021年3月,习书记在闽江学院调研时明确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应用技术型办学方向,适应社会需要设置专业、打好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进的社会主义精神品质的集中体现。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学习西方真善美等正面的价值观的同时,结合教材融入红色文化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实现立德树人。

四、在大学英语混合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的有效途径

混合教学是把传统课堂教学和线上学习相结合,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已得到广泛使用。要發挥互联网的优势,提升大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红色文化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可以从培养教师队伍、创新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体系这几个途径进行。

(一)培养教师队伍

在大学英语混合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知识,既是对教材的有益补充,又能提升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传承好红色基因,离不开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就无法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队伍建设必不可少。首先,高校应该创设红色文化氛围,为大学英语教师提供红色文化资源,组织教师进行有效整合;邀请专家学者对红色文化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开展进行指导,让大学英语教学更有系统性和方向性。其次,应该鼓励大学英语教师利用多媒体展开生动有趣的混合教学,提升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时代在发展,红色文化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大学英语教师要努力完善自身的红色文化知识储备,改进教学方法,让红色文化根植于心、践之于行。

(二)创新教学方法

在革命战争年代,许多革命英雄在中国这片红色土地上留下了他们的传奇故事,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爱国精神和革命精神永不过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也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他们艰苦奋斗、敢于创新,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对当代大学生有很好的教育意义。着眼新时代,深入挖掘英雄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反思自己,不断完善自我。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找到红色文化和教学主题的契合点,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做好红色文化知识的迁移,实现育人效果。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第二册Unit5 “The Money Game”为例,本课的主题是金钱观和消费观念的培养。Text A讲述了当今社会人们所面临的金钱困境,阐述如何抵挡诱惑,成为一个聪明的消费者。本课的思政目标是让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这一目标在红色文化中也有具体表现。例如,周恩来总理一贯倡导勤俭建国,要求一切招待都要节约朴素。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课前教师先明确学习需求,布置学生利用China Daily、CGTN等网络资源了解中美两国不同的消费观念,在课堂上讨论,从而引导学生加深对勤俭节约的认识。在课文探析环节,引导学生分析本文是如何借助词句和语篇结构呈现comparison and contrast,理清整个框架思路。课文第三段涉及美国价值观,可以让学生比较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美国的核心价值观,在学习语言结构的同时又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课后任务环节,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讨论00后关于“存钱还是花钱”的选择及其原因,进行写作训练并在完成后上传U校园或批改网,让00后的大学生走出享乐主义的误区,继承革命先辈艰苦朴素的作风,树立绿色消费观。

总之,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选取有教育意义的红色文化辅助教学,让“红色故事”和“红色精神”带来的正能量始终贯穿于大学英语混合教学中。

(三)完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的完善可以促进红色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混合教学的顺利开展。对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作出及时的评价,能有效提高大学英语教师学习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首先,从评价主体来看,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知识、修养品德,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获得教学技能和教学知识的提高。从学校角度来说,高校管理者应该给予支持,把握大方向,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确保教学有序进行。从教师角度来说,大学英语教师应该自觉对红色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混合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不断反思改进,提高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水平。从学生角度来说,大学生是受教育者,是红色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混合教学的第一主体,让学生参与评价,可以直接有效评估大学英语教师红色文化的教学效果。

其次,从评价方式来看,要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要对大学生是否能用英语讲好红色故事进行多样化评价,通过创设情境、小组讨论等方法对大学生的见解作出评价,提高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因此,不能单一地进行教师评学和同行评价,应该增加师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等评价方式,从而了解学生是否真正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红色文化感兴趣,是否愿意主动学习红色文化并积极对外传播红色文化。

最后,从评价内容来看,要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多视角、多层次对红色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混合教学进行评价是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要求。课前准备过程中考查红色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是否充分,是否能与课程主题有机融合,是否能够实现价值引领、讲好中国故事的课程目标等;在教学过程中考查红色文化资源和英语教学是否顺畅衔接,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等;在课程结束后考查大学生的整体表现,他们是否能呈现正确的价值观念等。

五、结语

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文化,在如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红色文化教育是一項长期且艰巨的工程,不仅仅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配合,还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才能完成。大学英语课程是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教育,使大学生们在思想上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行动上践行红色革命精神和革命道德传统,从而更好地赓续红色血脉,传播红色文化。

参考文献:

[1]易鹏,王永友.促进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育人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8(9):49-51.

[2]梁罡.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21(7):31-33.

[3]邵凡,刘莹,秦明.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研究——以石家庄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为例[J].吉林教育,2021(17):79-81.

[4]陈培杰.高校学生党员红色文化认同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8):40-41.

[5]鄢姿.将福建革命文化资源融入“纲要课”的教学路径新探[J].毛泽东思想研究,2020(6):136-141.

[6]惠凯赟.文化自信视角下红色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24):168-169.

猜你喜欢

大思政红色文化有效途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