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学习驱动下高中政治教师角色转变探究

2022-03-23楼蒋良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角色转变项目学习高中政治

楼蒋良

[摘   要]项目学习是高中政治课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举措,其中教师角色的转变是关键之举。文章从项目学习的角度出发,对高中政治教师的角色定位及转变进行深入研讨,以搭建起在此特定视域下的教师角色的认知框架。

[关键词]高中政治;项目学习;角色转变

[中圖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2)01-0040-03

高中政治课中的项目学习是指植根于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和教学内容,聚焦主体性,体现主动性,创设特定的项目情境,通过方案预设、问题解决、最终评价等过程实现教学目标的探究性教学模式。项目学习的终极目标为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实践力、创造力,转变学生的传统学习方式。鉴于此,教师的传统角色也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向缔造者、开创者、参与者、管理者和评价者转化,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学科交叉,更加着眼于协同合作,更加重视自主探究。

一、项目学习驱动下高中政治教师角色转变初探

(一)项目学习的缔造者

在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上,教师只是知识的教授者和传输者,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意识和个体能动性受到严重制约。在项目学习中,教师更多地应承担缔造者的角色。项目学习要求教师既能落实课堂教学目标,又能捕捉课堂生成资源,设计开发适合的项目课程,彰显政治学科的实践性、时代性和开放性。因此,教师的角色应更多地向项目学习的缔造者转变。此外,在项目学习驱动下,高中政治教师还担负着学生价值构建、理念重塑的光荣使命,是学生思维的缔造者。基于高中政治学科的特有属性,高中政治教师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思维再造和情感濡养,成为学生学业上的引领者、人格上的建构者、情感上的丰盈者、学习上的合作者和意志上的锻造者,这是项目学习缔造者的应有之义。

(二)教学文化的开创者

项目学习要求政治教师开创迥异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文化。教学文化本身具有自我更新性、历史具象性和条件适用性。在项目学习中,教学文化更要顺应新的社会价值体系、文化观念、生活方式和思维范式。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学文化具备了灵活变动的思维和人文精神的关怀。这要求政治教师熟悉、体悟项目学习下教学文化的特质和精髓,开创一种多元化的教学文化。教学文化是一种多元共生的复合体,项目学习驱动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有着自身独特的教学文化,其具有自主适应性、情境指导性和多维延伸性等特点。这种教学文化融入了新的教学思想,也融入了新的教学关怀和人文关注,因此具有裂变性和共生性。在项目学习驱动下,高中政治教师是这种文化的开创者、引领者和建构者,在教学推进中,这样的角色势必会随着教学文化的衍生而不断凸显。

(三)教学过程的参与者

在项目学习中,教师既是缔造者,又是参与者。无论是问题预设,还是情境创设,教师都是深度参与者。例如教学高中政治必修4中的“追求智慧的学问”时,教师以“说说哲学是什么样子”为项目总任务,引导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自主预习,在课堂上开展小组探究。这期间,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者,更多的是陪伴者、参与者和协同者。

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教师不但要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专业知识支持,而且要成为学生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在项目学习驱动下,高中政治教师应自觉成为“平等中的首席”,从学习的主宰者、知识的灌输者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领者。作为教学过程的参与者,高中政治教师既要调控教学节奏、把握教学结构,又要调整学生的思维状态,从而推进高中政治教学高质量开展。

(四)实施过程的管理者

在项目学习过程中,我们不能回避其固有特性,即鲜明的开放性和实践性。而且,在项目实施中,学生的流动性和活动的探究性显著增强,这提升了项目管理的难度。作为课堂的把控者,教师为了规避课堂无序混乱的局面,杜绝项目实施支离破碎,必须承担起项目管理者的角色。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的集约化过程,包括人际管理、资源管理、任务管理等,政治教师要注意多维多项的管理。

政治教师可以依据任务的属性、目标等,采取以下措施调控项目的实施。

1.根据课堂目标,确定项目目标

政治教师要紧扣课堂目标,考虑学情、任务属性等因素,确定合理的项目目标。在预设问题链条时,可以吸纳学生有益的建议,与学生合作撰写方案,以开展议题式教学。比如教学必修3中的“文化的继承”时,我们可以构建如下逻辑框架:

初始问题:文化是怎样传承的?(以吕剧为例)

枢纽问题:a.传统文化包含哪些类别?b.传统文化的特点及作用有哪些?c.传统文化传承有哪些困境及破解之策?

集成问题:联系实际说说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我们能为传承传统文化做些什么。

2.围绕项目目标,科学制定实施细则

合理的规划是确保过程有效实施的前提条件,其包括项目进度的推动、项目人员的分配等。

3.根据项目目标,进行协作性学习

根据实施细则,每位项目成员都要不折不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注重实效。比如教学必修2中的“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时需要按照如下步骤实施项目:a.搜集有关公民权利的素材。b.制作调查问卷并发放。c.进行校园内采访。d.模拟公民政治权利参与活动。

4.梳理协作性学习所得成果,提炼结论

通过一系列的协作性学习,我们可以得出如下成果:调查报告、探究论文、成果集等。

5.评价项目学习的成果,总结得失

教师总结评价标准和评价流程并展示所有成果以后,学生之间、各小组之间相互发问,相互补充,教师最后进行总结。

(五)项目学习的评价者

教师既是课堂的引领者,也是项目学习的评价者。从项目实施,到项目运作,再到项目评价,这是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教师在项目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及时纠偏和提供支持。在项目完成时,要让学生讲解、介绍自己的运作方案、实施情况等,教师要及时给出评价意见,修改已经完成的项目,并形成书面反饋意见。

项目学习有别于传统的政治教学,它需要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课堂目标等因素,生成更好的“语言情境”,从而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政治教师作为评价者,可以更好地助力学生的成长。

在项目学习驱动下,高中政治教师能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评价、把关、定向和过滤等作用。项目学习会引发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深刻蝶变,其重要表征为教师会基于学生的多维度表现进行评价,迥异于传统的课堂评价,会更加关注项目学习中学生的完成度和成长度,从而更加有效地指导学生能力提升和素养建构。

二、项目学习驱动下高中政治教师角色转变再探

项目学习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面临新局面、出现新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教师角色的转变进行新的探究。

(一)项目学习驱动下教师角色样态的新蝶变

项目学习和政治课堂的融合会在时空背景、技术框架等的演进中产生新的蝶变,从在学科的框架内学习到跨学科的学习,再到深度学习,促使教师角色从单一型到复合型再到全能型转变。

1.项目的学科内学习

这种项目学习的主要特点为:将学科内容项目化,通过情境化的微型主题,让学生获得目标知识和技能。在这种情境下,教师可以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和结构引导学生完成项目学习。比如将项目学习的要素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融入情境,提出驱动性问题来切入项目。在项目实施时,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等共同学习、辨析交流。在项目完成后,进行“展演”式成果展示。项目的学科内学习构建了项目学习的“内循环”,在不超出学科范围的同时,开阔了学生的思维视野和能力视野,使学生能在学习中获得新的学科濡染和学科素养熏陶。

比如在实施校本政治项目“从疫情看世界,从世界看疫情”时,为了让学生理性地看待疫情对世界造成的影响,教师先让学生自主搜集资料,然后各小组提出本小组探究的驱动性问题,再在小组探究讨论后写出报告。

2.跨学科项目学习

实施此项目学习时,教师需依据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课程标准,制定共同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进而统筹融入这些目标的驱动性问题并设计评价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复合型能力。项目实施可以遵循如下流程:梳理课程标准;细化知识目标,厘定能力目标;确定需求点;确定驱动性问题,设计评价体系;项目成果展示;项目反思改进;形成项目总结报告。项目学习既有内涵又有外延。在跨学科项目学习中,既要注意项目学习的逻辑构建,又要注意跨学科的资源整合。因此在目标设计和项目推进中,既要坚持政治学科内容的主体性,又要彰显跨学科的应用特色。

比如在实施校本政治项目“我为建党百年献礼”时,依据“怎样让‘四史’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这一驱动性问题,教师结合学校实际,根据项目需求,让学生自由结对子,开展以“学四史,悟思想,立壮志”为主题的项目学习。

经过前期的资料搜集、集中论证后,学生首先设计了项目实施方案,然后在阅读“四史”图书、观摩“四史”视频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最后形成共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觉悟得到了提升,爱党爱国的情怀得到了培养。

3.项目深度学习

项目深度学习要求把项目学习的理念和方式整合到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因此更加要求教师具备全能型的特质,更加注重开展“体验式教学”。

此项目学习特别适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项目,在保证其综合性、实践性的基础上,更加注意与育人目标联系起来。比如校本政治项目“我们和文物”,只在高一、高二年级开展。学生在集体观看电视节目《国家宝藏》时,对商周十供、三圣像、《乾隆御定石经》初拓本三件文物表现出浓厚兴趣。围绕“为何推荐这三件文物?”“它们身上有什么历史价值?”“如何向观众介绍它们?”等驱动性问题,师生组成项目学习联合体,在不同学科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具体探究实践,提炼研究性结论。最后各学习小组形成实践报告,撰写介绍词。整个项目实施过程增强了学生的协作意识,提升了学生的探究本领,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锻炼了学生的研究能力。

(二)项目学习驱动下教师教学理念的新蝶变

项目学习在今天蝶变出如下特点:以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关键能力为抓手,聚焦项目实施的核心概念和核心能力,进行同一主题、不同目标维度的项目学习。高中政治教师只有改进教学理念,才能更加科学有效地推进项目学习的实施。项目学习要求高中政治教师有统合理念、集成理念、集约理念和联动理念,注意指引学生走向深度学习、合作学习、策略学习和有效学习。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既需要在行动中加以完善,又会对行动产生良性指引作用。项目学习驱动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在项目建构、项目设计、项目推进、项目评估等方面都应秉持不同的指导理念和发展理念,这样才能彰显项目学习的内涵,释放学生思维的潜能,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此外,在项目学习驱动下,高中政治教师还要着眼于教学的弹性建构,加强其预设性和生成性,摆脱工具主义奴役下的畸形教学模式,还原鲜活完整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态,对项目学习时间、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项目学习的评价等方面进行新的思考。教师只有改进教学理念,提升建构能力、整合能力、设计能力和评价能力,才能真正构建全要素、全时域、立体化的项目学习,才能发挥其对学生的学业助力和人格建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更加高质高效。项目学习驱动所引发的高中政治教师教学理念的蝶变,是必需的也是必然的,对整个高中政治教学的实践探索和逻辑架构会产生能动的、建构性的影响。

总之,探讨项目学习驱动下高中政治教师的角色转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高中政治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项目学习,打造更完整科学的实施链、集成链、评价链、反思链、展示链,让学生在项目学习中完成知识、能力和人格建构。

[   参   考   文   献   ]

[1]  沈雪春.议题式教学的项目化实施[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4):31-33.

[2]  吕雅菲,高越.基于项目学习的语言输出培养模式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0(36):137-138.

[3]  余双好.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2(4):54-58.

猜你喜欢

角色转变项目学习高中政治
谈新课改后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师角色的转变
我对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理念的浅显认识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广挖资源深度整合巧用技术
成熟的教与学
大学英语教学中项目学习的应用探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