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跑”类教材的优化与实施
2022-03-22刘月欣,贺帅,韩会军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根据体育学习实践性和健康教育实用性的特点,强调从‘以知识与技能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针对不同身体条件、运动基础和兴趣爱好的学生因材施教”。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借鉴日本山本贞美的教学实践“8秒跑”及“往返耐久跑”实例,在充分考虑学生运动能力基础上设计相应的练习内容,使共同学习目标与个体学习目标相结合,在学习目标的引领下组织学生分层学练,帮助学生学有所获。
一、“8秒跑”实例应用与创新
“8秒跑”实例首先是建立在“我”的运动能力基础上,以学生个体为中心并着眼于学生最近发展区,适用于短距离、快速跑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中通过分析与借鉴“8秒跑”实例,在开展快速跑学练内容时对学生进行分组(可根据学校操场实际情况分组),如,以4人1组(1234排序)的ABCD等若干组,教师负责发出开始及8秒到时的信号。A组学生跑时,B组学生观察A组学生跑动8秒时所处的位置(B1对应A1,以此类推),并告知所对应的学生,C组学生在跑道外进行观察学习并给跑动的学生加油助威,D组学生做跑的相关准备。在第2轮练习中,每名学生以各自8秒到时所处的位置为起点,以第1轮练习时的起点作为终点,反向进行第2次8秒跑,方法同上。接下来的练习中,学生根据各自跑动8秒到达终点的情况调整起点位置,超过终点多少就将起点向后调整多少,同理,距离终点多少就将起点向前调整多少。
“8秒跑”打破常规教学模式,增加学生跑动结果的不确定性(每名学生都有可能最先到达终点),使每名学生都有可能获得成功,学生不因跑动速度较慢而导致畏缩心理的出现,学生敢于参与比赛,进而提高学生参与学练的兴趣。“8秒跑”与其说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竞争,倒不如说是学生和自己在进行挑战,每名学生将初次8秒的位移距离作为接下来自己的起跑位置,大家均向同一终点(初次起点位置,下同)快速跑动。此教学策略实施中学生均以各自跑动距离作为目标进行练习,不仅是和其他学生比快,也是和自己上次跑动距离比远,能够充分调动每名学生的学练积极性。
关于“8秒跑”实例的创新建议,为了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兴趣,设计以学生个体运动能力为参照的学练方式能够让学生通过纵向(自我)对比的方式直观感受到学练变化,如,通过3~5次“8秒跑”学练后可将增值型积分评价融入其中,根据学生每次起点位置设计相应积分,如,起点较上次起点位置向后有所调整即积2分,起点较上次起点位置没有变化即积1分,起点较上次起点位置向前调整即积0分,根据统计结果分值进行分析总结,提升学生的学练内驱力。
二、“往返耐久跑”实例借鉴与优化
“往返耐久跑”实例是基于学生现有耐力跑水平进行分组,如,可分为耐力组、挑战组及提高组,师生可以共同设定各个组别的跑动距离,如,耐力组为50米、挑战组为45米、提高组为40米(可根据情况调整),教师每隔一定时间(如15秒)发出往返信号,持续跑3~5分钟休息,需要注意的是,当教师发出信号时学生需要到达相应组别位置并准备折返,学生提前到达需要等待,而尚未到达的学生需要加速调整。如果学生在规定时间有一次未到达相应组别位置,教师需要提醒并鼓励;连续2次(含)以上未到达则视为犯规,师生需要共同分析未达标因素并争取在下次学练中克服。
“往返耐久跑”实例通过定时定距(相当于定速跑)的跑动方式提高学生耐久跑水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体验与学习对持续跑速度的控制能力,学生通过目标(不同距离)引领进行耐久跑练习,该策略实际上是将耐久跑转化为一种类似于跑“准”的学练方式,改变以往耐久跑学练中仅将关注点(或重点)放在跑得远、跑得久上,使学生在跑动过程中不断获取距离及时间的信息反馈(如目测终点距离和听教师发出的往返信号提示),并通过调整步频或步长感知个体在持续跑过程中对跑动速度的控制能力。
关于“往返耐久跑”实例的优化,建议在原有基础上可将该方案每2~3个课时进行一次调整,结合师生互评以及学生达标次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综合考量,提高组的学生可以向挑战组进阶,挑战组的学生也可以向提高组过渡,提高组的学生可以重新设定各自跑动折返的距离,进而为学生充分提供发展的空间。
上述二则教学实例在其共性方面均存在以下特征:每名学生跑动的时间相同但距离不同;每名学生都可能最先到达终点(或均可以到达指定位置)。上述两则教学实例巧妙之处在于将以往定距不定时的学练方式转化为定时不定距,即统一时间、优化调整学生各自跑动距离(将时间作为定量、跑动距离作为变量进行设计),围绕学生现有能力及最近发展区安排学练内容,在“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设定下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