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学段多样化识字的策略
2022-03-22■文/陈洁
■文/陈 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立足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而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成为教师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识字与写字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而就学段要求而言,低学段的识字与写字任务最重,学生不仅要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欲望,还需要学会独立识字,能正确运用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小学低学段多样化识字策略展开探讨,旨在更好地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满足如今教学理念对学生提出的更高要求。
一、激发识字兴趣,提高识字动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否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成为增强整体教学效果最重要的因素。而在低年级教学中,要想有效增强识字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提高学生识字动力。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如今的教学更加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要发挥引导和辅助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手段,相比传统教学手段,其在形式上更加新颖,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将低年级的识字和写字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以后的高效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授《拍手歌》歌曲时,教师可以先以视频展示《拍手歌》,带领学生演唱。这能快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后续的学习活动。在学习“锦”“熊”等生字词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利用动画给学生展示生字的笔画,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识字活动,培养学生对识字的兴趣。
(二)结合游戏活动,促进学生参与
当下,教师要想改变课堂的教学结构,构建游戏化课堂,不仅需要重视课前导入环节的趣味性,也需要注重提高教学活动本身的活力。游戏教学法是如今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游戏活动对他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因此,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利用游戏教学法,促进学生充分参与。
例如,在教授《春夏秋冬》一课时,在学习字音、字形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你来比划我来猜”游戏。这一游戏是以两人为一个小组,其中一个人通过比划一系列动作,引导另一个学生猜测相应的季节。比如,发抖的动作表示冬天,擦汗的动作表示夏天。当然,教师也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开展游戏,比如,教师可以用屏幕展示拼音和汉字,让学生完成“连连看”游戏,增强学生积极性。
(三)结合谜语,增强学生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部分汉字的特点,给学生准备相关的谜语,以猜谜的方式让学生识字。字谜活动历史悠久的特点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增强活动多样性方面有着相当大的作用。
例如,在教授《猜字谜》一课时,教师可以将“猜字谜”作为识字最主要的方法,在激趣导入环节,展示“大口包小口”这一谜面,让学生猜生字。在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说出思路,再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谜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谜语给大家猜一猜,以此拓展课外知识。通过谜语,教师有效增强了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实现了师生的有效互动。
二、教授识字方法,降低识字难度
在语文课程标准低年级识字与写字方面的要求中,学生需要独立识字。因此,在如今的教学理念下,教师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变革,从以知识学习为重点转变为以教学过程和学习方法教授为重点。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多种识字方法,降低学生自主识字的难度,增强识字教学效果。
(一)应用象形识字法,加深学生印象
中国的文字最初是从图画演变而来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象形识字提高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将所学生字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这对学生充分理解生字含义、加深学生对生字的印象有着相当大的作用。
例如,在《口耳目》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象形识字为最主要的识字方法。在“口”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直接展示现实中嘴巴张开的图片,让学生将其与生字“口”作对比,探究其相似之处。在“耳”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耳朵的形状。而在“目”的教学中,教师则可以给学生播放“目”字的演变视频。这样,通过象形识字,学生能有效加深对生字的印象,切实增强识字效果。
(二)应用描述识字法,让学生形成生动画面
描述识字法要求教师根据字形特点,利用动作、语言对汉字进行描述,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生动形象的画面,加强对生字词的记忆。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通过描述识字法,教师不仅能有效增强学生识字的积极性,降低识字的难度,也能教授学生正确的识字方法,这对于增强学生识字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
例如,在《树之歌》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带领学生朗诵课文的过程中,做出相应的动作。比如,在读到“杨树高”时,教师可以举起手臂,代表“高”;在读到“榕树壮”时,教师可以将双手张开,形容“壮”;在读到“梧桐树叶像手掌”时,教师可以张开手掌,形容梧桐叶子的形状。通过语言与动作相结合的描述,教师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相应的画面,帮助学生将所学生字与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
(三)利用比较识字法,区分不同汉字
在低年级的识字与写字教学中,很多汉字加一笔、减一笔,或者变一笔,就能成为一个新的汉字,这些汉字往往也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字。比较识字法要求学生比较两个相似生字,找出其中的不同,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记得又快又牢。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语文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利用比较识字法,让学生区分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易混淆的生字,引导学生触类旁通,更好地记忆生字,完成识字任务。
例如,在日常的作业中,教师可以布置类似“在‘日’字上加一笔,你能将其变成哪些汉字”的作业,并画出一道横线,让学生将答案填在横线上。如在“日”字上加一撇,变成“白”;在中间加一竖,变成“田”“甲”“由”;加一横,变成“旦”“目”等。通过总结性的回顾,教师有效引导学生比较相似的汉字,让学生精准区分已学过的汉字,并记忆新的汉字。
(四)重视偏旁教学,加强生字记忆
有些字有着很强的派生能力,加上不同的偏旁,就会变成不同的字。低年级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学会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换偏旁识字法是将同根字编成富有韵律的诗文或者顺口溜,帮助学生记住所有相近的汉字,这对于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记忆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小青蛙》一文的教学中,学生需要学会“青”字族生字。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编一系列的顺口溜,让学生通过换偏旁的方法记忆与“青”有关的生字,如“遇水变清”“遇日变晴”“说话用请”“心里是情”等。当然,在学完顺口溜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些生字组词。
(五)引导拆字识字,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汉字有着一定的结构,而很多复杂的汉字都是由数个偏旁部首组成,这些汉字往往也是生字词教学的难点。拆字识字法要求教师将一个生字拆分成数个部分,引导学生进行分别记忆。因此,在较难写的合体字中,教师可以积极利用拆字识字法,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例如,在《姓氏歌》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拆字识字法进行教学。如在学习“李”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木子李”的方法进行记忆;在学习“张”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弓长张”的方法进行记忆。在学习完课本上的生字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的姓氏,让学生试着拆分自己的姓氏,引导学生运用拆分姓氏的方式进行记忆。通过引导学生拆字识字,教师既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三、关于识字策略效果的检测方法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注重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在低年级识字与写字方面,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方法对学生识字与写字的效果进行检测,一方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了解识字策略的实施效果,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一)布置专题作业,开展测评活动
作业是中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双减”政策的要求下,教师需要更好地落实“好钢用在刀刃上”的理念,做好作业的减负提质工作。在小学阶段,作业有着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通过布置以生字词为主的专题作业和开展测评活动,教师能有效了解学生这一阶段学习生字词的效果。例如,在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习之后,教师布置了以识字为主题的单元作业,并在学生完成作业后,统计分析学生的错误,发现学生“猜字谜”一课作业的正确率较高,这说明以字谜辅助学生识字的效果较好。在之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多地将生字词的学习与字谜活动结合在一起。通过专题作业的测评活动,教师了解了学生识字学习的情况,也了解了自己所采取方法的效果,这能帮助教师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
(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识字测评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新的教与学的方法。利用其中的识字游戏,学生能在充满趣味的测评过程中了解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点。例如,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一些软件进行生字词积累的测评。软件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游戏,可以提高测评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积极性。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适时改进教学方法。
总而言之,识字与写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教师需要充分落实义务教育新课标的理念,利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兴趣,教授学生识字的方法,并以合适的手段对学生识字的效果展开测评。只有综合应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师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提高学生识字与写字的能力,满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