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系膜脂膜炎CT影像特征分析

2022-03-22

关键词:包膜征象肠系膜

张 海 亮

(唐山市迁安市中医医院放射科,河北 唐山 064400)

肠系膜脂膜炎(mesenteric panniculitis,MP)是一种罕见的特发性局限性炎症,主要累及肠系膜脂肪组织,也可见于网膜及中结肠等其它部位。其主要病理表现为肠系膜脂肪浸润、慢性炎症和纤维化。CT是MP首选的检查方法[1],主要表现为肠系膜血管周围密度不均匀的片状或包块样脂肪密度影。我们回顾性分析了37例M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表现,以期提高临床对MP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01—2021-05月迁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经腹部MSCT和临床诊断为MP的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其中男27例,女10例;年龄22~84岁,平均(57.4±14.2)岁;13例有腹部手术史(胆囊切除术4例,腰椎骨折术3例,外伤脾切除术3例,阑尾切除术2例,胆管癌切除并肠吻合术1例),8例有肿瘤病史(淋巴瘤3例、肺癌2例、乳腺癌1例、胃间质瘤1例、结肠癌1例),7例有外伤史,6例因腹痛就诊,3例正常体检查出。

1.2 方法

采用飞利浦Ingenuity 64排螺旋CT扫描,其中27例患者行腹部CT平扫,扫描范围从肺底至耻骨联合;10例患者行腹部增强扫描,注射造影剂25、60、150 s后扫描,扫描前30 min进行碘过敏试验。

1.3 CT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

CT征象:①明确的肠系膜脂肪肿块;②肿块密度高于邻近腹部脂肪;③肿块内有血管和小淋巴结;④淋巴结和血管周围有“晕征”或脂肪环征;⑤在肿块周围有一条超细微的条纹,称为假包膜。须满足上述3项以上标准方可诊断为MP。

由两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主治医生分别分析MP患者的CT影像表现,分别记录肿块位置(腹腔左侧/右侧)、肿块密度值、MP5种征象。意见不统一共同协商后取得一致。

2 结 果

37例病变均位于小肠系膜,包绕肠系膜血管,多见于腹腔左侧(32/37)。CT平扫病灶呈不均匀脂肪密度,CT值为-81~-38 HU,明显高于腹膜后或周围正常脂肪密度(-121~-98 HU);10例行三期增强扫描,增强后CT值增加单位均小于10 HU,表明无明显强化。CT征象中前三项征象均能100%显示,假包膜征显示16例,合并肿瘤史的MP患者5例,脂环征显示26例。12例患者后期复查CT,间隔2月~1年,仅2例显示肿块轻度减小。典型病例见图1~4。

图1、2 病例1 CT扫描:男性,56岁,因腹胀痛4 d来院检查,腹腔右侧见MP肿块,同时可见空肠位于腹腔右侧(中肠旋转不良,红色箭头)

3 讨 论

肠系膜脂膜炎是一种罕见慢性炎症性疾病,多见于男性(2~3∶1),高发年龄60~70岁[2-4]。本研究中男性27例(73.0%),平均年龄57岁。目前MP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肠系膜血栓形成、肠系膜动脉病变、自身免疫性疾病(如IgG4相关疾病)、胰腺炎、泌尿系统疾病和感染、尿胆结石、腹部外伤、腹主动脉瘤、癌症等有关,其中腹部手术和癌症最为常见,癌症多见于腹部淋巴瘤、黑色素瘤、结肠癌和前列腺癌[3,5]。本研究显示与MP相关最常见的是腹部手术(35.1%,13/37)和恶性肿瘤(21.6%,8/37),可能与手术对肠系膜血供产生影响有关[5]。而癌症与MP相关性结论不一,有研究[6-7]表明未发现MP与癌症之间的相关性,可能是肿瘤事件导致MP的高发病率;也有研究表明[8-9]MP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风险明显增高,还需进一步研究。

MP通常无症状或非特异性临床表现,取决于肿块大小和位置及其与肠、血管和淋巴管的关系[10],MP患者典型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本研究中6例患者因腹痛就诊,无其它腹痛病因(如胆囊结石、肾结石、阑尾炎、胰腺炎等),腹部CT明确诊断为MP。

MP的CT典型表现为肠系膜血管周围脂肪密度不均匀增高、分界清楚的软组织包块,内见多发小结节影,其长轴多数自肠系膜根部指向左腹部空肠。本研究中MP肿块位置多位于腹腔左侧(32/37),仅5例位于腹腔右侧,分析可能原因:①中肠旋转不良,表现为空肠位于腹腔右侧,多见于新生儿、婴幼儿,成人少见,患者无症状或症状不显著未行相关检查;②肠扭转,表现为空肠扭转至腹腔右侧;③胆管癌切除并肠吻合术后,因手术导致肠系膜多位于腹腔右侧。本研究显示MP的前三种征象在CT上均能100%显示,与Badet[2]研究结果相同。“脂肪环”和“假包膜”征是MP的特异性表现,“脂肪环”表现为肠系膜包块内血管和淋巴结周围的正常脂肪环,研究发现50%~60%的MP患者会出现“脂肪环”征[3,9];“假包膜”表现为肿块周围薄纤维化边缘,通常小于3 mm,是肠系膜炎症与周围正常脂肪组织的分界,代表炎症的自限性反应[5]。有研究显示假包膜是MP患者伴发恶性肿瘤的重要危险因素[9],但假包膜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还需进一步研究。MP在CT上有典型表现,但仍需与淋巴瘤、肠系膜水肿或出血、腹膜结核、腹膜后纤维化等疾病鉴别。MP的治疗取决于症状,如患者无症状,通常不进行治疗;如果有腹部症状(腹痛或消化不良等)则首选药物治疗(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如果并发肠梗阻、局部缺血或穿孔或药物治疗失败时,需手术治疗。

综上,MP的CT表现有一定特异性,CT可明确病变范围和程度,排除其它疾病后通常可初步确诊。若CT特征性征象不明确或无法确定时,可行MRI检查或穿刺活检进一步明确。

猜你喜欢

包膜征象肠系膜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贴敷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魔芋葡甘聚糖-乙基纤维素包膜尿素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
先天性斜颈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及其临床意义
急性球形肺炎的CT征象分析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