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心理干预在重型肝炎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2022-03-22陈再昌

健康护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治疗依从性心理干预影响分析

陈再昌

摘要:目的:探究将心理干预应用于重型肝炎患者护理中对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家属满意度产生的影响,分析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本院中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间接收的100例重型肝炎患者为此次实验对象,采用信封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内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内患者则将心理干预应用于其中,对两组患者护理完成后的家属满意度进行记录,结果:在实验结果中显示两组患者的家属对于护理工作满意度差异明显,实验组满意度为96.00%,相较于对照组的80.00%来说,明显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重型肝炎患者进行护理时,将心理干预应用于其中,能够使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得到提升对于患者的康复来说有良好的效果,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关键词:心理干预;重型肝炎;治疗依从性;家属满意度;影响分析

临床中重型肝炎很多见属于肝脏类疾病。一般患有该病的患者身体中都会有较多坏死的肝细胞,严重时会发生肝功能衰竭的现象[1]。该病病情都很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该病患者一般都会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因此我院展开了心理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2]。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医务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的个体状况,对护理方式进行优化,只有通过改善患者的护理质量,才能使患者的重型肝炎症状得到有效的控制[3]。本次研究探究将心理干预应用于重型肝炎患者护理中对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家属满意度产生的影响,分析其临床可应用价值。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中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间接收的100例重型肝炎患者为此次实验对象,采用信封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有50例患者。实验组中包括男患者28例,女患者22例,年龄在54~69岁之间,平均年龄(62.8±3.2)岁,对照组中包括男患者26例,女患者24例,年龄在55-68岁之间,平均年龄(63.2±2.9)岁。

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且同意自身资料调取,本次研究中患者基本资料调取均经过患者本人同意,患者资料可比性良好,经我院统计学人员对比后发现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内患者在进行护理时选择常规护理,其中包含的护理方式,包括保护性隔离以及治疗操作等各项护理操作,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

实验组内患者在进行护理时,将心理干预方案应用于其中,具体方式如下。

在进行护理工作前,需要由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状况进行有效的护理方案设置,为患者建立相应的护理计劃,并在后续的护理方案中按照护理计划不断实施,通过这种方式使护理工作更加具有可参考性。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平时多和患者以及家属聊天,询问其休息、饮食等情况,多讲解治疗成功的例子,讲述疾病的发生原因以及如何预防,预后如何处理等,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治疗。整个护理过程中营养治疗都不能少,对患者症状和状态进行饮食指导,保证低脂、低盐、适合患者的蛋白质含量。除此之外,在为患者进行疾病讲解时,需要做好患者关于病情的健康指导,使患者了解自身的疾病特点,并按照要求接受相应的治疗

除此之外,肝炎的发生其实与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是有较为密切的关联的,所以对于患者来说,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患者一定要早睡早起,并且保持一个良好的睡眠质量,尤其需要避免出现熬夜等恶习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使患者的病情快速恢复。

1.3 评价标准

在护理完成后,有医务人员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记录,同时记录患者的护理依从性。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实验数据,均由我院统计人员录入Excel表格进行记录,并由统计学软件spss 21.00 for windows开展一系列统计操作,由我院专业统计人员进行确认,两组患者的T、X2应用于判断患者的试验数据判断。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对比

在实验结果中显示两组患者的家属对于护理工作满意度差异明显,实验组满意度为96.00%,相较于对照组的80.00%来说,明显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对比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进行评估,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重型肝炎在目前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而在患者接受护理时,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护理工作进行优化,尤其是对于某些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开展综合性的护理,能够使患者对于重型肝炎有正确的认知并按要求接受治疗[4]。

心理干预是临床上新兴的一种护理理念,这种护理方式的主要思路在于发挥护理人员的专业优势以及服务意识。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情相对来说较为急促,如果采用单纯的传统护理,则无法起到良好的护理效果,而心理干预能够使护理人员详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病情,并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这样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控制,使患者的病情治疗效果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在对重型肝炎患者进行护理时,将心理干预应用于其中一方面来说,能够使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还能够改善患者的护理治疗,使患者的护理护理依从性提升,对于患者的康复来说有良好的效果,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洋,高春景. 心理干预模式在重型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09):167-169.

[2]杨凤华. 心理干预在重型肝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11):116-119.

[3]张云霞. 心理干预模式在重型肝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11):1377-1378.

[4]郑云英. 心理干预对重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分析[J]. 当代医学,2018,24(15):182-184.

猜你喜欢

治疗依从性心理干预影响分析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与治疗依从性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的影响及推广价值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方法及体会
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妊娠呕吐孕妇焦虑抑郁的影响
创伤性骨折病人的心理干预护理研究
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影响
全面营改增对路局运输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