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张声势,动物的御敌特技

2022-03-22马睿棋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22年3期
关键词:刚毛豪猪河豚

马睿棋

狭路相逢,奓毛者胜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用“怒发冲冠”一词来形容人极端愤怒。“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南宋的抗金名将岳飞想到山河零落,内心愤怒不已,头发竟然竖立起来,顶开了帽子。《庄子》中有载:“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战国时期的大盗贼盗跖发怒的时候,头发也会竖起来。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蔺相如为了不让秦国小看自己所在的赵国,手持和氏璧,盛怒之下做出要砸碎和氏璧的举动。

不仅人类,鸟类和哺乳动物遇到危险时,或者在遇到前来争抢资源的同类时,也会奓毛,用身体语言告诉对方:“我可不是好惹的。识相的话,最好离我远点。”

奓毛的时候,不仅头部的毛发竖立起来,全身的毛发也会竖立起来,同时还会张牙舞爪,低沉地吼叫。这是动物界的“军事威慑”,其实是心里不想战斗,能吓退对方为上策。

在这方面做得最夸张的是豪猪。豪猪不是家猪的亲戚,而是老鼠、松鼠等啮齿目动物的亲戚。这一点,同学们没想到吧?

豪猪最明显的特征是身上长满像箭一样锋利的针刺。遇到危险时,豪猪先是后退,然后向前猛冲。用这一有力的助跑,将身上的棘刺插入敌人身体。“若论我有多勇猛,数数我给你扎的针。”

而当两头豪猪相遇时,就把针刺立起来比比个头儿。谁个头儿大,谁就是赢家,不战而屈人之兵。

虚张声势是一种策略。连河豚都忍不住要鼓足一口气,充大个儿。

“蔞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河豚挟鸩毒,杀人一脔足。”河豚是美味,处理不好,却是剧毒。让自己成为有毒的食物,对自己是一种保护。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河豚仍不能完全躲避天敌,怎么办呢?

河豚就发明了一种技能。河豚的食道结构特殊,前腹侧及后腹侧扩大,形成囊状结构,遇敌害时,能吸入水和空气,使胸腹部膨胀成一个大气球,警告对方:“我的身材庞大得很,当心将你碾成齑(jī)粉。”

这绝活,章鱼宝宝从小就会

以上介绍的,都是脊椎动物的事情。

装大个儿,可不是脊椎动物的专利。下面,我们有请章鱼宝宝登场。

在卵开始孵化时,尚未发育成小章鱼的章鱼宝宝就已经踌躇满志地准备要虚张声势了,它们的皮肤表面长出一簇一簇的刚毛。

刚毛有什么了不起,谁的皮肤表面还没有毛发?但是,章鱼宝宝的刚毛可不一样,它们像一束针,插在章鱼宝宝皮肤表面一些类似口袋的空隙里。当这些刚毛外翻出来后,这一束针散开后就像一朵朵绽放的菊花,直接让未完成孵化的章鱼胚胎和孵化出来的章鱼宝宝看起来像个大块头。

科学家把这种结构称作“科利克器”(K?lliker'sOrgan,简称“KO”),很多章鱼年幼时都有KO。

在动物的胚胎发育中,有些器官会短暂地出现,之后随着动物孵化成功或者出生而消失。但是,KO有一定的延续性。胚胎孵化成小章鱼后,皮肤上还会不断地长出新的KO。而成年章鱼身上的KO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当这个“脱发”过程结束的时候,章鱼幼崽也成熟了。

KO对幼年章鱼到底有何帮助?

原来,幼年章鱼生活在海洋明亮的中层和上层水域。KO可以折射光线,让天敌眼里的小章鱼变成其他模样,总之,不是章鱼原本的模样。这样,天敌就会以为附近没有食物,小章鱼就安全了。而成年章鱼在黑暗的深海生活,不需要借助阳光进行伪装,所以为了“厉行节约”,就退化掉KO。

KO不仅是幼年章鱼比大个儿游戏的道具,还是它们逃避天敌的救命法宝。此外,KO还会改变幼年章鱼游泳时水流的阻力或者推力,让章鱼幼崽轻松地操纵水流为己所用,或者顺流或者逆流,随心所欲,却不怎么花费力气,减少了身体的能耗。

sdjzdx202203231300

猜你喜欢

刚毛豪猪河豚
长刺的豪猪
有趣的小河豚
豪猪没有坏心眼
德国小蠊足跗节腹面及侧面的超微结构观察
假如豪猪过人的生活
河豚杀手
小豪猪上学
光照强度和磷浓度对寡枝刚毛藻生长的影响
4种步甲属昆虫一龄幼虫形态学特征(鞘翅目:步甲科)
天台山叶毛刺齿跳(弹尾纲:长角跳科)的重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