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神奇的东方树叶

2022-03-22本刊编辑部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22年3期
关键词:茶类制茶绿茶

本刊编辑部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茶被世界誉为“东方神秘树叶”。茶文化,相传始于神农时代,与中华文化相伴已走过数千年的历史长河,糅合了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其他茶类,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制茶,这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

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的使用,最早从直接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而后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类似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煮菜汤。如今,云南基诺族仍有吃“凉拌茶”的风俗:将鲜嫩茶叶揉碎放入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配以大蒜、辣椒和盐等作料,再加入清泉水拌匀。茶作羹饮,在《晋书》中就有记载:“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

三国时,魏国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将采来的茶树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技术的萌芽。

从蒸青团茶到蒸青散茶

蒸青做饼技术在唐代得到完善。“茶圣”陆羽的《茶经·三之造》中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人们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先放在釜甑(炊煮之器)中蒸一下,然后用杵臼捣碎,再把捣碎的茶末放在铁制的模具中,拍压制成团饼,将茶饼穿起来烘焙至干,最后封存。这时,茶叶的青草味和苦涩味大大减弱。

在蒸青团茶的过程中,生产出的茶叶具有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所以人们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总结出了散茶的鉴赏方法,对其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种制茶技术的改革始于宋代。元代王祯在《王祯农书》中的《百谷谱》部分对当时蒸青散茶的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以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由宋至元,饼茶、团茶和散茶并存。到了明代,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下诏,废团茶,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中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方法体现茶叶纯正香气的炒青技术。

炒青绿茶自唐代已有。刘禹锡在《西山兰若试茶歌》中写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自摘至煎俄顷馀”,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且炒制时间不长。这是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经唐、宋、元三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绿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

从绿茶发展至其他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需要确保茶叶的香气和饮茶的口感,尽可能满足人们不同口味的需求,因此在加工时,通过不发酵、微发酵、轻发酵、半发酵、全发酵、后发酵等不同的发酵工艺,制成了色、香、味、形等不同品质特征的六大茶类,依次相对应的为绿茶、白茶、黄茶、青茶(又名乌龙茶)、红茶、黑茶。全球最受消费者欢迎的茶类依次是:红茶、绿茶、青茶。

从素茶到花茶

茶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悠久的历史,北宋蔡襄的《茶录》中提到茶加了香料:“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南宋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记载,施岳的《步月·茉莉》中有记载,茉莉是岭南地区所产,人们用此花焙茶。

到了明代,窨花制茶技術日益完善,且可用于制茶的花品种繁多,据《茶谱》记载,有桂花、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橘花、栀子、木香、梅花九种之多。除了上述花种,现代窨制花茶还有白兰、珠兰等。

从手工制茶到机械化生产

由于近现代制茶技术不断改革,各类制茶机械相继出现,先是小规模作业,后来实现了各道工序的机械化。除了少数名贵茶仍由手工加工,绝大多数茶类均采用了机械化生产。

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据学者考证,公元5世纪左右,茶叶就流传到了土耳其。唐朝时期,日本最澄和尚首先将茶叶带到了日本。日本受到中国茶文化的熏陶极大,并发展了日本茶道,将本民族的精神与审美倾注其中。宋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许多船只就运载着大量的茶叶,将其运往南太平洋地区。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也运载了许多茶叶,作为送给各国家的礼物,传达明朝政府的友好与善意。清朝时期,茶叶大量运往英国,饮茶之风开始在英国流行。如今,被誉为“和平之饮”的中国茶已传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使人们感受到了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风采与博大精深。

sdjzdx202203231300

猜你喜欢

茶类制茶绿茶
中国传统制茶
THE PRICE OF BEAUTY
The Price of Beauty
茶类植物在园林景观艺术设计中运用
绿茶或能预防和延缓阿尔茨海默病
不同茶类加工工艺对福建水仙茶儿茶素组分和生物碱的影响
陕西安康:小农制茶产业化 脱贫致富路渐宽
陕西安康:小农制茶产业化 脱贫致富路渐宽
PLC自动化技术在制茶中的应用
茶类产品央卫视广告投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