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人文视域下宿迁运河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

2022-03-22付春明

今古文创 2022年12期
关键词:保护与传承数字化

【摘要】大运河宿迁段在其近千年的变迁和发展历程中,不但用于运输漕粮、商货,而且还促进了沿线城镇的崛起、商业的繁荣与文化的交流,更是留下了丰富的物质、非物质运河文化景观。先人遗留下来的这些文化景观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面临着衰败或流失的威胁。而今,数字化技术日渐成熟,为运河文化景观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更多技术层面的选择。因此,通过综合运用音频、视频、动画、文字、媒体等全方位记录、保存、展示宿迁大运河水利工程、重要文物、历史故事、民间技艺、传统戏剧等文化景观,再现其鲜活的形态,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运河文化遗产。

【关键词】中运河宿迁段;运河文化景观;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2)12-075-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宿迁分院2021年研究项目“数字人文视域下宿迁运河文化景观的形成与演变研究”(项目编号:dyhsq202108)的研究成果。

作为京杭大运河的中运河宿迁段,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虽然只有一段,但它经过了历史性的积淀,在运河沿岸不仅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景观,也留下了品类众多、内蕴深厚的非物质文化景观。而运河文化景观,作为运河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指运河区域的居民在某一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跨自然水系的通航、漕运活动,在建筑技艺、文化艺术、民俗风情等领域进行交流融合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复合体”[1]41。据调查统计,中运河宿迁段沿线文化遗产数量多达47项,包括归仁堤、皂河枢纽工程、泗阳枢纽工程、刘老涧枢纽工程、皂河老船闸等水利工程景观,龙王庙行宫、大王庙、天后宫等与运河相关的古代祭祀文化遗存,以及苏北大鼓、洋河酒酿造技艺,淮红戏、洪泽湖渔鼓等非物质文化景观等。而这些宿迁运河文化景观的形成与演变是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相互交流和融合的产物,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然而这些运河文化景观大多是静止、无声的,只有不断创新和改进文化景观的传承利用手段,才能让这些散布在宿迁段运河沿岸上的文化景观真正活起来,让更多的人关注和感受大运河遗产的魅力,使其在“数字化时代锲而不舍地追求真善美的精神”[2]14。

一、宿迁运河文化景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大运河宿迁段沿岸聚集了众多的文化景观。这些文化景观作为宿迁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刻内涵,孕育了宿迁的文化特质。因此,厘清大运河宿迁段变迁的脉络,有助于理解运河和宿迁之间的特殊情缘。而大运河宿迁段曾经历了不同主航道,分别是隋唐时期的通济渠(汴河)、元代“借黄行运”的黄河故道、清朝开挖的中运河(皂河、支河、中河),最后形成了如今浩然壮观的京杭运河宿遷段面貌。其中,中运河是清代为避黄行运、引骆马湖济运而修建的河道,始由康熙朝安徽巡抚靳辅负责开凿,上接皂河,引骆马湖水济运,而最终在朝臣于成龙、张鹏翮推动下,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与里河相连,使之南北贯通,至此黄、运两条水道完全分立。而由于新河道位于黄河北岸原有两道防黄泛堤之间,因此与泇河、皂河被统称为中运河,又称中河[3]222。

康熙年间开凿这段中运河,对保持泇河至清口漕运的畅通起了决定性作用。该段运河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漕运废止后,仍保持着河道运输的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多次疏浚、拓宽与整治,成为苏北航运和南水北调的主要通道,至今发挥着航运的功能。在宿迁历史发展进程中,大运河不但用以运输漕粮、商货,而且还促进了沿线城镇的崛起、商业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更是留下了诸多的运河物质文化景观以及非物质文化景观包括河道、工程设施、建筑、仓储、艺术、技艺、饮食等等。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项目申遗成功,而其中宿迁地区的皂河至大王庙这一段全长 41千米的中运河段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大运河宿迁段文化遗产则以宿迁市境内的运河故道为中心,由运河两岸相关的文化景观为点和面所构成的线性文化遗产廊道,仅41千米的沿线生态景观、文化景观就有27处,非物质文化景观达20项。

二、宿迁运河文化景观的类型与构成

宿迁运河文化景观主要包括运河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两部分。而“物质文化景观有可视性及与自然景观的融合性,较非物质文化景观有易变性。” [4]158因此,中运河宿迁段的运河物质文化景观,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与中运河宿迁段相关联的具体事物形态,从而给人以视觉的冲击,成为展现宿迁地域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见证。

首先,中运河宿迁段的物质文化景观包括运河水道及漕运、水利等相关的文化景观。而水利漕运文化景观是宿迁大运河文化景观资源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这些景观是因运河而修建,同时也因运河的衰败而遭到毁坏,因运河的复兴而得到维护与修缮,可以说,直观地反映了运河的历史变迁的过程。水利漕运文化景观则包括水道、船闸、水利枢纽、行宫等建筑。大运河宿迁段为了保证水源的充足和漕船的顺利通行,修建了大量通航建筑物,如水道有京杭运河中运河宿迁段、黄河故道宿迁段、老汴河;水利工程建筑有皂河枢纽工程、刘老涧枢纽工程、泗阳枢纽工程、归仁太皇堤遗址;船闸遗存有皂河老船闸、刘老涧老船闸;还有大量的码头、桥、水坝等古代遗留建筑物。

其次,中运河宿迁段的物质文化景观还包括宿迁大运河沿岸与运河密切相关的历史文化景观。如古城镇有宿豫区皂河镇、仰化古镇;历史街区有宿城区东大街、新盛街;皇帝行宫有龙王庙行宫;河道管理机构遗存有关坝台;碑刻有敕浚挑修河道工程碑;宗教建筑有大王庙、天后宫等,这些历史遗物是宿迁古运河开凿、治理时期留下的遗存物质文化景观,其见证了运河的兴衰,与运河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中运河宿迁段的运河非物质文化景观,是隐形的,不能被直接感知的,它的形成具有浓厚运河人文背景风俗、技艺、宗教信仰等。明清时期,尽管朝廷对运河的治理倾尽全力,但限于当时条件与水平,运河依然溃决、水灾频繁,从而使得朝野上下对人物、神灵的崇拜和渴求更加强烈,从而产生了运河及治河相关的人物神祇传说文化景观,如金龙四大王崇拜;康熙、乾隆在宿治河传说;宿迁大王庙供靳辅的传说;张庙的传说;黄河故道、中运河、骆马湖、洪泽湖、六塘河相关的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在大运河宿迁段沿岸地区流传比较广,在民间影响非常大,可谓是运河文化景观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大运河宿迁段沿岸的民风民俗源远流长,通过艺术展演、传统节庆、曲艺文化等方式传播,保存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

大运河宿迁段民俗文化既有楚风又有鲁俗,随着运河漕运、盐运而演变兴衰,形成特色鲜明的运河民俗文化景观,比如洪泽湖渔民婚嫁习俗,皂河古镇正月初九庙会等。

宿迁地处南北交汇之要地,商贾僧侣、文人墨客、官吏迁客带来了南北不同类型的民间技艺,与宿迁本地文化结合,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曲艺文化景观,如宿迁大鼓、淮红戏、洪泽湖渔鼓、宿迁琴书等,这些景观因受当地方言濡染、民风民俗的滋润以及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反映了宿迁地区的乡土风情。

此外,与运河相关的民间技艺文化景观,也是特色鲜明,如乾隆贡酥制作技艺、黄狗猪头肉烹饪技艺、湖鱼锅贴制作技艺、车轮饼制作技艺、洋河酒酿造技艺、双沟酒酿造技艺。

三、宿迁运河文化景观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大运河宿迁段的文化景观是先人遗留下来的文化积淀和智慧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是宿迁市推进文化强市的重要载体。然而随着自然的变迁和居民活动的影响,使得物质文化景观不可避免地遭到了侵蚀与破坏。而非物质文化景观,随着时代的变革、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习性、思维方式的变化,其保护与传承面临巨大的压力,甚至处于濒临失传的境地。而科技的革新、数字化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全景拍摄、航拍建模、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三维造型、计算机动画等先进技术,从而为记录、保存、展示和利用运河文化景观提供了丰富的手段,也让大运河宿迁段的文化景观保护与传承的手段更加立体和多元。

(一)利用先进数字化技术记录、整合宿迁运河文化景观

首先,实施大运河宿迁段的文化景观数字化记录工程。运用先进数字化技术对水利工程景观、古代祭祀文化遗存等进行采集、留存,是实现运河文化景观保护和传承利用的必要手段。通过运用全景拍摄、全站仪测量、三维扫描分析、红外热成像探测、摄影建模、航拍建模等现代科技手段对中运河宿迁段、皂河枢纽工程、刘老涧枢纽工程、归仁太皇堤遗址、皂河老船闸、刘老涧老船闸、龙王庙行宫等这一类建筑景观进行测绘、建模处理后,形成相关数据,这不仅提高了文化景观的专业记录水平,同时还能确保运河文化景观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充分利用音频录音、视频摄像、文字以及多媒体等各种有效的数字化渠道和方式对宿迁大鼓、洪泽湖渔鼓、洋河酒酿造技艺、洪泽湖渔民婚嫁习俗等运河曲艺、技艺、民俗等文化景观的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全面系统记录,并将其转化为数字化格式,采用网络数据库进行存储和管理,不仅使其完整有序、便于检索,还可以突破传统记录方式所不能达到的展示要求和保真效果。此外,对于古代运河文化景观的记载,如散见于一些地方志中的运河专章、关于运河文化景观的诏谕和奏章、与运河文化景观建设治理有关的人物传记及一些诗词歌赋中对大运河文化景观的描述,以及运河的历史舆图,如灌运图、运河工程图、运河文化景观图等文献资料,经过图文立体扫描、全息拍摄、数字摄影等采集方式后,进行数字化存档,并构建相应的档案和数据库,从而更好地保存这些弥足珍贵的运河文化遗产。

其次,加强对大运河宿迁段的文化景观数据的整合共享。目前,宿迁大运河文化景观存档数据资源,大多处于各个部门内部保管状态,特别是运河非物质文化景观如宿迁大鼓、宿迁琴书、洋河酒酿造技艺等因出于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顾虑,很少利用多媒体传播平台、数字交互技术等来保存、展示和传播。然而,要想使这些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取得良好成效,仅仅靠数字化存档的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采取措施确保运河文化景观的数据依法向社会开放。当然,运河文化景观记录、存储方面运用数字化技术“仅仅只是一种新型手段,而保护文化的多样性、鲜活性和文化生态平衡才是最根本的目的”[5]55。在5G技术和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当下,市文旅部门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将文化景观纪录短片、古建数据、非遗视音频素材等海量数字资源,整合成大运河宿迁段文化景观数字博物馆。人们可以通过网站、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随时分享,从而使得海量存储的运河文化景观数字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共享与利用。因此,只有将大运河宿迁段的文化景观数据进行整合,并采用数字化思维进行共享,才能促进档案和记录成果的社会利用,从而以更加智能、更加多元的手段盘活运河文化景观的文化价值,让这些文化景观真正“活”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

(二)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立体展示宿迁运河文化景观

随着数字化虚拟展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又称VR技术)的出现,为立体展示宿迁运河文化景观提供一个新的契机。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可以用来保护好宿迁当前遗存的运河文化景观,而且还可以实现数字化场景的复原与再现。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现有的文化景观数字化资源通過电脑模拟而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化可视世界,将现实中的宿迁运河景观搬运到虚拟世界中,并其制作成可视化虚拟产品,从而为人们提供一种全新的体验方式。可以利用宿迁市博物馆、宿迁市艺术馆、宿迁非遗展馆等场馆所建成的数字化体验设施,为人们亲身体验这些可视化虚拟产品提供设备条件。人们借助VR设备,在虚拟世界中对宿迁运河物质文化景观进行欣赏,领略运河沿岸的传统建筑、景观生态、自然风光以及充满魅力的古镇、古村、古桥,激发其保护与传承意识;也可以借助设备,亲身体验到非物质文化景观传承人制作乾隆贡酥、车轮饼、湖鱼锅贴等传统工艺的全过程,从而产生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同时,也可以在相关的旅游网站中,增设与现实交互的数字化平台。通过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宿迁运河文化景观的数字资源与媒体网络平台实现全面对接。通过建立虚拟游览入口,采用VR技术,将宿迁大运河的水道、船闸、水利枢纽、行宫等建筑以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立体展览。而人们通过认证进入虚拟端口之后,便可以在线上进行虚拟场景的游览,真实感受到大运河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历史价值。

(三)借助数字媒体平台宣介宿迁运河文化景观

首先,要积极鼓励并大力支持各级新闻媒体开展宿迁运河文化景观的传播。鼓励支持新闻媒体设立与宿迁运河文化景观专栏、专题,办好有关优秀节目,形成一批文化景观品牌传播项目,以展现文化景观传播的专业性。同时,鼓励并支持有关机构策划推出体现宿迁运河文化景观为核心内容的纪录片、宣传片以及公益广告。此外,还可以利用相关媒体平台,推出以对外传播大运河宿迁段文化景观为主要内容的纪录片、宣传片、短视频等優秀作品,向国外宣介大运河宿迁段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文化。

其次,借助于当前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趋势,应着力培育一批运河非物质文化景观传承人“网红”品牌。运河非物质文化景观传承人在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上往往偏重以人为载体,代际传承,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过去那种依赖于传承人直面的传播方式限制了它的传播效果。因此,为了凸显传播效果的广度和深度,应支持有关行业组织统筹直播、短视频、社交等平台力量,开展加强苏北大鼓、宿迁琴书、洪泽湖渔鼓等各种技艺传承人的新媒体知识培训,支持这些传承人利用如微博、微信、陌陌、快手、短视频、直播等各种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曲艺文化景观等方面的传播。他们采用艺术短片、直播、小视频等方式充分展现苏北大鼓、宿迁琴书、洪泽湖渔鼓等曲艺文化景观的艺术价值,充分讲解其中的艺术情趣,及时与终端受众形成良好的互动,促进运河非物质文化景观通过新媒体得到更广泛的认知、认可,让数字化传播真正到达解决非物质文化景观传承的问题。

四、结语

当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对运河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的方式,同时,也改变了对运河文化景观传承与保护的观念。通过构建多样性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形式,借助数字摄影、3D影音技术、数字多媒体演示、VR技术、社交媒体等科技手段,推进数字化技术与文化景观的记录、保存、展示相融合,挖掘整理大运河宿迁段历史人文的内涵,将宿迁大运河水利景观、历史遗存、重要文物、历史故事、民间技艺、传统曲艺等文化景观借助科技力量实现虚拟与现实的有效转换,扎实做好保护与传承工作。

参考文献:

[1]安宇,沈山.运河文化景观与运河经济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2]鲍宗豪.数字化与人文精神[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3]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走近大运河(江苏篇)[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4]翟幼龙,李传永.人文地理学新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5]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02).

作者简介:

付春明,男,湖南邵阳人,文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宿迁地域文化、比较文学。

2610500783311

猜你喜欢

保护与传承数字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对行业影响难言“颠覆”
文化空间视角下的湖南区域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峨眉盘破门武术保护与传承中的政府主导作用研究
浅谈土家族茅古斯的艺术价值及传承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