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管理视角下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研究

2022-03-21王立群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感恩教育

王立群

摘要:新时代的高中生是家庭的希望,更是民族的未来。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应以感恩教育为切入点,提升其道德素养,增强其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真正成为有知识、有理想、知感恩、懂回报的新时代青年。感恩教育可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其有爱有义、懂得饮水思源,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家国一体意识。让学生将来能够怀揣着爱国之心、感恩之情积极投身到国家发展的浪潮之中,为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本文先提出感恩教育,继而分析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性,最后探索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途径,以坚定学生报国之心。

关键词: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情怀;厚植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只有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坚持爱国、爱党和爱社会相统一,才能让他们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爱国主义情怀能让学生获得无穷的精神力量,是制定个人目标并促进长期稳定发展的前提。只有懂得感恩、尊重家人的人才能懂得与人友好相处,通过自身的努力回报家人、回报国家。所以应通过感恩教育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认同自己的国家,感恩国家,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将自身发展与祖国命运相连,成为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才。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及内容

“感恩”即感谢他人对自己的恩情,开展感恩教育就是要通过有针对性地引导,让学生感谢他人对自己的帮助,产生回报他人、回报社会的愿望,是引导学生互相尊重,乐施善行的教育。学生阶段是行为习惯养成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在此阶段实施感恩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向善,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只有具备这样品质的人才能对社会做出大贡献,因此感恩教育应引起学校、家长、社会的重视[1]。

1.感恩国家

稳定的社会环境,良好的出行条件并不是凭空出现的,感恩教育是要让学生意识到国家对民生的关注,认识到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在享受来自国家的保护和保障。正是由于国家在法律制度、教育医疗、公共交通等方面的大力投入和不断完善,才能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要让学生知恩图报,不断提升道德水平,认真思考自己应如何报效国家,如何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只有培养其对国家的感恩意识,才能不负国家多年来的培养,成为精神丰富,有思想有目标的新青年。

2.感恩父母

感恩父母是感恩教育中的基础内容,也符合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羊羔跪乳,乌鸦反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优良品质。当代,我们要让学生看到父母为支撑家庭、教育子女付出的辛苦,了解为人父母对子女的殷殷期盼。高中生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和帮助,不论是日常起居,还是远行、学习,家长都在子女身上付出了巨大的心力,应教育学生敬重父母、感恩父母,尽己所能地关心父母,只有懂得孝敬父母的人才值得他人尊重。感恩教育中,要让学生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是不求回报的,为人子女要使自己变得强大,用自身力量去回报父母的恩情,以父母为骄傲。

3.感恩良师益友

成长是一个获取知识、锻炼能力、磨练身心的过程,拥有良师益友的陪伴才能让人生变得充实。在迷茫的时候,老师可以帮你消除杂念,指引前进的方向;在孤寂的时候,朋友的陪伴能帮助你度过难熬的时光。要让学生意识到,师恩深似海,诤友难寻,应感谢教师的耐心指导、倾囊相授,感恩朋友的包容和帮助,只有具备感恩之心,才能获得真心朋友,人生的道路才不会孤独。

4.感恩自然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无时无刻不在消耗资源,然而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的,只有懂得感恩,学会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界中的生物,才能做到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后世人类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的,无尽的索取、肆意的破坏终将得到大自然的惩罚,保护环境不仅是个人素质的体现,也是在保护人类自己。在感恩教育中,要让学生反思生活中对自然的索取,思考良好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水资源、矿产资源、植物、动物是人类离不开的资源,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懂得回报自然、感恩自然才能持续享受美好生活,打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二、借助感恩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意义

我们的学生之所以能够坐在明亮的教室安心的學习,离不开安定的国家,和谐的社会,并享受着自然给予的各种物质馈赠。单纯的索取并不合理,要懂得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而人的感恩品质需要后天培养和丰富,将这种品质内化成素质,并能够积极、主动的外显。我们的学生正处于中华民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担负着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需要从爱国主义情怀中汲取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感恩教育对培养学生国家归属感、民族认同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需要。青年时代是价值观形成阶段,在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的过程中,学生逐渐认识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爱国主义情怀是个体对共同体的认同,只有承认共同体的价值,愿意为共同体的发展奋斗,才能实现自身价值,使个体自觉融入共同体中。若缺乏家国意识,只顾个人利益,即便有良好的能力,也很难融入社会,甚至可能做出危害公众的事情,因此对爱国主义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要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引导其在发展中做出正确选择[2]。

第二,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高中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只有具备家国意识,才能把民族复兴视为奋斗目标,为祖国的发展提升自身能力,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国家的发展需要有爱国主义情怀的人才,当一个人具备了一定能力后,就有更宽广的的选择,只有具备坚定爱国之心的人才能矢志不渝地投身到国家的建设中,尽己所能发光发热。因此在培育人才的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对爱国情怀的教育,要让学生对国家有归属感、认同感,为国家的崛起努力学习。

三、借助感恩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有效途径

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不论是血雨腥风的过去,还是阳光和煦的今天,都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放眼未来,更要着眼当下,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合作,以感恩教育为出发点,将爱国主义情怀厚植于心,培养眼里有家,心里有国的新一代青年。

1.学校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怀

学校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学校应以传统文化教育学生,让学生从传统文化瑰宝中感悟古人身上的爱国情怀,以此感染学生。大量的古诗词都抒发了古人对国家命运的牵挂、捍卫国家尊严的决心。学校可以通过文化育人,充分利用墙壁、走廊、地面等进行爱国文化建设,让墙壁说话,用黑板传情,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沉淀爱国情怀。如汉朝大将霍去病曾说“匈奴未灭,何以为家”,这句话饱含将士的爱国之情,对当代的学生有良好的激励作用,让其精神世界更加丰富,树立为国为民的远大志向。

其次,学校应借传统节日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开展传统节日、纪念日起源和精神内涵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我们的学生思考个人与国家的联系,使其真正领悟到“有国才有家”的文化内涵。比如在端午节来临时,与学生一起探讨该节日的由来,重现屈原投江的历史,让学生感受到屈原的名族正义感和浓浓的爱国情,引导学生学习高尚的爱国精神,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斗志。

2.家校共育,培养学生家国意识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每一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精神影响。”

在推进感恩教育过程中,要通过家校合作,家长言传身教,从家庭层面推进感恩教育,引导子女以保家卫国为荣誉,以为国效力为骄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庭和国家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父母的养育之恩,国家的培养之恩都会影响学生的人生发展,学校应与家长达成一致,共同落实感恩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对家庭、对国家的责任,使其尊敬父母、热爱国家,怀有深沉的爱国情怀[3]。

其次,家长可以用良好的家风进行熏陶。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随时随地地对子女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通过家里的老照片让孩子直观感受祖国的发展变化,通过讲述老一辈的故事让孩子了解中国的过去,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的思想和行为,将爱国主义情怀根植到他们的心灵之中,教育子女不忘根本,以拳拳赤子之心报效祖国。

3.社会协同,激发学生爱国之情

弗洛姆强调:“一个健全的社会能够让人爱他人,进行创作性活动。无论哪一历史阶段的社会,都具有一种功能,要么促进人的精神健康,要么促进人的发展。”良好的社会感恩教育环境可以助力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

当今已进入全媒体时代,可以利用媒体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网络媒体应充当传话筒,成为感恩和爱国情怀教育的主阵地,通过媒体唱响社会价值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可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宣传国家在面对突发和重特大事件时的态度,让学生看到国家对人民无微不至的关怀,激发其爱国情怀。比如在疫情来临时,国家迅速组织相关部门,统一调配物资,抢建医院、组织医护人员尽最大努力挽救病患,控制疫情,赢得国民的认可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扬。向学生介绍疫情期间的感人事迹,让学生看到各行业人员的牺牲精神,用正能量激励学生,使其产生感恩思想。另外一些公众号可以定期在平台内发表优质图文内容,弘扬爱国精神,歌颂校园内、社会上发生的感人事迹,对学生思想和品德进行正向引导。

全媒体百花齐放,一些优质视频资源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先进的思想,增强民族自信心。比如《这就是中国》、《开讲啦》等一些视频可以让学生学习榜样人物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激发内心感悟,引导学生反思自身价值,不断提高自我要求并产生坚定的报国之心。

4.感恩实践,用行动回报恩情

感恩教育要以促进爱国主义情怀的外化为目标,引导学生用言语表达自己情感,用实际行动回报家人和社会。对于父母,回报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用优异的成绩报答养育恩情,也可以用语言表达情感,用行动善待父母;对于良师益友,要诚恳待人,主动关爱他人,只有发自内心地感恩他人,才能在生活中坦诚相待,互相帮助;对于自然,可以在生活中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也可以参与公益活动,通过保护动植物,做力所能及的事来发挥自身价值;对于国家,首先要认可自身的价值,同时要认识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只有发挥个人价值,积极地融入社会,才能促进和谐社会发展,成为大家庭中的一员[4]。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通过感恩实践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组织植树、让学生报名公交站志愿者、图书馆志愿者,使其在回报社会的过程中提升幸福感,认识到自身价值。国家的富强离不开个体的努力,只有认识到个人的价值,以感恩之心推动自己的发展,才能在未来人生中做出有益于国家的事情。

结束语

总之,教育的价值和使命在于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未来的中国需要有思想、有能力的青年人才,只有加强感恩教育,积极地渗透爱国主义情怀才能为青年人指引方向,使其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使他们认同国家,感恩国家,才能不断地为国家注入新鲜血液,促进国家綜合力量的提升,最终谱写中华民族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李学军.高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J].数码设(上),2019,000(002):220.

[2]翟淑艳.感恩教育,诚心感化——论高中班主任管理心得[J].高考,2019(20):36-36.

[3]张欣.在高中语文教学渗透爱国情怀的策略[J].科普童话,2020,000(007):P.159-159.

[4]赵勤.让爱国情怀浸润学生尚美的心灵[J].基础教育研究,2019(20).

猜你喜欢

感恩教育
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感恩教育策略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浅谈幼儿实施感恩教育的几种途径
感恩教育缺失的后果及实施策略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浅析小学留守儿童感恩教育
亲缘感恩教育研究浅析
浅论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感恩教育”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