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地理智慧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2022-03-21高健

关键词:智慧传统课程

高健

摘 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属性。”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属于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然科学也能进行独特的表达和阐述。学校是进行人才培养的具体场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输,还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培养。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培育,提升学生的思想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地理智慧课堂,则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高中地理 智慧课堂 课堂教学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2.02.023

一切文化的生成都依靠于一定的地理环境。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也仰仗了不同时期的地理环境才能有如今的重要地位,所以,地理学科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撼动的特殊优势。高中的地理课程,教学内容趋于完整和成熟,可以让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地理知识进行理性的分析,感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环境的融合。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知识是相互渗透、互相包容的。

一、高中的地理智慧课堂

高中的地理智慧课堂与传统的地理课堂既有相同点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可忽视的是,智慧课堂可以将更加丰富的地理学习资源展现给学生,在地理的教学环境中,提倡的是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着重培养的是学生在地理核心素养方面的能力。在教学模式上,智慧课堂与传统课堂也有着不小的差距,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会将教学活动按照计划划分成五个不同的板块,在具体授课时进行一一的对应,虽然在设计上考虑到学生的活动很多,但是在具体实施上,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学氛围也比较压抑紧张,和学生存在较大的距离感,教师的授课内容也较为有限,学生能够学到的知识很少。在高中地理智慧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交流得到了提升,和学生的互动时间得到了延长,在每一个知识点之间所做的连接也更为自然顺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的参与度得到提升之后,就可以更好地去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也更加集中。同时,教师还会着重留出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的思考有助于学生吸收更多的文化知识,在潜移默化之中就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二、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地理课堂的价值

1.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达成育人目标

在十八大报告中将“立德树人”作为了学校教育学生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宗旨,让学生切实接触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在2017年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的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由此可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积极地践行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智慧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创新,地理课程又涵盖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是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教学载体,对育人目标的完成具有推进作用。

2.有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和思想认识的加强

人文精神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讲求人的道德修养,主张要通过自身的修为和学习成为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在高中地理智慧课堂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国家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还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开拓自身的眼界和视野,提高最基本的思想道德意识和水平,增强对地理课程学习的重视度。

3.有利于教学内容的丰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我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致使我国形成了丰富多变的传统文化。不同的文化产物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着人们生活、交通和饮食起居,是地理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地理学科的知识,地理又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影响和干预,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包容。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地理课程的教学之中,可以帮助学生更为主动地对地理知识进行感知与吸收,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并且,通过一定的地理知识的积累,学生还可以了解到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的过程和由来,能够增强学生对跨学科知识的综合掌握与认识。

三、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的关系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学生和教师扬长避短,进行有侧重的弘扬。教师要理清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框架,运用创新型的教学手段与地理智慧课堂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机的融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自身的教学效率。

1.将“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融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

在这里,“天人合一”讲究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顺应天时地利,尊重自然和科学的规律。恰好地理的核心教育观念与“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观念有异曲同工之处。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将“天人合一”蕴含的思想内涵向学生进行透彻的介绍,这样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里以《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这一课进行举例。在展示岷江流域的水利工程示意图时,教师可以先分析其蕴含的地理原理和构建存在的利弊,并编印出都江堰的工程示意图,再让学生探讨二者是否符合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又存在怎样的地域限制,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积极弘扬爱国精神

爱国精神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精神,突出表现在热爱自己的祖国和民族,愿意为国家尽职尽责,为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贡献一切。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尤其要注重对学生家国情怀的构筑。地理智慧课堂充满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和独特的情景架设,能够将我国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给学生进行充分的展示,从而增强学生对国家的了解和热愛。

在进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授课时,教师可以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用创新的教学设计创设出来,分析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和自然景观。并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了解到中国的文化景观,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推动爱国情怀的提升。

3.通过对传统文化艺术特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优秀传统文化涵盖了多个领域,不同文化的艺术形式也各不相同,每一种文化艺术都具有自己特殊的文化底蕴,能够体现出独特的地域特点。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的授课时,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学生的兴趣和认知能力,合理地对艺术作品进行引用。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的探究时,可以从陕西特有的民歌《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进行课前导入,向学生提出为什么生活在黄土高坡的人们见面容易拉话难的问题。继而引申出黄土高原特有的地理因素,从多个角度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进行探究。同时,教师还可以辅助视频向学生展示黄土高原的环境,使得学生对陕北的风土人情和环境特色有一个主观的认知。

4.适当地开展民俗考察活动,增加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各地不同的民俗特色,民俗特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教师可以积极地带领学生进行民俗考察,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比如在进行《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授课时,教师可以提前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将学生按照小组进行划分,分门别类地对四合院、蒙古包、傣家竹楼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进行资料的搜集,通过交流与讨论,体会不同环境对建筑的不同影响,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对知识的掌握。

四、高中地理智慧课堂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

1.高中地理教学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度较低

现如今,我国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已经逐渐上升到了战略发展的高度,但是在各学校的普通教学,乃至是重点高中的教学中都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也没有得到相应的教育地位。学校是整个校区开展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学生德育的重要支撑,学校是否重视优秀传统的弘扬和发展,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重点和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仅仅只是一个积极的引导者,具有一定的影响因素,但不完全依靠于教师,但是教师在地理课堂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程度可以影响到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效果。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未来,是挺起民族脊梁的关键纽带。现如今的一部分学生已经逐渐忘记了作为中华儿女应该挺起的责任和重担,所以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地理智慧课堂的教学中是刻不容缓的一件事。

2.教師的专业素养不够,能力不突出

教师是整堂课程的操控者和掌管者,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地影响到课堂的效果和质量。如今的高中地理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较大,不能够很好地将创新型方法融入课堂环境中,不能很好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精通地理专业的教师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掌握不够,不能很好地了解到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内容,学生无法在地理课堂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熏陶。很大的一部分教师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地理与传统文化培训,对于课程的融合一知半解,学习深度参差不齐,大大影响了对学生的教学质量。同时,教师由于自身的素质不够,在课堂上可以传递给学生的传统文化的类型就较少,也很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教学方法传统又僵硬,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3.对优秀传统文化运用的评价机制不够成熟

在教学评价中,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反馈环节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快速又有力的总结和评析,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学评价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总结,评价机制的合理和完整性既可以提升教学质量,还可以对教师和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的学校和教师在进行教学考评的时候,对于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和教学的掌控不够严格,还存在很多的纰漏,仅仅只是停留在了意识层面。应该如何应用,深度如何、效果如何、如何改进,都没得到明确的制度落实,因此,积极地建立良好又完善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地理课堂应用的考评机制是一项值得引起重视的教育措施,其既有利于改进传统文化的教学效果,又有利于实现高中地理的教学目标。

五、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地理智慧课堂的有效策略

1.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2018年出台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正式提出要采取“师德养成教育全面推行行动”,在即将步入教师岗位的师范生中大力推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注重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深化下一批教师的文化精髓。同时高中的地理教师也要积极地做传统文化的践行者和引导者,自觉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紧跟社会发展趋势,将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地理智慧课堂的相关教学方法相结合,提升传统文化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教学意义。

2.根据教学的不同特点,传授不同的文化精髓

高中地理智慧课堂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还是要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要贯穿教学的整体内容,根据教学的基本任务和目标,依托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地理课堂中,并指引学生感悟传统文化中存在的地理知识。在这里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教师在课前可以组织学生先进行诗词大意的梳理,再对诗词中描写天气变化的词汇进行查找,并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对产生这种天气的原因进行分析,课上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进行成果展示,通过交流和讨论,会发现学生的不足和弱项,从而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制定更加完善的教学计划,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

3.开展具有特色的课程研究,积极推进文化认知

学校可以积极地进行有侧重的课程改革,将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显现出来,通过校本课程与实践类课程的开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可以有重点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或单一素质进行培养和提升,而实践类课程更是可以将课程的内容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来,为优秀传统文化和地理智慧课堂的融合与传播提供了相应的平台和场所,有助于加快学生的了解进程。教师可以在课外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主题活动,拉近学生与地理和文化的距离。

综上所述,优秀传统文化是地理智慧课堂教学中非常高效的教学内容,具有十分深远的文化价值,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融入“教与学”的教学方法,将地理知识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结合,使其更好地在学生之间进行特有的传承与流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颖洁《高中地理知识与传统文化的“六个结合”》,《教书育人》2021年第31期。

[2] 郑飞《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地理智慧课堂构建探析》,《智力》2021年第30期。

[3] 何晶晶《以“翻”促学,“转”化高中地理课堂》,《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1年第9期。

[4] 李玉慧《智慧课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刍议》,《智力》2021年第26期。

[5] 乔建军《核心素养融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陕西教育(教学版)》2021年第9期。

[6] 黄惇烽《地理核心素养下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地理课堂的策略》,《试题与研究》2021年第17期。

[7] 刘青《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地理智慧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天津教育》2020年第20期。

[8] 巴金兰、樊华惠《优秀地方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省思》,《新课程》2019年第2期。

[9] 王路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3458501908270

猜你喜欢

智慧传统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少年力斗传统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自行车的发明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