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焦虑与干预措施

2022-03-21李海莹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6期
关键词:干预就业高职

李海莹

摘要:近些年,我国科技与经济水平不断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选择范围逐渐扩大,与之相伴的是竞争愈加激烈,长期的就业压力会使学生产生焦虑情绪,不利于其心理健康。为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社会人的身份,学校应在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方面加大力度,让学生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就业。本文首先分析了学生产生焦虑的原因,继而提出四点干预措施,以帮助学生分析现实问题,消除不良情绪。

关键词:高职 就业 心理焦虑 干预

就业是高职学生步入社会的第一个考验,由于工作环境、竞争压力等诸多因素,许多学生容易自我怀疑,内心焦虑,甚至会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学校应关注近些年的就业问题,帮助学生排解不良情绪,正确分析就业形势,使其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问题冷静应对,学会适应新环境和新规则,以提高毕业生的适应力。

一、学生就业焦虑的原因

(一)學生自身原因

心理焦虑主要表现为神情烦躁,长期的焦虑会让个体陷入自我怀疑的怪圈,不利于个体的生活和工作。心理问题与个体的性格、观念、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些学生存在自卑心理,会放大失败对自己的影响,用悲观的心态面对问题,长此以往将会失去挑战生活的勇气,不利于人的长期发展。除心理暗示外,一些学生眼界有限,对行业的发展缺乏了解,导致思维固化不愿接受新鲜事物,抵触情绪使其不自觉地拒绝工作中超出认知的挑战,这对其未来的发展十分不利。个别学生专业能力较差,且缺乏实践机会,很难适应快节奏的工作环境,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担心被淘汰。以上是学生产生焦虑的自身因素,只有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干预才能降低心理问题对学生的影响。

(二)整体就业趋势

就业趋势是导致学生焦虑的重要因素,2021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909万,而2020年的毕业生人数是874万,就业人数整整增加了35万。与快速增长的毕业人数相比,社会中的实际岗位需求增长缓慢,势必造成岗位竞争激烈,且高校的育人方向与许多新兴岗位的需求有较大差距,导致学生既要面临岗位有限、竞争压力大的问题,又要面对缺乏经验、能力有限的现实,从而出现学生找不到心仪的工作、企业找不到合适员工的局面。进行心理干预就必须直面现实问题,帮助学生客观全面地分析就业趋势,使其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

二、干预就业焦虑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心理疏导

许多学生在就业时存在迷茫、自卑、焦虑等情绪,却不知如何调节不良情绪。院校应组织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通过测试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进而提出有效的职业规划建议。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应做好宣传工作,使学生认识到焦虑心理的普遍性,主动探寻缓解不良情绪问题的方法。院校应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在校园网站、校园广播等渠道宣传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同时为学生开通心理咨询通道,做到多层面、多角度开展心理健康工作。

此外,应认识到家庭因素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部分家长对子女有着过高的期望,加之自身对就业趋势了解不透彻,导致家庭环境内出现意见分歧,来自长辈的期许使许多学生盲目地将在大城市工作当成目标,忽略了所学专业、自身能力等客观因素。因此,应向家长普及就业趋势与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家长与子女的平等交流,减少家庭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干扰。心理疏导应做到主动、全面、详尽,切实从学生需求出发,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

(二)优化就业指导

只有直面就业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的焦虑感,应优化当前就业指导工作,从实际需求出发,为学生安排模拟面试、专业能力提升等机会,使其树立信心,对未来有明确的规划。模拟面试前,可以为学生播放视频,展示现实中的面试场面,使学生了解哪些内容是面试中的重点,应当如何展现自己的优势。模拟面试中,要让学生轮流做面试官、求职者,体验各方角色的心理变化,强化心理素质。良好的专业能力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其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应督促学生有目的地提升技能,考取与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既能体现学习能力,又能提高技能水平,对今后就业有积极帮助。

开展就业指导前,可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以此为基础,积极地安排后续指导工作,让学生提前了解就业环境、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工作中可能遇见的问题。院校应联系相关企业,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展示往年优秀毕业生的工作成果,引导学生设定符合自身的发展目标,挖掘自身潜力。日常教学中,应积极地渗透与就业相关的常识,定期组织专题讲座,邀请专家为学生解答疑惑。

(三)提倡自我调适

为帮助学生获得持久的适应力,教师应传授自我调适的方法,使学生正确应对生活中、就业中的逆境,拥有强大的内心。自我调适的方法多种多样,要让学生认识到成长中遇到挫折是在所难免的,正确对待挫折才是最重要的。可以让学生用心理暗示法帮助自己,如在面试前,告诉自己“不用紧张,你已经很优秀了”“这是一次很普通的面试,你一定可以通过的”。用给自己打气的方式,可以有效消除焦虑感,减少面试中的自卑、紧张情绪。

遇到面试失败时,要找出失败原因,并学会用“恭喜你又积累了一点失败的经验”“表现得比上一次好多了”鼓励的语言安抚自己受挫后的情绪,这样也有助于积累经验,从容地应对下一次面试。要提醒学生合理宣泄情绪,可以用倾诉、慢跑等方式调节情绪,适当宣泄情绪能帮助他们释放压力、减轻心理负担,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进行自我调适,要让学生养成自我开导、自我鼓励的习惯,只有认识到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才能以良好状态面对就业中的挑战。

(四)及时调整目标

市场竞争环境下,传统思维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应摒弃“一步到位”的传统观念,鼓励学生投入到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只有在实践中历练自己,才能提高能力,开拓视野,拥有持久的竞争力。就业初期,一些学生对自己的适应能力缺乏认识,进入工作后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如意,如工作节奏较快、工作强度大、人际关系紧张等各种难题。为减轻学生心理压力,要引导学生定期进行工作总结,一方面反思自己在工作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要展望未来,思考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断更新观念。

客观的总结是梳理思绪、积累经验的重要方法,不论是初入职场的学生,还是有着丰富阅历的职场精英都可能遇到各种问题,只有做到客观分析、及时调整目标才能持续提高能力。对高职学生而言,及时调整目标并不意味着自暴自弃,而是从实际情况出发,抓住每一个机遇,让自己获得更多历练机会,清楚地认识社会环境,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

总之,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将面临各种不适应,只有提前优化就业指导,使学生有良好的心理准备,才能降低面试、就业带来的压力,缓解焦虑情绪。就业是学生必须要跨越的一道门槛,越是经历挫折越能促进成长,院校应重视心理辅导,使学生保持乐观心态,正确应对就业阶段的挫折,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薇.高职生就业压力对应对方式的影响:心理焦虑的调节作用[J].商业文化,2020(35):84-88.

[2]李力.高职生实习期心理焦虑与心理疏导策略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2):147-148.

责任编辑:唐丹丹

3994501908257

猜你喜欢

干预就业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