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一例

2022-03-19何乔晶张春雨尹丽娇苏友凤唐世琼王维维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抗酸麻风界线

何乔晶 张春雨 尹丽娇 苏友凤 唐世琼 韩 琳 王维维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皮肤病防治所,云南文山,663099

临床资料患者,男,53岁。因“全身皮肤出现不疼不痒红斑6个月余”来诊。患者于2019年7月无明显原因及诱因腹部出现2块暗红斑,无自觉症状,无水泡、破溃、坏死,未予处理。于2019年12月腹部皮损增多,逐渐漫延至全身皮肤,无瘙痒及疼痛。为进一步诊治,于2020年1月14日到砚山县皮肤病防治站门诊就诊,门诊医生考虑“麻风”,遂转诊到文山州皮肤病防治所做进一步确诊,患者自患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患者妹妹曾患界线类偏瘤型麻风,其余人员均体健。患者出生于原籍,所在村寨中无麻风病例,患者成年后长期在浙江嘉兴务工,从事纺织工作。

皮肤科检查:面部轻度浸润,双眉外1/3稀疏脱落,全身皮肤可见散在分布、大小不等的红斑,部分融合成小片状,稍高出皮面,皮损边缘部分清楚,部分模糊不清,皮损表面光滑无鳞屑(图1)。双侧尺神经中度粗大,质软,无压痛,上述神经支配的区域无功能障碍,其余周围神经检查未见异常,皮损附近未触及皮神经粗大和压痛。

实验室检查:皮肤组织液查抗酸杆菌:左眶上3+、右眶上3+、左耳垂3+、右耳垂3+、皮损3+,细菌密度指数(BI)3.0。组织病理示:表皮变薄,表皮下有“无浸润带”;真皮层血管及附属器周围组织细胞条索状或结节状浸润,少量细胞泡沫化,伴有散在淋巴细胞。真皮内神经小分枝肿胀,神经束膜洋葱皮样改变,神经周围炎细胞浸润(图2~4)。抗酸杆菌4+,病理诊断:BL型麻风(图5)。

图1 躯干可见散在分布、大小不等的红斑,皮损边缘部分清楚,部分模糊不清,皮损表面光滑无鳞屑 图2 表皮萎缩,下有“无浸润带”。真皮层血管及附属器周围条索状或结节状巨噬细胞肉芽肿浸润,淋巴细胞散在分布于肉芽肿内(HE,×40)

临床结合实验室检查,患者被确诊为界线类偏瘤型麻风。

治疗上给予多菌型联合化疗方案进行化疗。

讨论界线类偏瘤型麻风皮损多、分布广泛但不完全对称,可为斑疹、斑块、浸润、结节等,呈淡红、深红或棕褐色,皮损边缘模糊不清;皮损表面不如瘤型麻风光亮多汁,有的皮损呈环形,内缘较清楚,外缘模糊;皮损中央可见“免疫区”;浅感觉障碍出现迟而轻。周围神经损害多发,均匀粗大,质软,分布不如瘤型麻风完全对称。畸残出现迟且不完全对称。眉毛脱落不对称,晚期界线类偏瘤型麻风头发可脱落,鼻黏膜、眼、淋巴结、睾丸及内脏病变出现较早,可形成鞍鼻。皮肤涂片查抗酸杆菌阳性(4~6条),麻风菌素试验晚期反应阴性。细胞免疫功能试验结果显示有缺陷。

本例患者为中年男性,病程6个月,有家内密切接触史,就诊时已有双尺神经的损害,根据临床表现、病理学检查和组织液涂片抗酸杆菌检查可以确诊为界线类偏瘤型麻风。该患者病程短,皮损比较典型,有神经损害,一般皮肤科门诊医生均能诊断。患者发现全身皮损增多时,第一时间选择到正规的皮防机构就诊,接诊医生能够第一时间考虑“麻风”的可能,并且转诊到州皮防所进行确诊,没有出现漏诊和延误诊断的情况。此病例的发现证明了文山州在长期的防控过程中,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广泛开展麻风防治科普知识宣传,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报病意识,同时加大各级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医务人员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猜你喜欢

抗酸麻风界线
抗酸分枝杆菌荧光染色与Ziehl-Neelsen法在抗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比较
抗酸染色法、细菌培养法和实时荧光PCR法在分枝杆菌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毛绒情结
关注麻风,消除歧视, 共同走向文明进步
The Beasts Within
浅谈麻风病
麻风树理想的生物质作物
中国重要的地理界线集锦
十二指肠溃疡病人何时服用抗酸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