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羟甲基丁酸钙盐对妊娠后期-哺乳期母猪繁殖性能、乳成分及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2022-03-19芳,赵

中国饲料 2022年4期
关键词:丁酸初乳哺乳期

吴 芳,赵 桥

(惠州工程职业学院,广东惠州 516023)

随着全球对猪肉需求的增长,选择产仔数多的高产母猪已成为普遍做法。但与这些高产仔数相关的是仔猪平均出生重下降及仔猪死亡率增加。利用亮氨酸代谢物羟甲基丁酸酯作为妊娠母猪的营养补充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朱加桃,2016)。这种代谢物通过激活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mTOR)来增强蛋白质合成,通过下调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来减弱蛋白质降解,并具有免疫刺激作用(尤莉蓉等,2018)。但目前关于日粮中添加羟甲基丁酸钙盐对母猪繁殖性能及其后代生长性能影响的研究非常有限,同时相关研究所涉及的试验动物数量很少,其研究结果不具备重复性,大多数研究每次处理使用8头或更少的母猪,同时羟甲基丁酸钙盐的积极作用一直集中在小猪出生体重、日增重和初乳产量等方面(Tatara等,2012),不同研究结果存在巨大的差异。Blicharski等(2017)在母猪研究中使用羟甲基丁酸钙的剂量从10~200mg/kg/ d母猪体重,饲喂时间从3~80 d不等。虽然大多数对妊娠母猪补充羟甲基丁酸钙的研究直到分娩,但有研究从妊娠第70天开始补充到分娩后3周(Krakowski等,2002)。母猪和产仔性能本质上是可变的,因此,文献中出现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不同研究的重复率低,也可能是由于补充剂量或时间的变化。为了进一步丰富羟甲基丁酸钙盐的研究数据,为其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本试验旨在评估日粮中添加羟甲基丁酸钙盐对妊娠后期到哺乳期母猪繁殖性能、乳成分及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日粮与动物分组试验将32头胎次接近的二元母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对照组母猪在妊娠后期(108 d)和哺乳期(分娩到21 d断奶)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母猪在妊娠和哺乳期饲喂基础日粮+8 mg/kg羟甲基丁酸钙,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试验从分娩前6 d到仔猪21 d断奶。

表1 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1.2 饲养管理在妊娠第108天、断奶时对每头母猪进行称重,测定背膘厚度。分娩后记录每头母猪的总产仔数、活产仔数和窝重,计算每头仔猪的出生重,并在断奶时对每窝仔猪进行称重,计算断奶重。记录分娩当天到21 d断奶时母猪的饲料用量,计算哺乳期间的平均日采食量。整个试验期间母猪的温度维持在25℃,仔猪通过电热板进行保温,出生前1周温度维持在(29±1.5)℃,第2和3周每周降低1℃。

1.3 样品采集与分析分娩后每个重复立即收集初乳3份(10 mL),在分娩第3天收集同样份数的常乳。参考龙广(2015)的方法测定初乳和常乳中蛋白质、乳糖、脂肪、非脂固形物和总固形物含量及初乳中免疫球蛋白A、G和M浓度。

1.4 数据分析对照组与处理组指标用SAS软件单因素方差模型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法进行多重比较,P<0.05表示组间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母猪生理状况的影响由表2可知,对照组与处理组对母猪分娩前和断奶时体重和背膘厚度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但处理组母猪分娩-断奶的体重变化、背膘损失及断奶-发情间隔较对照组分别显著降低9.00%、19.22%和20.75%(P<0.05)。

表2 羟甲基丁酸钙盐对母猪生理状况的影响

2.2 对母猪繁殖和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由表3可知,对照组与处理组母猪哺乳期间的平均日采食量、总产仔数、出生窝重、断奶窝重及哺乳期仔猪的日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母猪的活产仔数和断奶仔猪数分别显著提高11.58%和8.89%(P<0.05)。

表3 羟甲基丁酸钙盐对母猪繁殖和仔猪 生长性能的影响

2.3 对乳成分的影响由表4可知,对照组与处理组对母猪初乳中蛋白质、脂肪、乳糖、非脂固形物、总固形物、IgA和IgG及常乳总固形和乳糖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处理组母猪初乳中IgM浓度及常乳中蛋白质、脂肪和非脂固形物浓度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10.35%、3.38%、3.87%和1.85%(P<0.05)。

表4 羟甲基丁酸钙盐对母猪乳成分的影响

3 讨论

试验结果发现,日粮中添加羟甲基丁酸钙显著提高了母猪的活产仔数和断奶数,但对总产仔数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同时该组母猪分娩前-断奶的体重和背膘损失也显著降低。羟甲基丁酸钙通过mTOR和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影响蛋白质周转,可能增强胎儿骨骼肌的生长(Tatara等,2012),他们发现,在母猪分娩前2周以50mg/kg的剂量补充羟甲基丁酸钙,仔猪平均出生重比对照组增加24%,同时还发现,羟甲基丁酸钙提高了仔猪出生时血清中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Blicharski等(2017)也观察到,母猪在妊娠70~90 d期间,以200mg/kg体重剂量添加羟甲基丁酸钙时,新生仔猪血清中IGF-1水平升高,因此,羟甲基丁酸钙可能通过生长激素/IGF-1途径与mTOR间接相互作用。

Wan等(2015)发现,在较长一段时间(从妊娠第35天到分娩),以20mg/kg体重添加羟甲基丁酸钙时,初生窝重增加15%,本研究中对照组与处理组母猪的出生窝重尽管无显著差异,但处理组出生窝重提高0.62%,作者推测,仔猪体重差异不显著可能与羟甲基丁酸钙影响了葡萄糖和氨基酸净门静脉通量的变化,从而降低了低出生体重仔猪的比例。羟甲基丁酸钙对哺乳期母猪日均采食量无显著影响,由于泌乳期母猪采食量与窝重直接相关,母猪有更多的能量用于产奶,这也与本研究中断奶窝重无显著改善的结果一致(Craig等,2017)。

猪出生时具有的先天性免疫主要依赖于初乳获得的免疫,有研究证明,羟甲基丁酸钙具有免疫刺激剂的作用(Kunttu等,2009)。但目前关于羟甲基丁酸钙对母猪初乳免疫球蛋白浓度影响的研究很少。Krakowski等(2002)发现,从分娩前6周开始,以15 mg/kg体重的剂量向母猪补充羟甲基丁酸钙,持续3周,初乳IgG浓度增加27%,血清中IgG浓度增加10.5%。本研究发现,补充羟甲基丁酸钙增加了母猪初乳中IgM的浓度,这与Flummer等(2012)报道的结果一致。羟甲基丁酸钙可以增加T和B淋巴细胞的活性,T淋巴细胞帮助B淋巴细胞分化成浆细胞,从而产生免疫球蛋白,从浆细胞中观察到的IgG和IgM增加可能是羟甲基丁酸钙增加T细胞活化的结果(Hoffman等,2016)。因此,本试验表明,补充羟甲基丁酸钙可导致血清释放的IgM增加,然后在初乳形成过程中转移到乳腺分泌物中。

4 结论

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日粮中添加8 mg/kg羟甲基丁酸钙盐可以降低母猪分娩-断奶时的体重和背膘损失,缩短断奶-发情间隔,提高活产仔数和断奶仔猪数,改善初乳中IgM的浓度。

猜你喜欢

丁酸初乳哺乳期
羔羊被动免疫建立过程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消痰化瘀降脂方治疗肿块期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
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复合丁酸梭菌发酵饲料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初乳口腔护理对早产儿呼吸系统发育的影响
早期护理干预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对宝宝和妈妈都有益的初乳, 你了解多少
哺乳期同房,会怀孕吗
丁酸甘油酯对猪健康的作用
食盐有脚臭味,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