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寒冷季节光照制度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022-03-19郭晓宇

中国饲料 2022年4期
关键词:瘦素光照血清

郭晓宇,张 营

(1.吉林工程职业学院,吉林四平 136001;2.四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吉林四平 136001)

冬季对养猪业具有重要挑战,因为需要考虑圈舍通风,同时也要考虑保温。我国华北地区冬季日平均温度为-10℃,因此,关注生产环境对动物的生长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有研究报道了通过调节光照制度可改变动物肌肉脂肪沉积(韩浩月,2016;李云雷等,2015),同时光周期管理制度广泛应用于家禽,以改善其生长或繁殖性能。Martelli等(2015)报道,长光周期组育肥猪的活重和胴体重均高于短光周期组,其中23 h光照较16 h光照组胸肌脂肪含量显著升高。这些研究表明,延长光周期可以影响不同动物的脂质代谢和生产性能。Phillips等(1997)发现,光周期管理可改善肉牛生长,最大限度地增加瘦肉组织,包括乳腺薄壁组织,同时在自然光周期条件下,胴体脂肪沉积比延长光照条件多,而在自然光周期条件下,秋、冬季脂肪组织沉积量比延长光照条件下多,冬、春季脂肪组织沉积量比延长光照条件下少。此外,Mikolayunas等(2008)报道,延长光照还能提高产奶量,但也有学者发现,与自然光照相比,哺乳期间短日光周期显著提高了日产奶量,而且许多学者指出,光周期对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与乳腺发育和激素变化有关。虽然之前的一些研究广泛描述了不同哺乳动物、反刍动物或家禽在光周期下生理功能、能量代谢和生产性能的影响,但对寒冷季节育肥期猪的光周期反应的信息有限。因此,试验在寒冷季节(外界温度为-10~-5℃,室内温度为10~14℃)条件下评估延长光周期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试验将15周龄、平均体重为(54.26±0.17)kg的352头三元商品肥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176头,每组8个重复。整个试验期间(15~24 w)外界环境温度为-10~-5℃,对照组采用常规光照模式(光照12 h,黑暗12 h),处理组采用延长光照模型(光照16 h,黑暗8 h),试验期间通过不定时的热风机升温可使舍内温度维持在10~14℃。每个圈舍有6个料槽和4个鸭舌饮水器。在试验开始(15 w)、试验中期(19 w)和试验结束(24 w)按照重复对猪进行称重。

表1 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1.2 血清生化指标试验结束当天,每个重复随机选择6头猪颈静脉采血,血液在25℃水浴箱中静置10 min,然后用离心机(3000 g)离心15 min分离血清。样品用商品试剂盒测定生化指标和激素水平。

1.3 猪只屠宰将采血后的猪进行屠宰,分离背最长肌,屠宰后45 min立即用pH计测定pH,参考吕先召(2016)的方法测定肌肉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以及肉品质指标(滴水损失、剪切力、肉色、大理石纹、背膘厚度)。

1.4 数据分析试验数据用Micorsoft Excel做均值处理,采用SPSS软件(22.0版)单因素方差模型进行分析,P<0.05表示组间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光照制度对育肥猪阶段生长性能的影响由表2可知,延长光照时间对19 w育肥猪体重、15~19 w日增重、采食量和饲料效率以及15~24 w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延长光照时间显著提高了24 w体重、20~24 w和15~24 w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效率。此外,处理组20~24 w育肥猪采食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2.09%(P<0.05)。

表2 光照制度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光照制度对育肥猪肉品质的影响由表3可知,延长光照时间对育肥猪肌肉pH、剪切力、大理石纹评分、肉色、眼肌面积、肌肉干物质和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肌肉滴水损失、背膘厚度和肌肉粗脂肪含量分别显著提高41.18%、44.44%和17.73%(P<0.05)。

表3 光照制度对育肥猪肉品质的影响

2.3 光照制度对育肥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由表4可知,光照制度对育肥猪血清甘油三酯、非酯化脂肪酸、载脂蛋白(A和B)、低密度和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处理组育肥猪血清葡萄糖和胆固醇浓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7.57%和20.29%(P<0.05),但血清载脂蛋白E、褪黑激素、胰岛素和瘦素浓度分别显著提高48.85%、182.61%、79.56%和39.23%(P<0.05)。

表4 光照制度对育肥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 讨论

光周期通常对动物的生长、摄食和代谢节律起重要作用。有研究报道表明,延长动物的光照时间较自然光照提高了采食量,同时,在冬季延长光周期可降低体脂沉积,但对生长速度无改善作用(Kokolski等,2017)。本研究结果表明,将育肥猪的光照时间提高4 h可以显著提高生长后期的采食量,同时日增重和饲料效率也显著改善。作者推测,光周期对采食量的影响可能是增加夜间采食时间,进而使育肥猪摄入更多的营养物质,进一步影响动物的能量代谢。

叶金玲等(2020)研究指出,随着休息时间的增加,体脂沉积会降低。本研究结果表明,延长光照时间可显著提高育肥猪的背膘厚度和肌肉脂肪含量,这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尽管本研究发现肉色不受光照时间的影响,但Tuell等(2020)研究显示,屠宰后45 min,延长光照组肉牛的肉色a值显著降低,同时脂质氧化和蛋白质变性更高。以上结果表明,光照时间对肉质的影响可能与动物种类有显著相关性。

不同激素(如胰岛素、瘦素和褪黑素)与调节脂质代谢密切相关,它们在体内的含量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光周期影响。但Zhang和Wang(2006)报道,瘦素和胰岛素水平不仅受光周期的直接影响,还受日粮能量水平和褪黑素的调节。本研究结果发现,延长光照时间可显著提高血清胰岛素、瘦素和褪黑激素的浓度,其中较高的胰岛素水平表明谷氨酰胺的利用率提高,促进了合成代谢(Tuell等,2020)。胰岛素可促进脂肪合成,而瘦素可能发挥相反的作用,因此,本研究中胰岛素浓度的升高与肌肉脂肪及背膘厚度提高的结果一致。生长后期延长光照周期的育肥猪采食量的增加可能也是激素调节的结果,也可能是需要更多能量的结果。

4 结论

将冬季育肥猪的光照时间从12 h延长至16 h可显著提高生长后期的采食量和日增重,同时通过提高脂代谢相关激素水平来提高肌肉脂肪的沉积,但对大部分肉品质指标无负面影响。

猜你喜欢

瘦素光照血清
肉种鸡的光照不应性对养殖生产的不良影响分析
血清4型Ⅰ群禽腺病毒 Hexon、FierⅠ、FiberⅡ基因的原核表达
幽门螺菌感染胃炎患者血清miR-155表达与IL-6表达的相关性
隐蔽的力量
鱼类瘦素的研究进展
水禽舍的光照及其控制
蛋鸭的光照管理
血清HBV—DNA与HBV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瘦素与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