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师个案分析

2022-03-19海旭光 张树芬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5期
关键词:临床药学发热药学服务

海旭光 张树芬

摘要:(目的)通过药师参与临床会诊的全过程,用个案分析来表述药师进入临床的条件和意义。(方法)从进入到建议,直至患者康复出院的每个过程和思维方式的具体描述。(结论)满意的结果留给我更多的思考,并因此提出医药互补的重要性和要做到医药互补所必须具备的一些条件。

关键词:临床药学;药学服务;发热;粪毒素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5--01

药师参与临床医生会诊是近年来不断发展起来的临床药学学科的一个主要内容之一。临床药学的发展是在有条件的等级较高的医疗机构的带领下不断发展起来的,在基层医疗机构,真正的临床药学的开展也仅是在近年来不断倡导的药学咨询服务。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一种有药师参与的一些临床病案讨论,或是有药师介入的一些复杂病例的会诊及用药讨论,前提必须是药学人员具备药学知识和临床知识于一身者,或药学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与临床医生的交流和相处较融洽者,或者是药师的日常药学服务能力和水平深受患者,家属或医生的认可者,或者药师本身兼任有其他行政职务,有权利和能力过问一些具体事务等(以基层医院为主)。具备上述条件之一,药师进入临床也就顺理成章,而且还会有所作为。本文是笔者介入临床的一典型病例,现以个案分析介绍并发表自己观点于下,以和同道共同交流。

【案例】 患者杨××,女,24岁,孕足月,于2009年9月某日晚因自觉发热到当地卫生院就诊,卫生院值班医生未给患者做相关检查和体温测试,即按患者自述发热而给予肌注安痛定注射液2ml,柴胡注射液2ml后嘱其回家休息;患者回家后,自觉汗出热退,但又出现腹痛症状,以下腹疼痛尤甚。因患者怀孕已足月,家人考虑欲生小孩,当晚就将患者送到我单位妇产科;来到我单位妇产科按急诊收住院,并及时做产科B超、血常规和产前检查。B超提示:1、约孕39周+;2、宫内单活胎,头位;3、胎儿脐绕颈两周。血常规WBC12.7×109·L-1,Gran8.4×109·L-1。产检:宫口开4cm,胎心165次/分,胎膜未破,临产状,产妇腹痛逐加剧,医生建议立即行剖宫产手术。在征得家属同意并签写手术同意书后,妇产科按急诊即时行剖宫产手术。手术顺利产出一健康男婴,自产后,产妇反复发热三天,最高体温达39.6°;在产科排除妇科疾病,产科切口感染的情况下,请内外科进行过三次会诊,结果均以“不明原因发热”而告知。后来,科室只能以因本单位条件有限而建议患者转上级医院诊治。

当患者家属拿着转院申请到笔者处时,笔者以一个药师应有的职责和对患者的关怀寻问过病史后,觉得该患者的发热定有原因,随即介入该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在查阅病历和了解整个治疗过程后,得知其发热特点为晨轻幕重,用退热药后汗出热退,几小时后热象又起。经与产科临床医生交换意见后,再做本单位条件许可的一些相关检查,未果,笔者又进入病房直接面对病人,并进行病史追问和体格检查,发现患者自述一周未曾大便,全腹压痛。由此,笔者结合该产妇三天前因自觉发热而到当地卫生院就诊的经历推断,估计发热病因来自胃肠道故而又认真对腹部进行触诊。由于患者体型肥胖,加之刚做过剖宫产手术,难以触及肠管情况,可考虑到患者至今已有一周未曾大便,仍重点考虑为宿便毒素吸收而致机体发热。当即建议:暂不转院,先通其便,观察后视病情变化再做决定,同时建议为患者用潘泻叶10克泡水频服,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顿服,便出停药。产科临床医生如法施药,患者当晚即排大量硬结宿便,恶臭难闻。此便一出,患者轻松入睡,当晚未出现发热。入夜排大便少量一次,次日大便二次,量均少,产妇饮食如健康时,未见发热。第三天化验,血常规无异常,且无发热,母子情况良好,患者及其家屬要求出院,经科室各项检查评估后,由科主任签字:准许出院。一周后,电话随访,家属告知:一切正常,母子健康。

【讨论】就本病例而言,在院外的处理不予评论,本院的早期处理,笔者认为是正确的,但后期患者出现反复发热时,临床医生的思维受限,仅将疾病的原因停留在感染层面,处理仅为对症处理,以致寻找不到真正的病因,从而简单地给予“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最后不得不以条件有限而提出转院意见。笔者以为,发热的病因很多,感染性疾病固然是导致发热的重要原因,但其它原因的发热也不少见,如:脱水,感受风寒、食物、药物、神经性发热,以及本病例的粪毒素吸收所致的发热等。

知识是指导方法的基础,方法是找到问题根源的引擎,正确的方法却是找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武器,作为医者,掌握较为全面的知识是面对患者的必备条件,作为药师、掌握较为全面的药学知识是服务临床的必备条件,而在此基础上再掌握更多临床各科相关知识,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参与临床时有勇气面对病人,为临床医生提出合理化建议,最终帮助患者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甚至是难题,进而达到医药互补、药学服务于临床的目的。

作者简介:海旭光,1964-11,男,汉,云南曲靖,本科,副主任药师,医院药学。

3612501186521

猜你喜欢

临床药学发热药学服务
我院17种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内容变更调查分析
红外成像技术在电气设备中的应用
临床药学在慢病高血压个体化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临床药师参与会诊385例感染病例的分析
眼科病区用药咨询常见问题分析
回转窑托轮轴瓦发热原因及相应防范措施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针对变电站设备的红外测温思路分析
急诊用药咨询的帕累托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