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联体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措施与策略探讨

2022-03-19姜雪冰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5期
关键词:医联体新冠肺炎

姜雪冰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对医联体在新冠肺炎防控措施和策略进行分析探讨,最终发现医联体对于整合资源、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以及落实新冠肺炎分级诊疗等工作上具有非常大的优势。根据调查发现,目前国内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较弱、医联体的建设联动性不足、分级诊疗难落实以及医疗机构内部重视治疗忽视防护等问题。因此,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在应对新冠肺炎时的防控措施和策略。

关键词:医联体;新冠肺炎;防控措施及策略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5--01

医联体作为医疗模式改革的重要成果和创新,在充分利用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医疗服务以及提高医疗体系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近几年,世界都被新冠病毒闹得元气大伤,国内在爆发疫情期间,医联体在病例筛选、患者治疗以及资源整合等工作中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新冠患者实现了分级诊疗。在2020年,疫情爆发严重时期,国家强调要充分发挥医联体在传染病防控技术和经验上的作用。本文也通过探讨医联体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作用,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建议。

1医联体建设情况

医联体是我国医疗改革下形成的创新型医疗模式。经过分析探讨和实践工作,使其在合理分配区域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效率等重要医疗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目前也已成为实现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途径[1]。

2医联体的疫情防控措施

在此前的国内疫情防控工作中,医联体通过及时准确的资源整合、完善优化基础医疗机构防疫能力、促进分级诊疗制定的加速实现等措施,为防控疫情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向人们展示了医联体在抗击疫情方面的优势。抗击疫情工作过程中的具体防控措施如下:

2.1快速整合材料,联合抗击疫情

在抗击疫情期间,医联体内部组建了一支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意在对所有组织成员进行统一指挥和工作部署,在对人力、物力和信息的整合及利用方面都表现出了强大的管理优势[2]。在物资利用方面,由于当时疫情来的太过突然,很多医疗结构并没有事先为此做到充分的物资准备,导致在进行治疗时,物资严重短缺。医联体针对此类情况进行了及时的物资整合,对于疫情期间患者的爆发式增长,本次资源整合工作解决了医疗机构物资需求方面的问题。比如山西的某家医院在疫情爆发的初期就准备好了防控所需物资,并进行统一调配[3]。在人力方面,在疫情爆发时期,很多医院对于疫情来临时的人力储备方面严重不足,针对此类情况,医联体及时进行了人力整合,为很多医院提供了大量的医疗救治人员,解决了医疗人员不足的情况。

2.2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积极发挥“兜网底”作用

基层医疗机构是疫情防控的基础防线,在防控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基础医疗机构在通过参与医联体建设工作,自身的医疗服务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加强。首先医联体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视频、语音等形式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培训,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疫情防控能力[4]。其次,当地重点医院发挥着先锋带头作用,凭借自身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帮助基层医疗机构的巩固抗疫能力。目前已经有多数医联体都实现了医疗资源共享,有效解决了部分医院因设备等资源的不足而拖延治疗时间及降低治疗效果的情况。最后就是互联网科技建设,医联体通过挥发人才优势,对基层的网络化建设提供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对于大型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措施经验不足,导致病原体无法及时被锁定和患者没有办法被第一时间隔离,医联体此时充分利用人才优势,联合社区及相关工作人员对管理区域进行地毯式搜索,并实现网络化管理,提高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工作效率。

2.3多举措并行,加强落实分级诊疗制度

国家对于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非常关注,并多次强调医联体要积极发挥自身作用。首先医联体对于患者进行网络化的救治和日常的防疫工作,要求醫联体内的各子单位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城市内的医疗集团向基层的医疗机构提供医疗帮助,在患者排查阶段,进行预检分诊,对于发热病人及疑似患病者进行针对性处理,首先是将疑似病例和确诊的病例转移到市级以上级别的医院进行治疗和隔离。县级的医联体主要负责治疗,以增加患者康复率[5]。乡镇级的医联体主要工作放在防控上,阻止病原体的传播。其次,医联体在防疫时期也积极落实了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机制。基层医疗机构在疫情防控时期对发热的患者进行筛选和分诊,为上级的医疗机构提供分担救治患者的重担。此外,在患者从上级医院出院后,基层医疗机构的任务就是对其进行检测,以防患者发生二次感染。

3疫情期间医联体建设的问题

3.1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较弱

新冠疫情的出现,阻碍了我国医联体的建设工作,这为我国高效建设医联体工作提出了一项重大考验,同时也暴露了目前国内基层公共卫生应急能力薄弱的短板[6]。首先是服务水平较差。疫情爆发期间,部分基层医疗机构暴露出来了医疗物资不足、防护措施不够、人力不足以及专业能力欠缺等问题。在对患者进行筛选和隔离工作中专业能力不足,致使对区域内居民进行排查和隔离管理工作无法得到高效落实。其次,家庭医生没有起到健康守护者的作用。家庭医生是疫情防控工作的主流砥柱,是我们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道防线。而在疫情期间,家庭医生不光要为居民诊治常见的疾病,而且还要在疫情阶段程度排查员的工作,无法将关注点放在疫情防控工作中。

3.2医联体建设的联动性不足

在疫情来临时期,医联体并没有表现出大家所期待的应对能力。从疫情初期的防控工作就能够清楚发现,很多医院都是各自为营,并没有与其他医院形成联动配合关系。在疫情爆发相对严重时期,很多三甲医疗机构都被视为重点救治机构,患者纷纷进入医院进行救治,使得医院在有限的人力和物力的前提下,无法照顾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需求。后期随着国内各地区、各行业医疗人员的支援,这些医院的压力才开始渐渐减小,人力和物力的不断补充也为各大医疗机构的联动提供了先决条件。从上面情况可以得出结论,目前国内很多地区并没有建立起成熟的医联体,很多医疗机构都是各自为营,各顾安危,地区医疗机构之间的联动性严重不足[7]。

3.3醫联体建设过程中的“重治轻防”

国内很多医疗机构都存在一个通病,那就是只重视治疗,而过分轻视防疫,“重治轻防”现象屡见不鲜。医联体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经过调查可归纳为以下几点原因:首先是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医疗人才严重紧缺;其次是医联体在建设过程中缺乏公共卫生机构的参与。目前医联体中,多数都为妇幼保健医院,很少有疾控中心的参与,并且很多医生也都是专科专职。

3.4分级诊疗制度难落实

医联体作为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重要载体,但是在目前看来,医联体并没有起到其应该起到的作用。在疫情爆发的初期,武汉作为重点地区并没有采取有序的治疗模式,还是出现了就医秩序混乱的情况。但随着制度的进一步落实,武汉才开始逐步实行疫情分级诊疗模式。

4疫情下对医联体的发展建议

4.1提升基层医疗结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强化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是医联体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这对于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也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以上目标,要求医联体内的重点医院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加速落实公共卫生的职能,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健康管理等工作。此外,面对全科医生人次储备不足的情况,医联体内的重点医院须联合基层医疗机构组一支全科医生团队,共同履行家庭医生的职责和任务。还有就是要根据实际需求对全科医生进行专业培训,提升专业能力。

4.2促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

对于区域内各医疗机构联动性不足的情况,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联动机制建设。通过完善医联体的体系信息建设,实现各医疗机构资源及信息共享。

4.3推动医联体内医防融合

首先要加强医防融合体系的建设,最好能够以制度或政策的形式进行约束。要求医联体落实防治联合体系,促进医防融合发展。其次就是要完善医联体应急管理体现建设。加强医联体和公共卫生机构的联系,实现协同联动、资源共享。

4.4加快落实分级诊疗制度

分级诊疗制度是证明我国医疗模式成功改革的标准,因此迫切需要落实分级诊疗制度。首先要建立相关部门的联动协商机制,推进政府和其他有关部门之间达成分级诊疗制度的共识,并共同为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目标而努力。

结束语:

医联体作为国内创新医疗模式的产物,受到国家的重点关注,尤其是在疫情爆发阶段。在疫情防控阶段,国内医疗机构存在很多问题,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较弱、医联体的建设联动性不足、分级诊疗难落实以及医疗机构内部重视治疗忽视防护等,针对这些问题,医联体应采取针对性方案及时进行解决,加快国内医疗水平发展,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雷祎,甄冬云,李寒,等. 医联体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措施与策略探讨[J]. 医院管理论坛,2020,37(4):17-19.

[2] 杨燕,魏雨蒙,陈巧玲,等. 医联体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优势与发展建议[J]. 医学与法学,2021,13(5):99-102.

[3] 褚红玲,朴玉粉,佘瑞芳,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北京市某医联体的应对措施及实施评价[J].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31):3905-3911.

[4] 傅卫,秦江梅,黄二丹,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基层医疗卫生发展策略[J].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0):1199-1201.

[5] 阮云杰,张明,丁洪琼,等.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医联体上下联动机制运行实践与思考[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1,38(1):8-10.

[6] 田昕,李晓轩,吴静. 新冠肺炎疫情下区域纵向医联体建设思考[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0,19(11):1121-1124.

[7] 舒文,吴昕,严李其,等. 医联体下县域新冠肺炎防控体系有效性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68):316-317.

3713501186546

猜你喜欢

医联体新冠肺炎
情报体系在应急事件中的作用与价值
我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的情报机制及体系
政府要做好公共价值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新冠肺炎疫情前期应急防控的“五情”大数据分析
科学与价值: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风险决策机制及其优化
台陆委会正式改称“新冠肺炎”
医联体—家庭签约服务制家庭式慢病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
浅析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对医院经济的影响
区镇一体化紧密型医联体运行效果分析
松散“医联体”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