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社区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2022-03-19郭冰
摘 要:农村生态社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社区发展新模式,是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必然方向。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下,文章首先对农村生态社区建设的内涵进行深入阐述,其次梳理了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的成效,最后提出推动农村生态社区建设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相关对策和建议主要涉及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营造绿色生态环境;健全农村环境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促进乡村经济生态发展,通过这些来提供相关可行性参考。
关键词:农村生态社区;乡村振兴;绿色发展;传统村落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2)02-0033-02
DOI:10.13939/j.cnki.zgsc.2022.02.033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农村发展新阶段做出重大部署,开启了美丽乡村建设进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以生态优先,绿色规划,确保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让农民在鄉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当前,如何将传统村落提升、转化为生态乡村,构建新农村生态经济,建设新农村生态社区,实现未来乡村绿色可持续发展是现阶段人们必须认真思考和实践的时代命题。
1 农村生态社区建设的内涵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农村生态社区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主要包括生态产业、生态村庄、生态文化等。生态产业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生态村庄是农民安居立业的物质家园,生态社区是农民幸福生活的精神依托。农村生态社区是秉承可持续发展精神,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社区发展新模式,是实现国富民强、人民幸福和乡村美丽的基础。
农村生态社区不同于农村传统村落,更不是城市社区的复制。它以农民为核心,立足于社区的生态化构建以及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新型农村社区生产、生活方式的升级,进而推动乡村振兴。通过农村生态社区的建设,赋予乡村新的社会形态,注入新的活力,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乡村发展的升级转型。发展农村生态社区,不仅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还能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提高农民生活品质。因此,农村生态社区是农村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
2 当前农村生态社区建设成效
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大力推进,新农村生态社区建设成效逐步显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村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取得实效
农村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农民幸福生活的品质。自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全面推开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来,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据统计,全国95%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已覆盖全国90%以上行政村,农村卫生厕所的普及率由2016年的48.6%提高到65%以上,近30%的农户生活污水得到有效管控,农村生活污水乱排现象明显减少,基本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确定的目标。与此同时,各地区不断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机制,以长久保持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2.2 落实生态文明理念,传统村落生态保护取得实效
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村落的生态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国60%以上的传统村落得到了保护修缮。村落保护与生态保护是相辅相成的,保护好传统村落的本底生态环境,也是在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同时,利用传统村落独特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支撑村落保护发展,构建传统村落新的生态经济体系,赋予传统村落新的生命力。如徽州区呈坎村、江西景德镇瑶里村等,通过深度挖掘村落自身价值,让历史文化遗存与现代生活共融,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传统村落才能真正得以持续保护发展。我国自2012年起,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逐渐得到重视,并获得财政资金支持,中央财政给予每个国家级传统村落财政支持300万元,惠达3155个村落。
2.3 推广新技术,绿色农业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效
根据《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19》,2012—2018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从73.46提升至76.12,在资源节约与保育、生态环境安全、绿色产品供给、生活富裕美好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和使用,使全国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畜禽粪污资源化和秸秆综合化利用取得实效,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 2019年全国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39.2%、农药利用率达39.8%。我国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总数已超过12万个。虽然我国农业绿色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以后化肥和农药的用量将会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测土配方、生物导弹之类的新技术,提高农业生态效率及农产品的品质。
2.4 农民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取得成效
我国近2/3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人口素质决定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农民是否具有生态环保意识,不仅影响到农产品安全问题,对农村环境治理成效和农业绿色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各级政府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文明新风宣讲、党员志愿者送学上门等形式,进行环保知识和环境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培养环境保护意识。把“村规”“民约”与保护环境、生态文化相结合,引导和培育以绿色生态为主体的消费观和生产方式,加大农民环保责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把治理环保的主动权交给农民,让农民构建出自己的生态堡垒,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工作颇有成效。
3 推动农村生态社区建设的建议
3.1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当前,绿色发展理念已成为全球发展的新趋势和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要求,长期以来,由于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和利用,高投入高消耗,造成生态系统结构失衡、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当下,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策略,实现对生态环境和能源资源的有效保护,也是农村生态社区建设发展之方向。
农村生态社区是以生态文明为基础,把社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结合,尊重自然规律,以人为本,收入稳定,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的生态居住地。与绿色发展理念高度一致。绿色发展理念事关每个人,需要全社会的觉醒和广泛参与,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构建绿色生态社区经济体系,推进农业绿色生态发展。
3.2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营造绿色生态环境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关乎农村地区百姓的生活品质,对农村生态环境长效保障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但与城市相比,仍显薄弱,如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数量少;农产品物流设施相对落后;农村交通、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亟待完善,农民生活极不便利。
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和行动计划,对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营造生态宜居环境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3 健全农村环境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自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来,很多村庄面貌有所改善,但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经过多年宣传教育,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升,但随意破坏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重建设,轻管理” 在农村环境管理工作中很突出,缺乏长效管护机制,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相关标准制定等,仅仅依靠短期或者“一窝蜂”式的行政强制手段,难以实现对农村环境保护治理的长期有效监管、控制及反馈。
农村生态社区的建设者是农民,农民是社区环境建设的直接受益者,美好环境的维护需要所有人共同参与,建立健全垃圾清运长效保洁机制,制定工作方案和管护标准,落实管护队伍,同时建立环境保护工作的公众参与机制,提升环境管理能力,对农村生态社区长效保持优美环境非常重要。
3.4 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促进乡村经济生态发展
农村生态社区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还要与时俱进地推动农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意识。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培育生态文明风尚是新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
乡村文化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深度挖掘乡村文化,能够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将传统文化与休闲旅游结合,打造特色乡村,形成特色产业优势。如陕西岐山周礼村,以展现周文化与传承周文化为主旨,开发旅游、演艺、餐饮服务市场,吸引游客,实现了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服务经济的转型,由此获得的部分收益投入乡村文化的建设与保护,形成可持续的乡村文化保护与利用模式,促进乡村经济生态有序发展。
4 总结
農村生态社区践行生态文明思想,重构和谐社会关系和幸福生活的基本单元。它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秉承可持续发展精神的社区发展新模式,也是一种理想生活样本,国内国外目前都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已受到广泛关注,未来生态社区必将得到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博金.农村生态型社区建设模式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8.
[2]冯天博.新时代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0.
[3]暨松涛.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生态社区发展模式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4.
[4]郁静娴,付明丽,宋豪新.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全国95%以上村庄开展清洁行动[N].人民日报,2020-10-23.
[5]李慧斌,杨迪.村村好风光 家家皆喜乐[N].农民日报,2020-12-27.
[6]董峻,于文静.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N].光明日报,2020-06-11.
[7]连晓芳.生态文明视域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N].中国文化报,2017-09-01.
[8]梁謇.筑牢农业绿色发展的制度之基[N].东方城乡报,2020-06-16.
[9]李慧,郑惠原.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成绩斐然[N].光明日报,2018-07-29.
[10]董峻,于文静.从拼资源转向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新成效综述[N].解放军报,2020-06-11.
[11]秦毅.文化旅游助力陕西乡村脱贫[N].中国文化报,2018-07-04.
[12]樊雅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中国沼气,2015,33(4).
[13]李钢. 国外生态社区建设特征、经验与启示——以德国、美国和日本为例[J].世界农业,2018(1).
[基金项目]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人文社科课题“美丽乡村背景下北京农村生态社区发展模式研究”(课题编号:XY-SK-20-0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郭冰(1968—),女,河北昌黎人,硕士,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现代服务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物业管理、现代教育技术。
3584501186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