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孢他啶联合左氧氟沙星在呼吸内科感染病人抗感染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2022-03-19胡丽红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5期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

胡丽红

摘要:目的:评价对呼吸内科感染患者采用头孢他啶和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的有效性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间本院收治的160例呼吸内科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头孢他啶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头孢他啶与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方案用于呼吸内科感染患者中的临床疗效确切,不仅可改善其炎性因子水平,而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推广使用。

关键词:呼吸内科感染;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抗感染

【中图分类号】F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5--01

引言:

呼吸内科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科室,且近年来多药耐药菌感染呈增加趋势。在革兰阳性菌中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一般情况下鼻咽部葡萄球菌定植率达20%~50%,其中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毒力最强,是导致严重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在呼吸内科中,常出现肺部感染、心内膜炎、脓毒血症等,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上升。国内外多所医院均存在局部暴发流行,给医院感染管理带来极大困难。本文就此展开了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间本院收治的160例呼吸内科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组各80例。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21:19;年龄最大70岁、最小19岁,平均年龄(48.32±10.49)岁;病程最长18个月、最短2个月,平均病程(13.59±3.87)个月。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3:17;年龄最大72岁、最小23岁,平均年龄(49.53±10.52)岁;病程最长18个月、最短3个月,平均病程(13.67±3.78)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即施行疾病知识教育、健康宣教等,详细向患者介绍疾病诱因、典型症状等内容,促使患者认识到早期抗感染治疗的重要性。并对其呼吸困难程度进行客观判断,针对重度呼吸抑制患者可提供吸氧支持;针对咳嗽次数较多患者需及时止咳。对照组:单一注射头孢他啶注射液治疗,予以静脉滴注100ml(0.9%)氯化钠注射液+头孢他啶注射液0.25g进行治疗,滴注频率:1次/12h,结合患者病情实际采取对症加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左氧氟沙星片进行治疗,用药剂量及次数:0.2g/次,分别于早、中、晚3次服用,对于症状较严重者可予以适当加量服用。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显效2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IL-6、TNF-α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IL-6、TNF-α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对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应是医院感染管理重点。尤其是一些老年患者中,由于老年人本身是易感人群,血清抗体分泌少,免疫力下降,如果合并其他易感因素则增加感染风险。这就应加强防控力度,一是加强对医疗设施器械清洁消毒,重视医护人员无菌操作,减少交叉感染,减少侵入性操作;二是重点关注易感人群,对于疑似病例进行痰或血培养,慎重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产生菌株,降低科室耐药性。呼吸内科感染主要是指机体支气管、气管黏膜等不同部位受病菌入侵后出现的炎症反应,导致气管纤毛出现粘连、变短等不良现象,往往会影响患者周围正常组织[1]。关于呼吸内科感染的抗感染药物种类较多,可选择性较强。头孢他啶属第三代头孢菌素,相较前两代头孢菌素,该药物的抑菌作用更强。头孢他啶通过静脉输注将药物输送入人体内发挥功效,随机体血液循环快速治疗疾病,其对细菌细胞壁、细胞内转肽酶的合成抑制作用显著,交叉连接受阻致使细胞壁难以有效生成所需物质,继而出现细菌细胞溶解反应,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危及其生命安全[2]。基于頭孢他啶予以患者左氧氟沙星治疗,有利于增强其组织渗透功能,气道上皮、巨噬细胞对于药物进入细胞内部无明显干扰,此治疗方案可促使细菌细胞中药物浓度异常增加,对细菌细胞DNA合成、复制,增殖等环节进行有效抑制,减轻其炎性症状[3]。患者用药后TNF-α、IL-6水平往往会呈现显著下降趋势。本研究结果显示,经不同抗感染方案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罹患呼吸内科感染患者进行抗感染药物治疗,采用头孢他啶和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改善其炎性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刘佳.心衰并肺部感染患者应用头孢他啶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价值探究[J].当代医学,2019,25(35):145-146.

[2]王瑞芳.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采用头孢他啶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其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1):73.

[3]朱超,杨少林.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他啶治疗尿路感染临床疗效观察及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30):101-104.

2810500783218

猜你喜欢

左氧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比较
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分析
对比分析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差异
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研究
不同喹诺酮类药物药理分析及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对比观察
慢性支气管炎应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氨溴索治疗的效果研究
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临床观察
我院2014—2015年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与药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