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张易
2022-03-19阎海军
阎海军
隆德、西吉一带,鲜有高峻的山峦沟壑。将台堡是不经意间出现的。这是太过熟悉的地名,因为红军。从这里向东,翻越陇山轻而易举。我选择了继续向北。我的计划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在陇山的最北端反复东西翻越,以更多地考察陇山的隘口。这个想法很好,但实施起来很费时间。
一路向北来到西吉县的张易镇时,时间已是午后四时多。根据地图,此地和固原城基本处在同纬度。这里靠近木峡关。于是我决定,由木峡关翻越陇山进入固原,一路驰骋向北的方向改由向东。我不停打听靠近木峡关的道路,来到了张易镇政府,找到文化站站长。他对当地的历史文化所知甚少,介绍最多的是关于僧侣在这一地的活动故事。他带领我参观了一座寺庙,寺里只有一个出家人。僧人的表达非常世俗—出家为了生活,并不是为了修行。他嘴角飘荡的话语全是柴米油盐。
镇政府所在的地方,距离翻山的道路尚远,站长推荐了大店村一位村干部的电话,那里是木峡关古道经过的地方。水泥路扎进山谷,弯弯曲曲延伸到山根,大店村就到了。到达村委会广场时,天色已经暗淡。村干部说,以前的古道现在没人走,已经荒废了。再说,古道向東穿峡而过,快进固原时,有一个水库,根本出不去。
看古道,天已黑,我决计找这一带生活的老人,听有关古道的历史。村干部把我带到了一个小卖部。主人很热情,他只有一只手,熟练地泡了杯茶,开始聊天。主人叫赵国仓,生于1939年,年轻时在青海当过兵,1961年复原回村当民兵营长,1966年在生产队排爆,失去了一只左手。
赵国仓说,小时候听老人说,木峡关主要走马车和驼队,从固原城里过海子峡,十公里,就出峡了,去兰州、去西部,都可以。他说,自己小时候见过驼队,一直到人民公社时期,路还在走。海子峡后来修了水库,路就断了。政府在山上修了更方便好走的公路。民国时期,峡里有土匪。峡口,有传说中的孟良城和焦赞城。现在峡口还有烽火台,是明代的。
从水泥路退出来,上到柏油公路,经慢坡行至山顶时,处处在修路。缓慢开行十多公里,我才到达固原郊区。这一带的陇山海拔依然在1000米到2500米之间,但是陇山两侧的台地海拔明显高于南部,所以翻山的古道隘口和现今的公路隘口,都比较平坦。
番须道以北,翻越陇山的隘口依次有鸡头道、六盘道、木峡道、石门道。木峡道和石门道,显然是所有逾陇通道中坡度最小的道。从这两条道路前往西部,可以直接从靖远以北区域跨过黄河,直抵凉州,避免翻越乌鞘岭之苦。有人统计,途经固原的丝绸之路东段北道,比南道要节省200里距离,但这样走绕开了兰州、秦州、狄道等陇西的大城市。如果西行的目的是单纯赶路,走北道显然最便捷。如果逾陇要在秦州、狄道一带做生意、谈公事、走亲戚,显然得走南道。
木峡关是由固原西越陇山的要道之一。从甘肃省临洮县起始的战国秦长城一段,若要跨越陇山,也是在张易境内的海子峡。秦完成征伐义渠戎的任务之后,出于对西北其他少数民族的防范,用长城和陇山构成坐标,木峡关就在关键的交汇点。后世,这里依然是民族冲突和军事用兵的重地:北魏年间,宇文泰进讨侯莫陈悦(复姓“侯莫陈”)时,由木峡关出兵;隋代突厥南下关陇,也是经过这个关口;唐朝,木峡关依然是重要的军事要塞;宋时,西夏军队就是从木峡关西侧的张易南下,完成了完胜宋军的好水川大捷;近世,毛泽东带领红军在这一带翻山东进,并写下了著名的《清平乐·六盘山》。
3850500218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