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2022-03-19赵义

南风窗 2022年6期
关键词:政策政府疫情

赵义

3月5日,第十三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了政府工作报告。

过去的202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十四五”实现了良好开局,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符合预期。其中,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8.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基本保持了同步增速。

显然,在中高速增长的新发展阶段,GDP增速能达到8.1%,是疫情等冲击下的2020年带来的基数效应,当然也显示出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恢复能力。

那么,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现实,中央政府将如何确定今年的GDP增速目标,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这样的目标,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2021年GDP增速8.1%,2020年是2.2%,两年平均为5.1%,看上去2022年确定的GDP增速并不算冒进。

同时,这是在114万亿的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又明显增多,5.5%左右的增速目标的确是像“需要跳一跳才能够摘下来的桃子”。

对每年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历次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会有表述,今年也不例外,其中就提道: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局部疫情时有发生。消费和投资恢复迟缓,稳出口难度增大,能源原材料供应仍然偏紧,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稳就业任务更加艰巨。

比如,从三驾马车来看,2021年净出口增长21.4%,这离不开中国疫情防控的全球领先地位,但今年,由于其他国家生产的进一步恢复等因素,净出口增长的回落是大概率事件,所以“稳出口难度增大”。而消费和投资,2020年和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长是3.9%,2021年固定基建投资增速则在5%以下,消费和投资的恢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是一声令下就可以实现的。

但是,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对中国社会来说又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保就业、保民生还是防风险,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肯定不行。如果经济大起大落,无论是大规模失业潮还是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被突破,对中国社会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

也就是说,我们是在“爬坡过坎”的过程中实现中高速增长,难度当然不低。虽然有这些问题和挑战,但对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政府显然还是有很大信心的。政府在确定GDP增速时,是要经过严密测算的,既要考虑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现实可能性,不会是随随便便提出的。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联组会时,就指出我国发展仍然具有诸多战略性的有利条件: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

其中,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是指,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体量大、回旋余地广,又有超大规模市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长期向好”意味着在新发展阶段,相当时间内仍然会有较高的潜在增长率。这也是像林毅夫这样的经济学家为什么一直对中国经济增长持有乐观态度的原因所在。

当然,“潜在”不等于现实。面对新的下行压力,“稳增长”就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为了完成今年发展目标任务,政府工作报告延续了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七大政策框架,明确提出: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具体举措都是围绕七大政策框架展开,都有相应要求,比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就业政策要提质加力。总的要求是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及时动用储备政策工具,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保市场主体和保民生仍然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惠企利民”是政府政策首要价值取向。毋庸讳言,对广大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而言,在2022年,“活下来”是第一要务。政府的靠前发力的政策也是首先要保证这一点。比如,政府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全部直达企业,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企业的现金流,让企业不会因为一时的现金流短缺而倒下,能够“挺得住”。除了6月底前小微企业存量留抵税额一次性全部退还、增量留底税额足额退还,还专门安排了2000亿元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流动性问题,也是为了保证它们能够“活下去”。

这说明政府的政策是立足于客观实际、实事求是的,其实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新的经济下行压力之大。

为了稳增长,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稳定经济的责任,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

比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引导金融机构准确把握信贷政策,继续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给予融资支持,避免出现行业性限贷、抽贷、断贷。用人行系统人士的话说,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要灵活调节货币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既要防止经济下行和信贷总量共振收缩,也不能“大水漫灌”大幅冲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疫情防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断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加强口岸城市疫情防控,加大对病毒变异的研究和防范力度,加快疫苗和特效药物研发,持续做好疫苗接种工作,科学精准处置局部疫情,保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也就是说,保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本身就是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需要不断提高疫情防控的精准化、科学化和法治化水平,避免“擅自加码”“层层加码”,尽最大努力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事实上,各地区各部门在实际工作都会面临这样的双重目标、多重目标的约束。从稳增长角度来说,这就要求谨慎出台具有紧缩性质的政策,或者把握好具有紧缩性的政策的力度和节奏,避免和经济下行叠加,出现“合成谬误”和“分解谬误”。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内蒙古代表团审议。近些年的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煤”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尤其是在“双碳”工作已经启动的背景下更是如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够未立先破。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的国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立足国情,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搞运动式‘降碳’、踩‘急刹车’。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既要有一个绿色清洁的环境,也要保证我们的生产生活正常进行。”

2021年有段时间,运动式“降碳”的确对生产生活正常进行造成了一定影响。在稳增长的要求之下,更要把握好绿色转型发展的政策力度和节奏。

1月24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的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实现“双碳”目标,应注重处理好四对关系,澄清了一些误解,比如减排不是减生产力,也不是不排放,而是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矫正了一些实际工作中的偏差,比如各地的“双碳”行动并不是“齐步走”,是要根据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的实际,从全国来衡量哪里要减,要清零,哪里要保留,甚至还要增加。

如果是“一刀切”“齐步走”,“新的吃饭的家伙又没拿到手”,那必然会严重冲击正常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严重冲击稳增长大局。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

把“立”放在“破”之前,是既要积极去“立”,比如立足于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又要防止未立先破,“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

就像绿色低碳转型这个例子显示的,不仅是各地区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面临双重、多重目標的约束,对中央政府来说也是如此。无论是防范风险、推进公平竞争和共同富裕、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等,从根本上说是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不过,在实际工作中,总是需要不断推出强监管等政策,一样需要把握好力度和节奏,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努力避免发生和经济下行压力的频繁共振。

市场经济肯定需要监管,企业家肯定需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这里说的是在具体政策措施的实际落地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其对市场主体的预期的影响。

在三驾马车当中,为了实现5.5%的GDP增速,投资肯定要发挥关键作用。除了“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的作用必须得到充分发挥,也就是要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引导民营企业改革创新,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弘扬企业家精神,制定涉企政策要多听市场主体意见,支持企业家专注创业创新、安心经营发展。

让企业家“安心经营发展”,在2022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鼓舞性的政治话语,而是对政府的施政提出了实实在在的要求。政府工作报告也给出了明确和详细的答案。政府的施政也需要“高质量”。现在需要各级政府做的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创造性开展工作,切实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实好。

3021500218581

猜你喜欢

政策政府疫情
政策
政策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助企政策
政策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