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科研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03-18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绩效评价考核

杨 宁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进入“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新阶段,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要求。2020年7月,教育部和人社部发布高校教师职称改革的征询意见稿,提出教师评价和教育评价要破除唯学历、职称、“帽子”、论文、项目的不良倾向,把师德师风、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等放在职称评定第一位。这一举措激起教师对科研评价的强烈共鸣,凸显了高校进行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一、高校科研评价的发展演变

(一)评价阶段与制度发展过程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教育的发展,高校教师科研评价从萌芽到发展、模仿到创新,不断完善,呈现行政评价、同行评议、绩效评价和国际科研计量评价的发展脉络。

1.行政评价阶段(1949年至20世纪80年代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百废待兴,在“学苏联”背景下,掀起了大改造的浪潮。高校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专门人才,“重教学、轻科研”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较长的一段时间高校教师的聘用实行职务任命制,不重视对教师的考核,教师绩效评价存在很大漏洞。一是形式化。没有正式的评价体系,多数是定性评价。二是行政化,借行政手段强制推行。1961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明确提出教师职称评定要以考核为基础,这为改变高校教师考核流于形式,促进教师考核制度形成提供了一定的政策依据。但是没有改变教师考核“重教学、轻科研”的核心特征,评价指标仍依据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学工作量、生产劳动等的具体表现,不涉及科研能力。

2.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初步建立阶段(20 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期)。20 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改革开放,社会各个领域呈现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新局面。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思想打开了高等教育的视野和格局,催动其实施改革,很多高校一改之前的职务任命制,实行教师聘任制,在以“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基本理念指导下,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基本建立,并逐步规范,不再是可有可无,日益成为高校教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师考核日渐制度化,考核结果与教师职务晋升、薪酬等挂钩,这对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管理高效化有极大的作用。198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试行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制度的通知》,最初许多高校的科研工作主要是对教师论文发表的数量作出规定,20世纪80年代后期,同行评审机制被纳入教师绩效评价,它要求教师按要求准备科研业绩材料,上交科研业务主管部门,同行专家逐级审核给出评价结果,由校学术委员会等上级机构进行定级,以此评价教师的科研业绩。这表明科学研究在教师绩效评价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3.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完善阶段(20 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20 世纪90年代后期,为响应国家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深入改革,以科研业绩作为教师聘用和收入分配重要指标这一举措受到空前重视,此时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主要围绕完善量化指标和加强同行评审两方面。前者衍生出“计分制”,将量化指标用于考核教师的科研业绩,2000年南京大学CSSCI 数据库研制成功后,使量化评价更加方便易行,深受各大高校的欢迎;后者发展成“代表作制度”,教师在聘期内发表有较大影响力的论文或著作,并得到同行专家认可,高校对该教师的科研工作将不再进行量化考核,可见同行评审制度在教师个人科研绩效评价中的重要作用。

4.科研计量评价。国际科研计量评价是目前较流行的科研评价方法。该方法主要参考教师在各大数据库发表科学论著的数量及被引证次数,通过计算得出的分值进行比较,以此衡量科研机构和工作者的科研贡献及学术水平。这种方法与同行评议相互配合,实现了指标量化评议和同行评议的有机结合。

(二)评价结构

高校教师的科研评价结构由评价方法和评价内容组成。评价方法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评价阶段与制度发展过程围绕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两条主线相互交织向前发展。定性评价由从事该领域的专家对高校教师科研业绩的性质、意义等进行分析,注重研究过程,灵活性强,研究结果多以文字描述,但比较主观,容易受到材料真实性、逻辑性等影响;定量评价以论文引证分析为基础,对高校教师科研业绩进行数量上的分析,注重研究结果,具有结构化和规范化的特点,研究结果来自大数据,更为科学,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随着科学计量学和科学引文分析的不断发展,SCI、EI、SSCI、ISTP及JCR 等较为完善的引证检索系统成为定量评价的便利工具,极大促进了高校教师科研评价体系的完善。

教师科研评价内容主要是教师的科研成果。通过考察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是否为纵向课题(国家级、国际合作、省部级、市厅级、校级)或横向课题,以及科研成果的奖励级别、发表论文是否被统计源期刊(SCI、CSSCI)收录、科研论著是否是主编、科研专利是否为国际(内)发明专利等,对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系统的评价。

(三)基本原则

1.系统性原则。即需要多方面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尽可能全面纳入教师科研评价的各个维度,争取全面系统地反映其科研能力,防止以偏概全,选择能反映高校教师科研能力本质的关键性指标。由于环境的变化,在评价指标体系制定时还应突出“动态性”的特点。例如,在新时代“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号召下,科研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在高校教师科研能力评价体系占比相应增加。

2.分类性原则。是基于对专业差异的认识,针对不同学科门类的性质制定评价指标体系。通常指标体系依据学科划分为人文社科、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和管理学六大类,各门类指标体系基本结构一致,具体指标各不相同。既收录某一门类为主的SCI、EI、MEDLINE,也可交叉收录其他门类文章。如果把SCI、EI、MEDLINE 等各门类特色指标融合到每个门类指标体系的“收录论文数”指标,通过计算得到各门类的指标值,这样既能体现尊重门类特色,也实现了各门类评价体系基本框架的一致性。

3.科学性原则。这与以人为本的理念息息相关。人是具有意识、思想、情感的主体。科研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要在把握高校教师成长规律和工作特点的前提下,力求科学、客观真实地反映教师科研的本质属性。评价指标的制定要科学合理,既能保证教师具有获得感和成就感,又能激励其科研潜力的发展。科学性原则要贯彻科研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应用和实施的始终,坚持科学公平正义的态度,一切以客观真实事实为依据。

4.可行性原则。坚持可行性原则要将抽象的评价指标具体化、可操作化。具体表现为科研评价指标要内容简洁、符合实际、有规范且可操作的考核程序和方法,这对提高科研评价的客观性、统一性、可重复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实施科研评价面临的困境

(一)重科研,轻教学

高校教师在科研和教学的双重压力下,往往重视科研,忽视教学。科研任务具有时效性,多数教师一段时间的精力投入即可获得看得见的成果,而教学活动具有长效性,需要几代教师的共同投入,且教学成果具有潜在性和模糊性,不能立即看到学生的成长,难以判断他们的进步属于哪位教师的功劳。科研成果比教学成果更容易衡量,教师想获得晋升就必须完成论文、专著等规定数量的考核指标。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挤入研究型大学队伍,教师的科研指标也越来越重,他们不得不把工作重心放在科研上,逐渐失去教学的热情与动力。这种趋势不仅助长了高校教师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不良风气,还成为破坏教学质量、降低学习质量的一大推手,也正是这种趋势,催生部分教师为通过科研成果鉴定到处拉关系走后门请客送礼。调查发现,部分教师认为评价制度不利于课堂教学,许多人在疲于应付各种指标下,难以专心致力于教学质量的改善与提高,很少关心学生。

(二)重数量,轻质量

高校教师面对科研评价制度过分强调量化标准时,往往只注重产量,忽视质量。科研评价体系建立的初衷是鼓励教育工作者追求创新,规范工作,提高科研质量,使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社会。具有突破意义的科研成果要在一个较长的周期内,坚持不懈的付出才能得出,短期内很难有进展。当下的评价机制将教师的科研成果与年终考核和薪酬直接挂钩,逼着教师不得不采取“短、平、快”的策略应对科研指标。这不仅阻碍了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还影响学术研究的健康长远发展,造成学术研究整体水平只下不上,研究没有深度,原创少的局面。

(三)重显性知识,轻隐性知识

考核高校教师科研业绩时,往往只注重显性知识,忽视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只是“冰山一角”,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冰山底部的大部分,科学研究是二者不断生成和转化的过程,教师科研的隐性知识内容广泛,不仅包括蕴含在教师头脑中关于科研的价值、观念、情感,而且包含科研组织管理能力、科研方法、科研技能等经验性知识。重视隐性知识不仅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还能提高高校的整体竞争力。

(四)行政化影响深远

在行政主导的大学体制下,科研评价也带有较浓的行政化色彩,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很容易获得行政职务,有行政职务的教授更容易掌握科研资源。调查发现,具有行政职务的教授的科研产量倍增,科研层次提高,没有行政职务的教师科研处境比较困难,极大地降低了他们的科研热情,长此以往,必然阻碍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导致科学研究水平原地踏步,科研评价去行政化必然且紧迫。

三、对策建议

高校教师科研评价应以实现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为目标,且在实现科研与教学、数量与质量的平衡,重视隐性知识,去行政化的道路上不断迈进。

(一)加强评价体系改革,合理运用考核结果

在理清科研评价体系问题的基础上,重新明确科研绩效考核目的,把促进知识发展,推动学科建设作为考核的主要目的。将量化考核和质性评定相结合,对硬性指标严格把关的同时要对学术贡献和社会影响进行主观、专业的评价。合理使用评价结果,使教师在评价中看到自己的不足,为更好地投入科研工作提供借鉴,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

(二)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完备的硬件设施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的重要使命。教育现代化不仅需要观念现代化,也要设备现代化,为科研提供完备的硬件条件,加快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让每个人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科研内容的分享者、交流者和评价者。高校教师作为知识的生产者,要为其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提高科研效率,促进知识发展。

(三)强化传统教育,教育对外开放

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加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发展战略,推动高校教师产出具有高水平、战略性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教育发展所用。高校教师应作为教育的传播者、导航者,为我国传统教育走出国门、国际化传播与认同提出理论指导。

作为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不可低估。新时代高校教师科研评价改革工作,是教育科学化、国际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业绩考核体系,才能促进高校教师科学研究能力持续发展,提升高校的管理效率。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考核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