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布袋戏剧本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2-03-18吕俭平姚伍解
吕俭平, 姚伍解
(1. 邵阳学院 文学院, 湖南 邵阳 422000; 2. 邵阳市大祥区教育局, 湖南 邵阳 422000)
邵阳布袋戏是我国布袋木偶戏的一个分支流派,以其传承地“邵阳”冠名而得。邵阳布袋戏是传承于湖南省邵阳县九公桥镇白竹村(燕窝岭)刘氏家族中的一种民间戏曲艺术[1]。邵阳布袋戏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流行于邵阳地区。由于老一辈布袋戏艺人文化水平不高,没有条件进行剧本整理,邵阳布袋戏基本上是口耳相传,很难找到剧本,即使能找到已有的少量剧本,也存在数量、内容、语言文字和创作等各种问题。笔者在观赏、摄录布袋戏和整理布袋戏剧本的基础上,对剧本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邵阳布袋戏剧本的问题
(一)现有剧本数量很少,大多只是口耳相传
据估计,邵阳布袋戏的剧目有几百个,常见剧目有几十个。邵阳布袋戏初期几乎都是口耳相传,老艺人没有读书,不会写字,只能口传给弟子。因此,邵阳布袋戏初期几乎看不到剧本。根据我们的了解,邵阳布袋戏市级传承人唐平清等人做了一些整理,整理出一些剧本。邵阳布袋戏国家非遗传承人刘永章与笔者合作整理了5个剧本:《白氏求草》《关公战长沙》《黄河摆渡》《泗水拿刚》《杨孝打虎》。笔者又把唐平清提供的《磨豆腐》《抗疫》两个布袋戏整理成两个剧本。最后整理成《邵阳布袋戏剧本汇编》(1)吕俭平、唐平清、唐求琪整理《邵阳布袋戏剧本汇编》(未出版)。,其中包括28个剧目的剧本。这28个剧本分别是:1.《九锡宫》;2.《黄河摆渡》;3.《乌泥河救主》;4.《薛仁贵征东》;5.《文武贺君》;6.《刘金定杀四门》;7.《两界山》;8.《高老庄》;9.《青龙山》;10.《渭水河》;11.《火焰山》;12.《白骨精三戏唐三藏》;13.《〈西游记〉散摘》;14.《夜夺巴州》;15.《关公战长沙》;16.《姜维观山》;17.《泗水拿刚》;18.《杨孝打虎》;19.《武松打虎》;20.《刘海砍樵》(改编自花鼓戏);21.《东吴成亲》;22.《白氏求草》;23.《岳飞训子》;24.《天官赐福》;25.《蟠桃宴》;26.《彭玉林私访广东》;27.《磨豆腐》;28.《抗疫》。与已有剧目的总数相比,现已整理的剧本数量还是很少的。
(二)现有剧本绝大多数内容陈旧,新剧本很少
邵阳布袋戏绝大多数剧本内容陈旧、远离时代。如上文剧目所示,我们搜集整理的28个剧本中有26个属于古代戏曲。《东吴成亲》等4个剧本中人物活动发生在三国时代,《火焰山》等14个剧本中人物活动发生在唐代,《岳飞训字》等4个剧本中人物活动发生在宋代,《彭玉林私访广东》人物活动发生在清代。剧本内容大都取自《西游记》《三国演义》《说唐全传》等,只有《磨豆腐》《抗疫》这两个剧本属于现代题材戏曲。以古代题材为内容的老的戏曲剧本并不是不好,相反,很多老的邵阳布袋戏剧本极富教育意义。比如关于《西游记》的剧目,观众看了,就会被一种不畏妖魔、不怕艰苦的精神所感染,进而从中受益;《杨孝打虎》则让人体会到了对待父母长辈要孝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艺应为时代立传,为社会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会发生变化,邵阳布袋戏也应该与时俱进,创作更多新剧本,反映新时代的新成就、新面貌。
(三)剧本的地域色彩不够浓厚
作为一种地方戏,邵阳布袋戏应当有更多的地方特色元素的融入,应该有浓郁的地方风味与地域特色。在我们已经整理的28个邵阳布袋戏剧本中,地域色彩表现得不是很明显。其中有26个以古代事件为内容的剧本,戏剧内容本身很难表现出邵阳特色地域文化。《磨豆腐》《抗疫》这两个现代题材剧本,体现的邵阳地域文化色彩也很不明显。我们提倡布袋戏的现代剧应该尽可能多地融入浓郁的地域色彩,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地域色彩可以通过剧本的内容和语言形式来体现。剧本内容可以是邵阳特色的地域文化,剧本语言可以运用邵阳方言词汇,演唱可用比较浓郁的邵阳方音。当然,地域文化特色跟剧本的题材内容密切相关。一方面,布袋戏剧本应尽量选用地域性强的题材;另一方面,对于地域性不强的题材,地域文化元素往往很难强行植入,我们可以适当地运用富有表现力的方言词汇和方言语音来增强地域色彩,这个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四)新剧本创作数量和质量存在问题
如前文所述,邵阳布袋戏以前的老剧目没有剧本,主要是因为老艺人文化水平不够,只能口耳相传。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邵阳布袋戏新剧目和新剧本严重缺乏,剧本质量不高,这与邵阳布袋戏的现状、发展面临的问题密切相关[2]。新剧本创作数量少和质量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社会飞速发展,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审美情趣不断变化,传统文化艺术受到挑战,古老的邵阳布袋戏也是如此。观看布袋戏的人群减少,就直接影响到新剧本的创作数量和质量。二是布袋戏传承人青黄不接,文化和艺术水平高的传承人少之又少。三是缺乏布袋戏剧本的创作人,尤其是高水平的剧作家。四是关于布袋戏剧本及其创作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我们从中国知网找到的170篇关于布袋戏的论文中,还没有发现专门研究布袋戏剧本的论文。没有数量多、质量高的布袋戏剧本及其研究可供借鉴。五是相关部门对布袋戏剧本及其创作重视不够,经费投入不足。
二、邵阳布袋戏剧本问题的对策
上文分析了邵阳布袋戏剧本问题及其成因。下面我们针对以上问题及原因,提出解决对策。
(一)尽快为已有的口耳相传的布袋戏剧目整理出剧本
随着传统戏曲文化的式微、邵阳布袋戏传承人的陆续离世,没有剧本的老布袋戏剧目极有可能会失传。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抢救布袋戏剧目的高度责任感,找到还在世的布袋戏传承人,摄录布袋戏剧目的演唱全程,整理出剧本。这样有利于保护传承这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已经先后跟布袋戏传承人刘永章、唐平清老人合作,整理布袋戏剧本28个,并且按照古代戏曲和现代戏曲分成两类,每一类又按照时间顺序汇编成一册。以后出版这些剧本时,尽可能附上演唱的光盘,这样就更有利于邵阳布袋戏的传承与保护。
(二)与时俱进,改编、创作新剧本,讴歌新时代
戏曲艺术不是僵化的,而是应该随着时代审美的变化而变化[4]。我们应该密切关注新时代社会取得的伟大成就,创作反映社会变化、讴歌党和人民的剧本。针对邵阳布袋戏剧本内容陈旧、新剧本很少的问题,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改编、创作新剧本,讴歌新时代。如邵阳布袋戏新剧目《抗疫》写得比较成功,它巧妙地借用传统戏曲《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土地神等人物形象,把新冠病毒当作唐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途中遇到的又一个妖魔鬼怪。悟空在与新冠病毒斗争的过程中,被病毒感染晕倒在地,后来在观世音菩萨的帮助下,终于降服新冠病毒,“玉宇澄清万里埃”,又还人间太平安康。《抗疫》通过寓意,反映了武汉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如何同新冠肺炎做斗争,讴歌了党,赞颂了钟南山、张定宇、张继先等为代表的那些大美的逆行者。
(三)增强剧本的地域色彩,形成自己的特色
有个性、有特色的事物才真正具有存在的价值,布袋戏也是如此。邵阳布袋戏作为一种地方戏,应该拥有自己鲜明的地域特色。笔者认为邵阳布袋戏的剧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增强地域色彩,形成自己的特色。
一是剧本最好选取能反映邵阳名人精神、旅游和饮食等地域文化特色的题材。邵阳近现代涌现了以魏源、蔡锷、蒋廷黻、吕振羽等为代表的一批历史名人。对于魏源、蒋廷黻等名人,布袋戏剧本完全可以他们的生平、历史故事为题材来进行创作[3]。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近年来,红色文化越来越受重视,红色旅游越来越红火。布袋戏剧本可以与时俱进,充分挖掘蔡锷、吕振羽、贺绿汀等邵阳历史名人的红色元素来创作剧本。这些剧本放在名人故居、名人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点演出,是会很受欢迎的,也会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邵阳当代出现了“感动中国人物”钟杨、“微信之父”张小龙等又一批邵阳名人,如果以他们不平凡的事迹作为布袋戏的题材,既能弘扬地方名人的爱国精神,又能让布袋戏获得更好的传承与保护。邵阳祁剧在剧本方面的创新很值得邵阳布袋戏借鉴。湖南省祁剧保护传承中心精心打造大型现代祁剧《种子方舟》,展现了钟扬那种人民至上、国家至上的坚定信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赤子情怀,敢于担当、勤勉履职的高贵品质。邵阳布袋戏也可以向邵阳祁剧学习,尝试创作新的剧本,反映新时代邵阳地方名人的英雄事迹,展现邵阳取得的伟大成就。除了邵阳名人文化,布袋戏还可以把邵阳旅游景点中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作为题材进行创作。比如,曹婆井关于曹阿婆开酒店的故事,新宁崀山、武冈云山、城步南山等旅游景区内的传说故事。以这些故事为题材创作的布袋戏剧本同样适合于在旅游点演出。具有邵阳特色的猪血丸子、武冈卤菜、新宁脐橙、雪峰蜜桔等“邵阳红”产品,可以巧妙地穿插到剧本人物的日常生活中去。
二是邵阳布袋戏剧本应该注意剧本语言的语体色彩。剧本语言大量使用邵阳方言词汇和方言句式,固然能增强它的地域色彩,但也可能因为方言不太好懂而影响其传播区域。笔者提倡邵阳布袋戏的剧本语言中应该包含有最富表现力的邵阳方言词汇和方言句式。最富表现力的邵阳方言词汇,比如:“老牯猴(老公猴)”“蛮狠(很厉害)”“打救(救)”“挂牵(牵挂)”“不发信(不发出信息,不通知)”“学道(学习佛教的教义、思想)”,等等。最富表现力的邵阳方言句式,为以下这种特殊的倒装句式:“吃光饭(光吃饭)”“吃净菜(净吃菜)”;“奈渠不何(斗不过他)”“杀他不赢(杀不赢他)”“战他不过(战不过他)”等[5]。同时,剧本语言在带有地域方言色彩的同时,也应该大量运用普通话词汇和普通话句式。既要有适合演出的口语词汇,同时也应该有典雅的书面语词汇。为了照顾一些不懂方言的青年观众,建议采用电子字幕,字幕上可以用普通话词汇来翻译听起来不大好懂的念白和唱词。
(四)重视布袋戏剧本创作
如前文所述,邵阳布袋戏新剧本数量很少、质量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这些原因,我们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首先,针对受众越来越少的问题,邵阳布袋戏应该适当改变演唱、传播的形式,适应人们的观赏需求。邵阳布袋戏舞台小、木偶小,一人演唱,没有真人演唱那么看得真切。如果采用近距离拍摄视频,各个木偶人物的说念做打就能看得清清楚楚,然后可以利用微信、抖音、快手等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平台来传播。
其次,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学习和传承布袋戏的人越来越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要确保邵阳布袋戏新剧本有人写。邵阳市文体局、邵阳市非遗研究中心等相关部门要组织培养一批布袋戏创作人员。一是组织布袋戏传承人进行语言文字和戏剧创作方面的培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老一代布袋戏传承人和具有高中或大学文化的新一代布袋戏传承人,一般具有较好的语言文字基础,又熟悉布袋戏剧目内容,还会演出布袋戏,所以他们只要经过戏剧创作方面的培训,应该可以胜任剧本创作。二是邀请一些剧作家创作布袋戏剧本。剧作家对邵阳布袋戏尤其是其演唱风格要熟悉,并且尽可能体现地域特色。这个一时难以做到。三是可以从当地学生中选出爱好布袋戏的苗子,送到布袋戏传承人那里或戏剧学校进行培养,让其学会创作邵阳布袋戏新剧本。通过以上办法,基本能确保有创作邵阳布袋戏新剧本的人员。
要确保邵阳布袋戏有人演。一是培养布袋戏的接班人。当地戏曲主管部门要通过艺术学校与布袋戏传承人从小选拔、培养布袋戏的爱好者和接班人。邵阳布袋戏一直采用家族传承的模式,而且“传男不传女”。据笔者调查,近年来这种传承模式有所改变,有些传给了直系家族以外的人,也有招收女徒弟的。政府主管部门对此应该因势利导。二是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把邵阳布袋戏等非遗项目作为学生特长列入中考和高考的加分项目,激励和引导更多爱好布袋戏的学生从繁重的学业负担中抽出时间,学习更多的布袋戏专业知识。同时,这样也有利于学习布袋戏的学生升入戏曲专业学校深造。
要确保邵阳布袋戏有机会演。首先,邵阳布袋戏剧本的内容与语言形式都要适应市场的需要。剧本适应市场,才可能赢得更多的演出机会。根据笔者的调查,除了政府购买的演出外,邵阳布袋戏主要在红白喜事的场合演出。在结婚、祝寿、高升等喜庆场合,布袋戏剧本内容应是祝福、喜庆、让人高兴的,但从我们目前整理的28个剧本来看,这种喜庆的剧本很少,只有《天官赐福》《蟠桃宴》等寥寥几个。我们在新邵长寿村景区调查时问:为什么不引进布袋戏来景区演出以吸引游客增加旅游收入?当地村支书反映,游客对布袋戏演出的内容不是很感兴趣。如果剧本不能吸引游客,自然不能赢得演出机会。邵阳布袋戏是用方言演唱的,其中难免有方言词语和方音,外地观众与本地的年轻人很可能听不懂。因此,布袋戏剧本要正确处理好剧本语言中普通话词语和方言词语的比例关系。如果布袋戏剧本语言是清一色的普通话词语,就不能很好地反映布袋戏的地域特色。而且方言词语对传承人来说耳熟能详,如果其面对的全是陌生的普通话词语,演唱时会有点不自然,也很难唱出地方戏的韵味。其次,政府要积极增加邵阳布袋戏的演出机会,拓宽邵阳布袋戏传播的途径。建议采用并落实“布袋戏进校园”“布袋戏进社区”“布袋戏进景区”等措施。“进校园”“进社区”主要采用政府购买的方式,自身不产生经济效益。“布袋戏进景区”是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非常有利的途径,既能够增加邵阳布袋戏的演出机会,保护与传承布袋戏,又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赏风景和欣赏戏曲演出,从而增加旅游收入和演出者的收入。演出者的收入一增加,就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学习和演出布袋戏。
再者,关于邵阳布袋戏剧本的研究与剧本创作的研究极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大力倡导关于邵阳布袋戏剧本及其创作的研究,营造一种学术氛围。如笔者主持的“方言与文化视域下邵阳布袋戏剧本整理与相关研究”这个项目就能起到这种倡导作用。
二是提倡学者、剧作家和布袋戏传承人合作创作剧本。学者有理论素养,研究剧本创作的理论;剧作家熟悉剧本创作的理论,更有剧本创作的实践经验;布袋戏传承人熟知布袋戏的演唱特点,可将这些特点和要求落实到剧本中去。因此,这三种人的团结协作有利于创作更多高质量的布袋戏剧本。
三是树立优秀剧本的榜样,号召大家学习。比如我们上文分析的布袋戏新剧本《抗疫》,祁剧新剧本《种子方舟》,等等,激发更多的学者、剧作家和布袋戏传承人去创作更多高质量的布袋戏剧本。
四是多召开布袋戏剧本研究和创作的学术研讨会,交流剧本创作的经验和总结得失成败的教训。
五是政府要加大布袋戏剧本研究和创作的投入,专门成立“布袋戏剧本研究和创作基金”,重金奖励创作出来的优秀布袋戏剧本。
布袋戏属于木偶戏,木偶戏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戏剧文脉,被誉为“百戏之祖”。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邵阳布袋戏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邵阳布袋戏的剧本还存在种种问题,只有包括政府相关部门人员、布袋戏传承人、布袋戏演员、布袋戏剧作家、布袋戏观众、布袋戏研究者等在内的全体人员一起努力,才有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