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大学课程思政的限制因素与有效路径
2022-03-18李汉生赵陈欢
孙 刚,李汉生,房 岩,赵陈欢
(三明学院药用植物开发利用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资源环境监测与可持续经营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 三明 365004)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成效显著。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全国高等院校积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努力消除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两张皮”现象。应用型大学在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上以职业性、应用性为导向,与当地经济社会进步呈现显著的校地互动性[2-4]。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工作,大学的性质和定位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类型和结构。在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课程思政建设对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分析课程思政建设的限制因素,探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是地方应用型大学亟待研究的课题。
1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课程思政要同时注重多方面的培养,包括信念理想、家国情怀、德育修养、奋斗精神、知识见识、综合素质等[5]。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改革须“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课程思政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2020年,为了加快高校课程思政改革进程,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政治认同、爱国主义、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为重点,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目的是通过深化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引领,与原有课程的理论体系、技能传授等有机融合,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崭新的思政工作格局[6]。
2 课程思政建设的限制因素
2.1 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理解尚不到位
教师和学生对于课程思政培养模式普遍缺乏深层次的认识。在日常教学中,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内涵的认识不够统一、理解不够深入[7]。通过对专业课教师的访谈发现,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尚未完全确立,一些教师还没意识到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不清楚课程思政的目标、途径与内容[8],仍然认为专业课教师只需要为大学生集中讲授知识、技能与方法,而思政教育和德育教育是思政专业教师、团委、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还有的教师认为,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已经很繁重,再加上思政内容或德育教育,会使课时更加紧张,可能影响正常的授课效果[9]。这也说明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理念还未获得全体专业课教师的共识[10],“重教书、轻育人”“重授业、轻传道”的现象在高校课堂仍然存在[11]。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还需进一步提升,对课程思政意义的认识仍有待深化。
2.2 课程思政的相关机制尚不完善
课程思政建设是关于立德树人和素质教育的重大改革,但目前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体系的广度、深度、机制不够完善,成熟的教学思路和实践方法不多。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高校教育教学的重点更多放在学生文化知识、智育发展、创新能力、实践技能的培养,更加注重大学生的毕业率和就业率,普遍缺乏系统的课程思政实施策略,多个部门合力推进课程思政教育的体制尚未确立,在课程思政实践中没有明确的教改方向、科学的评价体系、合理的激励机制、切实的监管机制和有效的反馈信息,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自我约束力,在教学方案、教学大纲中尚未明确德育教育目标[9-10]。
2.3 课程思政的实践能力尚不成熟
课程思政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很多专业课教师在思政教育方面的教学经验、知识储备、教学技巧和教学能力存在短板,课程思政设计与实施能力不强,引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思路不清、教学方法有限,教学目的和教材选用未能紧密围绕课程思政建设[10]。专业课教师缺乏课程思政的实践能力,对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研究不够,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所需要的理论素养准备不足,不能充分挖掘和讲授课程中的思政或德育教育内容,无法将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道德教育有机融合。目前的研究更多关注课程思政理论与实施,而对专业课教师必需的知识、能力、素养与能力的研究较少[8]。任课教师的人文素养欠佳,尚未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家里手,难以胜任相关的课程思政实践工作。另外,目前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普遍薄弱,不能满足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需要[9]。教师课程思政的整体设计和实施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4 课程思政的内生动力尚不充足
专业课教师大多未接受过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和实践,很少参加课程思政方面的专题培训。大学生已成为我国青年的主力群体,201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1.6%,在校大学生超过3 000万人。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最活跃、最开放的人群,面临多种价值思潮的冲击,是各种社会观念的追随者、参与者、传播者和实践者。社会各界对新时代大学生寄予厚望,然而部分大学生缺乏上进精神、奋斗劲头和学习紧迫感,甚至有少量大学生的爱国之情淡薄,理想信念动摇。大学生思想敏锐、眼界开阔,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同时也存在价值认同弥散、担当精神匮乏、个体意识强烈、实用主义明显等倾向[11]。面对学生多样化的价值观点,很多专业课教师采取“绕道拐弯”做法,不愿贸然表明自己的思想观点,避免与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发生思想交锋[12]。
2.5 课程思政的评价标准尚不明确
现行的高校学术和教学评价机制往往强调科研和教研成果,远远不能满足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需要,而且还会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部分专业课教师对教学工作投入明显不足,不愿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堂教学上。与授课门数、课时数等可量化的评价指标相比,专业课的育人成效难以量化,教师“重课时数量,轻育人效果”的现象较为普遍,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意愿比较薄弱。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课程成绩的评判、教师教学工作量的折算等方面也有待深入探索[13]。
3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
3.1 树立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是将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引导有机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课程思政不仅不会挤占专业内容,反而能够为专业课堂增色添彩,增加专业课程的信息量和吸引力。课程思政改革可以用“本校故事讲述中国故事”“身边模范讲述榜样精神”,将使命担当和理想信念从抽象转化为具体。课程思政建设把思政教育由少数思政教师的工作扩展为所有任课教师的共同责任,把专业涵养、家国情怀与教书育人融为一体,在传授最新科技发展成果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感、责任感,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总体目标。
3.2 拓展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教师关注新兴学科和新兴领域,聚焦前沿专业知识,找准专业兴趣点,鼓励学生勇于开拓视野,激发学生的报国志向。按层次进行科学建设,在学校层面进行“十大育人体系”的整体构建,在专业层面融入思政教学内容。根据文史哲类、理工类、教育学类、经管法类、艺术类等不同专业特点、课程设置情况和育人目标,明确课程思政的核心内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14]。按照课程体系类别,从讲授章节的知识点、当前的热点科技领域中挖掘思政元素和哲学思想,从教学内容中挖掘爱国主义情怀。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公共课程围绕祖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综合课程培养学生的行业精神和国际视野。同时,切实抓好实验实训课程和第二课堂,通过大师进课堂、行业企业专家讲座、社团活动等多种形式,有机融入思政教育,与课程教育形成合力[14]。
3.3 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课程思政需要较广的专业覆盖面,以便激发学生更多的学习兴趣、更强的认同感。课程思政不等于在专业课教育教学中硬行植入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法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理念等[15]。生搬硬套的融入方式可能导致课程思政建设走向形式化误区,与创新性、高阶性的“金课”要求相去甚远,这就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提升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实践能力。可根据课程特点和育人要求,确定基础课、公共课、专业课、实验课、实践课思政建设的重点,更加精准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立健全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师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建立课程思政集体备课制度。通过教书育人、师德师风、教学能力专题培训,提升课程思政教师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针对课程思政改革中的难点、难点和前瞻性问题,开展系统研究[11]。
3.4 探索课程思政方法改革
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各环节,推动课程思政全程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拓展课程思政和德育教育的新方法、新模式和新途径,包括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采用互动教学法,充分利用现场问答、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方式,努力实现师生的双向互动,把思想、知识融入互动教学,增强课程思政内容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吸引力。采用案例教学法,把大学生普遍关注的、与专业课程相关的热点领域拓展到教学案例库,深入分析这些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从而把遵纪守法、崇德修身的要求融入教学中。在专业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采用问题教学法及时解答学生的思想困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传递正能量[14]。
3.5 创新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加强课程思政的组织领导工作,相关单位协同联动,各个院系推进落实。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学评估、学科评估、专业认证、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等综合评价体系中。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改革的主渠道,充分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实习实践实训活动,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全过程。在教学名师、优秀教材奖、教学成果奖等评选表彰中,进一步强调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完善课程思政建设评价和激励机制,遴选课程思政优秀课程、优秀教师及团队,设立课程思政专项研究课题,加大对课程思政改革成果的支持力度,发挥典型示范的标杆引领作用。
4 结语
高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只有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协同育人的最大合力,构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地方应用型大学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办学定位具有地域性和行业性,在人才培养、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培养直接为生产、生活、工作服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各高校都在与时俱进打造思政教育升级版,在助力学生专业成才的新长征路上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校园思政三者协同的育人效果已初步显现。高校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明确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责任和专业课程的育人要素,并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教学实践,这项改革对专业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思政实践探索刚刚展开,需要在理论层面对普遍性问题不断进行诊断、分析、规范和指导,探索课程思政改革的基本原则和规律。课程思政是一项持续改进、久久为功的系统性、战略性工程,有助于营造人人谈专业、人人讲思政的校园思政氛围,共铸“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体系,共同培育具有浓厚家国情怀的专业型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