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内在依据的三重维度

2022-03-18黄家慧谢晓娟

关键词:特色制度发展

黄家慧, 谢晓娟

(1.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110036;2.沈阳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866)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保障。全会在对这一制度体系做出科学定位的同时,还首次对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所具有的显著优势从13个方面做出了全面梳理和科学总结,深刻揭示了制度作为国家治理的根本依据所具有的重大价值和意义所在。对中国之治背后“制”胜之“道”的生动诠释,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制度自信。坚定制度自信是凝聚共同意志,消解价值认同危机以从容应对各种风险考验的观念前提。从更宽广的视野中去探索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缘何自信的基础和根据,有助于使人民越发坚定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充满自信,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理论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构提供了科学的思想遵循。习近平曾明确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2]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伟力,中国共产党也正是因为掌握了这一伟大的认识工具,并且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征途中始终注重不断发展这一思想利器,才成就了如今辉煌的百年伟业。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作为其理论的基石,创设了能够指向人类社会前进方向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根本立场。在唯物史观的视野中,人类社会就是一部不断谋求向前发展的制度更替史,一种社会制度最终为另一种社会制度所取代,从根本层面上说这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经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过程的考察,马克思恩格斯透彻地分析了社会化大生产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根本矛盾,并指出这是资本逻辑所不能克服的“先天缺陷”。资本逻辑决定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下,经济危机不可避免,阶级矛盾日益突出,人的异化越来越严重,人与自然日趋尖锐对立,从而论证了资本主义最终走向灭亡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3]411社会主义本身就意味着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有效避免资本主义私有制状态下的弊端,工人阶级可以自觉自发地运用最先进的技术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种种矛盾作出透彻分析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并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的种种设想。提出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架构下,“社会生产力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起来,以致尽管生产将会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所有人的可支配时间仍然会增加。”[4]从而“结束了那种以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3]308-309。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中,人的才能和价值方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民共同富裕方能获得根本保障。虽然他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勾画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探讨,如经济上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等,并未对社会变革后如何超越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提出具体翔实的方案。但不可否认,这些理论层面的设想所折射出的价值诉求,仍然能够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提供科学导航。

第二,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以“人”为价值旨归。马克思主义始终秉持着深厚的为民情怀,在以这一思想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身上也始终闪耀着人民性的光辉。在这样政党的领导之下,对于社会制度的探索也必将始终遵循着“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根本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这样一个广泛凝聚和代表人民意志的伟大制度性创造。马克思在唯物史观中着重强调了“人”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在回答关于人民与国家制度的关系时,马克思认为国家制度必须真正反映人民的共同意志,“正如同不是宗教创造人而是人创造宗教一样,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5]。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制度探索的征途行稳至远,而贯穿其中不变的是始终坚持以“人”为价值旨归。无论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无论是提倡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还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民生保障制度,只有在中国,社会制度的创设和发展才能始终真正反映民情、代表民意、凝聚人民共识,不断从人民群众的鲜活实践中汲取制度发展完善的磅礴力量。这与资本主义名义上的“民主民享”形成了鲜明对比。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中,社会主义制度始终聚焦 “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之下也必将是代表多数人利益的共同富裕。因此,党领导下的国家制度建设也始终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从过去“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到如今“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社会主义制度不断通过各种形式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政治素质,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三,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发展的理论,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时至今日仍然富有生机,根本就在于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的“死”的东西,而是面向时代、直面实践的科学理论。正如恩格斯所言:“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也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6]据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具有旺盛生命力,就在于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毛泽东曾经在探讨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这一问题时明确地谈道:“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错误是可以改正的,因为我们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不能改正它的错误,所以资本主义要走向它的反面。”[7]寥寥数语便深层次地揭示出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去纠偏并实现自我完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针对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疑虑,邓小平坚决表示:“改革不能停滞,停滞是没有出路的”[8],并指出:“我们的制度是不断谋求自我完善的制度,它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先进的进步性的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9]337。当前,中国的改革征途正逐渐步入“深水区”,我们既需要把握其中全新的际遇,又要直面前进路上的重重艰险挑战。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习近平鲜明提出,从当前来看,尽管我们的制度“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10]的制度体系,但它是具有“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11],正是因为具有在发展中不断实现自我完善的能力,才得以“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12]。从人类发展的宽广视域而言,这一社会制度也将不断接近人类社会奔向“共产主义”的美好希冀。

二、历史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经受历史考验

制度是人类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地去建构和完善的一种规范体系,考察某一种社会制度需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随意搬来的“飞来峰”,而是历经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接续奋斗、在对中国道路的艰辛探索中逐渐生长起来的。沿着中国历史发展脉络来看,党带领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开创及探索的历史进程,实则也是人民不断走向制度自觉、最终不断增强制度自信的过程。

社会主义制度在党带领人民长期革命、不懈探索中酝酿和奠基。回首中国近现代史的艰辛探索历程,从中不难发现,制度选择“何去何从”始终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一道历史难题。自洋务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社会经历了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议会制、“三民主义”式的“军政、训政、宪政”制等多种政治制度尝试,然而“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些制度“实验”都未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直到1921年,在波澜壮阔的工人运动中,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装的伟大政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总结了近代以来制度探索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彻底结束了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实现了迈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确立了以“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的国体,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新中国的国家政体,清晰地勾勒出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架构轮廓。随着三大改造的有序推进,我国在1956年底较为圆满地完成了改造任务,这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巨变,在这一过程中,逐渐确立起了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人民掌握社会生产资料提供了制度保障,人民自此成了国家的主人。也正是因为建立起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重要制度,国家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地发展了生产力,基本实现工业化,从而得以在两大阵营的对立格局中保持独立自主。历史是具有连续性的,改革开放前30年的艰辛探索为此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党带领人民的艰辛探索中开创和确立。从1956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间,社会主义制度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和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理解而陷入了僵化困境,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停滞不前。在反思“苏联模式”和“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后,邓小平提出中国社会主义继续前进的关键是“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9]348。自此,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也全面揭开了中国制度的崭新一页。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破除了僵化思维和僵化模式,逐步确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主体框架。其中,对制度改革最具有先导性意义的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经济为先导,先城市后农村,进行了深层次全方位的变革,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摆脱了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与经济体制相适应,国家各项民主政治制度也得以充分发展。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层面的根本性变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对外开放格局中迸发强大活力。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的爆发,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在“资强社弱”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处境也陷入了艰难。执政74年、坐拥2 000万党员的苏共垮台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唱衰社会主义”论调。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受命于危难之际,勇担历史重任,始终高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旗帜。党的十五大正式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3]的基本经济制度,从制度层面对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给予充分认可。此后,国家层面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不断为社会制度的建设和发展注入法治内涵。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制度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事业再上新台阶,各项体制机制日益完善。201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大会上,胡锦涛庄严宣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业已确立。与苏东国家和地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展现出了勃勃生机,有力地捍卫了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发展中进入新时代。制度建设对于每一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都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领航前行,将国家制度建设、制度安排与“两个十五年”的强国战略有机结合。在“世界之变”“西方之乱”的百年变局中,在“中国之治”进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头,党和国家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结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将制度发展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深入对接了制度完善与国家治理的密切关系,“中国之治”迈向了全新的征途。全会着重阐发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内在关联,并从13个方面概括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所具有的显著优势,深刻回答了“如何使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这一命题。围绕制度建设需破解的难中之难,给出了“13个坚持和完善、55个重点工作任务”的破解之策。同时,对标“两个十五年”的强国目标,对制度发展提出了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清晰地勾画了加强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的宏伟蓝图。沿着历史脉络,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制度发展史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改革中不断追求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制度优势不断生成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在历史的检验中不断向前发展,输出愈发强大的治理效能。

三、现实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践成效的显著性

制度自信不是凭空产生的,人民对国家制度是否自信,最具底气的依据就是源于对该制度施行之下的实践判断。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凋敝,满目萧条,人民生活水平极为低下甚至温饱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日臻成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推动着中国逐步从建国初期的“落后时代”,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大踏步“赶上时代”,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引领时代”,这一伟大历史性跨越,充分彰显出中国的国家制度是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体系,也是真正为人民由衷拥护的制度体系。

第一,“五位一体”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有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国力迅猛发展,“五位一体”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国际地位与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和进步,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一是经济建设成果斐然。建国伊始,我们连“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14],如今,中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过去,我们连年物资极度短缺,如今,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经过70多年的建设,如今中国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0年居世界首位,国民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 679亿元跃升至2019年的99.1万亿元[15]。同时,在一些主要科技领域,“中国创造”已经直逼世界先进水平甚至已一跃处于领跑状态;二是政治民主化进程加快。党的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党的领导制度优势得以充分彰显。截至2019年底,中共党员人数达到9 191.4万名,基层党组织数468.1万个[15]。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彰显有力,统一战线凝心聚力的政治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稳步构建起新时代统一战线的最大同心圆,社会治理方式行之有效、并在发展中不断革新,依法治国实践得到深化,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政府建设成效突出;三是文化实现繁荣兴盛。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和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极大提升,中华文化的全球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伟大复兴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民共识,全党全社会在思想上更加团结统一;四是社会建设实现新突破。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就业形势稳中向好,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人民健康水平和国民素质得到稳步提升,社会事业的效能不断强化、供求结构逐渐趋向合理;五是生态建设迈向新阶段。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逐步确立,以水、大气、土壤为重点的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便是最大的政治。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效运转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五位一体”建设,而且始终致力于增进人民福祉,让广大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果。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从过去“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到今天的“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都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从人民温饱不足到进入世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9年跃升至30 733元,比起1978年仅有171元,增长了近180倍之多[16]。在推动就业方面,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国家就业总量持续增长,结构日趋合理。截止到2019年底,国家实现稳定就业达到近7.7亿人,比1978年增长近1.93倍[16]。在社会保障方面,中国已建成了世界超一流水准的社保体系,织密织牢中国的社保兜底网。以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脱贫攻坚战赢得伟大胜利。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难度最大、成效最佳的反贫困斗争实践,中国的扶贫壮举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全体中华儿女共同迈入全面小康。中国的“减贫密码”为全球提供了一种制度型的公共产品,也为推动全球贫困治理体系变革注入新活力。事实胜于雄辩,唯有坚持“发展的目的就是造福人民”,唯有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优越制度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的真心拥护。

第三,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情世情瞬息万变,百年变局之下各种不确定性日渐增多,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却在国际比较中得到充分确证。习近平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17]这种独特优势使党和政府能够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调配和整合多种社会资源。无论是在1998年特大洪水、汶川地震等天灾面前,还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都毫不退缩,排除万难并勇往直前。无论是举办奥运会如此之盛大的国际赛事,还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亚洲金融风暴,我们始终群策群力,众志成城,生动诠释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这是西方国家所无法做到的。面对环境治理的棘手难题,党和国家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打响了污染防治攻坚战。自然生态保护力度和修复力度不断加强,多措并举有力筑牢了国家生态屏障。全国的森林覆盖率已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约8%迅速提高到2019年底的22.96%[16]。特别是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际,我们让世界见证了什么叫“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和“中国效率”。在党的举旗定向下,全国人民凝聚起了攻城拔寨的磅礴伟力。各省市的物资、医护人员等多方力量都得到优质整合和合理调配,仅花费10天便建成了方舱医院,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的胜利。在同心抗疫的过程中,“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效地转化成为治理效能,中国共产党强大的动员力、号召力和凝聚力彰显无遗。新中国成立以来,每一次在应对国际国内诸多困难和挑战之时,我们都能够攻坚克难。相较于如今的“西方之乱”,“中国之治”赢得了持续稳健的发展态势,创造出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鲜明的对比之下也充分彰显出中国的优势与活力,而维持这一优势与活力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高效的国家治理体系。

猜你喜欢

特色制度发展
特色种植促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中医的特色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完美的特色党建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