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策略

2022-03-18付启胜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整本书交流阅读教学

付启胜

(桐乡市教师进修学校,浙江 桐乡 314500)

“整本书阅读”,是基于整本书而进行的一种课内阅读形式,它是在语文课程整体规划之下,由教师在课堂指导与交流,学生在课外阅读与实践,使学生获得整本书的阅读经验、方法,从而提升其核心素养的活动。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被列入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排在十八个学习任务群之首,要求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学习阶段。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1]。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整本书阅读教学应以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自主阅读、撰写笔记、交流讨论为主。实践中一些语文教师由于受课堂时间的限制,采用截取局部或片段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仅能接触到其中的部分内容,因而对整本书的认识也只停留在表面。也有部分语文教师仍将整本书阅读仅仅作为一种课外阅读,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由于缺少课堂上充分的阅读指导,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语文课堂的整本书阅读,它要求教师突破语文教学狭小的格局,既保持课内学习的优势,同时又将单篇阅读、群文阅读、课外阅读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保持一定的教学弹性,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其阅读兴趣,提高其阅读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

一、“整本书阅读”的价值分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切实推进整本书阅读,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获得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教师的教学不能让学生仅仅将思维局限于课堂学习的内容,更应重视扩大他们的阅读空间,让他们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拥有更多的语文思考和价值判断。整本书阅读教学价值主要表现为:多读书,增加阅读数量;读有品位的书,拓展阅读领域;学生要具有自主选择的能力,能够选择合宜的阅读内容;学校应具有良好的阅读氛围,能够提供平台激发和维护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良好的情境开展阅读活动。[2]

二、“整本书阅读”的内在要求

当今社会,大量的信息一直处于不断更新和快速增长的活跃状态。大多数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主要进行的也是浅薄的、零散的、碎片化的屏幕阅读,而不能静下心来阅读纸质的整本书。中学生也很容易受到这种状况的影响和冲击,将有限的课余时间花在快餐式的碎片化读屏上。在这种情况下,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和作用就不容忽视。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树立整体意识,提高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充盈丰富的精神世界,能够在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整本书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必然的发展趋势,它在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整本书阅读的内在要求。

三、“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策略

1.激发兴趣:增强学生的阅读期待感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前,教师一定要对文本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学生的阅读兴趣点,让学生在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状态下进入阅读。在整本书阅读时,教师如果不精心设计导读课,在阅读前安排好阅读进程,只让学生凭一时的兴趣进行阅读,结果往往是热热闹闹开始,最后却不了了之;学生的阅读质量往往不高,收获也非常有限。因此,教师应注重整本书阅读前的引导,激发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期待,并对整本书阅读进行适当的指导和规划,从而提高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质量。如《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在要求学生通读之前,教师可通过重要文字或影视片段,如“宝黛相会”“宝玉挨打”“黛玉葬花”“香菱学诗”“刘姥姥进大观园”等,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期待。《红楼梦》中这样的经典情节,俯拾即是。

2.过程指导:满足学生的阅读获得感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中期推进是学生整本书阅读质量高低的关键。教师作为整本书阅读的引导者,要特别重视阅读的过程,上好中期推进课,因为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完成早期阅读的收获肯定,还可以控制学生的阅读节奏,掌握学生的阅读状态,对学生的阅读进度、阅读方法、阅读方向等进行及时指导,进一步推动整本书阅读的开展。

教师在中期推进整本书阅读课时,要适当选取学生已经读完的文本中的一些经典语段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欣赏,这样既能考察学生的阅读投入情况,又能对学生进行文本细读指导,这无形中使得学生对文本保留更多的思维空间。经过一个阶段的阅读,学生或多或少有了收获,有了更多可以交流的话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阅读感悟交流,与大家分享自己在阅读中的所思所想,在思维的碰撞中容易产生更深入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他们的早期阅读产生自我肯定的作用。比如,读完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的前三章,学生会不自觉地融入自己对诗人成长的看法,有很多可以交流的地方。学生只要交流了作品内容,交流就变得有价值,自我阅读和表达就会得到满足。

3.成果分享:促进向专题阅读发展

教师要有更长远的认识,把整本书阅读的总结课变成专题发展课。读完一本书,就是一个学习过程的结束,要肯定学习成果;同时,这也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的开始,即围绕所读书籍的专题知识的延伸拓展,进入专题阅读阶段。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对全书内容的把握、情节梳理、价值和思想的认知,还需要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作品,引导学生将所读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实现知识的运用。比如,读完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家族的变迁特点,思考城市化推进情况下传统乡土社会的走向问题等。只有联系现实情境运用它,知识才能融入自己的理解,才能把整本书阅读推向更深层次。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整本书阅读方法的习得,不单是在课堂上形成的,也是在学生日常的阅读积累中形成的。要推动高中阶段的整本书阅读,还得考虑高中阶段真实的阅读环境,必须立足课堂,充分发挥课堂的效能,在阅读的不同阶段激发和促进学生去持续阅读。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沉下心来阅读,在阅读中品味,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获取生命成长的丰富营养,从而真正让整本书阅读的价值得以体现。

猜你喜欢

整本书交流阅读教学
如此交流,太暖!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