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文教材适应新时期要求的更新之策
——以五种教材为例
2022-03-18王晓音
王晓音
随着国势强盛、时代进步, “对外汉语教学” 逐步发展为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传播” “国际中文教育” ,兼具学科与事业两种属性,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不断增加新内容。对学习者而言,教材不仅是中文学习的原材料,也是了解中国的第一个窗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新时期的国际中文教材,要对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要求自我更新,发挥重要传播渠道与阵地的作用。
一、作为例证的五种教材简介
笔者选取的五种教材,均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目前使用广泛,影响力较大,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因而用作研究材料。
教材A,2019—2020 年出版。为零起点普及型汉语短期进修教材。主要面向来华短期进修教学项目,也适用于各类汉语教学项目。
教材B,2019—2020年出版。是来华学习理工类、文史类本科专业预科生汉语课程的主干教材。
教材C,2016—2020 年出版。本套综合汉语教材是来华留学本科学历教育中使用最广泛、最有影响力的教材之一。
教材D,2014—2020出版。教材将考试真题作为基本素材,适用于各国孔子学院、汉语机构和个人。
教材E,2011—2013年出版。是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也是对外汉语长期进修教材。
二、五种教材课文内容问题实例
以上五种教材初级阶段的课文主要根据要讲授的语法点进行编写,中、高级阶段的课文多改编自报刊文章、文学作品,少数直接选用原文,或选自网络,出处不明。通过梳理课文内容,笔者发现以下问题。
(一)表达负面情感态度
彭增安在文章中指出,国际汉语教材所举的 “被” 字句的例子多是 “倒霉事” ,如 “新自行车被偷了” “护照被小偷偷走了” 等。学生在学习语法的同时也在构建语义关系,也会有情感投入,更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作为编写者应注意此问题。笔者考察的五种教材中有同样的问题。如教材C第二册(下)第13课《我的眼镜儿摔坏了》、第19课《我的腿被自行车撞伤了》、《钱包儿让小偷偷走了》。被动句练习题: “杯子被我打破了” “自行车被我骑坏了” “电子词典被我摔坏了” “房间被我弄得乱七八糟的” 。
口语课本在句型的选择上多选用反问句,人物对话常处于 “抬杠” 的状态。教材B口语课本中有: “看你说的,我哪能……呀” “哪儿有……呀” “有什么好……的” “……都不……,你……什么呀” “只要……,管它什么……呢” “……才怪呢” 等句型。俗话说 “话有三说,巧说为妙” ,语言包含的情绪色彩在教学中不容忽视。
(二)引发误解或尴尬的内容
人类社会生活纷繁复杂,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是否要编写进汉语教材让学生学习、讨论?比如如何使用汉语称谓。教材E 口语Ⅰ第2 课《入乡随俗》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那天我跟同学出去吃饭,同学喊了一声‘小姐’,服务员就不太高兴。” “你叫‘小姐’,不如叫‘服务员’,直接称呼职业应该不会出错。” 教师要给学生讲清楚 “用‘小姐’称呼服务员,她为什么不太高兴?” “为什么不能用‘小姐’称呼人?” 等问题并不容易。这个词汇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对于刚学习汉语一年、对中国了解不多的学生而言,如果解释不清,会使他们对中国社会的认知发生偏差。
教材A高级第四册第一课《抽烟有害健康》的所有内容都围绕 “抽烟” 这一话题。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吸烟者并不喜欢跟别人谈论这个话题,不吸烟者也不会与其谈论此事,大家都不想被冒犯或者冒犯他人。根据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很多外国学生对中国人抽烟的场所、方式等持批评态度。在课堂上讨论这样的话题难免会出现尴尬的情形。教材A 初级1 第九课《你喜欢中国电影还是美国电影?》这样的内容也比较敏感,改为讨论不同的电影题材会更好一些。
(三)不准确的跨文化交际内容
汉语教材的使用者来自世界各地,如果在教材中涉及其他国家的文化,应当多方查证、表述严谨、内容准确。前文提到的学习 “怎么称呼” 的课文在讨论了中国人的称呼方式之后,说 “这是中国的叫法,还有一种西方的叫法,直接叫名字,反正你是西方人” 。很多学生表示课文说得不对。这样的表述确实不准确,反映了编者的跨文化交际知识不足。 “西方人” 如果是指英语国家的人,那么只要去过这些国家就会知道他们并不是在任何场合、对任何人都直呼其名的。再者,大部分学生并不是 “西方人” ,这样的课文会让他们觉得被排除在外。
李泉指出,汉语教材要 “让外国人说符合外国人身份和文化背景的中国话。现行的某些教材存在着‘硬让外国人说些不该他说的中国话’的做法,并不一定是教材实用性和真实性的表现。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看,也许正相反” 。这种现象在笔者考察的五种教材中也存在:外国学生角色不仅说着非常地道的汉语口语,甚至有些 “贫嘴” ,而且表达的思想观念也是中式的。例如教材E 初级Ⅱ第6 课《我这里一切都好》是留学中国的马克和妈妈的往来家信,妈妈诉说着不放心孩子的生活,孩子则表示要告诉妈妈一个秘密——他喜欢一个女孩。这两封信的主角如果是中国学生母子会更合适。
同一文化中的亚文化之间也存在跨文化交际。汉语教材会介绍到中国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如果编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不清晰就会编写出以偏概全、缺乏客观性并且带有地域刻板印象的课文,从而误导学生。比如在教材E 中级Ⅱ第10 课的课文三《地域与文化》中这样评论中国南北方人: “中国北方人和南方人就有一些性格差别。表现较为明显的,莫过于本地人对待外地人的态度。外地人问路,有的南方人可能会推说不知道;而北方人一般都会耐心地给外地人指路,有的甚至会亲自带你去。” 这一描述显然比较主观、片面。
(四)不全面的中国人形象
朱勇、张舒研究国际汉语教材中中国人物形象自塑问题时认为,要 “重视教材里的中国人物形象建设,通过教材里的人物可以平和、巧妙地把中国人的价值观、文化模式、心理态度等传递出去” 。但汉语教材中的课文、阅读材料等内容却在自塑中国人的不良形象。如教材E 综合Ⅱ第4 课《我和中国有个约会》的阅读理解部分是编者改写的《掩耳盗铃》,第一句话是 “从前有一个人,一看到别人的好东西就想偷” 。这个改写不仅与原文不符,还会让汉语学习者对中国人的形象产生不良看法。再如第11 课《书本里的蚂蚁》是一个童话故事,搭配的阅读理解短文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又是一个表现中国人贪婪而愚蠢的故事。
教材E初级Ⅱ第17课《约会》讲述了女朋友在情人节之夜打电话提出分手, “我” 难过之余随手把鲜花送给了坐在广场长椅上的孤独女子。第二年情人节, “我” 在老地方遇见了那个女子并跟她组成了幸福的家庭。这个故事显得中国人对待婚姻的态度十分随意。
教材E综合Ⅱ第3课《卖辣椒的女孩》中女孩对第一个顾客说了实话: “辣椒当然是辣的” ,但顾客是上海人,喜欢甜的。第二个顾客来了,女孩就直接说辣椒是甜的,但这位顾客是四川人,喜欢辣的。她第一天没卖出辣椒,后来按照不同顾客的需求增加品种,最后把四种辣椒都卖出去了。这篇选自《中国教育文摘网》的课文本意是赞扬女孩善于总结经验、有灵活的经营头脑,但是开头描写了女孩不诚实的回答,如果加上女孩的反思——说假话争取顾客不如努力满足顾客需求,那么人物形象会更加真实饱满。
(五)缺乏真实性的内容
课文内容缺乏真实性,不适合作为语言材料。如教材E 中级Ⅰ第5 课课文一《爱干活儿的鬼》用一个鬼的故事谈论 “工作狂” 的话题:有一个特别能干的鬼,但是主人没有那么多活儿,就把鬼卖掉了,结果买主一年后就发财了。对话中的人物表示很想要一个这样的工作狂鬼帮自己干活。首先这个故事是杜撰的,其次这样的主题让教师在课堂上难以引导不同文化和信仰的留学生进行讨论。
教材E 初级Ⅱ第9 课《爱的教育》写的是一位所有男生都喜欢的女班主任,亲吻一个高三毕业男生的额头作为特殊礼物,奖励其不讨厌班上任何一个同学。这篇选自《深圳青年》的文章经不起推敲,它不仅不符合正常的中国师生关系,也不符合中国文化中的人际交往方式。
(六)模糊的价值指向
教材E 口语Ⅰ第7 课的课文一《今天我请客》,写一个留学生拿到奖学金后马上就请同学们吃饭。根据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外国留学生之间以AA制为主。也许学生们拿到奖学金就请客是高校里常见的现象,但这与学校对大学生的教育原则并不相符。在教材中宣扬这样的行为、展示这样的校园文化,值得商榷。
教材D(5)第23课《放手》讲一个 “乖乖女” 上大学后开始独立选择人生道路,不再听从父母安排,后来留学并在美国工作。妈妈前去探望时,女儿没有悉心关照而是 “放手” 让妈妈独自探索陌生环境。后来妈妈自驾横穿美国,十分有成就感。课文结尾母女二人谈心,妈妈为当年自己 “不放手” 向女儿道歉,女儿表示更爱现在的妈妈。类似的观念在教材B 综合课本第4 课《去还是留》里也有反映:小L 大学毕业想回到家乡工作,可是妈妈不同意,表示 “当初好不容易才来了大城市,回去不是白白辛苦了吗?” 由此可以展开思考:到底什么是成功?人生的成功只关涉自身与家庭吗?成功与社会贡献有没有关系?
三、新时期教材编写建议
根据上文的分析可以发现早期编写的教材问题较多,新近编写的问题较少。新时期不少教材内容需要更新调整。学习语言必然会接触到其所代表的文化与价值观,语言教材不可避免地带有意识形态色彩。如今国际中文教育处在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之下,中国国际形象的构建前所未有地重要。中文教材是传输中国意识形态与主流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所以教材有展现中国形象的责任,不可回避价值观、意识形态的呈现,所以新时期国际中文教材的更新意义重大。
(一)应增加当代中国宏大叙事主题内容
五种教材的内容以 “心灵鸡汤” 式的散文、小故事为主,引发道德思考、生活哲理、亲情爱情、人生选择一类的话题,主要关注个人化的主题和价值。除了 “环保” 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以外,关于国家、民族等的宏大主题鲜有涉及。
当代中国生活蓬勃向上、充满活力,我们的国家、民族走过了一段怎样的道路才有今天。这段路上发生过的故事应该编写进中文教材,让学习中文的外国人、海外华人华侨子弟了解一个完整的中国。国家、人民之间的交往与个体之间的交往相似,一个国家要让其他国家了解自己,就要介绍过去的经历、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和存在的优缺点,通过语言教材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国情国貌是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二)用丰富的资料呈现传统文化
一些汉语教材涉及中国传统节日时常常着重介绍节令食品,其结果是一提到某个传统节日,学生马上说出吃什么,这是对节庆文化简单化、肤浅化的处理方式。中国文化远不止民俗文化,节庆文化也远不止节令食品。对标新时期要求,中文教材内容应当丰富、真实。编者应以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深入挖掘民俗文化背后的历史渊源,用丰富的资料、浅近的语言编写成课文,让汉语学习者了解真实的中国。
(三)使用传达正能量的语料
中文教材要 “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 。可见,中国优秀文化具有三个特点:中国特有、中国精神、中国智慧。我们常说 “传播中国文化” ,却很少注意到 “优秀” 二字。任何一种文化都有精华和糟粕,而优秀文化是可以代表国家和民族形象的。当代中国的国民行为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以此为标准,在古往今来的人、事、物中选取体现这些价值观的内容编写进教材。
针对上文对课文内容问题的分析,可以做出以下调整:
“传达负面情感态度” 的例句可以用中性情感色彩的内容替换。直接 “顺着对方的问题回答” ,尽量少用反问句,解释清楚反问句在对话中的情感色彩。
要避免 “引发误解或尴尬的内容” ,可以在教材中设计正面表达的对话,直接教给学生正确、得体的汉语称呼方式即可。话题需精心设计、全面考虑,尽量让师生都能愉快地展开讨论。
要避免 “不准确的跨文化交际内容” ,这是对编者专业内功与积淀的考验。编写之前如果做足功课就不会出现失误。
(四)讲述体现积极精神的故事
中文教材 “要注重把握好基调,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为展现真实的中国,在中文教材里,可以介绍中国古今英雄人物、科学家及其他伟大人物等;展现中国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当代重大新闻事件等;反映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事件等;体现中国智慧的古今人物、事件等;展现民族团结的历史事件等。
针对上文对课文内容问题的分析,可以做出以下改变:
“不全面的中国人形象” 应该移出教材。选用积极正面的事例,塑造真实的中国人形象。中华文化中 “讽谏” “鞭挞” 类的内容并不适宜用作对外介绍中国的材料。丑恶现象在任何一个社会里都存在,但都不是主流,不能作为一种文化的代表。
“缺乏真实性的内容” 应该去除。杜撰、不合逻辑、违背常理的内容会阻碍汉语学习者了解真实的中国。
“价值指向模糊” 的内容也许是一些社会现象的反映,但是作为中文教材,所传播的价值观应当符合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另外,编写者的政治站位、对中国文化的态度非常重要,也影响着教材内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