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西亚两河流域文明起源地区刍议

2022-03-18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苏美尔两河流域

王 海

古代西亚两河流域文明起源地区刍议

王 海

(唐山市第一中学 历史组,河北 唐山 063000)

古代西亚两河流域是世界早期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很多文明要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源头。学术界早期认为,两河流域西亚早期文明的起源肇始于南部冲击平原的苏美尔地区,随着考古工作的逐步开展和认识的深入,学者们认为北部旱作农业区是两河流域文明的最早起源地,也是南部地区文明繁荣的基础。

两河流域;早期文明;起源

世界史上,一般有“四大文明古国”之说,其中古代西亚文明是古代西亚,尤其是两河流域的先民用智慧创造出来的异彩篇章,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东西方不同的文明形态都曾经以不同方式和程度受到它的影响。例如在两河流域诞生的目前所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穆拉比法典》,不但被后起的赫梯、亚述、新巴比伦等古代西亚国家延用,而且还经由希伯来法对西方法制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比如它成为了中世纪天主教教会法中的某些立法思想和原则的重要来源。

从今天的地理空间意义上说,古西亚主要包括今天伊拉克、伊朗西南地区、叙利亚、巴勒斯坦、以色列、土耳其的大部分地区,其中核心区主要就是今伊拉克地区,该地区曾被古希腊人称作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也就是我们习惯说的两河流域。两河流域又大体上分为北部的亚述和南部的巴比伦尼亚地区。北部的亚述地区主要是河谷台地、丘陵地带,南部巴比伦尼亚则为广袤的冲积平原。南部的巴比伦尼亚又以宗教圣城尼普尔为界,进一步分为北部的阿卡德地区和南部的苏美尔地区。

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学者一直认为两河流域文明滥觞于南部的灌溉农业区即苏美尔地区,是南部苏美尔地区催生和推动了整个西亚地区迈入文明的门坎,成为了两河流域文明的摇篮,该论断何以产生呢?笔者认为,很大程度上与20世纪50年代以前两河流域的大规模考古发掘活动几乎全部集中在巴比伦尼亚特别是最南部的苏美尔地区有关。考古学家在这一地区发现了许多重要的城市遗址,如拉伽什、尼普尔、乌尔、巴比伦等等。这些古代城市在两河流域历史发展中可以说举足轻重,从而让人们产生了这一地区应该是两河流域最早进入文明阶段地区的印象。

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两河流域的东部和北部地区,尤其是伊拉克和伊朗交界的扎格罗斯山的山麓地区,考古人员进行了系统性的大规模考察、探测,发掘出了大批的早期商业贸易点和城市遗址,出土了数量庞大、内容丰富的遗物,进而日益证明上古西亚文明也许并非起源于南部的苏美尔灌溉农业区,而是北部的亚述地区旱作农业区。

一、早期文化中心的出现与影响

北部山地是指位于今伊拉克和伊朗交界的扎格罗斯山麓丘陵地区,现有考古发掘资料显示,也许由于这里的丘陵起伏较为平缓,所以早在旧石器时代,两河流域北部山地就已有人类居住。现有的考古资料推测,这里是上古西亚大麦和小麦的原生地带之一,也就是上古西亚的“农业革命(旱作文化)”最早应该发生在这些地区,时间跨度大概在公元前9000-公元前7000年期间[1]。所谓“农业革命”主要是指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的转化,柴尔德将其称为世界历史上一次“最伟大的经济革命”[2]。

著名的萨威克米·沙尼达文化遗址和卡里木·沙希尔文化遗址位于今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斯坦。萨威克米文化遗址主要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是新石器时代居址,年代为公元前9000年,该层出土了数以百计的石磨盘、石杵、石臼、石凿以及石刃骨柄刀等复合工具,石器制作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器形也更加多样。该处定居点的居民处于由采集狩猎向农耕畜牧转化的过渡阶段。卡里木·沙希尔遗址的发掘表明,当时的居民已在进行季节性锄耕农业活动。在许多同期或稍晚的其他遗址,如穆勒法特遗址等,考古学家发现了15厘米宽的石墙墙基,说明人们当时已经建筑了房屋,进而证明由于当时的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经常性相对稳定的食物来源有了保障,比较固定的定居生活成为人们的生活模式。

北部最具代表性的遗址是位于今伊拉克基尔库克以北的耶莫遗址,年代约为公元前6750年。当地已经种植小麦、大麦、豌豆、扁豆等旱作作物,驯养山羊、绵羊、狗等家畜。当时的居民已经过着定居的生活,居住在泥墙方屋内,地面铺草涂泥,有炉灶,并制作陶器,出现了陶像。许多考古学家把耶莫誉为“世界古代最典型的公社”“两河流域文明的摇篮”。作为上古西亚旱作农业文化的早期代表,耶莫文化沿着基尔库克附近的低地边缘向外传播,推动了旱作农业文化在两河流域的北部地区逐渐扩展,一些与耶莫属于同一类型的遗址[3],如萨拉布、舒穆沙拉、萨约吕、阿里库什等也许都与耶莫文化有关。

耶莫文化衰落后的公元前6000至公元前5000年,两河流域的北部进入了哈逊纳文化期。在这一阶段中,旱作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特别是制陶业等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其中农业以种植大麦为主,畜牧业除继续大量饲养绵羊、山羊、狗外,已开始饲养猪和牛等,而牛的饲养与农业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各地氏族部落规模不断扩大,组织结构更加完备,宗教信仰和祭祀仪式也日渐复杂。

两河流域北部地区,随着哈逊纳文化的衰落,进入了哈拉夫文化期(公元前5000-公元前4500年),这一时期属于金石并用时代。在哈拉夫时期,北部地区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表现在耕地面积扩大、农产品数量增多,农业生产日益专门化等方面,在易于耕种、适合农耕的一些地区,出现了一些农业部落。而同时,在水草丰沛、适宜大规模放牧的一些地区形成了游牧部落。在这些部落中,有的农业仅是辅助作用,有些则近乎没有农业。在这种情况下,畜牧业与农业逐渐分离,成为各自独立的生产部门。社会大分工既促进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也推动了部落之间经常性的产品交换。交换不仅局限于附近部落,更扩展到很远的外地。交换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促使手工业生产日趋复杂,随之出现了历史上最早的手工业生产专业户。根据考古发掘显示,哈拉夫时期已经有专门的制陶作坊,生产的彩陶的陶胎极薄,造型、施釉、纹饰等颇为精美。制陶作坊和陶窑的出现,证明手工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社会分工的日趋繁复和多样化,说明社会劳动的日趋专业化,而劳动专业化最终促进了个体劳动的出现,从而渐次促进了私有制的形成。

哈拉夫文化衰落之后,两河流域北部地区氏族部落制度逐渐解体并向奴隶制城邦过渡。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之后,两河流域北部地区逐渐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出现了一些以专门从事商品交换为业的商人[4]。这些商人群体的出现,是两河流域北部地区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完成的标志。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而产生的三次社会大分工,推动了北部地区经济领域生产关系的变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增加,氏族内部财产分化的现象日益加剧,一些富有的家族掌握了氏族、部落的权力。他们占有大量的牲畜和土地,剥削普通氏族成员和奴隶。而随着阶级矛盾的日趋尖锐,两河流域北部地区氏族制度逐渐解体,社会复杂化日益加深,最终促成了城邦的产生。至此,两河流域北部地区最早实现了由部落文化过渡到城市文化的转变,并形成了几个早期文化中心。北部地区文化以其强大的辐射力向南部和西部传播,产生了重大而深广的影响。

二、南部先进文化的渊源和基础

两河流域南部文明主要是由苏美尔人创造的,但苏美尔人并不是当地最早的土著居民。关于苏美尔人的来源,国内外学术界有多种推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5]。他们何时来到两河流域南部也是一个难解之谜。有些学者认为是公元前4000年左右,有些则认为时间更晚一些,要到公元前3300年之后。

在苏美尔人到来之前,南部地区已经有了主要是来自北部地区数量不多的土著部落的人居住,他们在一些地方尝试种植旱作作物,如大麦、小麦等,在南部缓慢发展北部地区传统的旱作农业文化。苏美尔人来到之后,与当地人口稀少的土著部落和睦相处,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交融往来,逐渐演变成当地的主要居民。苏美尔人一方面继承原有旱作农业文化传统,另一方面结合南部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大力发展人工灌溉,将大面积沼泽地排涝,从而创造出更为优越的新型人工灌溉农业文化。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基本每年3至7月定期泛滥,使南部形成了大片的冲击性平原,而河谷旁边稍高的地方形成一些斜坡台地,南部低洼地带则因洪水滞积形成沼泽。洪水退去,南部降雨量稀少严重缺水,各地又出现程度不同的干旱。苏美尔人最初只会利用天然堤岸裂口的水流和未加控制的局部泛滥河水在坡地上耕作,以后才逐渐迁到平原。出于调节灌溉用水的需要,苏美尔人逐渐学会了兴修沟渠、堤坝,进行人工灌溉,人工灌溉网开始在南部地区普遍形成[6]。人工灌溉措施大大地发展了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农作物产量猛增,为人口增长提供了稳定的食物保障,而人口的增多,对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保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就是新的土地的迫切开辟。

南部地区土地肥沃、交通便利,随着时间的推进,在两河流域南部出现了以灌溉农业为基础的苏美尔文明,南部苏美尔地区生产力的发展逐渐超过了北部地区。随着城邦、农业、商业的不断发展,两河流域地区的对外贸易诉求越发强烈。因此,这一地区与周边地区建立起商业和文化的联系是必然的。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社会发展的日益复杂,以苏美尔文化为主体的两河流域村落开始向城市过渡。约公元前4000年前后,以高大的城墙、大型的宗教建筑、功能明确的城市布局规划等为普遍特点的平原城市正式形成,其中尤以乌鲁克、乌尔、埃利都等为典型。在社会组织日益复杂化的同时,对外贸易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在早期的两河流域城市考古中,来自阿富汗的青铜,来自伊朗的宝石,来自黎凡特地区的木料、石料等的频繁发现,表明当时两河流域与周边叙利亚、黎巴嫩、土耳其、埃及、阿富汗及伊朗有着广泛的贸易关系。

从灌溉农业文化开始产生后,到公元前3000年初期,是苏美尔地区氏族制度逐渐解体、奴隶制城邦逐渐形成时期。这一过程大体上又可分为公元前4300-公元前3500年的埃利都·欧贝德时期、公元前3500-公元前3100年的乌鲁克时期和公元前3100-公元前2700年之间的捷姆迭特·那色时期等三个文化期。南部苏美尔城邦进入青铜时代后,城市文明的发展更是达到顶峰,至迟在公元前3200年出现了成熟的文字——楔形文字和苏美尔语[7]。两河流域诸城的对外贸易已达地中海东岸、埃及和阿拉伯半岛,甚至以武力扩张的形式,在贸易地建立类似殖民地的贸易据点。乌鲁克、乌尔是先后在平原称雄的城邦,尼尼微、巴比伦则渐次成为当时周边世界的重要贸易中心。这些地区考古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用楔形文字写就的泥板文书,其中多数是与商业贸易、管理活动有关的。在整个两河流域苏美尔城市文明存续期间,也即约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400年前后,世界贸易最为集中和繁荣的地区是沿地中海东岸的欧亚非三洲的交接处及周边地区,其向东延伸可到印度和中国,范围大致为东起古印度,西至爱琴海文明区,北起土耳其和伊朗高原,南至古埃及。许多两河流域巴比伦尼亚的城市由于恰处在这个贸易圈的中心位置上,四面八方、穿梭往来的商队多会在这些城市或者贸易点经过。发达的对外贸易,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亚文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这种贸易传统,为苏美尔城邦时代之后的历史时期继承并发扬光大。

三、结语

总之,两河流域作为世界早期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很多文明要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源头。尽管两河流域南部地区的苏美尔人创造的璀璨的人工灌溉农业文化,是其为两河流域文明发展史做出的伟大贡献之一,也是两河流域重要的代表性文化之一,但是,不应当就此认为南部地区的苏美尔人是整个两河流域早期文明的创造者[8]。实际上,苏美尔人只是两河南部地区人工灌溉农业文化的创造者。两河流域北部地区最初的发展才奠定了两河流域迈向文明的基础。正是北部地区长期积存和发展起来的旱作农业文化,才是整个两河流域得以较早步入文明阶段的前提,也是南部地区灌溉农业文化发展的源头。

[1] C Burney. The Ancient Near East, A superbly illustrated introduction to Near Eastern archaeology and civilizations [M].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1977: 10.

[2] V G Childe. New Light on the Most Ancient East[M]. New York: Routledge, 1957: 23.

[3] R J. Braidwood. Prehistoric Investigations in Iraqi Kurdi- stan[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0: 30-31.

[4] 杨建华.两河流域史前时代[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3:176.

[5]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1.

[6] 林志纯.世界上古史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5- 126.

[7] 拱玉书.楔形文字起源新论[J].世界历史,1997,20(4):59- 66.

[8] 舒新城.辞海:历史分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 10-11.

On the Origin of Civilization in Mesopotamia of Ancient West Asia

WANG Hai

(History Group, Tangshan No. 1 Middle School, Tangshan 063000, China)

The Mesopotamia in ancient West Asia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birthplaces of early civilizations in the world. Many elements of civilization can be found here. The early academic circles believed that the origin of the early civilization of West Asia in Mesopotamia began in the Sumer region of the southern floodplain. Then with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archaeological work and the deepening of understanding, scholars believe that the northern dry farming area was the earliest civilization of the Mesopotamia. And it is also the basis for the prosperity of civilization in the south.

Mesopotamia; early civilization; origin

K11

A

1009-9115(2022)01-0098-04

10.3969/j.issn.1009-9115.2022.01.019

2020-10-05

2021-10-11

王海(1975-),男,重庆万州人,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古代两河流域、中学历史教学。

(责任编辑、校对:郭 静)

猜你喜欢

苏美尔两河流域
压油沟小流域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运河功能探析
苏美尔-古巴比伦时期的美学思想及审美创造
沙颍河流域管理
青山湖生态清洁小流域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拉格什王表》译注
“一江两河”区域青稞氮肥推荐指标体系研究
苏美尔文明的启示
苏美尔神庙建筑仪式探析
——以古迪亚滚筒铭文A和B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