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实施背景下职前教师培养的困境与对策——以唐山师范学院为例

2022-03-28高俊霞胡玉平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公费师范院校师范

高俊霞,胡玉平

“双减”政策实施背景下职前教师培养的困境与对策——以唐山师范学院为例

高俊霞,胡玉平

(唐山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2021年7月出台的“双减”政策引起了全社会极大关注,校外教培机构整体受到巨大冲击。作为教培机构师资重要来源的地方师范院校,在这场冲击中陷入2021届师范毕业生就业难度急剧增加、普通师范专业的招生压力将不断加剧、地方师范院校的生存处境愈加艰难等三重困境。为突破困境,地方师范院校应采取以下对策:定位乡村教师培养;扩大公费师范生培养规模;以师范专业认证为突破口,重建教师教育优势;深化U-G-S合作模式,与地方教育系统合作共生。

“双减”政策;地方师范院校;乡村教师;公费师范生

一、问题的提出

2021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大力减轻中小学生课后作业和课外培训的负担(简称“双减”政策)。8月10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通知,提出自8月30日起对各省“双减”工作落实进度每半月通报一次。“双减”政策的出台及督导体现了国家响应群众关切、改善民生福祉、推进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公平的坚强决心,将对整个教育生态产生重要影响。如“双减”政策发布后,以新东方、好未来为代表的教培机构企业股票大跌,以学科培训为主业的中小微教培机构纷纷关停,现有师资大量失业或转岗。2020年我国校外教培企业总数超300万家[1],从业人员保守估计达1 000万人以上。地方院校师范生除了考编进入中小学校,教培机构是其主要的一类就职单位。

在我国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体系中,地方院校一直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截至2020年,我国设有师范专业的高校共696所,其中师范院校207所(包括师范大学50所),非师范院校489所(包括大学74所)[2]。河北省设有师范专业的高校共18所,其中2所大学(河北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12所地方本科院校(5所师范学院,7所在师范专科学校或教育学院基础上组建升格而成的综合性高校),4所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从师范生总体规模看,地方院校远超2所大学,是河北省基础教育师资的主要来源。

“双减”政策实施对地方师范院校①的专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基础教育学校对教师能力的高要求以及教培机构的大规模裁员加大了师范生的就业难度,对今后几年师范类毕业生造成竞争压力。而在持续传导的就业压力困境中,师范生的职前教师教学能力如何就显得尤为重要。地方师范院校的职前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机制面临何等困境,如何更好地随势而变,是高师院校关注的焦点。

二、“双减”政策实施导致地方师范院校的三重困境

(一)当前困境:与往届相比,2021届师范毕业生就业难度急剧增加

师范生的毕业去向主要是教育行业。全国每年毕业的师范生有60多万,但基础教育的师资需求只有25万[3],也就是说,每年有30多万师范生无法进入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同时,每年还有大量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证,与师范生同台竞争,北大、清华等名校生进入中学也屡见不鲜。对中小学校来说,师资来源的广泛性对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大有裨益,但对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来说,就业空间被不断压缩,很多人只能到民办学校和教培机构从教。表1列出了唐山师范学院2019届本、专科毕业生在教育行业的就业情况②。

表1 唐山师范学院2019届毕业生在教育行业就业情况

需说明:(1)考虑到2020年因疫情原因学生就业会受到一定影响,故选取2019年毕业生就业数据;(2)师范生中含341名专科生,非师范生中含1 046名专科生;(3)“进入教育行业的比例”为已签订就业协议、就业合同及其他已确定了就业单位的毕业生中进入教育行业的比例;(4)公立教育系统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高等院校等;其他教育机构包括教育培训企业、机构和民办学校。

可以看出,师范类毕业生进入教育行业的比例达到54.87%,是非师范生的3.6倍,其中进入教培机构的比例高达76%。如果教培行业整体收缩,师范生将比非师范生受到更大的冲击,大约1/3的毕业生将失去主要就业通道。

(二)短期困境:与公费师范生相比,普通师范专业的招生压力将不断加剧

近年来师范专业的报考人数和录取分数不断走高。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调查显示,2018年高考成绩排在本省前30%的毕业生中,报考师范专业的比例平均是18.3%,2019年达到33.4%,其中比例最高的两个省份高达55.3%和49.8%[4]。2021年师范院校报考热度仍在提高,天津高考提前批录取中,华中师范大学的录取分数高达692分,只比北大的705分低13分[5]。

师范专业受到“热”捧的主要原因是工作相对稳定,社会地位较高,假期时间长,如果能进入公立教育系统,相当于进入了“工作保险箱”,尤其在国际局势紧张、经济下滑风险加大、就业难度提高、疫情突发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下,一份有保障且收入稳定的工作弥足珍贵。

但进一步分析可见,“热”的只是公费师范生,非公费的普通师范生并不热。唐山师范学院2019年有4个专业、2020年有9个专业面向唐山地区招收公费师范生,所有专业的公费师范生最高录取分均显著高于非公费师范生。表2列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公费师范生和非公费师范生的录取分数和省内位次,显然,高分考生报考公费师范生的热情很高,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公费师范生的最低录取分与非公费师范生的最高录取分接近。

表2 唐山师范学院2018-2020级本科师范专业省内录取分数和位次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非公费师范生近年来的录取分数总体保持稳定甚至略有下降。表3列出了唐山师范学院2018-2020年文史类、理工类共7个非公费师范本科专业最低录取分及对应的省内位次,可以看出,理工类专业总体保持稳定或略有上升,而文史类专业整体有所降低。

表3 2018-2021级本科师范专业省内录取分数和位次

注:表中数据来自唐山师范学院招生就业网站、河北省考试院网站、中国教育在线网站。

由此可见,师范“热”是公费师范生“热”,尤其是名校的公费师范生“热”。公费师范生属于定向招生、定向就业,教育部门以三方协议的方式保证其毕业后进入公立教育系统,并提供编制和岗位。对以就业为目标的学生来说,这是极具吸引力的。唐山师范学院的生源主要来自唐山及周边农村地区,大多在本地就业,对成绩不够优秀、无法进入重点高校的农村考生来说,毕业就有编有岗的公费师范生是较优选择。可以预见,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就业难度的加大,公费师范生将会受到更多考生的青睐,而普通师范专业招生将可能因就业困难而走向“冰点”。

(三)长期困境:与重点大学相比,地方师范院校的生存处境将愈加艰难

重点大学的生源质量和就业质量远高于地方院校。仅以河北师范大学与唐山师范学院比较,两校2019届师范专业毕业生的整体就业情况和2020年在河北省的本科批次录取分数均呈现出显著差异③。

表4 唐山师范学院与河北师范大学2019届师范专业本科毕业生整体就业情况

注:(1)河北师范大学师范生中包括了200名公费师范生;唐山师范学院2019年没有公费师范生毕业。(2)签约就业率=(协议就业、劳动合同就业、科研助理、应征义务兵、国家基层项目、地方基层项目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从表4可见,尽管两所高校师范生整体就业率均在90%以上,但河北师范大学的境内外升学、留学比例和签约就业率均是唐山师范学院的2倍以上。签约就业主要包括签定三方协议或正式劳动合同,对毕业生来说有较好的保障,属优质就业,而其他形式的就业保障性和稳定性较差,因此从师范生就业质量来看,河北师范大学明显优于唐山师范学院。

例 :原文:“yet,as Sir Pitt Crawley would say with perfect justice in his elegant way,‘Rotten!be hanged-it produces me a good fifteen hundred a year.”(Thackeray,2001,p.57)

表5 2020年唐山师范学院与河北师范大学在河北省的本科批次录取分数

录取分数唐山师范学院河北师范大学 文史类理工类文史类理工类 最低录取分522503571581 最高录取分574559604630

注:表中数据来源于两所高校官方招生网站。

从表5可见,不管是文史类还是理工类专业,唐山师范学院的最高录取分仅达到或接近河北师范大学的最低录取分。

生源和就业质量的差距是重点大学与普通高校的本质区别之一,竞争压力较小的时候,不同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不存在交叉或交叉较小,不会构成激烈竞争。“双减”政策的实施压缩了地方普通院校师范生的就业空间,但对重点高校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会促使高校师范专业发展呈现出“马太效应”,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长期来看对地方师范院校的发展极为不利,也将对国家师资培养的整体布局造成不良影响。

三、地方师范院校突破困境的现实对策

在师资培养的整体布局中,地方师范院校处于金字塔的底端,以其庞大的数量支撑着基层教育体系。“双减”政策带来的一系列后续效应,将对这些地方院校产生冲击,但也为其重塑自身定位、回归教育初心带来新的机遇。地方师范院校主要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在现阶段我国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中小学优良师资依然紧缺的形势下,地方师范院校应及时调整定位,在职前教师培养中突出应用型教学能力底色,关照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背景,打造U-G-S紧密结合的特色,为学校的发展谋求新的机遇。

(一)定位乡村教师培养,是地方师范院校之应然使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师范教育长期保持着中等师范——高师专科——高师本科的三级培养体系,改革开放以后,为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1999年教育部提出了师范教育向高师专科——高师本科的二级师范体系过渡,之后中等师范学校大规模缩减,通过整合、重组、升格等多种方式升格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并入本科层次的师范学院或综合性高校。2018年教育部再次提出了新三级师范体系,即高师专科——高师本科——研究生,要求幼儿园教师学历达到专科以上,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学历达到本科以上,普通高中教师学历达到研究生层次以上[6]。

从旧三级向新三级培养体系的过渡中,很多地方师范院校急于抓住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张的机遇做大做强,大量设立热门的非师范专业,去师范化成为普遍趋势。截至2019年12月,全国154所以师范为基础升本的高校中,只有61所仍以师范命名,其余均转型为综合、理工、财经等其他类型[7]。不少地方高师院校中的师范专业数不到专业总数的1/3,师范生数不到在校生总数的1/4[8],由此出现了一种相悖的现象:师范院校中的师范专业不断弱化,而一些综合性高校甚至名校参与教师教育的程度不断提高。据统计,我国目前有23所“双一流”高校参与教师教育,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名校[9]。

从近些年的实践看,很多地方师范院校的转型发展并不成功,学校定位模糊,既丧失了面对本地域培养教学能力优良师资的传统优势,又缺乏综合性高校的学科实力。虽然师范院校迎合市场需求、提升发展层次的做法可以理解,但在整合提升的过程中,以前由中等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承担的面向农村培养义务教育师资的任务已经客观上过渡给了升格后的地方师范本科院校,在三级师范体系中,地方师范院校已经处于底层,同时也不得不承担起培养乡村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从学校自身来看,地方师范院校在乡村教师培养中具有先天的优势,由于生源总体上以农村学生为主,学生回到农村就业的比例也相对较高。唐山师范学院2019届本科毕业生中到县级市或县城、乡镇及农村就业的比例为47.21%,2020年为51.45%。因此,以乡村教师培养为特色和目标,既符合学校的现实状况,也适应学生未来的教师职业发展需求。

(二)抓住契机,扩大公费师范生培养规模

目前公费师范生分国家和地方两个层次,前者由教育部委托6所部属师范大学定点培养,面向全国招生,后者则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下辖地区教育部门委托省内师范院校或综合性高校培养,面向省内招生。

公费师范生最早称免费师范生,2007年教育部通过定向分配来吸引乐教适教的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专业制定相关政策而实施,以后逐渐转变为定向农村地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之后教育部又通过“特岗计划”“国家专项”“高校专项”等定向中西部贫困地区培养师资,2021年又新增了“国家优师专项计划”,每年为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中小学校培养1万名左右师范生。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公费师范生计划大约在2010年前后陆续开展,招生和分配均面向省内,同样以培养本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师资为目标,所需经费由地方财政部门支付。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实施这一政策,200多所高校参与,每年大约有4万多名公费师范生到农村任教[2]。

地方公费师范生政策与教育部的大同小异,都实施“两免一补”、定向招生和分配,但各地区在培养人数、培养单位、协议内容、经费来源等方面有较大不同,比如河南、山东等省份的公费师范生招生和培养任务由省内数十所师范学院或有师范专业的地方普通高校负责,而河北省则由河北师范大学承担。从人数看,湖南、四川省每年招生人数多达3 000~4 000名,而河北省长期为200名,2021年增至500名。

除省级财政提供支持的公费师范生外,各地市也开始实施公费师范生政策,比如唐山市2019年委托唐山师范学院进行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4个专业公费师范生的招生和培养,2020年增至9个专业,2021年增至13个专业。承德市2020年委托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公费师范生。

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指出要“面向师资补充困难地区逐步扩大乡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规模”,2020年又发布了《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提出精准培养本土化乡村教师的要求,“面向乡村幼儿园、小学的师范生委托培养以地方专科、本科师范院校为主,面向乡村中学的师范生委托培养以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为主,鼓励支持师范院校为乡村高中培养教育硕士”。显然,今后地方公费师范生的培养规模会不断扩大,并可能成为农村师资的主要来源。

公费师范生的定向招生、定向分配、定编定岗政策既解决了农村师资不足的问题,还吸引了大量优秀学生报考师范专业,从源头上保证了基础教育师资质量。地方公费师范生全部定向县区甚至乡镇以下的乡村中小学或幼儿园任教,且工作时间不少于6年,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毕业生下不去、留不住的问题。目前公费师范生整体履约率较高,达到95%以上[10],但能否长期扎根农村,需要一定的物质和政策保障,同时也需要有优良的教学能力为其专业发展奠基。地方政府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在生活、待遇、晋升、培训等方面给予一定照顾,这些毕业生将成为补充农村基础教育师资的新生力量,对稳定壮大乡村教师队伍、提升乡村教育质量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对地方师范院校来说,要抓住公费师范生扩招的契机,与地方政府密切合作,加大公费师范生培养规模,同时加强U-G-S协作培养,构建职前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完善机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对稳定师范专业发展、提升专业影响力是难得的机遇。

(三)以师范专业认证为突破口,重建教师教育优势

2017年,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提出对师范类专业实施三级监测认证。三级认证的定位不同,第一级定位于师范类专业办学基本要求监测,第二级定位于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合格标准认证,第三级定位于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卓越标准认证。通过第二级认证专业的师范毕业生,可由高校自行组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工作。通过第三级认证专业的师范毕业生,可由高校自行组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和面试工作[11]。目前,五类三级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体系已基本完善,到2020年全国已有6个师范专业通过三级认证,215个师范专业通过二级认证。

对地方师范院校来说,通过师范专业认证是增强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提升办学质量、扩大师范专业吸引力和影响力的良好契机。通过相应等级认证的师范专业,师范生只需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通过本校考核即可,无需参加对应的国家统一考试,与非师范同类专业相比,获取教师资格证的难度大大降低,这对有意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学生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

目前河北省仅有河北师范大学的9个师范专业、廊坊师范学院的1个师范专业通过了二级认证,与其他省份相比,河北省通过认证的学校和专业数量相对较少。及早通过认证,意味着招生上将占得先机,同等情况下,学生必然优先报考已获得专业认证的师范专业,因此,师范专业认证也是一项优胜劣汰的竞争,3~5年内不能通过认证的师范专业,很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地方师范院校在师范专业建设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但由于近年来过于重视规模扩张,忽视内涵发展,过于重视对接市场需求的非师范专业,导致师范专业弱化、边缘化,师资不足,管理粗放,整体办学质量受到影响。2017年,教育部明确要求现有181所师范院校不得更名脱帽,要聚焦教师培养主业[3]。对地方师范院校来说,应抓住师范专业认证的契机,加强师范专业建设,突出教师信息化素养、应用型教学能力等职前培养,重建教师教育优势。一方面,学校必须从基础上保证硬件、资金和人员的投入,另一方面,师范专业教学和管理人员应静下心来,对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管理模式等进行认真研究,不断完善,同时结合自身特点,努力发掘和培养专业特色与优势。经过这样的精细打磨,师范专业的办学质量将得以提升。

师范专业认证的有效期为6年,通过第一轮认证后,再过6年必须参加第二轮认证,这就要求学校持续投入,对专业建设常抓不懈,这是保证师范专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

(四)深化U-G-S合作模式,与地方教育系统合作共生

地方师范院校学生来源和毕业生就业都以本地域为主。唐山师范学院2019、2020届毕业生中河北省内生源分别占比85.92%和88.87%,省内就业分别占比85.93%和78.81%。虽然很多地方师范院校面向全国招生,但立足地方、服务区域教育仍是其主要职能和责任。作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中心,地方师范院校在本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应进一步主动与地方政府和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密切联系,深化U-G-S(University、Government、School)合作模式,促进地区教师教育资源整合优化,有效承担起高校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

U-G-S合作模式最早由东北师范大学提出并于2007年正式实施,是通过三方合作共同解决师范生实习和中小学教师培训问题,同时在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教师资源开发等方面优势互补,其实质是通过协作加强教师教学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地区教育教学质量。U-G-S合作模式中,三方都是资源提供者和受益者,对高师院校来说,获得了稳定的实习基地和实习指导教师支持;对地方政府来说,能顺利完成基础教育师资培训任务,并在教育评估和教育决策方面获得大学的帮助;对中小学校来说,既缓解了师资不足的困境,又能与专业教育研究人员合作,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校整体水平[12]。目前这一模式已在全国得到了推广,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政府部门政策协调的自觉性不足,中小学在合作中较为被动,有些合作内容如教育实践支持体系的构建及落实等还需要进一步深化[13]。

“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大学、地方政府和中小学校进行更深入和广泛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一系列新问题不断出现,比如中小学生在校时间大大延长,学校应该提供什么内容和形式的课后服务?课后服务的师资如何解决?要减轻中小学生课后作业负担,布置多少作业才能既起到不过多重复,又巩固知识的作用?如何根据学生特点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在大量减少考试的情况下,教育主管部门如何评价中小学校的教学质量?显然,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中小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以及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以行动研究的方式边实践边总结。地方师范院校有科学、人文、艺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高年级师范生也需要对其职前教师教学能力进行实践锻炼的机会,教师教育研究人员也可以发挥专长,从理论的角度对这些实际问题进行深入探讨。U-G-S合作模式在解决教育领域这个现实而又重要的问题上,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双减”政策的实施给整个教育系统及社会、民生、经济等领域带来极大的震动,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和效果将在今后数年内逐渐显现。作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主阵地的地方师范院校,应直面挑战,变压力为动力,抓住国家相关政策机遇,将学校发展转向正确的轨道。乡村振兴是我国下一个阶段的重大历史任务,地方师范院校能够也必须承担起培养乡村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双减”政策的实施,客观上推动了这一责任的落实,从长远看,对我国师资培养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①本文中的地方师范院校指主管部门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办学层次为本科或专科、以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招生为主的公立普通高等师范学校。

②本文中涉及到的唐山师范学院就业数据均来自唐山师范学院招生就业处发布的《唐山师范学院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唐山师范学院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③本文中河北省的高校数据是从教育部网站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里统计所得,该名单中信息的统计时间截止日期为2020年6月30日。

[1] 2020年全国净增教培企业约34万家,总数超过300万家|天眼查教培行业白皮书[EB/OL].https://www.sohu.com/a/435578244_99973445,2020-12-01/2021-09-01.

[2]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638号建议的答复[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xxgk_jyta/jyta_jiaoshisi/202101/t20210128_511571.html,2020-12-08/2021-09-01.

[3] 教育部:中国181所师范院校一律不更名不脱帽[EB/OL].http://www.xixik.com/content/01935feef55942cc,2017-01-15/2021-09-01.

[4] 教师的职业吸引力为何越来越强[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20n/2020_zt16/meitibaodao/202009/t20200907_485981.html,2020-09-07/2021-09-01.

[5] 进逼清北“碾压”985!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飙了[EB/OL].http://www.peopleweekly.cn/html/2021/dushu_0811/83689.html,2021.08-11/2021-09-01.

[6] 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34/201803/t20180323_331063.html,2018-02-11/2021-09-01.

[7] 顾拓宇.地方院校转型的新制度主义多学科分析[J].职教论坛,2020,35(3):6-11.

[8] 李剑萍.振兴地方高师院校,增强乡村优质师资供给[J].教育研究,2019,40(3):22-25.

[9] 王换芳,闫建璋.我国师范生招生现状,困境及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8(1):22-29.

[10] 李静美.农村公费定向师范生“下得去,留得住”的内在逻辑[J].中国教育学刊,2020,40(12):70-75.

[11] 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11/201711/t20171106_318535.html,2017-10-26/2021-09-01.

[12] 刘益春,李广,高夯.“U-G-S”教师教育模式实践探索——以“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建设为例[J].教育研究, 2014,35(8):107-112.

[13] 高俊霞.教师教育实践取向培养的问题分析及UGS模式建构[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40(4):146-150.

The Predicament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Local Normal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ouble Ease" Policy: A Case Study on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GAO Jun-xia, HU Yu-ping

(School of Education,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0, China)

The “double ease” policy issued in July 2021 has aroused great atten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and the overall off-campus subject-tutoring institutions has been greatly impacted. A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teachers for these institutions, local normal universities have fallen into triple predicaments in this impact, such as the sharp increase in the employment difficulty of 2021 normal graduates, the increasing enrollment pressure of ordinary normal majors, and the increasingly difficult survival situation of local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break through the dilemma, local normal universities should take the following countermeasures: positioning rural teacher training; expanding the training scale of public-funded normal students; rebuilding the advantages of teacher education with teacher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as a breakthrough; deepening the U-G-S cooperation model, and co-existing with the local education system.

the “double ease” policy; local normal universities; rural teachers; public-funded normal students

G658.3

A

1009-9115(2022)01-0146-07

10.3969/j.issn.1009-9115.2022.01.028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FFB170632)

2021-09-12

2021-10-10

高俊霞(1971-),女,河北滦南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

(责任编辑、校对:高俊霞)

猜你喜欢

公费师范院校师范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山西农大成为山西唯一公费农科生招生定点院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地方师范院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活动课程化探索
浅谈师范院校声乐教学中声乐作品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