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五育体系”文化内涵和内在关系

2022-03-18孙高平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客观规律本心五育

孙高平,杨 维

(上饶师范学院 武家学派研究中心,江西 上饶 334000)

前言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

“五育体系”是对儒家“内圣外王”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传统体育和现代教育是相辅相承的依附关系上饶师范学院杨维教授,在对中华传统武术文化进行系统化梳理和研究的基础上,从兵家的兵技巧中分离出“武家学派”,并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以武入道、以武载道”的武家七大思想观,同时提炼出“自强、不屈、大义”的武道精神,这使中华武术升华到了文化和精神的层面;[3]山西大学李金龙教授认为传统气功有自然、缓慢、柔和的特点,修身养性作用突出,长期坚持锻炼可以产生治未病的效果,并提出“体医融合”的新观点。[4]本文章从中华传统文化视域下,对新时代“五育体系”文化内涵和内在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一、五育体系的文化内涵

(一) 德育是掌握客观规律的教育

一般认为,德育就是提高道德修养的教育。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看,“德”还有通过修行得到本心的意思。朱熹《四书集注·述而篇》:“德者得也,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5]94《说文解字》:“外得於人,内得於己也。从直从心。”[6]501意思是本心直接起用,在外从人而得,在内从自己而得。《六书精蕰》:“直心为悳(德字异体字)。生理本直,人行道而有得於心为悳。”[7]意思是直接了当,应物自然的心就是德。人的生理,天然直立行走,通过修行大道必然能够得到本心。可见,“德”字的传统内涵是以修行大道,得到本来具足,直截了当起用,应物自然的本心。

1.儒家称为“致良知”

《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8]57意为“良知良能”是人性本有的,不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思考。王阳明提出:“良知良能,愚夫与圣人同。”[9]意为此良知良能,上至圣人下到百姓都是具足且完全平等的。

儒家还认为能思能学的“良知”人皆具足,且通过德育的反省法可在自身证明,故人皆可成为圣贤。圣贤是体悟本心并彻底了解事实真相不再被假象所惑的人。“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的品格会在待人接物中自然流露。[10]《中庸》“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者也。[11]48

2.道家称为“为道”

《道德经》:“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12]132意为要想体悟大道,恢复本来面目,必须把所有牵挂的人、事、物从心中剥离,以至剥离到“虚空”状态,即“心无挂碍”时本来面目就显现了。

3.佛家称为“根本智”

《佛学大辞典》:“根本智又作根本无分别智、如理智、实智、真智。相对于后得智。乃诸智之根本,以其能契证真如之妙理,平等如实,无有差别,故亦称无分别智。”[13]意为“根本智”是看破假象,认识和掌握本质的能力,此能力一切众生本自具足,只要内证真如,透彻心源,就可以恢复。“根本智”不能通过概念、逻辑推理的教学实现,需要学者反观内照、看破假象、直达本质。这种反观内照、看破假象的看法和儒家“反求诸己”,道家“损之又损”的观点一致。

通过对儒释道三家观点分析,可见“德”是看破、放下心外一切牵挂而自得本心并应物自然的能力,“德育”应是通过教育以恢复此能力即掌握客观规律的教育。

(二) 智育是应用客观规律的教育

《释名》:“智,知也,无所不知也。”[14]意为智即本心知道和体察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孟子》:“是非之心,智之端也。”[5]87可知智也是明辨是非的判断能力。《荀子·正名篇》:“知而有所合谓之智。”[15]意为智还是运用知识互相证明,彼此支撑的逻辑推理能力。

1.儒家称为“好学近乎知”

“智”是儒家五常之一。孔子提出:“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11]42把“知”列为天下大德首位,同时指出“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11]43。这里孔子所谓的“知”是需要通过后天学习得来的,不是孟子说的“不虑而知”的良知。

“智育”即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在思考和判断过程中形成了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并以此分析事物的实质,判断其发展趋势。科学文化知识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过程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2.道家称为“道德技术”

道家认为“道”就是客观规律,德就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技”是通过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世界的经验和方法,“术”是改造主观世界的经验和方法。道家一直重视本体的证悟,对知识和技术的学习比较消极。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16]

即便如此,道家实践体系还是在不断完善,更发展为“山、医、星、相、卜”五大体系,并形成了独立的学科。“山”发展为气功养生体系,“医”发展为中医治疗体系,“星”即原始天文学,“相”即原始地理学,“卜”发展为预测决策学。此五大体系必须通过师承教学才能继承和发展,属于道家“为学”的“智育”内容。

3.佛家称为“所得智”

“所得智”是和“根本智”对应的一种能力。“根本智”是对“本心”的明了,并成就和完善自我。“所得智”是用“本心”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如此,能直透文化知识的根源,掌握客观规律,从本质认识世界,并按照规律提前做出分析和预判。“所得智”必须在“根本智”的基础上发挥作用。即在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能迷失能够学习的主体。时刻清醒谁在学习,为什么学习,明确学成以后的目的。

通过三家有关“智育”的分析,可见“智育”是通过德育掌握客观规律后,应用客观规律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教育。

(三) 美育是以本心认识世界的美

“德育”恢复本心,以此本心观察世界,客观地觉悟是“智”,主观地体验是“美”。“美”是一种离开判断和思考的直观感受,是独立个体对世界的主观认知。这种主观认知应与客观规律一致,如何让主客观相协同,这是“美育”的内涵。

1.传统文化中的“美”

《诗经·周南·关雎序》:“美教化,移风俗。”[17]意为以美的教育,改善人的生活习惯。《易·坤卦》:“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18]意为本心发起作用时,内则畅达四肢以运动身体,外则发展事业以改造世界,这才是美的极致。

2.现代教育中的“美育”

从现代教育角度看,“美育”一词是舶来品。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从感觉的被动状态到思想和意志的主动状态这一转变过程,只有通过审美自由这个中间状态才能实现”[19]116; “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使他们先成为审美的人。”[19]116蔡元培在《教育大辞书》的美育条目中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20]可以看出,现代教育的观点和中国传统美育的内涵有着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

通过对传统和现代有关“美”的分析,可见“美”建立在“本心”起用的基础上,以普遍性的客观规律为基础,以特殊性的个人情趣爱好为归宿,既能让个人的情怀得到舒畅愉悦,又能潜移默化让个人自发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思考和行动。“美育”是通过美的教育以自识本心,再以本心去运动身体、改造世界实现造福人类的大美。

(四)劳育是按照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劳育即劳动教育,劳动是为了人们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按照客观规律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有观点认为,中国传统文人历来是养尊处优且轻视劳动的。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在历代传统文人的心中,多有晴耕雨读的田园梦。“躬耕于南阳之野”[21]的诸葛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2]的陶渊明,“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23]”的陆游,以及类似“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24]现代一些南方人家的中堂都是证明。

还有观点认为: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看不起劳动人民。这种看法也是不全面的。劳动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孔子的四体不勤属于体力劳动范畴,这并不代表孔子不热爱劳动。他为了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刻苦学习,四处求教,属于脑力劳动;为了实践和弘扬道统法度治国的施政理想,不辞辛苦,周游列国;为了传承一贯道统,更是笔耕不辍,著作《十翼》,言传身教,讲学杏坛,属于体力劳动。

通过对古代文人劳动观点的追踪,可见“劳动”是按照客观规律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改造主、客观世界的活动。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为脑力劳动,改造客观世界的劳动为体力劳动。“劳育”是继承和发展前人改造世界的经验和方法的教育。

(五)体育是启动德智美劳的关键枢纽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育体系”是对正统“内圣外王”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数千年一脉相传的道统所在。体育居五育之中,承上启下,即实现根本智和所得智的根本路径,也是贯穿体用协同的关键枢纽。

1.修身需从太极下手

修身在儒家正统教学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谓“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可见,修身是实现“内圣外王”的必由之路。修身教育的核心方法保留在传统体育尤其是太极拳运动中。

《太极拳道论》:“太极拳者中国国术之精华,华夏文明之根基。非徒动静以健身,乃以屈伸而入道。一举动具是百家之学,即起心汇通三教之理。身演经教而理入骨髓也,实乃我中华文化修学之始,子曰:言传身教者,尽纳于此也。”[25]可见太极拳包含了孔子言传身教的修身之道。

2.通过太极拳实现“根本智”

在太极拳练习过程中以反观内照、自我体察的方法,对身体的静止和运动状态分别进行研究发现:躯干运动的原因是肌肉的伸缩;肌肉伸缩的原因是生命力即丹田压力的聚散,体内的血压、眼压、颅压等等都是丹田压力的表现;生命力是意念促成的能量聚集形成的;意念是若干个脑电波组合成的信息单元或者说能量单元;组成意念的每一个脑电波都是一种电磁波,它的运动速度是光速。

上述体验的要点是在站桩或静坐安静状态下进行,不受任何干扰和没有任何牵挂。当发现自己独立的脑电波时,只要以脑电波为主体观察世界,或者直接觉悟发现脑电波的这个能力,本身也是一个脑电波。如此,就可以实现以光速运动的状态去观察世界。即脑电波就是能觉悟的心,心的觉悟就是脑电波,此二者其实是一个状态,一通则百通。

3.体育是五育的中枢

体育的本质是修身,即在运动过程中向内寻求从而发现身心世界一致的本源状态,发现本源是德育的教学目标,故体育是落实德育的手段。

在太极推手或太极跤训练中,一方模拟制造矛盾,一方应以本心来解决矛盾,通过长期舍己从人、凭乎一心、应物自然的练习以贯通“所得智”。故体育是训练智育的方法。

通过传统体育修身练习,可以实现血脉通达,心情愉悦,以此状态观察世界则处处有美,故体育是美育的保障。

二、五育体系的内在关系

(一)“德”“智”的内圣之道

“内”指的是向内反省,孟子“但有不得,反求诸己。”儒家认为通过自我向内反省的方法,可以觉悟到身心世界一体的状态即内圣之道。

1.觉悟本心为圣

《孟子·尽心篇》“大而化之之谓圣”[8]88,“大”即本心遍满之“体大”和心能遍照之“用大”。一旦本心对体大和用大有了认识,则能认识的心和所认识的现象都从圆满本体中割立而出。《楞严经》:“知见立知,是无明本。”[26]9

“化之”即本心中没有任何现象,一切现象都是本心的幻化。则能认识的心和所认识的现相统一在本心上,《楞严经》“知见无见,斯即涅槃。”[26]9

“内圣”即突破一切现相束缚,唯此无知而无所不知的本心。道家“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的得道状态和《中庸》的“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11]13的修道状态皆指觉悟本心。觉悟本心就是对真理的认识。

2.内求其性

“性”即本心产生作用的能力,有认识世界的能力,也有化现一切精神和物质现象的能力。当学者突破假象,觉悟一切能认识和所认识都是本心的作用时,本心之道自然显现,而能统率一切“性”。

故内圣教育是培养“大而化之,一以贯之,道以统率诸性”[27]的圣贤。它是通过“德育”、“智育”而成就“根本智”和“所得智”的人,也是觉悟真理并能运用客观规律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人。

(二)“美”“劳”的外王之法

外王即通达事物之理,凭乎一心,应物自然,以自知之明向外待人接物,乃有知人之智,容人之量,爱人之慈,成人之德,天人合一之境。

1.“王”者通达天地人

《说文解字》:“王,天下所归往也。”[6]76意为天下归心者为人王。董仲舒:“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28]意为通达天、地、人真理的是法王。孔子: “一贯三为王。”[29]意为能一以贯之天、地、人本源的是心王。

可见,“外王”有三个层面的含义。首先是自证本心的“内圣”之“心王”,其次是运用本心一以贯之天、地、人真理的“法王”,最后是改造世界以为天下众生造福之“人王”。

2.外王者一通百通

外王教育的核心是触类旁通。通过“根本智”的“一通”和“所得智”的系统化启发,实现“百通”的效果。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羽扇纶巾”的儒将。如姜尚、黄石公、孙武子、孙膑、张良、诸葛亮、周瑜、陆逊、司马懿、李靖、徐世绩、范仲淹、刘伯温、王阳明、杨博、曾国藩、左宗棠等。这些名将都是书生,基本没有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如果按照现代西方分科化、专业化教育的观点分析,他们是不可能成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将军的。可是,通过内圣外王的教育,实现了“一通百通”的效果。

内圣之道即“一通”,外王之法即“百通”,落实内圣外王教学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体”的修身之法

《大学》“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5]14可知修身是实现“内圣外王”之道的根本途径。传统体育继承了修身文化的主要内容,如传统武术、太极拳等。

1.传统文化中的“修身”

修身内通“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内圣之道”,外达“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外王之法”。它是贯通儒家正统教学的根本枢纽。修身的目的是反观内照自身以达到本心的自信和运用。子曰:“吾道一以贯之。”修身就是通过自我改造,实现“一通”,即此道贯通于我身。

2.身心一体,修身即修心

《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11]52此“天下至诚”即“本善之真心”,也是哲学的“本我”概念。“唯”是唯一不二,“其”是我的身体,“性”的意思是心变现身体的能力。意为唯有以本心观照这产生身体各种现象所对应的能力,才能将所有的能力统一在本心起用的立场上,从而发现身心一体的原始状态。故“修身”即修心。

体育是修身文化的具体表现,其“修道、入道”的观点,是通过实施科学的教育体系和培养活动,以实现学者对客观规律的掌握和运用。

三、 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认为现代教育体系的设立是建立在中华传统文化正统教育基础上的;它不但完整地继承了传统文化“道统”的正根,还保存了“修身”功夫的正脉,并结合当代的实际情况,实现了创造性的发展和进步。在具体地落实过程中,强调传统体育和现代教育的有机融合。即在现代教育中以传统体育为载体,祖内圣外王之道,宗实修实证之法,授学生以“道统”之正宗,得“修身”之利益,必能内圣以全德智,外王以达美劳。学生能得此真实利益,身心世界如同再造,师徒之情胜似父母。故对师自然敬仰,师道尊严,不求而得。在这样互敬互爱的教学环境中,可以培养出诸多身心一体互助,五育协同进步,理论结合实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人才。因此,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必须深入理解和体会“五育体系”的核心价值和重大意义,认真落实“五育体系”开展各方面的教育教学工作,必然能够培养出合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客观规律本心五育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岁月更迭·设计本心”——WAD广州设计分享会圆满举办!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做动保,最重要是“守得住本心”!众乐坚持打造贴近一线需求的产品
VIKI_LEE:保持本心,随心创作
如何学好语文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论人民调解工作实践中的唯物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