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型财务人才培养的财务管理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
——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03-18郭素娟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财务财务管理人才

郭素娟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一、数智时代亟需新型财务人才

(一)数智时代催生对新型财务人才的迫切需求

数智时代,互联网新技术广泛应用于财务领域,财务工作重心由偏重“核算”的财务会计向偏重“管理”的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转移,财务操作模式由单一的线下模式向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转变。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技术裂变,打通了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各环节的壁垒,业务与财务多边融合,财务工作的边界更加宽泛,财务工作内容被重新定义。[1]擅长于“记账、算账、报账”的财务人员已经远远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数智时代催生对新型财务人才的迫切需求,要求财务人员由“核算”向“管理”转变,能够懂业务、善财务、会管理。财务人员不仅要成为企业的“显示器”,更要成为企业各项业务的“监视器”“预警器”和“制动器”。

(二)新型财务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素养

“互联网+”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云财务、财务机器人、财务共享相继出现,标准化会计处理逐渐为人工智能替代。企业对财务人才的素养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型财务人才的核心素养既包括财务人才应具备的传统素养,更包括赋予时代特征的新素养,可以归纳为职业品格和职业能力。

1.职业品格

首先是“诚实守信”,这是财务人员必须恪守的亘古不变的职业道德规范;其次要具备法治观念,敬畏法律,遵守规则;同时要与时俱进,关注世情国情,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驾驭复杂财务局面,处理突发财务危机,化解企业财务风险。

2.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包括财务专业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业财融合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1]财务专业能力是指财务人员应具备完善的财务知识体系,能够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指财务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这是新型财务人员开展财务工作的工具和手段。业财融合能力是对财务人员的新要求,财务人员不能仅仅局限于财务,还要懂业务,财务要为业务服务。沟通协调能力是新型财务人才的核心能力,在业财深度融合的背景下,财务工作向前端和后端延伸,财务人员需与企业各部门、各层级有效沟通,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使企业利益最大化。创新创业能力指在国家法律法规框架内,根据财务理论与方法,结合企业实际,勇于创新现有财务制度、财务方法以及技术手段。

二、财务管理课程对新型财务人才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支撑作用

财务管理是财经商贸大类财务会计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数据素养,具备诚实守信、客观公正、保守秘密等良好职业精神和职业品格,具有法治观念,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做到懂业务、善财务、会管理,可胜任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岗位工作,成为德才兼备、德法兼修的复合型财务人才。[2]针对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目标,完善课程定位,修订课程标准,聚焦新型财务人才应具备的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和风险管理等素质培养,充分体现财务人员对企业价值链提升的作用。财务管理课程对财务人才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支撑作用。

三、财务管理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009年以前,学院财务管理课程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建设目标不够清晰,课程资源不够完整,课程团队不够稳定。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接贴合度不够。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不够清晰,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支撑度不够。

(二)课程资源建设薄弱,难以助力课程教学目标实现。课程资源单一不完整,散乱不成体系,作为课程教学载体难以承重。

(三)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效应欠缺。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缺乏系统设计,大多以点到点形式呈现,专业课程的立德树人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四)专业课程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培养人才悬空。财务管理理论性比较强,与实践契合难度大,培养的“理论家”多于“实干家”。

四、基于新型财务人才培养的财务管理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

自2010年开始,以国家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财务管理》子项目建设为契机,学院组建团队,明确负责人,从资源建设入手,历经10多年,以新型财务人才核心素养培养为课程建设目标,以校企协同为抓手,以团队建设为保障,以课程资源建设为载体,构建了基于新型财务人才培养的财务管理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一)确定了基于新型财务人才核心素养培养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企业调研、专家座谈、教师研讨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提炼出财务相关专业人才核心素养,确定了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目标,以职业品格和职业能力等关键素养培养为核心,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设计了基于新型财务人才核心素养培养的财务管理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矩阵

1.构建了课程思政全方位育人的职业品格养成体系

实现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2]深度梳理财务管理全部知识点与课程思政融合点,搭建课程思政实施路径,进行课程思政整体设计,确定思政主题。结合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将专业内容与思政元素巧妙结合,实现财务管理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塑造学生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职业品格。

2.打造了岗课证赛深度融合的职业能力训练体系

岗位职业能力要求“1+X”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技能大赛规程与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实践深度融合,实现岗课证赛共融共生,培养学生能核算、懂管理、会分析、善决策等职业能力,培养业财融合能力,数据思维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

3.形成了“双创贯通”的创新创业精神塑造体系

这里的“创新创业”指的是新型财务人才要有高度的职业敏感度,能够根据国际国内财务环境,结合企业实际,创新财务制度和方法,创新财务机制和财务方法,通过财务创新提升企业价值。课程团队根据专创融合的理念,修订课程标准,深入挖掘课程相关知识点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契合点,将创新创业教育元素有机融入,通过知识点与创新创业元素巧妙融合,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3]

(三)构筑了“四共协作”校企协同课程建设模式

构建“校企协同长效机制”,校企协同实现“教学目标共立,课程标准共建、教学任务共担,主辅教材共编”四方面协作,校企共育“准员工”,保持课程前沿性、科学性和先进性。财务管理课程具有相对稳定的企业专家兼职教师队伍,包括财务总监(财务经理)、财务主管和一线财务人员等,与专职教师共同构成课程团队。通过实地调研、定期研讨、兼职实践教学任务等方式,做到“四共协作”,保持课程建设、财务人才培养与企业财务实践的“零距离”,培养符合企业规格的财务人才。

(四)开辟了“纸质教材建设+数字化资源建设”的课程资源建设双路径

通过国家教学资源库、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企业财务专家合作,打造立体教学资源库。采取“纸质教材建设+数字化资源建设”双路径,建设优质多元课程资源,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提供载体。课程团队将配套教学资源以二维码的方式嵌入纸质教材,包括教学设计、教学PPT、教学视频、动画、相关法律法规、图片、习题库、案例库等。丰富立体的课程资源可以充分满足“教与学”的需求,解决了课程资源单一不完整,散乱不成体系,作为课程教学载体难以助力课程教学目标实现的问题,方便教师教与学习者自学。

(五)构建了“二主体三递进四融合”的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

课程团队经过多年实践探索,构建了“二主体三递进四融合”的课程实践教学模式。“二主体”是指学校教师与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担任课程实践指导教学任务;“三递进”是指构建课程基础实训(真实案例)、岗位实训(真实项目)、综合实训(真实职场)的三阶段递进实训模式;“四融合”是指将技能大赛规程、“1+X”证书标准、创新创业元素、职业岗位要求融入实践教学全过程,递进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职业精神,提升就业能力。通过“二主体三递进四融合”三元联动,使理论性偏强的财务管理跳出理论的藩篱,由抽象到具象,多渠道多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成长为“准员工”,为学生由“学校人”成为“职场人”搭建桥梁。

五、财务管理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取得成果

财务管理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经过多年积累,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果。

(一)学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和社会美誉度实现“三高”

根据对毕业生跟踪调查,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专业对口率达86%以上。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毕业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强,无论在何种业态的企业,在何种财务岗位,均能较好地适应各种形式的财务工作需求,能够妥善地处理相对复杂的财务事项和财务关系,有效化解财务风险,提升企业价值,因此,学生的社会美誉度非常高。此外,毕业生的学习能力强,职称通过率高,职业晋升快。学校人才培养规格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对人才培养起到支撑作用的“财务管理”课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教师与学生积极参赛并获佳绩

大赛是对教师和学生非常好的历练。在财务管理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过程中,课程团队以该课程为依托,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比赛,总结归纳和检验提升课程教学成果。在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课程团队分别获得国赛二等奖、省赛一等奖和二等奖、校赛二等奖等优异成绩;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课程团队教师获省赛三等奖;在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中,课程团队教师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通过参赛,教师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执教能力显著提升。同时,课程团队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品格和职业能力。在会计基本技能大赛中,获得省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赛二等奖和省赛一等奖;在企业沙盘经营模拟大赛中,历年均获佳绩。在以上大赛中,财务管理知识是重要测试内容,学生取得的优异成绩是该课程课赛深度融合成效的很好验证。

(三)锻造了一支精干高效、一专多能的课程团队

打铁必须自身硬。数智时代,一日千里,瞬息万变,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及时把握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才能胜任新型财务人才的培养。课程建设与开发是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4],通过国家会计教学资源库《财务管理》子项目建设、山东省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课程团队的课程建设与开发水平不断提高。课程团队通过参加相关教学大赛,教师的教学能力实现突破,教学质量显著提升。通过指导学生参赛,教师更好地把控了比赛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学业指导水平日臻成熟,为课赛高效有机融合获取了第一手资料。通过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实践,教师驾驭信息化教学的能力突飞猛进,为培养具备一定信息技术素养的新型财务人才提供了保障。通过导师制,以老带新,传承与创新并重,年轻教师成长迅速。通过多元化的锤炼,一支精干高效、一专多能的课程团队已然形成。

(四)实现课程资源共建共享,课程团队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经过多年建设,财务管理课程积累了大量优质教学资源。在课程平台,资源数量1600多条,访问次数14万多次,访问时长118万多分钟,访问次数和访问时长实时递增,实现了资源共建共享。《财务管理》教材为“十二五”规划教材,已经修订到第5版,发行覆盖近20个省市,具备一定影响力。课程团队与中联集团签订财经大道教育平台财务管理课程合同,共同财务管理课程,用于社会培训,累计参加培训人数达1000多人次,效果良好,课程团队社会服务能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课程团队不断进行课程资源的推广,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合作《财务管理》职业教育资源库建设,将课程建设成果向全国推广,扩大影响力。

六、财务管理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展望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成为现代财务工作的重要工具,业财融合成为新的财务形态,新型财务人才需具备新视野、新理念、新知识、新素养,财务管理作为一门核心课程,对新型财务人才的培养提供重要支撑,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改革需持续进行,永无止境。(1)鼓励课程团队教师积极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CPA考试和CMA考试,积极参加线上线下培训,开阔视野,提升专业素养,促进执教能力提升。(2)课程团队将时刻把握财务前沿,及时做好知识的迭代更新;精雕细琢,不断完善教材和数字化教学资源。(3)拓展校企协作领域,由“教学目标共立,课程标准共建、教学任务共担,主辅教材共编” 的“四共协作”模式,拓展到“企业专家走进校园,学校教师走进企业”,打通校企屏障,实现“理论-实践-理论”的良性循环,保持课程的前沿性和先进性。(4)课程团队将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与成果转化相结合,做到边建设,边实践、边研究、边改革、边总结,将研究实践结果向教学成果转化,以论文、课题等形式体现。

猜你喜欢

财务财务管理人才
人才云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财务管理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水利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