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危机早期产生的可能性
——《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到《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链接式解读
2022-03-18杨玲
杨 玲
(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资本在创造资本主义文明的同时,也产生了自身的界限,造成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发生危机,这是资本逻辑的理路。马克思不像其他经济学家那样从具体事例中去分析资本主义危机的产生,而是从抽象的资本主义经济领域中去究其原因;他也不像其他经济学家那样为资本主义危机的产生做辩解,而是从客观的经济领域来分析资本主义危机产生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在《1857—1858手稿》中,马克思从生产的角度来分析资本主义的问题,从历史逻辑上论证了危机产生的可能性;在《1861—1863手稿》中,马克思从流通角度,即买和卖的分离来分析危机产生的抽象可能性。通过马克思这两个政治经济学的过程稿,可以看出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危机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辩证过程,即生产过程—流通过程—生产过程。
1 马克思对早期经济学家关于危机可能性理论的驳斥
马克思理论学说指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为了追求人的真正的需要;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则相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表现为雇佣劳动关系,人的劳动外化为人的对立面——客体,变为异化的劳动,所以人的生产不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成为核心,资本家尽可能使流通范围扩大,完成资本的无限增值,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便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造成生产过剩,最终发生经济危机。而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否认危机产生的必然性,他们企图遮蔽生产过剩的实质,通过不同的形式为资本主义社会做辩解。马克思根据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从逻辑与现实的角度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矛盾,并且对资本主义古典经济学家的几种观点进行驳斥。
1.1 对经济危机片面论的驳斥
经济危机片面论的主要代表是李嘉图和西斯蒙第,以李嘉图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只看到资本的积极本质,而以西斯蒙第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则是对资本消极的片面理解。李嘉图认为,资本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危机是偶然性的,资本会克服一切困难和限制。“马克思则认为李嘉图是把生产和资本的增值看作一回事,他们只管供给不管需求。”[1]716李嘉图认为生产的产品和需求量是平衡的,因此不会造成生产过剩,但是他却忽略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是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生产并不等于剩余价值的实现,资本家可以掌握剩余价值的生产,但是一旦离开生产领域,剩余价值是否能够实现、资本是否能够增值就未可知,因此生产过剩就变成一种可能。西斯蒙第对资本消极的理解就显得更为片面,他强调资本的局限性,认为资本会产生自身的限制,最后毁灭。马克思认为,西斯蒙第虽然看见了资本的局限性,但是他企图通过从外部条件去缓和和改良资本主义矛盾是不现实的,因为资本主义的矛盾只能从内部去解决。
1.2 对供给与需求同一论的驳斥
供给与需求同一论的主要代表是穆勒和萨伊,马克思把他们称为庸俗经济学家。“他们认为供给与需求是相等的,这只有供给是交换价值时候才能实现。”[1]718在现实生活中,资本家进行生产是为了获得交换价值,要使产品变为商品,产品就得有使用价值,但资本家想要的是交换价值,而消费者想要的是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就会造成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是为了资本的无限增值,资本是为了得到自为存在的价值,即作为财富存在的货币,这是资本从生产到流通的最终复归。马克思认为,庸俗经济学家并没有看见资本主义经济生产过程中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所造成的矛盾,他们的供给与需求同一论是为了否认生产过剩的可能性,为资产阶级辩护。在《1857—1858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生产与消费是同一的,所以资本主义社会是不会出现生产过剩的,这种社会的观点直接抽掉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各种矛盾。”[1]718-719实质上他们忽略了消费的内循环和外循环,因为消费一方面是生产的消费,另一方面是人们生活的消费。在《1861—1863手稿》中,马克思指出,那些经济学家为了否认危机产生的可能性,“在对立矛盾的地方大谈统一”[1]807。生产者不一定是消费者,因为工人只有依靠自己生产的剩余价值才能进行消费,生产的东西必须超过自己消费的实际需要才能进行消费,一旦这种剩余价值生产停止,工人就没有消费的基础;同时资本家为了追逐利益,会不断扩张生产规模,而大部分消费群体没有了消费能力,生产规模大于消费规模,就会造成生产过剩。
1.3 对生产比例平衡论的驳斥
李嘉图等人认为,“资本有按照正确比例来分配自己的趋势。”[1]720马克思在 《1857—1858手稿》中指出,由于自由竞争,必然会使整个生产处于无序状态,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利润,提高竞争力,必然会加大生产规模,越过按比例生产的界限。在《1861—1863手稿》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生产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有一个平衡的关系,即资本会在各个部门之间进行调节,但是这种以调节的平衡本来就已经包含着不平衡的矛盾,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这些经济学家把产生的结果当作解决问题的前提,生产比例的失调会引发局部的危机和整体的生产过剩,最后就会造成生产危机。
2 马克思关于危机可能性的逻辑理路
在《1857—1858手稿》中,马克思从生产的角度来论证商品生产的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过剩,也就是从资本的扩张性入手。资本在增值过程中,一方面要突破自身所产生的限制,另外又不断生成新的限制,无限循环,最后资本成为资本本身的限制。因此,要消灭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危机,只有消灭资本。在《1861—1863手稿》中,马克思从流通过程,也就是商品流通中买和卖的分离来分析危机产生的可能性。这是对《1857—1858手稿》中危机理论认识的升华。
2.1 从生产过程阐释危机产生可能性
2.1.1 商品的双重存在
商品的双重存在产生的对立和矛盾导致商品的过剩。在简单的物物交换时,人们进行产品交换只是为了产品的使用价值,人们生产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在黑格尔那里,中介被当作是辩证法,一切中介都是辩证的。”[2]货币最开始以中介的形式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其后逐渐成为人们出卖商品的最终目的。货币逐渐成为人与人之间联系的中介,工人生产商品,是为了获得货币去购买商品;资本家出卖商品,是为了获得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财富。货币成为独立化的存在,把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开,造成商品和货币的分裂,一方面,商品要作为一定的产品,即使用价值;另外一方面,商品必须作为表现交换价值的货币存在,这两种不同的存在必然会导致对立和矛盾,即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2.1.2 买和卖的分离
买和卖之间可能产生的极端不协调导致商品生产过剩。马克思认为,资本要增值,就要不断扩大流通范围,而流通范围是根据生产本身来不断扩大的,所以流通本身表现为生产的要素,流通为生产服务。资本主义社会以前,买和卖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统一,人们进行产品交换是为了获得自己需要的产品,只有进行了交换,人们才会进行下一步的生产,买和卖具有统一性,因此就不会存在大规模的生产过剩。而资本主义社会是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简单的物物交换变为商品交换,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的分离可能导致商品卖不出去,造成商品生产过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卖不出去,一是由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二是货币和资本的介入变成商品和货币的分离,造成生产和流通的割裂,所以就容易发生危机。
2.1.3 商人阶层的介入
商人阶层介入交换过程中产生新的不协调也会导致危机的可能性。私有制的出现、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商人的出现使交换从为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转变为为了产品的价值,即商品价值的另外一种存在形式——一般等价物或者是货币。这时商品从生产领域到流通领域割裂,商人可能会只买不卖,或者只卖不买,在一定程度上使买和卖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这就蕴藏着危机的萌芽,即在逻辑上是蕴藏着危机的可能性。
《1857—1858手稿》中,马克思以逻辑的形式从生产内部阐述了自己初步形成的危机理论,即买和卖的分离造成产品的生产过剩,而货币参与到商品经济中,从中介异化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所追求的一种目的,“使商品生产内部的矛盾成为外部对立的形式”[3]。两种主要形式构成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两种原因。
2.2 从流通过程阐释危机产生的必然性
马克思在《1861—1863手稿》中对资本主义危机理论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并在这个过程稿中有了更透彻的论述。马克思先探讨了流通过程中资本主义危机存在的两种可能形式:一是商品形态的变化使商品资本不能转化为货币资本,导致价值的生产不能转化为价值的实现;二是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职能容易使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信用债务危机。但是马克思探寻的结果旨在回到生产领域来探寻资本主义的危机,这是对《1857—1858手稿》中马克思危机理论认识的深化。
2.2.1 商品形态进一步变化加深危机的可能性
在《1861—1863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即使是在简单的商品形态变化中,也已经隐藏了危机的可能性,即产销分离,使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货币资本三种资本职能相分离。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加深了这种危机的可能性。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货币和资本的加入,货币资本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资本家是人格化的资本,劳动者成为资本的工具。商品到货币资本的转化,必须经历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时间、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五个方面的成功转化,才能满足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需求。生产并不一定能使价值得到实现,这是因为生产的相对扩大和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相对减少造成生产过剩;生产和实现价值不统一是由于货币是社会价值,而商品是使用价值,如果商品不能成功转变为货币的价值形式,那么就会使商品变为无用之物。商品是实现的价值,而货币是已经实现的价值,货币作为资本主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其追求的最终目的,如果商品不能成功转变为货币,那么就会引发资本危机。买卖分离的危机,只是可能的、抽象的、形式的,这是危机的第一种形式,所以在流通过程中,商品形态的变化进一步加深资本发生危机的可能性。
2.2.2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可能产生的信用债务危机
在《1861—1863手稿》中,第一种危机形式是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同时马克思指出危机的第二种可能形式,就是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产生信用债务危机。货币本来就是作为商品的一般价值形式存在,所以一旦货币资本离开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那么货币的潜在的作为支付职能的形式就会得到发挥,现实的货币就逐渐转换为观念的货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分工的细化,各个生产部门之间是紧密联系的,所以,这些资本家从生产到流通,是以信用作为担保来进行互相交换的,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最后能够使商品资本成功转化为货币资本,但是一旦这些生产部门中某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信用不能得到实现,即这种观念上的货币不能转换为现实的货币,那么整个生产环节都会受到影响,造成破产,资本主义社会就会发生货币危机或者是债务危机。
在流通过程中,货币的流通职能会形成买和卖的分离,造成时间和空间上的断裂,如果商品不能转化为货币,就造成生产过剩,发生过剩危机,这是危机的第一种形式;其次货币执行支付是手段的职能,就会容易形成资金链的断裂,影响整个生产部门,发生货币危机。从逻辑上来说,当货币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中,无论执行哪一种职能,都会有潜在的危机形式。
3 马克思关于消灭资本主义危机产生可能性的逻辑
《1857—1858手稿》和《1861—1863手稿》是马克思论述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两个重要过程稿,也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认识的深化。两份手稿中马克思都通过以逻辑先验的形式,从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来论证资本主义产生危机的可能。然而马克思揭露其危机产生的可能性不是目的,而是为了从经济发展的规律来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从而过渡到一个共产主义新阶段。因此,马克思对于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危机和构建一个新社会是有其特定逻辑的。
3.1 私有制转换为公有制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是单位有组织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之间的矛盾,以及生产无限扩大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这都会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剩。马克思也指出了相对应的理想的社会状态,即对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应该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并且政府要有宏观的计划调控,控制生产规模。对于生产无限扩大和劳动者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要从以商品的价值为目的转换为产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按照人的真正需要进行生产,才不会产生生产过剩。而资本主义社会是以资本为逻辑的,生产只是为了追求资本的不断增值,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现实表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要避免资本主义危机的可能性,就要使私有制转换为公有制,即从根本上推翻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一个理想社会。
3.2 消除异化的存在形式
异化是马克思理论中的重要概念。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了劳动异化的四种基本形式,后来又指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和货币发生的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作为人的本质,是和劳动者本身相对立的,劳动者自己生产的产品不属于自己,劳动的异化实质是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剥削,加深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资本和货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货币由一种交换媒介成为一种手段,具有了人格化、独立化、实体化的性质。本来货币是人们为了更加方便交换而生产出来,现在却成为人们追求的实体化财富,从而人被资本和货币所控制,造成资本和货币的异化。所以,要避免资本主义危机产生可能,就要先消灭资本主义异化的三种具体形式。
3.3 构建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自由解放
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通过一些改良的方式来缓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但是就资本主义本身的发展规律来说,其所产生的矛盾是无法克服的。这是由于资本的逻辑,使资本本身就成为资本主义社会自身的界限,资本主义社会逃脱不了必然灭亡的命运,要彻底解决资本主义内部存在的根本矛盾,避免资本主义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就要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自由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