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榜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22-03-18毛维国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榜样大学生教育

姜 华,毛维国

(山东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榜样是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们前行的旗帜[1]。榜样教育作为一种传统德育模式,广泛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习近平总书记用“崇尚”“争做”深刻指出了榜样教育的重要性。“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提高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培育“四有”青年,必须要加强榜样教育,以榜样的力量引导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1 榜样教育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重加强榜样教育,弘扬新时代榜样精神,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开展榜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价值,具体体现在: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培养担当民族复兴时代新人的重要方法。

1.1 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多次强调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高校育人育才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方法。当前部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缺失、道德意识薄弱,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开始呈现出复杂、多样和个体化的态势,而榜样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重要内容,深度契合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首先,榜样教育通过挖掘出特定时期模范人物事迹中蕴含的为社会各界所推崇的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总结形成内涵丰富的教育资源,体现了高校“德”之所在;其次,榜样教育为了引导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充分了解受教育者心理需求和精神世界,因材施教,坚持全方位、全过程对受教育者进行榜样教育,体现了高校“人”之所在;最后,榜样教育最大的优势在于将社会中模范人物、感人事迹通过视频播放或者讲故事的形式融合到相对传统的思政理论课堂之中,让教育内容更加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进而引起大学生对榜样的情感认同,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2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2]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用榜样教育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3]。一方面,榜样教育作为一种将抽象理论具体化、形象化的教育方式,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动人的英雄事迹,在激起学生情感认同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将社会主义价值观植入学生的思想意识之中,最终内化为行为准则。另一方面,榜样教育代表着不同时期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内涵,推动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俱进。比如革命战争年代刘志丹、黄继光等英雄人物,代表为国捐躯的爱国主义精神;当下和平年代钟南山、袁隆平等科研精英,代表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因此,榜样教育所承载的特定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着高度一致,是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1.3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时代新人的重要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榜样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时代新人的重要方法。从形式上看,榜样教育通过文字记录、视频播放、讲好中国故事等多种形式,充分满足大学生学习榜样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从内容上看,榜样教育蕴含的价值观教育,如爱国精神、奉献精神,能帮助大学生主动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保持一致;从实效上看,相对其他教育方式,榜样教育形式多样生动、内容丰富具体,如春风化雨般滋养着大学生的心灵,使其明确自身使命担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因此,重视榜样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方法,能使大学生深刻领悟时代榜样、先进模范的精神内涵,成为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

2 榜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困境

“大多数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获得的。”[4]通过观察榜样来审视自己,从而将榜样行为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榜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科技文化的不断发展,榜样教育面临着明星偶像崇拜过度、模式单一、内化不足、宣传不足等现实困境。我们要正视问题,确立改进对策,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榜样教育的实效性。

2.1 明星偶像崇拜过度,影响传统榜样人物的认知

当前社会发展呈现出价值多元化、信息多样化的趋势,多种文化思潮激烈碰撞并存,衍生出的偶像崇拜亚文化较大影响了大学生对传统榜样的认知,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传统榜样代表人物的现实地位并降低了其榜样教育效用。当下一些大学生更倾向于去崇拜那些外表光鲜亮丽、性格风趣幽默的偶像明星来满足自己对未来美好事物的向往,而不愿以受教育者的身份去学习劳动模范、英雄模范、道德模范的精神内涵。著名精神分析学家艾里克森将青少年这个时期特质归结为“认同与角色混淆”,认为青少年自身存在认知局限,从而无法准确分辨是非,不能有效区分“偶像”与“榜样”。尽管偶像崇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传递正能量,但也出现不少知名明星“翻车”“塌方”事件,偶像呈现在大众面前的仅仅是娱乐公司要求的美好人设,本人实质可能是庸俗、贪婪、道德缺失的人,也就是说偶像明星不一定始终传递着社会主流价值观,大学生盲目地以偶像代替榜样,学不到传统榜样人物蕴含的高尚品质,影响了对传统榜样人物的认知。

2.2 榜样教育模式单一,弱化榜样学习的积极性

当前榜样教育过程中选取的榜样流于形式、类型单一,榜样形象脱离实际,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成长之需,弱化了榜样学习的积极性。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在选取榜样的过程中更多注重榜样身上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大局意识,提供的榜样大多是在相关领域有杰出贡献的高智商人才,榜样教育中榜样形象有时过于完美,相比大学生而言差距太远,如果再固执地要求他们对榜样进行模仿或者践行,很难使其产生情感共鸣,弱化了榜样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传统意义上的刻板空洞、形式单一的榜样教育难以获得学生的普遍认同,导致他们对榜样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完成作业。一旦学生对榜样的学习表现出为了为完成而完成的情况,那么榜样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出现零效应或者负迁移,其所树立的榜样人物公信力和感召力也会下降,从而降低了榜样学习的积极性。

2.3 榜样教育内化不足,消解榜样人物的认同感

当前榜样教育的一大现状就是应付检查、被动接受、喊口号、不深入学习。高校榜样教育的形式主要采取课堂讲述、举办专题报告会、参观纪念馆等活动,教育者更多的是注重“教”,忽视了学生怎样“学”。在进行榜样教育时,将各类榜样集体进行教学,未能循序渐进,导致学生在看过之后并不能产生深刻印象,引起强烈共鸣。同时,对时代榜样人物的事迹挖掘不足,仅仅停留在事迹讲述层面,即使组织一些向榜样学习的实践活动,也仅仅是慰问老人、向社会困难群众捐款等,在学生还没有真正感受到学习伟大人物事迹、模仿伟大人物行为获得的快乐以及幸福时,活动就已经结束。这样的活动难以让榜样的力量真正内化于心,更无法外化于行,这也导致了榜样教育的效率低下,消解了榜样人物的认同感。

2.4 榜样教育宣传不足,弱化了榜样教育的实效性

宣传榜样是提升榜样教育活动实效性的重要方法。部分高校在榜样教育宣传过程中,一是仅仅注重对榜样人物和先进事迹等具体内容的宣传,忽略对榜样人物内在精神美的解说与传播,只是流于对榜样事迹的简单知识性描述和说教式的口号发动,对榜样的精神内涵挖掘不足。二是榜样教育的宣传方式单一且陈旧,大多停留在传统的课堂传播形态下,缺乏创新性,很难获得大学生主体的心理认同,在改变大学生行为认知等方面效果也不够明显,出现“看了之后不感动、听了之后不激动、说了之后不行动”的现象。榜样教育要想取得实际效果,务必要“关心学生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此外,高校榜样教育采取的一些宣传方式与大学生的审美及需求不相符,生搬硬套的宣传教育无法取得良好效果,还背离了榜样教育的初心和使命,难以提高榜样教育的实效性。

3 榜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路径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榜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引领和带头示范作用。新时代加强榜样教育必须正确引导偶像崇拜,提升对榜样的认知;必须创新榜样教育模式,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必须注重潜移默化,强化榜样教育的意识形态;必须更新榜样宣传方式,提高教育活动影响力。

3.1 正确引导偶像崇拜,提升对榜样的认知

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带给了人们许多新鲜刺激的体验,其中偶像崇拜在大学生群体中大放异彩。偶像崇拜本身没有错,他们光鲜亮丽的背后也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苦奋斗。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积极引导偶像崇拜,提升对偶像的认知,挖掘偶像成功背后的故事,对他们要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教育者要善于分析偶像成功的原因,用偶像为了梦想不懈奋斗的经历来教育学生,引导学生不应该只看到明星表面的光鲜亮丽,其为了梦想坚持不懈的努力更值得我们学习。如励志少年易烊千玺,他曾经说过,成功这条路没有捷径,如果有,它的名字就叫坚持。他会唱歌、会跳舞、会演戏,凭借自身的努力在质疑中一路成长,拍电视、参加综艺节目和备战高考,扛住压力,以文化成绩专业成绩双双第一成功考取中央戏剧学院。由此可见,哪有什么一夜成名,其实都是百炼成钢。

3.2 创新榜样教育模式,增强教育的感染力

随着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发展和个性需求的日益完善,榜样教育必须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征,创新榜样教育的模式,激起大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把握学生们的精神需求,树立时代需求的榜样。高校在选树榜样时要着重注意受教育群体的特征,切勿忽视学生年龄的阶段性特征。可以选取既符合时代要求又与学生年龄相仿的榜样,同时要避免选取极具功利化的企业家,这样选出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榜样更能引起学生的认同感,增强教育的感染力。此外,在进行榜样教育时要注重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不仅要介绍榜样的优点,也要提及榜样的缺点,要让学生感受到榜样并非“高不可攀”。比如选取身边的先进典型,结合当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平台媒体技术,开展“树身边人、讲身边事、育身边人”活动,通过开展优秀党员事迹展播、杰出校友汇报等形式,鼓励并指导全体学生学先进、当先锋,用身边的榜样与大学生面对面互动,让学生们能真正感受到榜样的力量。

3.3 注重潜移默化,强化榜样教育的意识形态

传统榜样教育中,教育者更多的是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课堂内容,并没有真正做到知行统一。因此,作为教育者应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察觉学生的思想意识,改善传统的学生被动接触与掌握学习知识的状况,将教育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感受与体会,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预先设定的教育内容[5]。比如在进行榜样教育活动时,为引导学生更好的领略和感受各种榜样带来的实际效果,教师可以在活动前让学生亲自收集感兴趣的相关榜样事迹,或者结合视频剪辑,并在现场给同学们展示其过程,使得学生在收集信息中潜移默化地将榜样融入学习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创设情境,给学生营造更真切地情感体验,让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达到学生视觉、听觉的双重效果,从而潜移默化地感受榜样力量,领悟榜样教育价值。

3.4 更新榜样宣传方式,提高教育活动影响力

在新媒体时代,榜样宣传的内容及其形式影响着大学生对榜样的认知与认同。因此,榜样教育必须适应新媒体的传播和交流。除了创新使用传统的课堂讲述、举办专题报告会、校园宣传栏等方式,还要争取利用网络媒体有效促进榜样的宣传。一方面要提高榜样教育内容的专业性。内容丰富是提高教育活动的基础,要发扬榜样精神,提升榜样教育宣传内容的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当下学生热衷的网络和新媒体技术,如在流行的APP中设置榜样专题,以抖音为代表,抓住大学生感兴趣的“短视频快文化”。这种快文化所表现出的内容符合大学生审美,而且兼容主流文化,可以整合当下年轻人最需要的资源、内容、形式、主题,让榜样专题教育融入短视频,有针对性地进行榜样价值引领教育。加强对抖音资源的挖掘,重视新内容的产生,注重多样的形式,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主题,让抖音文化与榜样教育完美融合,真正把榜样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日常生活,提高教育活动影响力。

4 结语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实践中始终强调榜样教育,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要注重榜样教育,打造符合时代发展的大学生榜样教育,以榜样促发展,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来提高榜样教育的水平和能力,让学生真正学习榜样,从榜样中汲取力量,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猜你喜欢

榜样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