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跨文化思辨教学路径探究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
2022-03-18刘雪
刘 雪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应用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天津 300350)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这一论述指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应从“思政课程”转向“课程思政”,各类课程都应发挥其协同育人功能。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教育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让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科学思想基础。”[2]可见跨文化思辨能力的培养与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一致,推动公共英语课程的改革应将跨文化思辨能力培养与思政育人双管齐下,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导向模式的影响,过度侧重学科考试的分数。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大多依托教材,话题缺乏时效性,教学目标未及时更新,更未明确跨文化思辨能力培养目标和思政育人目标。教师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的熏陶,在教学中也更偏重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点的讲解和做题技巧的传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进行主动思考,漠视课堂互动和开放式话题的思考与探讨,不利于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也无法认识到培养自身跨文化思辨能力的重要性。在“大思政”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需要不断丰富理论和创新,以充分发挥其思政育人功能,增强育人实效,服务于培养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
1 明确跨文化思辨能力培养与课程思政目标的一致性
根据孙有中教授的定义,跨文化思辨能力包含两个维度,即跨文化能力和思辨能力[3]。跨文化能力主要包含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并能对不同文化现象进行阐述和评价的能力以及进行得体有效的跨文化沟通的能力。思辨能力在情感态度层面指“勤学好问、相信理性、尊重事实、谨慎判断、公正评价、敏于探究、持之以恒地追求真理”,在认知技能层面指“能对证据、概念、方法、标准、背景等要素进行阐述、分析、评价、推理与解释”[4]。
外语课程的教学不可避免地会包含大量西方的价值、生活理念、宗教和意识形态等,而为了有效习得一门外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会被要求完全浸泡在对象国的语言文化之中,这可能会构成对课程思政的挑战。但是如果将跨文化思辨英语教学与外语课程思政结合起来,反而能够为外语课程思政提供得天独厚的优势:外语课程所包含的对象国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政治体制以及多元文化,能为学生进行跨文化比较与思辨提供大量的素材。学生在阅读世界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多元文化问题时难以避免会接触到不同文化背景下作者看待同一问题的不同视角。教师在教授语言知识和帮助学生理解作者观点的同时,应该引导学生辩证看待作者的观点以及形成此观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进行独立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坚定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进行跨文化比较,用思辨的技能学习语言和文化知识。从跨文化视角开展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外语学习的过程便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课程思政过程[5]。
总而言之,跨文化思辨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思政目标的达成;为达成课程思政目标,必须在语言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跨文化思辨能力的培养。
2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跨文化思辨英语教学和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协同育人路径探究
接下来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机制和教师队伍四个角度,探索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中将跨文化思辨英语教学和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协同育人路径。
2.1 重构教学内容
2.1.1 课程思政视角下的公共英语教材引入
教材是外语教学的根本依托。在大思政背景下,一部好的外语教材应当为外语课程思政提供与语言原料相融合的思政原料。引入一部好的教材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外语课程的思政目标。部分教师很难实现教学创新或者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是因为教材的限制,自己也不具备很强的能力以及时间和经历来重构、超越教材。因此先进教材的引入,事关师资队伍的成长和教学改革,对教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成长,进而倒逼教学改革。
从课程思政视角出发,一部好的公共英语教材理念应该包括但不限于:立德树人为本,多元能力导向,中外融通,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语言教学方法与时俱进等。
以《新未来大学英语》为例,根本理念是立德树人,通过体验式学习、混合式教学进行跨文化思辨育人,着眼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学习能力。通过引入各学科的最新知识进行跨学科输入和带领学生开眼世界,从跨文化思辨角度,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学生对不同价值观的辨别能力和道德素养,在拓展国际视野的同时体验文明互鉴,坚定文化自信。多元能力导向的教材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方法提出新的挑战,可以促使教师队伍的能力提升、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促进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的改革,为培养真正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贡献力量。
2.1.2 有机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教学
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认同。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跨文化比较的前提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其内容涉及观念、知识、艺术、制度、产业与民俗等诸多方面,承载着思政教育功能,促使高职学生将课堂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讲好中国故事和增强文化自信。
将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融入公共英语教学中,可设置寓教于乐的中西方文化比较话题模块教学,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然地通过跨文化比较从而认同相应的思政观点。例如在“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比较”模块教学中,学生可以探寻不同民族礼仪差异的文化根源,用“和而不同”的态度来对待文化差异,探寻礼仪文化的互通性从而改善交际效率;在“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之比较”模块教学中,学生可以深入探索中西方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异同,对不同质的文化进行甄别和比较,提炼精华,思索如何创建社会主义新文化;在“中西方诗歌大比拼”模块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探讨中西方诗歌文化背景、抒发情感和格律的异同,在强化语言鉴赏能力的同时提升思辨技能,体会人类对美好情感和生活的共同向往和追求。在“中西方英雄主义对比”教学模块中,学生通过探索历史上不同文化背景下独特的英雄主义,深入了解我国和对象国历史的同时,激发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通过以上模块的跨文化思辨教学,在润物无声,盐溶于水中促使学生学会用英语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外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2.2 完善教学模式
2.2.1 第一课堂:价值引领,跨文化沟通间接体验
根据孙有中教授提出的跨文化教学原则,即思辨、反省、探究、共情和体验[3],在语言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融入思想政治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和跨文化思辨能力培养贯穿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始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进行重构,可使语言知识技能、跨文化思辨技能和德育内容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课前,英语教师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挖掘出思政元素,设置话题,创设思想政治语境,引导学生加以思考,要求学生多渠道收集资料,并按任务专题进行分组讨论。课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侧重语言点和知识点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辩论反思等方式对相关主题进行多维度探讨,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意识和觉悟。在坚定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同时,应引导学生尊重并理解世界多元文化异同,避免进行草率的价值判断,提高文明互鉴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教师可融入更多具有思辨元素和思政元素的课堂活动,可通过跨文化角色扮演、跨文化电影赏析或进行跨文化案例分析和讨论,在活动中自然地融入思政元素,将正能量润物无声地传递给学生,避免直接说教。课后,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通过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2.2.2 第二课堂:协同育人,跨文化沟通直接体验
融通第一、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根据实际操作可行性和时间安排合理性,构建与第一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目标明确的第二课堂教学体系,对照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深入开发第二课堂思政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跨文化沟通的直接体验,把获得的新知投入实践检验,在第一课堂之外展开更为有效的体验式跨文化教学。
首先,公共英语课程组可协同团委、学工部、宣传部、后勤等学校相关部门,举办各类文化创新型活动,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思想水平,将思政教育课堂效用最大化[6]。公共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包含但不限于外语讲党史大赛,还可以有外语文化节、译时事热点大赛、校园外语VCR大赛等,这些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润物无声中实现第二课堂知识传授、跨文化思辨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三大职能。
其次,联合地方资源和学校相关专业,整合学校课程资源,协同传统文化通识课教师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和专家,开设中国传统文化和党史学习等系列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跨学科的第二课堂跨文化思辨能力培养。
再次,鼓励学生走出校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根据课程内容组织学生去当地的历史文化遗迹、博物馆、展览馆等进行参观,将在课堂中所学的内容进行外化实践并学以致用,在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同时,还能为学生今后能通过英语弘扬传统文化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奠定基础。
2.2.3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打造全时空立体育人模式,提供跨文化沟通线上体验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变革,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也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思政育人,为学生提供跨文化沟通线上体验。可以借助网络上优质的中西方影视资源,学习通、UMU等移动学习平台,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构建线上线下多模态教学,拓展教学时空,打造全时空立体育人模式,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跨文化沟通体验[7]。
2.3 评价机制调整
目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主要考核标准仍然依据学生对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不利于跨文化思辨英语教学的有效展开和思政育人的落实。为了将育人目标落到实处,教学评价机制调整应秉承“科学性、多元化、激励性”的原则,采用多元教学评价标准。
考核内容上注重专业知识、跨文化思辨能力和思政育人内容考核相结合;题目设置上应纳入对思维深度与广度的考核。根据孙有中教授提出的思辨英语教学原则(TERRIFIC)[8],将思辨标准纳入评价体系,在每一步(课前、课内、课后)评价中都融入思辨能力培养内容;需结合多种考核形式,除了传统的书面试卷测验外,还应根据公共英语课程的特点开展个人陈述、辩论、小组汇报、项目展示等形式的考核,对学生信息抓取的准确性,语言表达的流畅性,思维的价值导向进行多维度考核;考核形式上应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考促学、以考促教,以保证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连续性;考核主体上应将教师与学生相结合,鼓励学生在自评和互评中反复运用“思辨标准”检验“思维元素”,进而在学习过程中内化思辨标准,引导其提升自我认知、增强思辨意识。
2.4 教师队伍:增强公共英语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探索培养思辨能力的有效路径
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决定了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9]。在大思政背景下,为切实做到立德树人,公共英语教师在增强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还应增强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深入研究思想政治理论,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在跨文化英语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去伪存真、批判地看待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观点,服务外语课程思政育人的目标,公共英语教师不仅应该深入掌握思辨能力的相关理论知识,并且应该通过以课程思政为主题、以思辨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培养学生思辨素养和思政素养的有效路径,为我国高等外语教育的思辨化转型和升级贡献力量[4]23。
3 结语
落实“课程思政”建设是高职公共英语课程需要承担的时代使命。在此基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机制和教师队伍四个维度探索了如何在大思政背景下将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育人路径和跨文化思辨英语教学法相结合、相促进。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赋予了公共英语课程新的教学定义,而跨文化英语教学是将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有效特色路径,这也为“大思政”背景下我国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多重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