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据充满情感:新发展阶段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构建
2022-03-18杨建勇马陈静
杨建勇,马陈静
(1.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财务处,重庆 400030;2.四川外国语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31)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到: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1]。促进教育公平成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高校贫困生资助也成为教育精准脱贫、防止贫困返贫和贫困代际传递现象出现的关键。经过建国至今的资助工作发展,我国现目前已形成财政投入为主,学校和社会共同助力筹措资金的“一体两翼”资助格局。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资助育人纳入“十大育人体系”,标志着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2020年,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中国反贫困治理从如何解决“绝对贫困”转入如何解决“相对贫困”的新发展阶段,如何搭建更为精准、高效、持续的贫困生资助体系,成为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各高校资助工作的发展重点。
本文立足于建国以来的高校资助工作发展历程,聚焦于最新资助技术及策略——构建大数据资助体系,针对实践过程中的不足提出反思和对策,以期对新发展阶段高校贫困资助体系的更有效搭建提出建议。
1 大数据技术赋能高校大学生贫困资助的精准提升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的资助工作就伴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完善。追溯相关历史文献,我们可以发现中国高校资助工作,经历了“资助隐性呈现”到“资助显性呈现”的历史阶段,及“全额现金资助”到“部分资助”,再到现在的“发展性资助”的流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高校贫困生资助经历了从“使其脱贫”到“助其脱贫”的一个主体性转变过程。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脱贫”重要思想以来,我国高校的资助工作也在逐渐向“精准”二字看齐,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借助大数据技术,构建高校大数据技术下的贫困生资助体系构建的探索。大数据技术因其自身的内容量大、速度快等技术优势,可有效提升高校贫困资助“精准”率,在资助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上给予了“量”上的科学保证。
1.1 大数据技术利于高校贫困生的精准识别
高校贫困生资助最大的困境来源于对“贫困生”的概念界定。在传统资助工作中,由贫困生自己填表、相应生源地确认认定、高校学生工作部及相关人员组织开展认定的程序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学生贫困的横向对比和程度比较。高校作为一个教育部门,很难从民政部门的专业专家型角度界定谁是贫困生及其相应贫困程度。在此困境中,借助大数据技术搭建量化识别体系,通过计算机语言和算法处理,设计程序对学生家庭贫困程度、日常消费水平等进行统计测算,最终通过定量分析测评出学生的经济贫困程度,从而规避了以往由学生、辅导员、学工部组建测评小组进行人工评定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计算机大数据的定量分析,极大提升了高校贫困生认定的精准程度,能更好地完成对高校贫困生的精准识别和提取。
1.2 大数据技术利于高校贫困生的精准施策
精准施策是确保高校贫困资助工作准确、高效的重要一环。高校贫困生的贫困原因千差万别,传统的贫困资助以“资金”资助为主,主要由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友资助、企业资助等多种奖助贷方式进行。但是传统资助中由于高校阶段与高中阶段的对接不畅通,且大学生家庭所在地距学校空间距离较远等诸多客观因素,造成高校贫困资助中高校主体对贫困生及其家庭的致贫情况、贫困生原生家庭情况、贫困生的成长发育史等掌握不精准等问题出现,这在无形中易造成资助情况不准确、资助力度不匹配、资助方式不妥当等问题相应出现。
构建大数据资助系统,可以有效化解资助不精准问题。第一,在借鉴大数据技术赋能的情况下,各高校借助贫困生生源地所在教委设置的建档立卡手续,完成对贫困生个人及家庭情况的互联网共享,便于高校对贫困生相应情况的搜集和调研。第二,高校通过计算机技术对该数据进行完善与补充,形成对贫困生的动态监测。大数据技术对贫困数据和内容的及时更新和完善,便利了高校贫困测评小组对贫困生各自差异性的准确了解,从而助力以辅导员、学院党总支书记(副书记)为主的测评小组更好地制定差异化资助、长效资助。第三,建立大数据资助系统,追踪每学期学生成长情况、学习状态、心理健康情况和资助反馈,更能准确定位每一阶段贫困生的个体差异化,做到精准施策。
1.3 大数据技术利于高校扶贫工作的精准考核
利用大数据技术,在资助工作后设置资助考核系统,可以对资助方式、资助效果起到精准追踪和监测。传统性资助重在资助申请和评定,等级一经评定后就按部就班予以资金扶持,款项到位,学生资助工作就宣布完成。但是在资助过程中,学生往往存在诸多主观差异情况。例如,学期中产生的因病致贫、意外事件致贫等诸多突发情况,以及贫困生的心理健康贫困资助等情况,都是在传统资助过程中被忽略的环节。通过计算机算法技术和评价反馈,建立线上学校、家庭、同学、社会等的多角度考核系统,更能保证资助力度达到帮扶学生的“最后一公里”,帮助发现旧有资助中的不足和问题,适时调整资助政策和策略,更好保证精准资助、扶智扶志资助。
2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大学生贫困资助的情感困境
大学生群体因为高中和大学期间的适应过度问题,容易引发环境变化引起的心理问题,比如异性交往引发的情感心理障碍、人际交往的迷茫和困扰,以及学业职业发展所引起的心理焦虑问题等。贫困大学生因为缺少家庭正向支持,更容易遭遇此类问题。心理问题遭遇家庭贫困容易雪上加霜,因为家人处理脱贫问题往往自顾不暇,无力顾及心理问题的疏导。同时,贫困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自卑、缺乏自信。然而在资助过程中,资助主体往往更关注贫困生的经济脱贫,较少关注心理脱贫。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大学生贫困资助的过程中,要设法避免出现下列问题。
2.1 大数据技术对贫困生个人信息的透明化易造成学生焦虑和自卑
大数据技术运用到高校资助工作中,因为涉及学生个人信息的互联网云共享,更容易造成贫困生对自身贫困的聚焦,引发学生焦虑和自卑等问题。大数据技术在资助中的大面积推广和运用,一方面方便了高校对学生家庭情况、消费情况、学习情况的监测,但在监测和统计过程中,又容易造成学生信息在互联网络中的大量共享现象。线上“连接”极容易产生过度使用现象,学生家庭收入情况、在校消费情况、日常表现情景、学习情况等数据经由媒介连接,在学校、银行、民政部门、贫困生归属地等主体之间完成信息共享,极容易造成媒介对信息的过度追踪、互联网算法技术的加持,引发学生的贫困情况被过度关注。在解决贫困生经济贫困的同时容易滋长心理贫困因素的不可控性,甚至造成学生对自我贫困的不当认知,进而引发学生对资助政策的正确理解,产生“资助应当”“资助不够”等错误认知和不感恩心理的出现。
2.2 数据背后的贫困生个人特殊性情况容易被忽略
大数据技术将定量分析运用到资助工作中,使资助工作更显条理化,但也容易造成对资助个体非人性化的考虑和评价。高校大学生贫困问题是一个复杂问题,是一个涉及经济贫困、智力贫困、志向贫困等多方面的问题。现目前大数据技术在贫困资助中的运用更关注技术层面的植入,主要是关注高校贫困生的经济贫困问题,将贫困生归属地所采集到的家庭贫困情况、学生在校的经济消费情况和学习表现情况进行数据搜集、统计和追踪,最终生成大数据系统和分析结果。大数据固然可以使追踪范围尽量覆盖到最大化,但是数据始终只是数据,数据背后缺乏的是人情化关怀和差异化处理。因此,在线上数据系统予以大学生资助全覆盖的同时,还需要对大学生致贫的差异化原因、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差异化辅导予以更多线下关注。
2.3 大数据的过度连接容易造成对技术的过度依赖
大数据的过度连接,更容易造成贫困资助对互联网数据的过度依赖,不利于思政教育者在资助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一方面,大数据对资助工作的介入便利了资助工作的开展,使得大学生数据采集工作更为高效,同时也使资助功能更为全面;数据的爬梳也使得资助工作变得更为便利、简洁和条理化。另一方面,高校资助工作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资助的目的不仅是要解决贫困问题,帮助社会解决贫困代际传递,同时也是在反贫困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贫困价值认知观。在高校帮助大学生及其家庭反贫困的过程中,如果将资助体系全部交托于媒介和大数据,容易引发思政教育主体对媒介技术的“过度连接”,造成人对技术的过度依赖,从而导致教育主体价值在资助工作中的缺失。
3 连接:“线上”“线下”共同助力新发展阶段高校贫困资助
媒介技术一方面在形塑当代人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被当代人所塑造。在高校资助体系中的大数据使用过程中,我们更应创造“连接”的价值和可能性。一方面借助媒介融合的技术优势,发挥大数据的线上功能,另一方面积极发挥线下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价值,建立“线上”“线下”资助体系的协同育人,共同助力脱贫攻坚后的高校贫困资助工作。
3.1 新发展阶段的高校贫困资助新要求
2020年全国完成脱贫攻坚重任,中国反贫困进入新发展阶段。“脱贫攻坚战解决的是绝对贫困问题,后续将转为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防止两极分化。”[2]国家完成脱贫攻坚工作后,新发展阶段的高校贫困资助,也应关注如何帮助贫困生解决相对贫困、防止出现两极分化。
这就对完成脱贫攻坚后的新发展阶段高校贫困资助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新发展阶段的高校资助,更应关注贫困生的精神脱贫和心理脱贫,重视全校范围内的反贫困教育,从学理高度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和消费观。另一方面,也对资助提出更高要求,不仅仅解决学生吃饱、穿暖的问题,还要解决贫困学生与其他学生在校期间的平衡问题。
3.2 搭建“线上”“线下”高校贫困资助体系
新阶段、新要求,对高校资助工作提出了更多创新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校资助工作形成了一系列成就和经验。
从1952年政务院颁布的 《关于调整全国高等学校及中等学校学生人民助学金的通知》,及1952年原国家教委发布的《关于调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工资及人民助学金标准的通知》两个文件开启了国家全额资助+人民助学金资助阶段,并在之后不断发展和完善;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自费教育阶段。同期,1986年国务院批准原国家教委、财政部《关于改革显性普通高等学校人民助学金制度的报告》,正式开启奖学金制度和学生贷款制度,也开启了高等教育收费和学生奖贷政策同期展开的历史。1994年原国家教委、财政部下发《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设立勤工助学基金的通知》,1995年原国家教委颁布《关于对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困难学生减免学杂费有关事项的通知》,又进一步确立了勤工助学和学杂费减免制度。国家一直在不断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构。在完善中国高等教育不断迈向现代化进程中,借助自费和委托培养机制保证了对贫困学生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权益,同时也借助奖贷助机制保证了经济困难学生寻求资助完成学业的权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均明确提到将资助纳入育人体系,并提出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也标志着在新发展阶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资助育人工作的不断自我创新和挑战,在新阶段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和新工作目标、方向。将资助纳入育人体系,再次说明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完成扶贫资助工作,更需要在资助中传递育人的价值。当下,借助媒介融合技术和大数据优势,完成线上连接,同时也需要寓育人目的于资助工作中,充分依靠技术,但不被技术所束缚,将线下育人价值连接其中,在数据的客观性基础上增加主观推动力。在新的媒介技术的使用层面上创新工作方法的同时,继续发挥传统的以学工部为主导的助学金测评小组的作用和价值,并打造一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线辅导员、院系党总支书记和学校学工部为一体的资助育人主体队伍,将高校资困助学的学理性讲透彻;同时也发挥媒介技术的浸润效果,在生动、形象、趣味化的引导中,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时代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消费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贫困、个人价值,培养正确的消费习惯。在“线上”+“线下”的连接中,将资助和育人更好地融为一体。
3.3 以生为本,提升资助的人文关怀价值
“资助育人始于资助,成于育人,不能搞资助、育人两张皮。”[3]高校资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支持,在实际践行过程中又需要产生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塑作用,从根本上育人。这就要求我们的资助工作,不论何时何地更应关注的是“人”的本性及对其的引导。这就要求我们的资助工作更需要做到“以生为本”的价值理念,在资助过程中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不断强化培养教育学生的目标导向。
具体来讲,首先,就是要不断在发展发挥新科技、新媒介技术的资助赋能的同时,也要关注全过程体系中学生的价值所得;其次,在借助媒介赋能流程化操作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对资助政策的满意度和需求度;同时,在资助工作中探求更多的诚信教育、精神励志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文素养教育等新的方式和路径,将分类强化、政策激励、个体辅导、思政教育予于一体。既要主动解决贫困生所难,又要引导学生不能“等、靠、要”,还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创新,更要教育学生诚信感恩。在资助工作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成长成才,鼓励、引导受资助学生坚持不懈,发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创造更多的人生价值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