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视角下中华传统射艺的变迁与创造性转化

2022-03-18鲁怡成都体育学院

体育风尚 2022年6期
关键词:射箭练习者品德

鲁怡 成都体育学院

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射礼一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强调对个人的修行以及品德的培养,对人的教育意义重大。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在精神富足上的需求,这项文化运动也逐渐被重视。随着中华传统射艺的应用变迁,其不再局限于野蛮的杀戮作用,已经逐渐向文化载体进行转变。

一、中华传统射艺的内涵分析

中华传统射艺与民族发展息息相关,在军事、生活、文化上展现了重要的作用,在现今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1]。早期中华传统射艺的工具主要以竹木弓为主,在战国至秦汉时期较为常见。主要依据是在考古挖掘过程中,楚地墓穴常会出现。可以看出这一时期虽然弓箭已经被广泛应用,但在材料和工艺上处于起步阶段,并且主要与当地能获得的最佳制作材料有关。

(一)君子品德

君子品德是中华传统射艺中重要的文化教育价值体现之一,其中“克己复礼”作为核心价值理念被商代开始的教育内容所涵盖并重视[2]。在对商代考究的相关文献内容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中与中华传统射艺相关的内容无不与“克己复礼”的君子品德有关。同时其也逐渐在进行形式上的转变,从外在向内在进行精神上的提升。作为一项从君侯至平民中高尚的体育文化,其由以射杀猎物为主的竞技教育模式,转向品德精神教育模式。要求在射礼过程中观出德行,从而克己复礼精神也逐渐被重视,在中华传统射艺中成为重要的射礼君子品德。

(二)身心同修

中华传统射艺在发展过程中受儒家的理念影响,包含着儒家对个人品德的理解和道德教化理念。在中华传统射艺中强调以射观德,其不仅是对个人身体素质的锻炼,同时也是对道德品行的修养。射礼中对射箭各个环节的要求,彰显这项运动对人的道德培养。因此,练习者能够在这一过程中达到自省并改进,继而获取精神上的提升,借助其内在的美德进行自身的修行。射被纳入六艺当中,主要起教育目的。借助对各项礼仪的遵循以及强调“进退周还必中礼”这一理念,消磨练习者内心的浮躁,培养其谦和的心态。以律己为目标出发,对自身品德进行修行,以及对他人报以谦和的态度相处,保持尊重他人的良好道德准则。通过对礼仪的遵循,使练习者将重心从胜负转向个人情操的培养,意在让练习者能够有淡泊名利的精神和处世态度。其次,锻炼练习者的心境,中华传统射艺不仅是与对手之间的较量,同时也是对自身的考验。作为一项竞技类运动,其在比赛或交流过程中,难免需要分出水平高低。练习者在经过长期对中华传统射艺的磨炼,也无法保证能够将命中率提升至百分百,当出现落空情况便会对其心态产生考验。

二、中华传统射艺对文化的重要性

(一)丰富国民文化需求

对于文化而言,最重要的便是传承程度。曾经中华传统射艺作为高尚的文化运动项目存在,强调个人修行,以修身为目的出发,培养道德和心境的重要性。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中华传统射艺也存在着一段时间的发展停滞。可现今经济发展迅速,人们更加重视文化积累和精神上的富足,同时也能够彰显文化自信。作为一项承载着优良品德精神的运动项目,其能够有效地促进人们在精神上满足的同时,强健体魄,对于文化发展而言也有着重要的意义[3]。

(二)培养体育事业后备军

中华传统射艺对于我国在国际上的体育竞技而言有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中华传统射艺的发展,能够扩大我国在该项体育中的群众基础[4]。借助大量的人数优势能够更快地培养体育事业后备军,从而在利于我国国民身体健康的同时,促进我国在国际体育上的影响力。例如羽毛球、乒乓球等,皆是由于在我国被广泛地喜爱。中华传统射艺在复兴及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加强适应性,从而进一步丰富我国在文化层次上的底蕴。

(三)促进非遗保护发展

中华传统射艺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在非遗文化上的保护,对于中华传统射艺而言其不仅是一门术或者艺,还包含着制作工艺等,这些对于我国发展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需要着重进行保护。其中制造弓箭的技艺需要符合中华传统射艺的要求,因此选材上较为严苛,在缺乏系统的学习前很难熟练掌握,并制造出相应的弓箭。

三、中华传统射艺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原则

中华传统射艺在转化过程中,有一点需要明确的就是一定要在发展过程中形成有效的文化传统,这是必须要坚持的。纵观历史,传统射箭从最早精研射术发展到现在射艺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完成转化的过程。从历史的角度看,射箭这项体育运动,是我国自有文献记载以来,记录最丰富的一项运动,这不仅证明了射箭是我国优秀的传统运动,更是证明的射箭的文化价值。古人将传统射箭共分为两个大的模块,其一为礼射,在古时候儒家有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的说法,礼射就是处于其中,射法主要分为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其二实战运用,主要是由古代军队的射术演化而来,由于是作战更注重实用性,对准度等有着极高的要求。其实现如今传统射箭文化中,所有特定的符号,射箭的价值,以及射箭的追求与传承全部是由礼射与实战这两个模块中拖延而出的。在历史演变中,中华传统射艺被识别的独特技艺勾弦法是拇指勾弦,这些是古人在不断总结技艺时发现与弓弦接触越少影响偏差越少。这些细微的处理,是我国传统射箭在几千年的历史中都得以延续的存在,这一点也恰巧证实了文化传统是经得起历史的转变的,这也是现今中华传统射艺文化变迁,创造性转化过程中所必须坚持的。只有这样转化后的中华传统射艺才能够有效有用,才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打磨,才能够让人们在射艺中汲取到能量,丰富精神世界。除此之外,中华传统射艺在转化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价值观的转化,因为很多历史中存在的文化,其实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社会,例如实战在历史中主张杀伐,这无疑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理念是相悖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以往具备规模,现在已经难以为继的价值如狩猎价值,在现代社会也很难进行宣扬。因此,在转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完成价值观的更迭,中华射艺所要宣扬的文化价值,一定要被社会环境所认可。因此,应当以宣扬通过这项运动来强身健体,通过这项运动蕴含的文化来洗涤心灵,充实精神世界为主。具体可以通过正身,观德,正心,守法,竞技这五个维度记性转化,通过正身让参与者可以不断地强健自身体魄,通过观德,让参与者不断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通过仁义礼智信去帮助参与者健全品格,通过正心让参与者更好地审视自我,通过守法,来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不断精进技艺,通过竞技获得更高层次的超越。只有这样中华传统射艺的文化变迁以及创造性转化才会具有意义,具有价值。

四、中华传统射艺文化创造性转化的阻力

(一)缺乏标准,仍停留在摸索阶段

对于一项运动而言,是否具备健全的标准,是一项运动是否成熟的直观体现,而这正是传统射箭所缺失的。这方面的缺失,意味着传统射箭在当下其实仍然停留在摸索的阶段,标准的缺失,在传统射箭领域中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体现,不仅是规则,甚至在制造方面都未能形成统一标准,一度出现我国的传统运动者却要购买国外制造的传统弓这样的窘境,这意味着传统射箭的复兴仍处于艰难的探索期。由于断裂太久,至今国内传统弓箭制造技艺仍未达到一流水准,也没有相对统一的制造标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可是在传统弓方面,连必须具备的设备都不能给出统一的标准,其余方面的难度就更加不言而喻了。竞赛规则尚不清晰,射箭场馆的安全配备尚不充分,射箭过程中需要遵守的礼仪没有得到普及,从事运动时需要穿着的服装也没有得到统一,这些方面标准的缺失,就意味着传统射艺在进步的过程中,还是要去模仿,去不断的试错。

(二)缺乏组织,未能形成有效规模

我国的传统射箭发展是非常缓慢的,一直以来都缺乏有效的相关组织,甚至直到2014年,传统弓才被并入了中国射箭协会。虽然这意味着传统射箭结束了散兵游勇的发展阶段,但却依然没有形成有效的合力,组织的缺乏还有没能对传统射箭进行有效的整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例如传统弓分会组织非常松散,缺乏相对应的管理制度以及发展政策,在国内也没有推行出具备影响力的传统射箭赛事。现阶段一些大型传统弓赛事,如世界传统弓箭大赛都算作海外赛事,在国内更多的比赛都是一些传统射箭俱乐部、传统弓制造商等推出的比赛。虽然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开设了射艺课程,或者射艺培训活动,对传统射箭高校方面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这种推动有着非常高的局限性,因为大学生体育协会,与中国射箭协会传统弓分化并未构成相应的合作模式,并未通过组织去形成更大的合力。这样的情况在各城市也有着明显的体现,在很多城市中,许多参与者成立传统射箭社团想去弘扬这项运动,但因为相关组织不能起到带动作用,让这些民间社团形成合力,所以传统射箭在民间的发展也十分缓慢。上层组织有必要去发挥自己的领导作用,要明确推广传统射箭运动,发扬传统射艺文化是需要形成组织文化,在各大小组织之间达成共识,找到协作点,才可以有效地拓宽中华传统射艺的文化空间,才可以获得更好地转化与发展。

五、中华传统射艺的文化变迁分析

(一)向文明转化

从文化视角而言,中华传统射艺在文化变迁中其主要的展现形式是从血腥到文明[5]。作为早期历史中常见的兵器,其在战争以及王权更替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但是随着文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品德意识的上升。其逐渐向更加文明的方向发展,在先秦期间,射箭被纳入六艺之中,从术转向了艺,并且形成了完善的修习体制。成为君子必习之艺,同时也是重要的教育考核内容。并且以此为选拔机制,象征着以弓箭开始的社会地位分化和改变,掩盖了其原本的血腥,建造出围绕其形成的社会体制。其不仅是一项术,同时也是许多射箭俱乐部能够在其中进行禅悟的道。

(二)转向多元化

中华传统射艺在发展过程中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主,虽然在早期中国历史中,其主要承担战争和狩猎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逐渐转向教育、娱乐。自汉代始,“秋射”成为重要的体育竞技项目之一,其本质已经脱离了狩猎或战争,而是向品德和教育方向进行改变。并且在唐代武举中,射箭已然成为重要的国考项目之一,成为选拔人才方式。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需求的改变,引导其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进行一体化转变。并且其还衍生了许多带有娱乐性质的项目,诸如“投壶”等竞技活动,已经逐渐与兵器本质脱离。娱乐性质主要是为了社会安定而存在,这也再次体现了中华传统射艺在变迁过程中的适应性,实现多元化的转变。在当下文化视角下,其已经向体育、娱乐、狩猎等多元一体方向靠拢,成为当下国民能够普遍接受的重要文化。

(三)文化价值转变

在社会不稳定的情况下,人们更多考虑的是从外界获取从而补给自身,因此射箭也成为主要的狩猎工具。这种文化价值对于当时的人们而言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许多与射箭有关的神话中也充分地体现了这点。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文化价值也逐渐向品德和美学进行转变。射礼强调以射观德,即在射箭的过程中观察出练习者的品德,借此对其进行鞭策。同时在狩猎过程中逐渐由“射不主皮”的观念出现,这点多出现君侯群体中。强调狩猎过程中的美学,即文化价值的转变。从品德、心性等方面,逐步形成文化价值的变迁。

六、中华传统射艺的创造性转化分析

文化视角下中华传统射艺实现创造性转化,需要将其所包含的文化内容以及代表符号进行适应性的改变,需要更加符合当下文化变迁的需求,更好地满足人们在文化和精神上的需要。在保障其基本价值的同时,探究价值和观念在当下社会上的调整方向。其在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外在需求还是内在需求都是以服务社会为主。

(一)创造性转化过程中的原则

在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首先要在不改变其传统文化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其传统价值是由历史验证而形成的完善的体系,在多元化方面无论是精神还是竞技,在文化视角下都应给予保留。并且中华传统射艺在转化过程中,更多是观念上的改变,其两大完善的制度“礼射”和“武举”涵盖了中华传统射艺中的大部分价值、符号。对于其在进行创造性转化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促进作用,有利于其在“艺”向“道”上进行转化的过程。

(二)创造性转化策略

中华传统射艺在进行创造性转化时需要从三方面进行,一是从独立精神培养上。其应当就现代武术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进行参考,避免在转化过程中出现相应的错误。不能过度依赖政府的扶持,其主要原因是其本身是基于民众,想要成为普适运动,需要从人民中进行发展,从而才能有更好的活力。但是也不能完全离开政府的扶持,需要结合相应政策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改变。二是适应民众,其在当下社会中需要就价值观念进行相应的调整,突出其美的形制,不仅是器物上的美,同时也有练习者体态之美。需要结合现代化审美上进行调整和改变,更好地进行创造性转化。三是由艺向德转变,需要将射艺向射道进行升级追求,提升中华传统射艺在精神层面上的高度,更好地起到对个人的修身目的,从而彰显文化自信,使民族精神被更好的继承。并且若是不提升射艺精神层次,其在融入现代社会中会因为哲学理念上的冲突,造成创造性转化实现的困难。

七、结语

中华传统射艺作为重要的文化组成内容,其在文化变迁中充分体现了其的适应性和价值转变。在文化视角下,其在进行创造性转化时,更需要注重文化反馈,即国民的文化精神富足。因此在中华传统射艺的创造性转化过程中,需要实现精神层面的进一步发展,借此更好的富足心灵,实现个人修身养德,促进中华传统射艺在当下社会中的发展。

猜你喜欢

射箭练习者品德
小学生初学跳长绳小妙招
小熊射箭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学射箭
谁是射箭高手
健美操训练中舞蹈意识的培养方法探析①
跳跳龙失踪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冰上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