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改背景下保育员专业化提升策略

2022-03-18吴珊珊王旭妮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保育员保教研讨

吴珊珊,王旭妮

(宁海县中心幼儿园,浙江 宁海 315600)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保育员也是教育工作者,其行为同样对幼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1]孩子们的眼睛就像一架小小的摄影机,把保育员的言行举止一一摄下,并通过自己的行动表现出来。因此,保育员的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幼儿成长。然而,通过调查发现,保育员普遍存在着年龄结构偏大、流动性大、文化程度低、学习机会少、参教机会少、职业认同度欠佳、专业性不强等问题。课改背景下,保育员专业化亟待提升。

二、以课改理念为引领,优化保育员队伍

(一)激发保育员潜力,吸纳优质人才

1.幼儿园要有好的保育员团队,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招聘保育员时做到择优录取。在招聘时制定一些硬性条件,面试时再通过谈话,初步了解对方的社会观、价值观与教育观,尽可能招收到优秀的有潜质人员。其次要留住好的人才。生存需求是关键,有一些幼儿园的保育员队伍非常不稳定,究其原因与保育员的收入待遇有一定的关系。保育员的福利、假期等同于教师,让保育员真正感受到大集体的温暖,她们才会愿意继续工作。

2.鼓励保育员考取更高级别的专业职称。如浙江省保育员的职称有初级与高级之分,拥有高级职称不仅仅能够取得更多的工资,而且还在幼儿园里对其他保育员起到引领与示范的榜样作用。积极鼓励保育员考取高级职称也是提高保育员专业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二)转变角色意识,增强专业化认识

1.提高保教人员专业认知能力。长期以来,幼儿园存在“重教轻保”的偏见,以致保育人员工作热情不高、地位低、自卑心理严重。针对这一现象,要从思想、行动上转变保育员观念。一是用法律法规来引领。保育员首先要学习《纲要》,分析《纲要》所要求、赋予保育员的职责和任务。保育员通过学习能她们认识到,不能满足于照顾好幼儿的生活搞好卫生,要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一切有价值的教育因素配合本班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纲要》对保育员的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和桃战,需要保育员在平时的保育工作中融入更多的教育观念。二是用日常工作来开导。对于幼儿来说,保育不纯粹是服务,服务不等于保育,也不能替代保育。因此,在为幼儿进行身体养护和生活服务的同时,必须考虑保育工作如何有利于幼儿的主动发展[2]。比如通过观看录像等方式让保育员懂得午睡时可以教幼儿如何穿脱衣服、铺被子等,可以通过及时鼓励、表扬幼儿等方法落实保育工作,让保育员懂得日常生活照料同样存在着很大的教育机会。

2.宣传家庭保教紧密配合工作。保育员也应参与家园共育,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是怎样开展保育工作的,增进保育员与家长交流沟通,赢得家长的理解、尊重。一是利用家长接孩子的时机与家长沟通交流。保育员要把自己今天观察到的一些情况及时告知家长,比如说某某小朋友今天有点儿咳嗽了、某某小朋友今天不肯喝水等……要和家长没话找话,要让家长感受到对孩子的关注与关心,这样就能有效拉近与家长的距离,为进一步沟通打下良好基础。二是利用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如提供机会请经验丰富的保育员与家长座谈、开展家园保育课堂,和老师们一起去家访,有问题及时进行沟通交流等,切实让家长感受到保育员的用心、真心与爱心,从而赢得家长的信任。

三、以一日活动为切口,深化专业化培训

(一)巧施强项于教学,增强专业信心

为提升保教质量,要大胆放手让保育员尝试参与到生活课程中来。教师们要积极为保育员出谋划策,让保育员熟悉本班幼儿的生活习惯,摸清幼儿哪几方面要加强生活指导,并从中选择适合的一些生活课程活动开展,同时在活动中根据不同的课程要求,进行分析或调整。在课程活动中,保育员根据不同的年龄段进行生活课程备课确定内容、制作教具、试讲活动,促进幼儿园保育工作更加合理、规范[3]。

(二)专业培训系统化,提高保教能力

幼儿园的保育保健工作有其很强的专业性,不仅仅要做好日常保育保健工作的规范,更要有专业人员对保育保健工作进行指导,做好专业引领。

1.定期做好岗位培训和园内培训。保育员要定期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初训与复训,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熟悉回顾、技能的实操检验。重视保育团队的建设,还要定期开展工作会议,通过会议总结工作情况,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保育员,安排好接下来的工作,提出相关的工作要求。还要进行专题内容培训,细化培训解读,帮助大家吃透这些专业内容,切实提高专业能力。

2.聘请专家进行培训指导。很多幼儿园往往会请专家给教师们讲座,但却很少请专家给保育员进行培训讲座,其实保育员也是非常需要专业指导的,借助专家的力量来进行专业指导,这也是提高专业技能的重要方式。

(三)展示平台多样化,练就保教水平

1.技能技巧练兵。保育员是一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队伍,通过组织多种活动来提高保育员协助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能力。比如折纸比赛、户外活动器械制作等,心灵手巧的保育员们的作品不仅富有创意更是有趣又实用。多组织比赛活动能够不断提高保育员老师间互相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也提高了业务技能。

2.专业知识问答测试。在日常保育工作中,懂得一些保育专业知识是保育员必不可少的。要经常采取知识问答、知识测试等形式促进保育员不断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达到规范操作的目的,从而更好地为幼儿服务。

3.实践操作竞赛。积极组织保育员们开展实践工作的操作竞赛,这些竞赛活动是实际工作中都要运用到的,也是对实践操作的一种巩固与探究。这些活动既能调动保育员的工作积极性,又提供了一个保育员之间相互学习的机会,形成了积极向上,努力进取共同进步的良好工作氛围。

四、以幼儿自理为核心,精细生活化管理

(一)出台保教手册

1.制定“保育员一日工作细则”。首先设计表格,以时间段为标准,让每位保育员将自己一日工作原原本本记录下来,将细则制定的主动权交给保育员。记录的东西要真实、客观,为制定一日常规提供第一手资料。其次经过商量挑选其中一份记录,作为讨论对象,将“一日工作巧安排”制作成课件与保育员进行研讨交流,将一日工作巧安排的经验在研讨会上交流。调整各年段之间的差异和侧重点,合理安排时间,处理好卫生、消毒、护理以及配班之间的关系,最终形成一份“保育员一日工作细则(初稿)”。

2.明确卫生工作、配班工作及幼儿指导活动。保育员一日工作可以分成三大块,独立工作、与教师合作、直接指导幼儿活动。明确时间划分,可以随时知道保育员的工作,看到保育员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在干什么。在这基础上,对一日工作的来园、户外活动、盥洗、入厕、进餐、玩具消毒等各个环节再提出具体的操作要求,同时做到“四定”:定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定事——做规定的事,定高度——物品挂置统一高度(盥洗室各种抹布挂置我们统一固定地点高度),定要求——严格操作具体(物品、药品保管必须上锁)。

(二)细研保教现场

1.开展生活课程助教活动。记录平日里的一些问题,如幼儿午睡时有些保育员们能及时发现幼儿不会穿脱衣服、铺被子,入厕时不会提裤子、擦屁股,洗手时不会正确洗手等等,将这些日常生活照料中的事情搬进课堂,让保育员像老师一样在课堂上对幼儿进行生活课程的教育,观察发现每个幼儿的发展,使每个幼儿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促使保育员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教育观。

2.研讨保教疑难问题。要不断地对班级一日保教工作内容进行研讨改革,就要安排研讨会议,开展研讨论坛,将大家的经验进行分享交流。比如研讨如何能让孩子们在点心的时候真正落实自主,整个点心的时间需要多长,对于玩得忘乎所以不来吃点心的孩子我们又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和策略,这些研讨要有生活老师们的共同参与,才能逐步解决保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提升保教工作质量。

3.创新化的课题研究。开展课题实验是“教科研育师、教科研兴校”的必由之路,保教人员只有真正成为探索者、研究者,才能让课题研究推进保教质量,推动保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因此课题组通过探索和研究帮助保育员们树立起现代的保育理念,通过课题的实施建设重视保育员的配班、生活护理等保育工作,提高保育员真正的保教意识,借鉴教师队伍的培养模式对保育员队伍进行建设与培养,融入保育保健工作系统新的架构与实施,从而形成较完整的保育员专业提升模式。

猜你喜欢

保育员保教研讨
幼儿园保育员职业幸福感现状及提升策略
科研引领科学保教
区域性幼儿园保育员队伍现状的审视
——基于武汉光谷地区的调查分析
幼儿园保育员工作现状研究
幼儿园半日保教工作细则
贫困地区幼儿园保教过程科学化的重点指向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浅谈幼儿园保教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