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框修行”中的共同体(下)
——徐崇文和他团队的五项修炼
2022-03-18吴国平宁彦锋
吴国平 宁彦锋
(1.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 200234;2.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 上海 200233)
一、第五项修炼:构建进取、亲和、民主的学习文化
我们在行走中多次听到一个词——生态。根据《辞海》的解释,生态有三层含义:(1)显露美好的姿态;(2)生动的意态;(3)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显然,组织机构意义上的生态表现为一种“生动的意态”。这种意态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二是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它们一起构成了组织的共同体。可见,组织意义上的生态就是一种共同体,这样的共同体有清晰的奋斗目标,有充分的成长空间,有亲和的情感互动,有强大的精神引领,这些构成了同框专业修炼的文化要素。
(一) 锤炼共同的目标和价值
在团体内营造具有引领性、感染性的学习氛围,每个成员都可以在这样的氛围中自发自觉地向好向善,提升与突破自我。徐崇文作为团队的灵魂人物,其学术修为与人格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组织的特性和品质。
“多学习、和为贵、有点精神”这十个字是徐崇文的座右铭,是他从教57年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和团队同框修炼之道。教师的职责决定了他首先是一个学习者。徐崇文倡导的是多学,高品质的学习。多,表现为量和类、途径与方法;品质,反映在感悟、践行、超越。和,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也是徐崇文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处事有度的个体生命体认。我们在行走中,无论是他常年的合作伙伴还是那些学员,都对徐崇文身上展现的“和为贵”的道德人格表现出极高的敬重。精神,既反映为个体外在的精气神,更是追求理想的不懈动力。可见,不落俗套的“学”与“和”的追求,是徐崇文和他的团队同框修行的核心价值。
在回顾总结自己和学员同框修行的经历以后,徐崇文留下了“感悟·践行·超越”为主题的心路历程,充分彰显了这个学习共同体的价值追求,兹录如下:
一个教育战线的老兵和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教师一起读书,一起研讨,一起参加学术活动,一起经历两个新的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探索和求证并行,未来和希望共生。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代心理学认为学习是经验引起的知识和行为的相对持久的变化。也就是说读书是学习,经历也是学习。其实高质量的学习就是感悟、践行和超越。
感悟就是要用心,用心读书,用心体验,用心思考。“学而不思则罔”,要从字里行间,从细微处,从经历中悟出精妙的大道理,看到脱俗的大境界。
践行就是要实践、要行动,知行统一,学以致用。孔子主张博学、审问、慎思、笃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都是说实践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用学到的知识去实践。我们现在提倡的“读书—研究—实践”的研修模式,就是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进一步感悟。一群年轻人有理想、有热情,在教学实践中建功立业。他们中有的已成为教学骨干,有的已成为学科带头人。我为他们的努力而高兴,为他们的发展、他们的进步而骄傲,更期盼他们的超越。
超越,就是要乐学,要学会享受学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零距离地接触那些名师、专家教授,如燕国材教授、林崇德教授等。他们是学习的成功者又是学习的享受者,他们坚守着“学无涯、思无涯、其乐也无涯”的信条,在困难中拼搏,甚至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以生命的诚恳换学问,翻越一道道障碍,成就一片片风景,成为我们后学者的楷模和榜样。
超越就是要坚持、要始终不懈,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咬定青松不放松,在学习中追寻生活的无穷情趣。
超越就是要从容淡定,不浮躁、不计较、不急功近利、不为名利所累,摆脱名利的羁绊,“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
超越就是要认识自我、超越自我、超越世俗,追求大境界,“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有梦想、有追求、有对生命的热爱、有对天地的敬畏,生命就会实现一次次超越,得到一次次升华。
教育是为了未来的事业,教育孕育着生机,教育成就着希望,一代一代,薪火相传。
感悟、践行、超越,为了教育的未来,更为了祖国的未来!
在徐崇文的感召下,团队的成员学会了以不断改进、不断提升为行动导向,努力将专业的提升作用到课堂和学生成长中。在故事体的神话和宣传体的大话里,我们习惯了成功背后没有私利、与功名无关的传说,而这恰会成为思想开始的地方。离开了与个人的羁绊,人们行为的动力会从天而降吗?这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会我们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徐崇文的真实与可敬在于他自信、有成就感,却又能够保持淡泊名利。行走中几位老师多次提到徐崇文对教育科研淡泊且崇高的追求,展现出中国传统学者风范与人格魅力,跟随他的学员们直言获益匪浅。同框修行中他们逐渐学会了确定研究领域,找准一个问题,咬定青山不放松,下苦功夫,朝着潜心专注于自我提升的方向保持初心与本色修炼。这里真有一种雕琢和打磨的精神在里面。
【王天蓉】他(徐崇文)就在坚持这个东西,他就坚持要对学生好,要把工作做好,不讲那个教师的浮名,(名利)不是本质。我觉得如果最后回到中国自己的共同体来讲(这是什么),那就是共同体的出发点和价值观。我们还是有一群不计名利、不计成本地去做自己热爱的东西的人……不是为了去拿一个什么荣誉奖项,而是为了自我改进、自我提高。
(二) 持续的专业激励
“集体中的个人”,“由个人组成的集体”,这是共同体中很有意思的一对关系。看不到个人的集体难免平庸;看不到集体的个人必定狭隘。如何保持共同体的活力,这是组织行为中的一门艺术。学习共同体,有别于一般组织,是致力于学习的联合体,个体主要是为了学习的目的而聚合在一起,理论上它应该表现为杜威所说的“在自己以外没有目的”,这么说是因为在真实世界中也少不了有人为了评审和奖项而混圈的学习表演。因此,用什么原则推进共同体,其结果是大相径庭的。事实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清者自清,徐崇文和他的共同体就是如此。那么,徐崇文靠的是什么呢?——专业激励。有人会说,那不是理所应当的吗?是的,这在徐崇文、魏耀发那里是如此,然而现实的无奈是,在另外不少地方理所应当不是如此,不然斯隆引用的那句话——别让现任者指定继承人,否则你得到的只能是二等复制品①据说当年通用汽车公司选出了新总裁,身披无数荣耀的前任阿尔弗雷德·斯隆坦承这不是他想要的人,但是这个人选自己无法反对,他引用了一句老话:别让现任者指定继承人,否则你得到的将只能是二等复制品。——就不会引起人们的共鸣。
共同体的权威可以来自行政、世俗伦理、道德、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权威可以沿着这些路径来取得。徐崇文的经验是弱化行政和世俗权威,突出专业权威,注重专业激励。前文说到的实施“打靶练习”、鼓励专业出版等都属于专业激励,此外还有组建专业的指导团队、真实地发挥专家作用、营造民主的学术氛围、种子学员的连续培养,等等。
【徐崇文】我就是把每一期的学员视为一起学习的伙伴,大家共同利用这难得的机会,一起读书一起研讨,也就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每个人都是学习者,又是学习资源。我充分发挥我的朋友资源,助力基地和工作室的学习研究活动,把北京师大、华东师大、上海师大、天津师大以及上海市教委、教科院的领导专家请来做基地导师,或做讲座、一起研讨,让学员领略名家学者风范,开阔学术视野,取得较好的效果。
【吕洪波】那么这样相互之间,有的时候我们在活动过程里面还跟那些老师交流沟通,就是那种我想不到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就是那种氛围,那样一种环境营造的那种课程。隐性的课程对吧,它就在影响着你,我觉得这也是一种课程……
【王天蓉】所以等于是坊主有一个生态,就是工作坊由品牌教师来担任。如果他一个人的力量不足,我们还可以设置双坊主。工作坊还可以有导师,我让学员自己选择跟谁,也会给他们建议,然后导师有的是教研员,有的是高校的教授,几种生态都要有吧……他能够把全国各地最核心的在教育心理领域的这一批专家都带到我们这个基地。
与常见的以“期”做分隔的“双名”培训不同,徐崇文会在每一期中挑选出具有潜力的“种子学员”继续参加下一期的培训,既以学员的身份继续深入学习研究,又充当小导师辅导下一批学员。这种做法与陶行知倡导“小先生制”的智慧十分类似,是一个很好的经验与传统。从团队学员名单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不少优秀学员连续几期跟随基地学习,前一期的学员会成为后一期助理、秘书,甚至一起参与主持工作,形成了种子学员连续培养的经验。
【梅洁】徐老师的学习指导研究所有一个很多地区没有的特点,就算做工作室的,他(学员)可能一期就毕业了,就结束了。因为我原来也在别的工作室待过,然后做别的工作也是,就是一期结束基本上就结束了。但是我们在徐老师那个地方,真的感受到你进入了他的工作室,他就把你多年连续培养。我们是有一套机制的,就是你出了工作室(结束了一期培训),但其实还在跟着他做事做研究。我当时是第二批,第二批当中就有第一批的几个学员,他们以重点学员的身份进入我们第二期,继续培养。在第二期当中,这个从第一期进来的人,他有两个角色,既有这个学员的身份,又有第二期的导师身份。
成就共同体中的每一个人,就需要营造支持性的环境。支持性环境体现在组织中对教师在身心发展、专业成长等方面的支持,包括对教师在为人处世方面的指导,请学术圈内的专家进行学术指导等。
【王天蓉】后来徐老师这么提示,(其实)他是点醒,之前可能谁也没有跟你说过,搞研究就是要搞一辈子的,要搞就好好搞一个,不要东搞一个西搞一个。后来我们就知道了,他说你们进来每个人都要找到一个稳定的专业发展方向,那么他给我们做了示范,我们就知道了,问题化学习我就坚持搞下去。
不得不强调的一点是,在林林总总的共同体中,徐崇文的“这一个”烙上了鲜明的中国符号。在给杨敏毅等学员所著书的序言中,徐崇文提出:“对于教师的‘情商’修炼,不可忽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诸如儒家经典中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俢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道德准则、伦理规范。我们在学习心理学知识的同时,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吸取精华,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修养境界。”徐崇文不仅是这么思考的,他和他团队的骨干魏耀发也是这么被我们所认知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行走的一开始就强烈地感受到,中国本土的学习共同体有着更为深刻的历史渊源和更为生动的表现形态。
(三) 亲和的情感互动
行走中王天蓉提到了一个词——黏合度,这是由个体而形成共同体必备的因素。组织系统中的黏合度,主要指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它既是用来描述团队成员协调互动的状态,又反映着彼此之间在共同学习生活中建立起来的心理依赖状况。黏合度的强弱和特征,决定了学习共同体的品质和功效。我们行走到的所有成员都提到,他们至今一直和徐崇文、魏耀发两位师长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并且他们相互之间也保持着密切的互动。“等徐老师回来我们肯定会第一时间就聚会的。”他们几乎不约而同地都说了这句话,在现场你能感受到那不是一种期待,而是一股暖流通遍全身。
【吕洪波】我觉得徐老师和魏老师还营造了一个比较好的一种氛围,就是我们师兄弟姐妹之间的这种其乐融融的氛围。
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组织的目的是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组织有神力,这似乎是毋庸置疑的,如果不能使个体的力量壮大,那么使人们组合起来的理由也就消失了。而环视身边,台上的始终在抱怨,台下的不是在看笑话就是正在笑谈中,有多少正式组织处在这种滑稽状态却不自省,组织的神力变成了组织的神话。徐崇文和他的共同体跟那些正式组织不可同日而语,却为我们很好地展示了团队的神力,让我们领略了共同体的活力、凝聚力和归属感。
【王天蓉】(对问题化学习研究所活动)张民生主任讲过这样一句话,他说,教师个体活力和团队活力的生成与持续机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同时也为基础教育研究成果的深化与推广提供了榜样。
我觉得教师的这种底层活力是需要被激发的,我们既需要自上而下的规定性动作,也需要教师的专业自觉、自己想要研究的冲动,去做一些他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我能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些活动机制化,把一些会议活动制度化下来。哪怕疫情我们也搞,去年疫情我们在线搞了23场,有8000多人参与进来,都是自己来的,我没有硬性规定。他们自己来,因为我们有这种黏合度。
活力和凝聚力是共同体最为珍贵的品质。在这些品质的保障之下,团队中的个体可以充分爆发“自己的小宇宙”,源源不断制造出活水来,交流碰撞之中也能出现灵感和顿悟。随之,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形成了对共同体的归属感。在我们行走中,多位成员提到了学习过程中所经历的“圆桌文化”“文化之旅”等活动,给大家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而真正难以忘怀的是共同体中传递着的情感。
【王天蓉】我觉得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讲,一个人他能够自我决定是很重要的,如果都是我帮他规定的,他会不开心的。
徐老师工作室原来的这种模式,现在是不可复制的,我们现在也不行。我现在感觉如果要给学员去布置什么,完全就是工作式布置,就是专家级的课堂,大家来学习。那个时候在徐老师工作室,我们除了有一种学习的欲望,还有一种“没见到很期待”的情感连接。
不只是说他作为导师跟我们之间的关系,而是他所营造的一种学术的平等和主体间性的一种交往方式,影响到我们自己在带团队的时候,你怎么看自己和下面(学校)老师的关系,以及你怎么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而不仅仅是你跟他的师徒关系。如果仅仅是师徒关系,这个其实是不可持续的,这样的团队是不可持续的。
不是说我来制订好一个(方案),然后你们去执行。不是的,让他们对自己负责,让他们来决定,然后我们能够做的是什么,是根据我们的身份对他们在学术上做引领,资源上做支持,有一定的评价和机制,让他们运转起来。
顺便一提,和谐传承是徐崇文和他的共同体持续发展的外在特征,又是其通过情感维系团队不可或缺的内在秘诀。
【徐崇文】邢至晖①现任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副院长。作为青年骨干时,我是他的签约指导老师,他又是区名师工作室三期的学员。魏耀发老师一直和我在一起的,1988年他刚从教管系(上海师大)毕业,借调到科研室,我做科研室主任,他是科研员;我做副院长,他开始做科研室副主任,然后主任;我做区教育学会会长,他做秘书长,现在我做名誉会长,他做会长。学习指导研究所也是如此,做市重点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也是一起做,做名师工程也带他一起做。他比我小十岁,从1988年到现在没有分开过。
(四) 注入灵魂的领军人物
一个好的学习共同体都有一种特殊的品质,这种品质是由这支团队组建时的首任核心人物的性格和气质决定的,是他给这支团队注入了灵魂。
谦和雍容的儒者风范,是徐崇文留给大家的共同印象。这或是因为,儒者是两千年来的文化留给读书人的历史记忆。尽管徐崇文是学数学出身的,但就像在他的名字里所嵌合的那样——敬崇文化,他既接续了古代儒者形象,又展示了现代文人风采。可以说,谦和雍容是他的精神写照。谦和,在他那里表现为“温而严”;雍容,在他那里表现为“博雅睿智”。
【徐崇文】我喜欢静静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喜欢与学生、朋友一起探讨一些教育的问题,一起学习一起研究,其乐融融。我一直跟他们说,教育是一门大学问,中小学教育大有学问,我们要学着做学问,努力做一个学者型教师。
在引导团队和学员过程中,一方面,徐崇文扮演着“吹集合哨”的角色,用他的人格魅力将教师们凝聚在这个团队之中。宽以待人,严以律己是徐崇文给学员们的第一印象:他不会给学员任何压力,但是在学术研究上却又容不得半点马虎。在徐崇文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员在这个共同体中获得了自己的专业成长。而另一方面,他也依靠自身的人格品德,将一位位鼎鼎有名的学科领域的专家汇聚到学习指导研究所之中,为教师搭建了宝贵的学习平台。
【吕洪波】去了(学习指导研究所)以后老先生们一坐着,就跟我们像聊天一样娓娓道来,就说这件事情是在做什么,然后准备怎么做,你们今后怎么样,等等,你就觉得特别亲切。我记得当时我一开始是坐在后排,但是我就不自觉地有那种特别想坐到前面去的感觉。(这种感觉)从来没有过。最后就觉得(来学习指导研究所)来对了,知道自己的突破点在哪里了。
【王天蓉】我们到了徐老师那里,徐老师说话慢悠悠的,但是他有的时候不经意说的一句话,是会让你受益终身的。我就记得徐老师带我们去美兰湖,我(当时)正在那里写东西,然后他说:“你写的东西花了点功夫,但是教学是什么,还要重新再思考一下。”他接着说:“一般来说,我们对教学的定义就是理解为教和学这样双边的活动。陶行知说教学就是教学生怎么学,但是所有教师要做的就是研究学生怎么学,是吧?”然后我就知道错了,就回去把它(书稿)全部否定,等于这一章就全部白写了,就是说实际上我写的全部都错了。徐老师不会具体地跟你说,他就是给你一个方向。但是,如果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去问他,他会很耐心地跟你探讨,帮你把握方向。
【梅洁】徐老师很慈祥,他对你的期待让你没有压力,因为压力的时间长了,有的人就可能撤退了,你就会感觉在他的这种关爱之下,你是自觉地就朝着他对你引领的方向去奔跑。
其实徐老师是有他自己的准则要求的,他是很严的。从他对待工作的严谨,你就能感觉到他严在哪里,但是他的严不是对你的训斥,他从不训斥别人,他只是点出问题。而且他跟你指明错误的时候,会用那种不紧不慢的语气跟你娓娓道来。
【吕洪波】受徐老师的影响,就是踏踏实实地做事情,自己心里面就是一种淡定……但是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会问他,他会很耐心地跟你来探讨,他(帮你)把握方向,还教你怎么做人很重要。徐老师跟魏老师都是这样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你在那边你不会觉得有太大的压力,没有那种压迫感。
谦和雍容的儒者风范,不仅成就了徐崇文打造共同体的文化底蕴,使得团队中名师辈出,并且修炼得专业有成、各有风格,更可贵的是营造了一种进取、亲和、民主的学习文化。团队成员中有我们熟识的多位行家里手,个性鲜明,正如上面几位在交流中所感叹的,不要说他们在学习中没有受到过压制,连压力都很少感觉到。识者可能会觉得,为尊者讳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但是见识一下在徐崇文团队学习过的人员名单,你才可能真正领悟什么叫雍容。
从2002年至2016年,徐崇文共主持三期黄浦区名师工作室。①第一、二期由徐崇文主持,第三期由徐崇文与魏耀发共同主持。
第一期学员:
张宝琴,现任上海市敬业初级中学校长。
徐颖,现任上海实验小学副校长。
孙爱青,上海市教委装备部科长。
沈红旗,上海市第八中学科研室主任,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市第四期名师工程攻关计划主持人。
程迎红,现任上海市黄浦区重庆北路小学校长。
张琦,现任上海市黄浦区董家渡路第二小学校长。
林雁平,现任上海市黄浦区北京东路小学科研室主任。
王朝晖,现任上海市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
任晔,上海市大同中学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葛敬之,上海市市南中学副校长,已退休。
张英,上海市黄浦学校科研室主任,已退休。
第二、三期学员:
朱菁,上海市光明初级中学党支部书记。
张雷鸣,上海市大同初级中学校长。
刘强,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语文教师。
刘吉朋,上海市光明中学语文教师。
吴照,上海市格致中学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吴立云,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黄浦教育》编辑。
吴晓芬,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教科室科研员。
速婉莹,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科研室主任。
俞丛晓,上海市黄浦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主任。
孙琼,上海实验小学教导主任。
孙磊,上海裘锦秋实验学校教导主任。
方华,上海市黄浦学校科研室主任。
张建毕,上海市格致初级中学心理教师。
张建元,上海市黄浦区瞿溪路小学副校长。
许琦,上海市黄浦区星光幼儿园党支部书记。
葛晓娟,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初级中学教导主任。
刘金艳,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心理中心副主任。
李金钊,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舆情中心副主任。
戴智,上海市敬业中学科研室主任。
邢至晖,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副院长,特级教师。
上海市第一期名师工程教育心理基地主持人徐崇文,学员发展情况如下:
王钢,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院长,特级教师,曾任静安区政协副主席,市第三期名师工程教心基地主持人。
陈德华,原上海市闸北区教育学院干训部主任,特级教师,已退休。
吕洪波,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学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祝庆东,原上海市普陀区教科室主任,现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培训部主任,特级教师。
王洪明,上海市松江区科研室、徳育室主任,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市第四期名师工程高峰计划主持人。
陈玉华,上海市黄浦区教科室主任,正高级教师。
张琦,上海实验学校小学部主任,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姜兰波,上海市闵行区莘庄中学科研室主任,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蒋敏然,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优秀政治教师,已退休。
王兰贞,华东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优秀化学教师,华三光启创新学院负责人,高级教师。
徐宏亮,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附属龚路中学校长,高级教师。
韩海玲,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心理发展中心主任,副教授,已退休。
李彦荣,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区域发展中心主任,副研究员,博士。
俞定智,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教导主任,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市第四期名师工程高峰计划主持人。
学术秘书,李金钊。
上海市第二期名师工程教育心理基地主持人徐崇文,副主持魏耀发。学员如下:
朱连云,上海市青浦区教育学院科研中心主任,青浦实验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市第三期名师工程教心基地副主持人,市第四期名师工程高峰计划主持人。
梅洁,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市第四期名师工程攻关计划主持人。
王天蓉,上海市宝山区问题化学习研究所学术领衔人,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杨珊,上海市松江二中心理教师,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毛燕青,上海市浦东新区梅园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心理咨询师。
严红,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学校发展中心科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马天宇,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师训部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詹惠文,上海市延安中学心理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
李正刚,上海市静安区德育室主任,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
明德璋,原上海市徐汇区长乐学校、汾阳中学校长,现任上海枫叶国际学校校长。
徐晶,上海市杨浦区开鲁新村第二小学校长,心理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王震,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心理中心主任,心理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
朱䆖英,上海市崇明区教育学院小学部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鞠瑞利,上海市七宝中学校长助理,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市第四期名师工程攻关计划主持人。
学术秘书,李金钊。
看着这一串长长的名单,不禁令我回忆起吕型伟曾经跟我说起的一个教育现象。他说,上海的好学校有两种:一种是校长很出名,教师不出名,像某中学;另一种是好教师层出不穷,校长却默默无闻,像某附中。显然,在吕型伟看来,出好教师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好学校,这一判断跟我们的经验印证相一致。反观近年来各领风骚多少年的办学神话,只见识著名校长不听闻优秀教师的现象不限于上海,各地或更有甚者。徐崇文则不然,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没有办学的经历,以往在教育科研话语体系里边,他只是做了一项有成效的工作,我们的行走确认了徐崇文与他团队的探索属于教师培训,具有教师教育实践性质,他培养名师几十年,实际上是另一种办学。按照吕型伟的标准,徐崇文作为引领者不仅自己成果丰硕,他团队的成员同样优秀出色。在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中,我们一直在思考教师的专业品质应该如何锻造,其实教育者专业品质的修炼离不开一定的文化氛围,这也是吕型伟那段谈话的要义。历史经验表明,优秀教师也好,专业发展也好,缺少了自由、包容无异于缘木求鱼。徐崇文的可贵,不仅在于他创造了第三种可能——自己优秀,同时帮助学员跟自己一起优秀,同样优秀;还在于他把自由、包容的文化传递到了学习指导研究所,延递到了他共同体的成员身上。徐崇文和他的学习共同体为我们展示了上海中小学教师同框修行的精彩。
二、后记
我国教师教育的不足主要不在实践,而在于理论认识和研究的严重滞后,这一观点会不会成为高等师范院校冷静反思的起点不是本文感兴趣的。在我们看来,徐崇文团队代代辈出的人才,本身足以证明本土教师教育实践的能力和水平,问题是很长时间我们只看到科研,很少关注教师专业,以至于对于同一个实践对象,我们只衍生出了科研话语而没有发展出教师教育理论,从遴选什么样的人,到学习什么材料,如何组织材料,如何理解教育,引导怎样的职业追求,等等。那天我们去学习指导研究所看着摆放了一桌子的成果,听了魏耀发还只是侧重于工作历程的简单介绍,更加确信我们的行走纪事走对了。收笔之际,该向魏耀发致谢,他不仅是徐崇文的主要合作者、继任者,在团队的修炼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接到我们的行走请求电话之后就全程协助我们,提供各种资料,并且帮我们安排好每一次行走计划,在私淑情义之外再一次领受到了上海教师学习共同体“这一个”的温度。
徐崇文有夫子之功,跟过他的学员都记着他说的话,描摹着他的神情和语调。“我们中午吃什么呢?肯德基?肯德基……原来你们喜欢垃圾食品啊!好吧,你们就吃你们的肯德基吧。”“今天中午我带你们去吃一样好吃的……”在吕洪波的叙述中,谦谦一君子翩然而至,这不禁让我回忆和怀念起很多前辈,如沐春风。
行走期间,徐崇文都在国外,原计划八月份回国,七月底起德尔塔的威慑陡然飙升,令人不安,也不知道徐崇文能不能如期归国。不过,谦谦一君子,默默一典范的形象,不仅落在了我们的纸上,也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记忆里。徐崇文治学研究要语不烦,更重要的是一种生命哲学意义上的提炼,质朴而有穿透力。
徐崇文,一位上海教师,培养了很多优秀教师,影响着数不过来的教师,故事很多,只是他不讲,因为他的精彩不靠故事。在走近他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上海教师的专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