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林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

2022-03-18

关键词:专业课程行政育人

黎 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政法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1]党中央、国务院于2017年颁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思政工作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2]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文件精神,教育部于2020年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强调“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3],并指明要“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3]。这些重要指示文件精神为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指引了发展方向。近年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以“价值引导+知识传授”为育人目标,深度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价值引导的同向同行,为农林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路径选择。

一、农林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目标与价值意蕴

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培养所需人才,它彰显一个国家的教育核心价值。农林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要紧紧围绕高校育人目标,将思政教育融渗到专业课程教学,提升课程育人的实效。

(一)农林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目标

新时代,农林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在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依托区域特色和学校自身优势,明确定位为绿色发展、地方生态文明治理输送应用型、复合型行政管理专门人才,培养面向新时代的具备公共精神、基层服务能力的本土化创新型人才。在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以理想信念为中心,将政治认同、公共精神、社会责任、生态文明等思政元素融渗到专业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中,形成价值引导、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育人新态势。因此,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核心价值观、始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坚守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是农林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目标。

(二)农林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

1.课程思政建设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的根本要求

课程思政非常注重学生主观而间接的情感体验和感受,以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接受教化和濡染。正由于课程思政具有独特作用,全国各高校纷纷开始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首先,为谁培养人是高校专业课程育人的根本问题。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目标,农林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全部课程都承载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大使命。其次,必须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主阵地作用。坚持价值培育与知识、能力并驾齐驱,保持农林院校的育人育才特色,培育适应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扎根祖国大地不断探寻顺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的行政管理人才。因此,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将行政管理专业育人目标与育才目标有机结合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的根本要求。

2.课程思政建设是培养高质量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现实要求

高校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就行政管理专业而言,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旨是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仰与良好的公共精神的专业人才,其关键在于将理想信仰教育全过程、全方位融渗到每门专业课程之中。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育人铸魂的重要依归,承载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理化的时代重任。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林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大力培养适应新时代生态环境治理需要的、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行政管理人才。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需落实在专业课程目标设计、教学过程、教材选用等环节上,将思想启迪和价值引导、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衔接,构建包括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和内容体系在内的完备课程思政建设育人体系。因此,积极探索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培养行政管理专业高质量人才的现实要求。

二、农林院校行管理专业课程蕴藏的主要思政教育元素

农林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应以专业特点为基础,以教学内容为载体,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公共精神、生态文明、社会责任和创新理念等思政元素,从而将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起来。

(一)公共精神

作为思想意识形态,公共精神具有显著的政治性特征。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是为政府部门、非政府部门培养具备正确的政治立场、笃定的政治方向,并具有从事创新性管理工作的专业知识技能与现代公共精神的专业人才。[4]究其本质,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以对党的执政理念的高度认可、对以人民为中心行政价值观的深刻认知为基础。从社会整体层面出发,在关乎人民公共利益之时,能主动自觉地参与到对公共事务的行动中去。公共精神既是中国之治的润滑剂,更会在公共事务中形成强大的价值引领力。因此,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必须包含一切为了人民、人民至上、为人民服务的职业理念,把为党和国家、为社会与人民服务的使命和情怀贯穿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去,培养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与行为规范。

(二)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将长期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一方面,农林院校生态文明教育应立足于生态正义与绿色发展行动的高度,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进行重新定位。由此,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顺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积极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生态文明教育教学体系,引导学生通过专业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自觉承担起生态环境治理义务,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另一方面,专业教师都应担负好育人责任,充分发挥专业课程教学的主渠道功能。在课程模块设计中将生态文明元素具体细化到教学环节中,透过社会现实问题、国家治理理念及公共政策的认知和分析,培养学生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重任。

(三)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大学生主动承担相应责任并履行各类义务的自律意识,其强弱决定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与成败。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理应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价值诉求,而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更要服从党和国家民族的共同理想追求,把课程思政教育、大学生成长成才与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紧密连接在一起。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专业课程思政元素要紧紧围绕农林院校育人目标“为谁担当、为何担当、如何担当”等一系列问题,明确绿色发展,彰显党对民族未来、人民福祉的责任担当。将社会责任元素贯穿到整个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和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培养应有的生态环境治理智慧,这不仅是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职责所在,更是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

(四)创新理念

我国正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更好地应对新挑战新机遇,最根本的途径是坚持守正创新。为此,高校肩负着特殊使命,行政管理专业教育能为实施国家创新战略提供中国之治的创新人才支持。行政管理专业人才不仅要具有深厚的政治、经济、管理等方面知识,还要具备应用该知识的能力,其中,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伴随科技的不断迭代更新,国家治理逐步由信息化阶段进入到数字化阶段、智慧化阶段,国家治理变革与科技创新相互作用、相得益彰。在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时,尤其需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创新理念,启迪学生透过行政管理活动的一般现象,正确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三、农林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选择

当前,全国高等院校都在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以课程思政作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切入点,从构筑大思政育人格局出发,系统地将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起来,不断探索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新路径,以此提高专业课程育人效果。

(一)以国家战略为指导,明确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理念和目标

1.树立正确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理念

农林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思政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辨别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用专业特色课程知识体系充分阐释和解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科学内涵、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等治国理政新战略新实践,这既是对大学生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的综合培育,也是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思想和创新理念的精准引导。[5]在专业特色教育中,运用联系、发展、系统的观点,望表知里地指引学生在现实社会经济活动中养成准确地认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逻辑辨别能力。可见,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要把专业课程与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将党的执政理念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贯穿于课程教学的每个环节,体现出农林院校开展专业课程教学、科学安排教学活动的根本宗旨。

2.明确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目标

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目标。在课程教学环节中,农林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要充分依托自身学科特色和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律,以建设美丽中国为已任,紧密结合生态文明战略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培养具备解决复杂环境管理问题的专业核心能力。因此,依托专业课程这一基本载体,构建起到价值引领功效且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和成才需求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体系,是明确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环节。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在明确专业课程的育人育才目标基础上,大力借助课程思政把价值重塑有效融渗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中,逐步形成服务于地方政府管理、生态文明治理、基层行政管理需要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让育人育才目标得以真正实现。

(二)以立德树人为目标,重树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重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林院校行政管理专业需要大力培养具有爱林务林的绿色情怀且具有一定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的高素质管理人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立足于生态文明战略,将绿色情怀塑造融入专业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中,不断探索“课堂思政+专业思政”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根据“专业核心课程+专业特色课程”的构架优化整合专业课程模块设计,通过拓展深度学习路径,有效发挥第一课堂对于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建构具有产、学、研一体化功能的第二课堂,指引学生积极参与地方基层治理实践与研究工作,为地方政府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建言献策,提升学生公共精神和服务意识,锤炼学生的管理创新能力;通过借助本校特色学生社团(绿源环保协会、中南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在学生公共精神与环境治理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导和鼓励学生走进农村、城市社区进行生态环境方面的实地调研和社会服务,使之成为学生管理创新能力培养的第三课堂。

2.重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将立德树人、生态文明思想与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等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内容丰富、层级分明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体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树立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教学理念,以体现专业特色、契合课程属性、突出内容特质为原则,构建了分层分类分段的特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首先,分层实施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任务。通过专业、课程、课堂分层,确认专业思政主旨、课程思政元素和章节思政主题,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教学标准、各章节教学安排中,将思政元素有机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各环节,形成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体系。其次,分类规划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内容。聚焦专业育人目标,对专业所有课程思政的设计角度及其育人功能、任务进行全面分析与系统安排,构建体现专业课程属性、每门课程互相协同支撑的课程思政育人教学体系。最后,分段实施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根据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特点及过程,按照“理论课程—实验实践课程—专业实习—社会服务”等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特点及相应的培养任务和形式,分别设计对应的课程思政教育的重点内容和实行方式,并将课堂教学、社会服务与生态教育有机融合,引导学生走进农村、贴近基层,将价值引导、能力提升和社会服务连接起来,提高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以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1.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意识和能力

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目标是要让每门专业课程发挥育人功效,这就需要所有专业教师担负好育人责任,发挥好专业教师思政教育的主力军功能。首先,为贯彻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要求专业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理念。树立课程思政理念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时代要求,是专业课程教学的价值旨归。其次,结合农林院校人才培养要求,行政管理专业强化每位教师的育人能力。通过理论研究、基地合作交流及引领示范等不同形式,提升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最后,通过专业实践、学科竞赛、科研项目等途径,积极构建专业教师绿色情怀教育与实践平台。将学校社团、社会实践、实地调研等方式相结合,不断增强教师服务于生态环境治理的意识和能力。总之,通过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让每位专业教师具备政治强、品格正、思维新、情怀深的思想政治素质与道德修养,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把爱党爱国信念、社会责任、生态文明等内容传递给学生。

2.健全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

为提升专业教师投入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以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为中心,将专业课程思政归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求专业教师积极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不断推进专业思政、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与此同时,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还顺应新时代新文科建设背景,实施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充实教师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构筑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和其他学科协同育人的大格局。为此,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团队通过专业改造升级、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及教学考核革新等举措,实现文科知识与生态问题的链接、管理知识与环境保护知识的对接,培养学生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发现问题、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中思考问题、在助力生态环境治理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以持续改进为核心,构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保障机制

1.完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组织保障机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高度重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建立校、院、系三级联动管理机制,且在每个层级设立了专门对应的课程思政建设管理组织,形成了学校党委顶层设计、教务处牵头抓总、院系推进落实的课程思政建设的组织保障体系。首先,不断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管理。教务处设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全盘负责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评估、验收和奖励等工作。其次,根据学校特色及专业要求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尤其在专业课程设计时注重思政育人,推进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体系,充分发挥优秀示范专业课程思政的带动作用。最后,建立专业课程思政的观摩课、集体备课制度。专业课程备课的主要方式是“个体—集体—个体”,将个人特长和集体智慧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此提升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质量。

2.拓展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协同效应

《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通过初步试点、考核激励、示范引领、稳步推广的方式,有计划地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自2020年开始,行政管理系组织专业课程开展试点,以后逐步扩大专业课程思政覆盖面。由此,建立了相配套的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实施各门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计划,着力打造一批专业课程思政优秀示范课,充分发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协同效应。在示范课程引领带动下,其他专业课程纷纷将公共精神、社会责任、生态文明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最终形成人人重育人、门门有特色、课课有思政的良好势头。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农林院校应充分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办学特色,深度挖掘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资源,让学生深刻认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实践的发展规律,从而发挥专业所长成为完善绿色治理体系的积极推动者和模范实践者。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积极探索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将思政教育元素与专业课程融合为一体,实现弘扬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行政价值观与专业课程教育的耦合,为培养新时代国家和社会所需的高素质行政管理人才提供宝贵的经验。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行政育人
行政学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