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本身即为目的
——大学是教育场所而非教学场所

2022-03-18田小凤

关键词:纽曼心智场所

田小凤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知识本身即为目的,其并非以外在形式存在,而是一种习得的精神启示,是一种习惯,是一笔个人财富,是一种内在禀赋。[1]33大学所培养的人应是独立完整的人,是心智健全的人,更是具有理性思辨能力的人。教育是教化培育。教育场所指在大学特定场所中,教师以自我学识和经验启发学生,并针对学生主动提出的问题进行解释和阐述,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达到理智的状态。学生开始以感官对某一种事物进行感知和触碰,而后以自我理性思维来探究事物的根本,最后达到寻求真理的目的。[1]34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相互活动,重在教育者对受教者传授知识与技能。教学场所指在大学特定场所中,教师以自我经验及以各种教学材料为载体,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但可发现,在此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学习的方法,突出训练的特点。在《大学的理想》中,纽曼也说到教学比较注重实用。就像干体力活,学实用工艺技术,对受教育者的心智本身很少或几乎没有影响。笔者认为教育一词内涵更丰富,更关注受教育者心智变化。大学需要注重对学生理智的培育,造就良好的公民,这与大学教育目的即追求知识本身是相契合的。

一、大学的教育目的:知识本身即为目的

纽曼的知识观主要源于他的自由教育观。他认为学生所接受的知识应是自由知识。他还认为自由是不受束缚的,其根本目的是对自身进行思考,通过接受这种自由知识来使自我达到理性的状态。他认为教学强调完成任务,重视结果,而不是考虑活动本身。[2]因此纽曼的自由教育是智力培养的教育,更是引导学生心灵趋向真理的教育。这一点与我们现阶段教育本质不谋而合。纽曼认为大学教育有非常实际、真实、充分的目的,这一目的不能与知识本身相分离。知识本身即为目的,这是人类心智的体现。可以看到,他所提倡的自由知识体现了对理性的推崇。这种知识先需以感官去触碰,后需以自我理性思维去理解和探知。感官看到的仅仅只是外在,而知识还具有感官所不能触碰到的内在。就似纽曼说到,看到的不仅是感知到的,还有依靠感官进行的推理,最终能将观察所得形成观点。在此,纽曼强调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能够训练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接受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追求知识本身。大学首先应该讲授一门课程,其课程知识是人类共通知识。另外,此种知识应包含人类思想观念,且能吸纳人类其他文史哲等方面的知识。[3]纽曼所说的知识涉及人类智慧所有领域,有着高尚的价值观念,正是知识本身即为目的的大学教育观。

二、大学称为教学场所体现为外在化教育

纽曼认为教育一词比教学一词更高级。他还认为教育注重对人心智的影响,关注人文教育。教学注重追求掌握知识的技能与技巧,忽视知识对人心智的影响,从而导致忽视人文教育,使人丧失完整性。基于此,笔者认为大学称为教学场所易形成对知识外在目的的追求,忽视对知识本身的追求,从而使大学以外在化教育形式存在,沦为培养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工厂。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裂使受教育者丧失完整性

大学称为教学场所尤其体现在学生教育方面。教育应首先关注学生的品质塑造和人格完整。但现下,部分大学教育凸显对学生技能训练和机械知识传授,忽略了大学这一特殊的精神文化环境对学生内心滋养的重要性。这样一来,大学仅仅作为了知识学习的殿堂,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完美地分离了。我们的大学教育应重点放在育人上,一旦失去这一初衷,大学教育就离成为发展国力和经济的工具不远了。现下部分大学呈现了一种恶态:即为了招揽优秀的学生,盲目满足社会市场劳动力的需求,忘记了自己的初衷与教育使命。或对其应负的使命认识不清,以训练学生的短期技能而支配着学校。[4]大学教育若仅仅定位在一个教学场所上,易造成大学精神危机。大学应是学生探索真理的殿堂,其人文内涵极其重要,不该被外在影响抹杀。大学重视学生的人文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能够很好地缓解当下中国大学生信仰缺失、无所适从、团队合作精神稀少的现象。另外,学生的生命个体本以整体性而存在,我们的大学教育应该更加促成并完善学生的整体性,而非人为地将其割裂分离。

(二)大学易沦为培养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工厂

真正的教育在于人理智的培育,其结果超越了功利效果。它主要的功用在于为获取知识做准备。[5]大学生获取知识是为了掌握知识本身,成为一个更加理智的人。大学一旦忽视这一教育本质,容易迷失方向,对学生培养会偏离大学的教育轨道,大学回归教育本位的理想更是遥遥无期。审视当下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坐在图书馆的学生忙着考各种各样的证,学习仅仅只是为了能够多拿几个证以利于将来自己找工作。学生仅仅将知识作为获取证件的手段和工具,忽视了知识的内在。这样一来学到的根本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各种掌握知识的技巧与方法。此学习状态是典型的功利主义,更别说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了。在学生眼中,结果有用才是学习的动机。带着此种价值观步入物欲横流的社会,缺乏理性的思考和良好的心智状态,会成为典型的功利主义者。这与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背道而驰。一旦大学不能给人以精神食粮便注定失去了教育的本质。因此,大学教育不可忽视对学生心智的培育和影响,不能沦为培养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工厂。大学教育应是给予人高尚、公正、冷静、智慧等元素的沃土。

三、大学称为教育场所的应然性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到:“教育的本质即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6]教育旨在对学生精神的升华,对学生灵魂的唤醒。法国教育家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说到:“最好的教育是学生看不到的教育,但却实实在在发展了其智力,塑造了其灵魂,培育了其良好的心理品质。”[7]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岑也曾谈论了他的教育观,主张作为一名教育者,远不止是教授学生知识,教他们如何锻炼自己的身体,最重要的是,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从这些名家名言中都可以看出,教育本质非重在传递知识,而是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教育二字的重点以及落脚点应该在“育”上,大学只有把“育”摆在重点突出的位置,才能做出成功的教育,才能体现大学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一)大学称为教育场所更契合育人为本的大学使命

育人是大学的根本使命,基于此决定了大学组织的特殊性。大学不是行政权力的集结,也不是社会商业组织,大学是追求真理、探索真理、承载着育人使命的教育组织。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在大学体现的是育人为本,以培养学生为使命。持有育人为本的大学使命就使大学治校者关心的主题是人非物。学生是大学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受教育的对象。这一主体一旦被忽视,大学失去了求学者,进而大学不仅失去了教师的理由,事实上连大学存在的理由也不成立。[8]大学只有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场所,才会将育人摆在大学的重要位置,才会更加体现出受教育者的价值,进而提高整个大学的影响力。例如,哈佛大学校长埃利奥特始终将育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也在此环境下,哈佛产生了选课制、学分制等。这一目的旨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系列教育改革。又如耶鲁大学,每逢新生开学报到,其校长都会告诉在场的学生们,他们就是大学,就是这座大学的君主。这一举措将耶鲁大学育人为本的使命体现得淋漓尽致,使得耶鲁大学成为全球本科学子向往的学堂。成功的大学教育一定是将大学定位在了“育”上,一定是理解了教育的本质,一定是将大学看成了一个富有灵性的智慧屋。而教育场所正是这样大学的真实缩影。

(二)大学称为教育场所更符合培育理智良好公民的大学目的

纽曼认为大学教育目的是培养良好的公民。而好的公民应是集智慧、勇敢、宽容、修养于一身的绅士,这与教育的本质是一致的,最终都落在对人心智的培育和影响上。大学教育并非如同教学只注重教给学生技能与方法,这是对学生理智影响的忽视。大学教育不是机械传递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去探索真理,如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虽针对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现实,大学对学生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培养是大势所趋。但大学这样赤裸裸地亮出专业所长、技能崇拜难免有过分市场化的嫌疑。如要培养一位歌唱家或者演员,何必要到大学去呢?直接到相关的培训机构去接受理论的熏陶和实际的演练就可以了,这样的方式更加时效。可见,大学的内涵不仅是教会学生技能与技巧,更是让学生成为能够独立思考、和谐发展的人。大学只有真正成为这样的教育场所,才会展现其丰厚的精神文化底蕴,也才能培育出真正的人才。

(三)大学称为教育场所更体现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大学职能

培养人才是大学的核心,科学研究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教学是学校的主要任务,也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科研是必然的,但应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载体,更好地实现大学育人的首要职能。科研不仅要体现对真理的追求,更应体现科研育人的作用。洪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大学职能是追求教学与科研两者和谐发展。教育初衷是基于对人发展的考虑,而大学教育的成败在于是否育好了人。因此,科学研究的结果应作为教学题材为培养人才服务。教学与科研的和谐发展便是履行大学教育职能的体现,将大学称为教育场所更是调和了教学与科研的统一性,使大学育人的使命不被忽视。

(四)大学称为教育场所更适应毕业生专业不对岗的就业现象

大学是学生自我发展、完善的关键阶段。大学也是大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天桥。纽曼提出,大学教育培养的不是教徒,而是通过对其理性的培育,造就一位绅士。这样的绅士拥有理智的头脑,高尚的品格,待人处事彬彬有礼。[9]无论将来他们从事什么职业,只要接受了此种教育,受过真正大学的熏陶,就不仅只是知识渊博者,更重要的是,拥有了理智的思维、智慧的眼界,公正和不带偏见的心理,逐渐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人。这是作为教学场所的大学远不及的。当下,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就业形势严峻等影响,部分大学毕业生呈现出专业不对岗的就业现象。但大学教育只要注重了对学生理智的培育,使其拥有独立且理性的判断力,心智达到了良好的状态,就有实现价值的可能。即使是从事跟自己专业不相关的岗位,也能凭借自我素质很好地适应环境。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纽曼的育人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处于高等教育阶段,其大部分受教育者已趋近心智成熟。他们需要的是思想的引导和价值观的引领。学生更加希望得到教育者对其内心的塑造,促使其形成独立完整的人格,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知识本身即为目的教育场所便是大学给予受教育者的内在力量,其将大学定位在了育人上,重视人,培养人。因此,大学只有真正成为一个教育场所,方能将育人功效发挥到最大,才能培养出独立思考、拥有智慧的人。也只有这样的教育场所才符合大学的理念,才能完成大学的使命,达到大学教育的目的。

猜你喜欢

纽曼心智场所
《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书评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远离不良场所
甘露珠宝 匠心智造,创新引领未来
特朗普称前助理是“狗”
恋爱场所的变化
涂在墙上的财富
爱是开启幼儿心智之门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