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逻辑
——基于沙市镇乡村篮球联赛的考察

2022-03-18王关怀

关键词:沙市篮球联赛内生

常 娟 王关怀

(1.湖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2.浏阳市体育运动事务中心,湖南 长沙 410300)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明农业农村农民是关系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强调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性。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给予更加具体的指导。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全面部署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措施。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国的重大战略之一,乡村振兴战略是激发乡村内在潜能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1]乡村振兴是乡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全方位振兴,需要全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也包括作为人民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体育力量的参与。[2]在乡村振兴中,体育起到何种作用,扮演何种角色,特别是体育作用于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逻辑是什么,不仅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现实理论问题,也是充分发挥体育在乡村振兴中重要作用的前提与基础。

作为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和长沙市文明乡镇,沙市镇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北部捞刀河畔,镇域面积209.7平方公里,下辖15个行政村,总人口7.1万人。[3]在《全力打造湖湘第一休闲体育小镇——沙市镇推进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情况汇报》中提到,近年来沙市镇村民自发组建的篮球联赛,以农闲时每周末举办小组赛和友谊赛加上年终总决赛的形式,场地设施完备、赛制安排合理、配套要求规范。目前参与沙市镇篮球联赛和友谊赛的队伍已超过200多支,被中央一台、中央五台、湖南卫视、长沙晚报等电视台或报刊报道,已成为沙市镇、浏阳市乃至长沙市的一张闪亮名片。课题组于2020年2月至8月对沙市镇展开调查,以沙市镇篮球联赛开展状况、乡村振兴发展状况、篮球联赛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等相关问题为主题,分别与领导干部、群众进行座谈,全面了解和总体把握沙市镇篮球联赛开展及其乡村振兴的现状。本文从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内生发展逻辑的角度,运用内生发展理论对沙市镇篮球联赛展开调研,探索体育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价值。

一、内生发展理论对于乡村振兴的关注

20世纪70年代末,在地方自治的社会思潮影响下,内生发展思想被学术界和社会广泛关注,并被应用于探讨如何扭转农村的颓势,实现乡村振兴和发展的实践。内生发展思想关注由下而上,重视开发本土资源实现地方的可持续发展,更加强调要坚持地方和社区在农村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包括地方对发展方向的决定权、发展进程的控制权、发展成果的享有权。[4]因此,学界认为内生发展理论是一种扎根于本土的过程,以提升公众的生活质量为宗旨,发掘当地的内部潜力,高效利用外部的经济条件、科学技术以及智力资源提升内生发展能力。[5]在内生理论运用于农村发展的问题中,关键准则是最大化地方资源的价值和基于地方优势形成的核心竞争力,且高度重视地方与场地、内部与外部的整合,将相互联系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内外部因素整合进农村发展的地方性与本土性之中,关注具有内涵本土性的经济维度和社会维度的建设,从而形成内生发展动力。

本文聚焦于如何通过体育发挥乡村内生动力以实现振兴。沙市镇原本具有一般乡村典型特点,不仅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基础体育场地设施与社会资源也相对不足,但在通过村民自发组织的篮球联赛的引领下,聚合内外各种资源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这种基于体育带动振兴乡村的发展模式得到了社会民众的普遍认同与充分肯定,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二、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逻辑

应用内生发展理论来讨论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必然需要明确其核心要素,本文认为资源、参与和认同是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内生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也是体育推动农村实现内生发展的关键变量。

(一)资源:内生发展的根源因素

社会发展的任何活动都依赖于一定的资源开发,乡村内生发展依托于乡村内部与外部资源的整合,内部资源是包括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人才资源等,外部资源包括政府组织等。浏阳市沙市镇体育赛事举办成功的原因在于政策(外部资源)的颁布与实施、体育场馆设备(人文资源)的完善、村民(人文资源)的组织动员,特别是村民组织动员在乡村发展中至关重要。

1.以内部资源为基石

首先,良好的自然资源。乡村这一资源载体是体育发展和旅游发展的共栖空间,培养“体育+旅游”的产业链,有利于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在沙市镇,“体育+旅游”的融合让更多的游客缘于篮球联赛的影响力慕名而来进行旅游体验、参与体育锻炼,实现二次及多次旅游。联赛不仅丰富了旅游内容,提升了沙市镇知名度,而且提高了乡村经济收益,通过产业内部渗透、延伸、拓展来促进餐饮、住宿等产业的发展。

其次,丰硕的人才资源。人才资源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柱,沙市镇涌现出一批为村民谋发展、为乡村求振兴的乡贤,他们熟悉乡村运作规律、了解村民需求,且具有一定的现代科技素养,善于学习和运用利于乡村振兴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在沙市镇的篮球联赛的建设中,有部分乡贤着力于完善乡村体育基础设施,投资修复体育场馆、添置体育器材和装备,包括资助运动员、裁判员、篮球宝贝、工作人员的装备以及场馆内主席台、电子显示屏等设施;有部分乡贤执行领导、管理职能,依靠个人声望、组织能力,快速凝聚热爱篮球的村民,组建民间体育组织,规约比赛时间、比赛对手、安全事项,从而激活乡村体育组织活力、提升村民体育锻炼的质量,有效解决篮球联赛中的实际问题。

最后,悠久的文化资源。文化特色资源是乡村发展的灵魂,沙市镇蕴含着丰富的耕读文化资源,该镇高度重视并突出耕读文化天然的教育功能,家庭内部秉承家规祖训,乡村内部邻里和睦,乡风民俗淳朴,村民安全感、归属感和依赖感强。一方面,篮球联赛已逐渐成为沙市镇乡村发展的“体育+文化”品牌,不仅培育了沙市镇村民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勇于拼搏的体育文化精神理念,也使得群众与领导之间、群众与群众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篮球联赛引领着农村健康生活的新风尚,使得村民有较强的体育锻炼意识,养成每晚锻炼身体的习惯,享受着体育建设给生活带来的良好变化。

2.以外部资源为推手

乡村的内生式发展并不是自我封闭的发展,而是借助政策、市场等外部资源盘活内部资源,以此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在乡村资源开发的萌芽阶段,外部资源有利于加快内部资源开发的进程,如政府通过政策制定、保障公共服务、提供财政支持,可为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沙市镇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在整体层面对群众体育发展做出前瞻性规划,加强监督和宣传、完善政策法规、建立长效资助制度、鼓励企业捐赠等。浏阳市颁布了《浏阳市关于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和《浏阳市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为沙市镇的发展与振兴提供契机。《浏阳市促进社会投资十条》从支持工业发展壮大、补齐服务业发展短板等方面推出10大类政策措施,激发社会资本的活力,明确“文化+体育+旅游”融合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政府帮助乡村民间体育组织树立良好形象,扩大影响力度与范围,从而吸引更多的村民加入到民间体育组织中,增强了村民的责任感,从而激发乡村快速发展。

(二)参与:内生发展的关联因素

在农村发展过程中,村民参与是内生发展的关联因素,旨在将村民从分散的“原子”状态引导到规范的组织状态,以此提升村民在治理过程中的参与力量。在人身上下功夫是乡村振兴内生发展的关键,村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体育事务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将自身转化为推动沙市镇内生发展的核心力量,推进乡村振兴的顺利落实。

1.直接参与体育赛事

沙市镇村民已实现了从消极被动参与到积极主动参与、从单一式参与到多样化参与、从少数人参与到多数人参与的转变。篮球联赛的主要组织者朱某某表示赛事初期场馆的上座率仅仅只有50%,组织者通过挨家挨户的走访、村间广播、短信通知等方式推广篮球联赛的相关信息,一个月后场馆上座率已超100%。村民胡某某提及在篮球联赛的影响下,她已经离开牌桌成为啦啦操宝贝中的一员,既锻炼了身体又为活跃比赛氛围做了贡献。村民罗某某在场馆内开设篮球培训班,村民自愿利用周末时间参加体育活动,致使乡村的篮球培训班期期爆满。村民身体力行地参与体育赛事,养成了体育锻炼的习惯,丰富了业余生活,增强了村民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自发组织体育活动

乡村振兴并非缺少资金、技术等资源,缺少的是最为关键的组织者,组织兴则乡村兴,组织强则乡村强。在主要组织者朱某某的带领下,篮球联赛成立了相关组织:联赛裁判组,负责比赛编排、执裁、记录及赛后归档;联赛“同心护卫”组,确保比赛期间观众与参赛队员的安全问题;联赛“篮球宝贝”组织组,负责调动赛时的氛围;联赛宣传组,运用广播、走访等形式,加大对村民的动员和宣传力度,使得村民了解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蓝图,提高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提升对篮球联赛的认同感。沙市镇篮球联赛举办成功的原因是该赛事的组织者来自于本土村民,村民聚集形成的民间体育组织更为灵活,强化了村民的集体归属感,激发了村民的主体意识,使村民以巨大的热情、切实的行动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促进了乡村资源整合和组织动员。

3.协商管理体育事务

在乡村体育发展中,切实保障村民利益、尊重村民选择权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在沙市镇,民间体育组织的成立增强了村民参与体育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使村民参与从政治领域扩大到了公共领域,村民需求表达路径得到了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以公平、公正、公开的方法化解乡村治理的困境。同时,由于沙市镇民间体育组织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广泛,村民各方面的行为受到组织的规范与制约,形成良好的协商渠道,增强村民之间的良性沟通,改变集体的非理性状态,以一种强公平性和高效率性的方式融入村庄治理中。在沙市镇篮球联赛中,村民通过协商的形式参与讨论并处理与篮球联赛相关的事件,从而实现体育赛事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以此激活乡村的内部资源,营造有利于乡村振兴内生发展的氛围,村民的有效参与是乡村内生发展组织、决策、实施的基础。

(三)认同:内生发展的精神因素

认同是乡村内生发展的精神支柱,带有认可、接受和支持之意,是村民与乡村联结的一种重要机制,认同的强弱反映着这种联结的紧密或松弛程度,村民越是认同,意味着投入的情感越多,归属感就越强。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当地村民的认同

认同建立在个人认知的基础之上,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从篮球联赛具有集体性的体育文化属性,能促进村民产生归属感和参与感,将村民引入集体化的身份中,通过赛事塑造村民的群体意识,产生一种责任感,有利于促进村民形成和谐、美好的邻里关系。通过对体育文化的认同,形成统一的文化观念,这种认同的延伸作用较为突出,为乡村振兴的内在发展形成了强有力的保障。此外,沙市镇结合自身地域文化资源,精心筹办各类体育文化活动,着力建设“幸福屋场”,这种特有的屋场建设也是提高当地村民对乡村认同的重要途径。例如,沙市镇仁寿山孝文化同心屋场内建有孝德墙、孝文化墙、孝文化展厅、孝德大舞台和文体活动中心,培养了村民的文艺爱好,丰富了村民精神生活,“ 幸福屋场”成为了村民娱乐、学习、交往沟通篮球联赛信息的新平台。

2.外界人员的认同

外界人员的认同具有激励作用,可激发当地村民的参与积极性,有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提升,沙市镇篮球联赛的组织者使用大众媒体传播信息和各类社会资源,鼓励和引导外界人员观看篮球联赛,吸引周边城市或乡镇的篮球队前来进行交流赛。例如,长沙市著名的OGL篮球队、省机关篮球队、长沙县春华战狼、长沙德盟汇俱乐部、神鹰篮球队等队伍均与沙市镇的兄弟联队进行赛事交流,赛后都对赛事组织方予以高度赞赏,促进了湖湘第一休闲体育小镇的建设。

三、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内生发展的建议

乡村振兴是一项需要充分发挥特色产业与资源的工程,是立足于我国“三农”问题的视角,从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几个方面再进行深入部署与推进的大作为。[6]努力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本文从挖掘与聚合资源、动员村民积极参与、获取村民广泛认同三个方面提供解决思路。

(一)挖掘与聚合资源

作为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资源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乡村基层组织要挖掘本地内部资源,广泛聚合包括体育文化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首先从本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历史入手,充分挖掘本地体育文化资源以及体育人才资源,梳理和明晰本地内部资源的类型与范围,并依据资源的丰富度,列出本地内部资源名录,评价和分析内部资源的优势与特征。其次依据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的原则,广泛聚合各种外部资源,一方面最大限度地聚合政府的政策资源及物质资源,利用政府政策红利打通与联系内部资源,并将内部资源聚合为统一整体;另一方面广泛聚合本地人才资源,依托这些人才资源,聚集更为丰富的智力资源与信息资源,从而为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资源基础。

(二)动员村民积极参与

村民积极参与是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基本条件,即便拥有丰富的内外部资源,一旦离开了村民的积极参与,体育资源也将无法发挥应有的助力作用。为此乡村基层组织应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其中包括采用一对多、多对多、一对一等形式,以及采取直接动员、间接影响等手段,广泛动员村民积极参与。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新场景来宣传体育活动的价值与意义,推广体育活动参与的目标与要求,介绍体育活动开展的流程与环节,将体育活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最终促进村民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激发村民在体育活动中的创造性与能动性,由此产生与形成让体育资源作用发挥的基本条件。

(三)获取村民广泛认同

村民广泛认同是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基本导向,为此乡村基层组织在广泛调动村民积极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获取村民对于体育活动开展全方面的认同,不仅需要获取当地村民的广泛认同,而且也需要获取外地民众的普遍认同,从而形成全员同频共振,并最终实现乡村振兴这一宏伟目标。因此必然要求乡村基层组织在开展体育活动中,既要以村民的广泛认同为出发点,也要以村民广泛认同为落脚点,深入调研村民对于体育活动开展的需求,积极征求村民对于体育活动开展的意见建议,并将其需求与建议落实在具体的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充分体现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再思考,如何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已成为促进乡村发展的重点与难点。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力点与支撑点,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逻辑能实现“由下而上”的发展,并将成为激发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猜你喜欢

沙市篮球联赛内生
南通市部分高校校园篮球联赛开展现状及改进策略
庆祝建党100周年
党的100年
大学生篮球联赛发展困境和路径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党建+”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授人以渔 激活脱贫内生动力
无人机告白
广东省第一届高中男子篮球联赛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