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骨干培养模式探索

2022-03-18厦门医学院

成才 2022年1期
关键词:骨干大学生学生

■ 厦门医学院 吕 栎

1 高校学生骨干的重要性

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事关学生乃至民族发展。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数量激增,辅导员配比班级数增多,但对于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困难的后进生又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就厦门医学院临床专业而言,该专业学生学业压力较大,自我要求较高,且有些学生在高中便有心理问题希望通过学医自救,这也导致了该专业学生内在问题较多。因此,在面对的学生总数越来越多、班级规模越来越大、个性特点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仅依靠辅导员个人力量难以服务所有学生,这就需要锻炼和发挥学生骨干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提高共同服务成效。同时,“00后”大学生普遍从小生活条件优越,社会实践少、网络交流多,大多数学生骨干只是按部就班听取辅导员下达的指令,在人际交往方面显得心智不够成熟。有些学生骨干难以平衡工作和学习,抗挫折能力差,一旦在学习生活上出现问题就丧失自信。如何去提升学生骨干综合素质,除了加强自我锻炼外,更应从老师、学校层面探索有效模式,引导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成为师生沟通、协调学校管理的有利传输中介。

2 高校学生骨干培养模式

普通高校学生骨干的素质提升主要包括“三素质”“三能力”即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伦理品质、理论文化素质、实际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抗压能力等六方面,着重改变以往学生骨干就是跑腿传消息的定位,使其保持自身代表性与先进性,避免混同于普通学生而不积极作为。同时,立足于医学院校实际情况,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过程强调丰富科技人文内容,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素质提升的全过程,教育学生做到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对单位尽责、对病人尽心的“四尽”医学人才。

(1)抓住关键少数,建立分类培养制度。关键少数主要针对的是各班班委,入党积极分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成员。具体而言,首先,在干部选任上,设定量化标准包括活动出勤、参与态度、工作成效等,并为每位培养对象建立考核档案,逐一考察,每学期评选出优秀、良好、合格者,并为优秀者进行期末相应加分,为评优评先提供考量依据。其次,强化廉洁自律教育,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强调学生骨干明确自己所肩负的重托,增强责任意识、奉献意识,以自己的实际行为操守来感染身边普通学生,在学生中赢得信任。再次,逐步形成骨干推优入党模式,要求学生骨干自主学习“学习强国”APP等线上教育内容,提升其政治理论水平,更加坚定不移地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中将优秀的学生骨干培养为入党积极分子,同时,也注重从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中培养选拔学生骨干,形成双向培养模式。最后,在以上的统一考核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上,要分门别类为学生骨干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

(2)突出综合素养,常态素拓培训。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起到积极影响,结合“00后”大学生自信积极、求知欲强、个性多样化等特点,组织各班主要班干着重开展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活动,强调以文化育人为基础,构建“头雁领航 激扬青春”主题,营造“成长成才”的校园文化氛围,力求培养高素质、创造性、复合型学生骨干。一方面以红色户外素质拓展活动为载体,交织党史知识竞答、趣味体育比赛、团队表演等内容,引导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将红色实践教育课,转化为喜迎建党百年、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依托户外交流活动,加强对大学生骨干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大学生骨干队伍起到良好作用。期间,深入与学生骨干谈心,关心和指导他们在学习、生活和成长成才中的困惑,让他们在活动中明白工作内容的重要性,改进人际交往与工作方法中的缺漏,进一步为集体的健康发展做贡献。

(3)领学红色文化,形成培训阵地。立足学校和系部实际,开展读书社为主、学生党支部及系学生会为辅校内外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一是针对入党积极分子、读书社成员,注重带动他们熟悉党务工作的流程和细节要求,提高他们的政治文化修养和理论深度。

二是通过参观陈嘉庚纪念馆激励读书社成员不忘嘉庚精神。提高了学生骨干的参与度与积极性,推进团队合作。

三是开展党史答题户外打卡知识竞赛,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推进团队合作,提高凝聚力。

四是由读书社成员领学红色故事,围绕“嘉庚精神”引导在场青年学子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此外,通过老师的指导,这些学生骨干在自学研读最新的党史资料等,了解党的艰辛奋斗历程和来之不易的建设成果,转变一味由老师说教形式,更好地带动普通同学弘扬红医精神、争做“四尽”人才,最大程度地进行红色实践教育。

(4)融合第二课堂,创新育人途径。第二课堂具有自主性、多样性的特点,可以将素质、能力和知识有机结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也是锻炼学生骨干综合素质的平台。

一是大力鼓励学生骨干参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国内大学生竞赛,选拔学生骨干为具体执行人,并动员广大学生积极组队,邀请专业教师和获过奖的高年级学生进行评选,营造了浓厚的专业学术氛围。在此过程中,选配“导师”,无论是专业课老师还是辅导员老师,均为学生骨干及其参赛队伍提供活动指导,不仅利于学生骨干增进对外人际交往能力,更能帮助团队吸收借鉴其他学校的优秀经验。

二是校内外搭建的实践平台,以学生组织为领头羊、各个团支部为支撑,利用寒暑假组织进行三下乡活动或乡镇挂职,组织和引导大学生骨干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培养他们吃苦耐劳、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品质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在社会志愿实践活动中,要求学生骨干运用自身所学专业知识,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自然、社会科学知识向义务支教、服务的小学、养老院传递知识。

三是组织学生干部参与到切实为学生群体谋福利的工作中。例如各系部发动学生骨干担任就业联络员,收集并发布丰富的招聘信息,同时培养学生骨干丰富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更好地协助老师分层次、分阶段对大学不同年级学生进行就业技能、就业前景、就业规划等系列讲座,制作特色指导手册。

3 高校学生骨干培养方向建议

(1)利用学生组织优势。各类学生组织是对大学生骨干进行全面培养的有效载体。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组织活跃上进、特色鲜明等优势,加强各级各类学生组织建设。比如理论学习型社团可以开展论坛、沙龙等,聚焦最新的社会时事和党的方针政策,在轻松氛围中提升学生骨干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学生兴趣社团立足医学生就业、考研问题,开展“培训班”,以学生骨干为主力,在锻炼他们个人能力的同时,为更多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切实的帮助;积极邀请校外知名人士,包括医生、教授、企业高管等举办讲座,开阔学生骨干的国际视野。

(2)强化激励指引作用。近年来不少高校通过调整对学生骨干的培养激励政策,调动优秀的学生朝着学生骨干转型。一般而言通过口头嘉奖、系部表彰等精神激励激发他们的工作学习热情,帮助学生骨干树立自信心。同时,鼓励学生骨干参与到学校和系部重大事务中,提高他们的自我认同感。

(3)发挥教师指导职能。“00后”大学生骨干存在普通学生的问题即渴望了解新事物、排斥陈旧的活动方式,这无形中对辅导员的工作实践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指导老师的教书育人要求也相应提高。学校辅导员及专业课老师要能够发挥好学生骨干的作用,就要从自身做起,着力通过识人用人艺术、沟通表达艺术、运筹时间艺术等去培养新时代的大学生骨干。

当然,在新形势下的大学生骨干培养,不仅要注重品学兼优、能力突出、技术过硬,更要强调“为人民服务”的政治观,知晓个人与集体的主次关系的高素质。对于大学生骨干自身,积极配合学校相关培养要求,自觉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成才,提高综合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总之,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学生干部队伍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是学生工作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在探索过程中力求把部分高素质、高文化也是最活跃、最青春的部分转化为学校师生沟通、校园管理的中坚力量,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动力。

猜你喜欢

骨干大学生学生
核心研发骨干均16年以上!创美克在产品研发上再发力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大学生之歌
骨干风采展示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关于组建“一线话题”骨干队伍的通知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