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研究
2022-03-18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史 恒
爱国主义教育理念的全面渗透,旨在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之情,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甘于奉献、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也使他们承担起社会建设的重要责任,能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新时代有着新要求,高校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摇篮,创新创业教育也是国家对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的迫切需要,妥善解决相关问题,挖掘学生内在潜能,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优化推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联动机制势在必行。在加快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尽显,长远规划进程的加快令人万分期待。
1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世界经济贸易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影响较大,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直面这种影响,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极大地限制着大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也导致学生社会竞争优势、责任担当意识的提升等困难重重。现阶段,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1 大学生自身观念问题
部分学生尚未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学习发展观,他们的理想信念还不够坚定,一味追求个人前途、自身利益。大学生爱耍“小聪明”,却没有“大智慧”,很容易沦为“市场工具”。
1.2 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化
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偏于形式化和表面化,灌输式理论指导仍占教育形式的主流,从而忽视了学生内在潜能的深入挖掘,“空洞说教”毫无意义。爱国主义引导不力,与学校重视投入的力度、各位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学生的自身个性等因素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1.3 教育教学实践阻力大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实践阻力来自多个方面,高校较少组织“爱国”主题的集体活动,使大学生很少在良好的集体活动氛围里形成正确的爱国观念,拥有爱国主义精神。各高校均未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规划建设上投入充足资金、人力物力等,爱国主义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弊端问题的妥善解决,仅靠某一方的努力远远不够。
2 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也由单一的就业从业逐步转向创新创业,以达到培养符合国家当前时代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优秀人才,但是在培养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2.1 创新创业教育培育理念较为滞后
创新创业教育目的是培养信仰坚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拼搏精神的创新人才,其培养理念和教学模式不应当等同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而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将创新创业课程仅仅作为单一的课程设置纳入培养方案中,没有将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全方位纳入各类学科课堂,不利于学校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其全新的教育理念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2.2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搭建不足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搭建应该更注重学生的实践,据统计,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实践主要依托于开展各类科技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等赛事平台搭建,还有部分高校依托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资源较为有限,实际只有较少一部分对于专业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参与,辐射度和参与面远远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实践锻炼严重不足。
2.3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缺乏
大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大多由辅导员或其他管理人员担任,且在教师和学生的认识中,都较为片面地将此类课程存在的意义定为提高就业率,没有真正将创新创业精神理念的培育提升至关乎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层面。高校需要选拔培养一批既具有过硬思想政治素养,又具有专业所需的整体水平较高的专业师资队伍。
3 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3.1 课程体系互为优化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归属于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范畴,而灌输式的课堂教学仅仅将理论知识讲授给学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和创业就业能力,更应注重在精神层面和理想信念层面对于学生的指引;因而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的必然,同时在教育教学课程体系设置上,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相结合,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3.2 教育成果互为体现
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征程中;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感也在创新创业的实践锻炼中得以提升,使爱国主义教育成果可呈现化,老师也能够在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思想发展变化给予适时的指导和引领。
4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策略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在价值导向、发展方向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更加注重实践环节的教育模式,将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纳入创新创业的教育培养体系,厚植爱国情怀,引领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体察民生,在道德修养和政治认同上把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向,同时又能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
4.1 利用创新创业课堂教学机会
利用创新创业课堂教学的机会,不断加强大学生的人文历史教育、爱国情怀教育、时事政治教育,有效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使他们不再逃避历史责任,勇于承担历史责任。真实的、残酷的历史会让大学生“居安思危”,他们有效学习了《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等,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工作的推进能够变得异常顺利。时事政治就是国内国际上发生的政治大事,大学生了解从大局出发的政治事件,主动地参与社会活动、实践活动等,不断强化他们对于祖国的热爱,爱国主义教育即可取得最优化的效果,从而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创业观。
4.2 有机融入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高校应将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纳入社会实践活动总体规划中,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作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有效载体,承担着推动人才高质量就业创业的重要任务,其实践平台也能够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平台。可以将“爱国”主题的集体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公益项目”“国情社情观察调研”等深入社会、服务群众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等中不断渗透爱国主义的先进教育理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不断提升。
4.3 加强校园文化载体建设
可以“校园文化”为主要载体,全面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校园文化具有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等特征,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将提升高校的文化品位。同时覆盖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日常生活、文化娱乐等方面,多种形式影响学生。大学生参与“创建文明校园”“争做文明大学生”“共建美好家园”“青春是用来奋斗的”等主题活动后获取到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同时,可以通过创新创业赛事平台开展爱国主题的专项赛事,进一步对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培养搭建联通的渠道,形成立体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新时代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必然走向更大的成功。
4.4 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多方联动,共同谱写崭新篇章。
第一,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载体,引领学生以青年创新创业“正面典型”为榜样,主动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奉献精神等,努力做到勤奋学习、敢于创新、大胆创造、终身发展。
第二,可以借助新媒体的宣传渠道,有效实施大学生爱国主义的网络化教育,通过展示创新创业青年“正面典型”,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使学生更好将自身职业发展融入爱国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开阔视野范围,明确发展目标,努力成为有理想、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第三,可以联系社会企业、地方政府、行政机构等,共同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促使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发现身边的真实事例,而后进行自我反思,深度学习,不断提升。
第四,积极开拓以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为活动载体的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新领域,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发展情况合理安排实践活动,可以将社会力量不断汇入实践活动中,密切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不断引导着大学生朝着正确方向突破自我、挑战自我。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必须坚定爱国主义教育的信念,把握时机大胆创新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机制,充分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等,持续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将爱国主义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高度融合,更多学生能够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奋斗终生,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可以取得新的胜利。